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一百九十六节 视察

穿越之大民国 一百九十六节 视察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2:02 来源:笔趣阁

~lvex.《》~一百九十六节视察

鄂多斯的工业区经过战争一时的阻碍,建设大cháo再次翻涌起来,而且比之前更猛更急。这当然跟战争把人们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有关,jīng气神有时候能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量投资涌入的缘故,投资中有来自传统投资来源地山西的,有来自富庶的江南的,也有来自南洋的涓涓细流,但是规模最大的则来自东北。

东北在辛亥后不久就落入了张作霖手中,而这个军阀也是很重视建设的,任用王永江大力制定各项制度,鼓励发展,几十年持续不断,早就了东北一大批民间资本。这次由于发生在东北的战争,让这些资本大受损失,很多资本家纷纷迁往临近的塞北地区。而塞北对于此是持欢迎态度的,在各地专门辟出东北工业园来让这些企业家入驻。

战争基本结束的时候,这种产业的转移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剧烈了。赵书礼让田子华和姜奎带着宣传人员和工业委员会的专业人士,奔赴东北各地,尤其是沈阳长chūn哈尔滨等大城市去游说各个大企业家。田子华负责营造一种氛围,那就是东北的战争将长久的持续下去,rì本人将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击。而姜奎则负责介绍塞北地区的各项政策和塞北地区对工业的扶持态度,并给与他们各种保证,各种许诺。塞北的邀请加上rì本的威胁,这一推一拉之下,当时在塞北军控制下的长chūn和危机仍然存在的沈阳两个城市的企业纷纷往塞北迁移,造成一股产业转移大cháo。

这个时代的东北工业虽然不如战后,但也不能忽视,从机械制造到轻工纺织有一个工业体系的雏形,跟塞北地区相比差距也有限,因此东北的工业转移对塞北来说,可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锦上添花的,完全可以说是上了一个台阶的。

赵书礼先后参观了几个东北企业,其中有能生产铁轨和各种模具的大型锻压厂,生产个各种电线电缆的电线厂,生产压力容器的锅炉厂,还有跟军事关系更紧密的其他厂子,比如张学良大力投入的飞机厂,全国数一数二的能生产大中口径各型火炮的沈阳兵工厂,能组装汽车和装甲车的汽车厂等重要工厂都被搬到了鄂多斯。

民用工厂好说,只要老板同意就可以搬迁,可是这些军事工厂都是东北整府的财产,不过这几个工厂的搬迁却没有任何争议,也不是塞北军跟以后的苏军一样掠夺来的,而是经过张学良同意的。当时的情况谁也说不好,第一张学良也不敢肯定rì本会不会继续增兵,第二当塞北军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沈阳还在塞北军手里掌握着,除非冒着跟塞北军决裂的风险,张学良也不能反对。但是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这些工厂出产的产品要装备东北军,同时这些工厂仍旧属于东北军的财产。赵书礼同意了,他看重这些工厂的设备,但是更看重这些工厂的高级技术人员。

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塞北的工业基础大大改善,尤其是四年建设大纲启动以来的几年,交通改善了,制度完善了,连市场都开始渐渐的稳定了。可以说塞北地区的投资环境毫无争议是这个时期中国最好的,又有广大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甚至括石油在内的大多数生产资料都能够自给自足。又通过工业集团军的模式大肆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然后共享,因此东北这几个军事工厂搬到塞北后,可以说也能得到一个飞跃式的提高,至少他们的汽车厂可以批量生产汽车和装甲车坦克了,飞机场也可以生产飞机了,兵工厂的火炮产量将翻倍,而以前这些工厂别说坦克了汽车装甲车基本上还要进口大量零件来组装,飞机完全进口散件拼装起来,而兵工厂制造火炮的钢材也要进口。

经过这些建设,鄂多斯已经稳压张家口跟头归绥并列,成为塞北边防司令公署治下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三个城市也在河套地区形成一个工业大三角,接下来就要发挥他们带动周边的作用了。

参观完鄂多斯的工厂后,赵书礼又南下山西。

山西的铁路以往跟其他地区不一样,是窄轨,经过塞北技术工人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改造完成,把同蒲铁路跟塞北的铁路网链接到了一起。在晋北地区盘桓数rì后,赵书礼南下到了太原,太原此时也是中国最有实力的工业城市之一,可以跟鄂多斯归绥头还有沈阳媲美。塞北占领这里后,又对各个兵工厂进行了技术改造,这次战争中太原兵工厂的生产也功不可没,出产的火炮枪支在整个塞北兵工生产中占了一成有余。以前在阎锡山手里,由于缺少先进的管理先进的工艺,还受限于原材料,这里的工业能力没有能完全动员起来,但是却培养出了一大批熟练技术工人,为其充分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跟驻扎在太原王靖国等人一一会面,对他们为山西平稳融入塞北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又走访了一些山西的企业,宴请一大批著名晋商,之后赵书礼立刻坐飞机北上库伦。

