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二百四十八节 南京防御

穿越之大民国 二百四十八节 南京防御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7:52 来源:笔趣阁

宋哲元确实吸引了大量rì军的兵力,但是现在吸引rì军兵力的则是南京,跟原来那个历史不一样了,这个时代蒋价石竟然要拼死包围南京了泡*书*(在当年那个历史上,rì军仅用了五万兵力,就攻占了南京,可是现在他们已经在上海聚集了三十万兵力,可还是不敢往南京方向发动攻击

“到底是蒋公啊,熟读传统经典,关键时刻还是有民族气节啊哎,这就是民国啊,民心民气处处体现出一个大气,说抵制rì货,一声号召可以让rì货零销售,说打仗军阀土匪山大王都能拼着一条命啊哪怕是政客到这时候,道德也都是有底线的啊说什么保存实力,后世果然看错他了”

接到南京方面的消息,赵书礼对着一众将官不由得发出了这些感慨,他是第一次称蒋价石蒋公,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从南京方面传来的消息称,蒋价石要聚集七十万兵力,在南京附近跟rì本人决战誓死保卫孙中山陵寝,这就是前几天他在广播上说的,没想到真的要旅行了,这丫真够种

因为蒋价石这一举动,让rì本人不得不重视起来,一个上海他们已经见识过中**人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素质了,他们懂得了世界上不止他们rì军不怕死,中国人也不怕但是南京又不能不攻占,只能东拼西凑往这里调动军队了

也就是说,南京比之华北吸引了多的rì军其他方向的rì军多了,那么东北的rì军自然就少了于私,蒋价石替赵书礼分担了大部分的压力,于公_泡&书&蒋价石这种作风真的从心里打动赵书礼了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南京,小汤山,蒋价石官邸

“委座,您说要是南京真的守住了,我们是不是需要改变改变战略啊”

杨永泰脸sè犹疑的对蒋价石说道其实死守南京是他给蒋价石献的策略,但是最后反倒是他很犹豫,这就是典型的策士,有谋而无断只能帮人出谋献策,自己决断的时候铁定坏事,好比袁绍,好比赵括

蒋价石穿着布鞋长衫踱着步子点点头道:“是啊,这要是守住了,中国必定惊艳于世界,可惜没可能守得住的rì本人啊,我了解那是一个斯巴达式的民族,仅凭武力是无法战胜的,起码现在的中国无法战胜,除非我们的国民也变成斯巴达式的国民可惜啊要是在有十年——”

蒋价石说不下去了,最近这几年尤其是剿匪成功后的这几年,他加大了对国民的教育掀起了一个生活运动,鼓励国民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的三化,又提出现代化的概念,就是科学化、组织化、纪律化鼓励民众忍饥耐劳,锻炼jīng神,鼓励野外旅行,鼓励洗冷水澡,鼓励守时、节约、清洁等等

这些东西如果真的成了现实的话,中国人能不能斯巴达化不知道,但是铁定就是苏联化了,或者说纳粹化了,这两种本质相同都是一回事其实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蒋价石就是有意在学习德国,不但军事学习,他还想把民族xìng改造成德意志式的,准确的说是黑特勒的德意志式在鼓励民众过军事化生活外,还大建特务组织,蓝衣社,组织形态就是模仿德国的盖世太保,甚至派出了自己的二儿子去德国党卫军实习

不管这些是好是坏,但是从1934年开始到现在时间毕竟仅过去了五年,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么点时间要改变民族xìng,基本上不可能,何况是嫁接一个其他民族的xìng格呢

“那湖北方面?”

杨永泰又有些犹豫的道

蒋价石没带思考就回答道:“湖北方面没问题,有敬之在呢,武汉方面不会出问题的”

杨永泰道:“我说的不是这个,何敬之何应钦在武汉哪里确实无虞,我想说的是您是不是也去那边的好,南京一旦开战恐怕玉石俱焚啊”

原来手下是这个意思,是担心自己的安全,蒋价石微笑了下,安慰他道:“不会有事滴,事不可为还可以坐飞机离开吗,我自己会注意的”

杨永泰点点头

蒋价石继续道:“倒是你畅卿你啊,我很担心,你回去准备准备,明天就派车送你去武汉”

杨永泰简单的摇摇头:“我要和委座共生死”

蒋价石笑了,心里也在笑,他确实是一个成功的人,有大批人愿意为他而死可是为什么他就是收拾不掉那些军阀呢,尤其是北方那个年轻的让人嫉妒的军阀

武汉,省府

现在这里被征用了,是何应钦的行营

他来这里是奉了蒋价石的密令,带着zhōng yāng军剩余不多的jīng锐德械师,还有一些有战斗力且忠诚的部队来这里秘密部署的他的目的第一是在这里打造下一阶段的防御工事,第二是在南京会战失败后稳住这里,迎接蒋价石的到来

既然zhōng yāng军的jīng锐都到了武汉,那么南京那七十万军队是怎么回事呢,何应钦自然知道都是些杂牌军,这些杂牌军有的是相当热情的,好不容易又打仗了,而且不是zhōng yāng军揍自己,而是去打rì本人,真是爽快,派遣军队还是比较积极的两广的军队,加上云贵的军队,四川的军队就达到了五十万人,zhōng yāng军其实只有二十万的老弱残兵二流部队留在了南京

如果知道这些内幕赵书礼就不知道作何感想了,政客这个群体脸皮可是可以穿越时空的,从曹cāo到袁世凯到孙中山没变过,所以厚黑学这本奇葩才能千古不衰下去但是赵书礼不知道,他只知道蒋价石集结了七十万兵力,吸引了三四十万rì军到南方,让北方的塞北军始终处于极大的优势

而且蒋价石的做法,造成了这样一个局势,那就是,rì本把主要兵力在中国分成了三部分,华北跟过去在天津的中国驻屯军一起改变为华北派遣军,南京方向则称为华中派遣军,加上东北以关东军为核心的东北派遣军,三股rì军在中国面对三个强大的军阀势力,同时意味着在中国将要同时进行三个大会战了

东北会战,华北会战,南京会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显然这样的局面,对中国是有利的,因为中国兵多,分散作战,或者扩大作战面对中国有利就以此而言,蒋价石是有功的,尽管是忽悠其他军阀的,嗯,那还是有功(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