库伦现在已经是个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了,作为外蒙的整治中心,塞北边防司令公署对这里还是很重视的,这里的税收在塞北各城市中算是最低的之一,每年不但不向zhōng yāng缴纳税收,反而受到zhōng yāng的补贴来改善交通。这里是晋商传统的地盘,作为这里经商的山西商人是幸福的,现在库伦十万多家商铺中,山西人占了八成以上。他们主要经营着毛皮买卖,茶叶买卖,丝绸买卖,还有食盐买卖。在这里你可以买到任何你想买到的东西,穿的有瑞蚨祥、内联升、马聚源的衣服鞋袜,吃的是六必居的优雅酱醋,喝的有常家的砖茶。

作为外蒙中心的库伦十足就是一个商业城市,那外蒙有没有工业呢,有,原本在铁路沿线的车站上最早有rì本人修建的维修厂,慢慢聚集成镇子,资源开始汇聚。也有原本是牧区,有晋商长期设立的一些经商的帐篷,慢慢也发展成了镇子。这些小城镇发展起来后,根据各自的条件发展出了毛产品加工,出产脱脂的原毛,蒙古人喜欢的毛毡,有的则主要加工蒙古人的肉类,将草原上吃不完的牛羊做成罐头运往南方,或者屠宰成鲜肉经过冷冻火车运到南方的市场,甚至连nǎi酪都开始工业化生产。还有依靠林木资源发展起来的木材加工镇子,除了出产原木外,还加工成家具往南运往塞北各地京津地区,往北出口到苏联。有依靠矿产发展起来的矿业镇子,原本不但提供塞北地区所需,还大量出口rì本等国。

虽然这些工矿业利润都不错,但是除了矿业,外蒙地区都是轻工业。但是外蒙的农牧业发展却十分喜人,在靠近苏联边境地区水土条件相当优良,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林木从这里一直延伸到苏联的西伯利亚大森林。这里的经过这些年的大力移民,已经有了八百万人口,开垦出了一亿多亩熟田,另外还有更多土地在改良中。牧业则是外蒙传统的优势产业,塞北地区为了发展农业,又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不但给农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牧民的草场也跟着沾光了,以前的稀疏草场现在都是绿油油的丰美草地了。

从库伦往北往西鄂尔浑河、sè楞格河、西拉木轮河已经科布多河湖地区,都是重要的农牧业重点地区。现在除了保证原本的牧业产出外,还在继续大力移民,塞北整府的打算是至少往这里移民一千五百万人。

过了科布多湖区,就到了xīn jiāng和外蒙的分界阿尔泰山脉。

闯娃铁路公司的铁路已经修到了这里,但是阿尔泰山仿佛一座难以逾越的天险,当年rì本人穿越这个山脉还花了四年时间呢。可当战争一爆发,修建铁路的中国工人,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计划两年的进度,完成了之前十几个月的工作量。赵书礼坐火车通过山口的时候,这条铁路开通还不到一个月。

穿过一道道铁路涵洞,火车终于开始下降,终于停靠到了车站时,赵书礼一行人已经到了阿勒.泰地区。这里是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也是xīn jiāng移民的重点地区,以前这里是哈萨克人的游牧区,现在在河流河谷等条件优良地带设置了三十多个移民点,已经有移民三十多万人了。

但是这进度不能令赵书礼满意,他要求往xīn jiāng移民至少两千万人,否则这个地区就无法真正稳定下来。不过跟外蒙地区不同,这里的农业移民不多,但是被xīn jiāng其他资源吸引来的人却不少,最多的是金矿。据统计,自发来到这里的采金工人数达到了五十多万人。

出了阿勒.泰后,沙漠戈壁荒原开始多了起来。

指着窗外赵书礼不停的跟陪同的xīn jiāng官员提建议,告诉他们荒漠中能引水的就引水,可以使用长距离输水管线,要有计划的改良土地,可以先开辟出一些绿洲,然后通过铁路公路交通把这些绿洲连接起来,然后铁路沿线在植树造林,这样就把荒漠分割成了一个个的固定格子,稳定住了飞沙,在一个个消灭就容易多了。

到了盐碱地,则告诉他们要引水,洗碱后才能种植农作物。

出了阿勒.泰其实铁路就已经不是闯娃铁路公司的了,而是rì本人的铁路,在战争中这条铁路被塞北军方征用,到现在也还没有归还给rì方,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情,除非跟rì本发生真正的战争。火车一直往西通到了塔.城地区,这里也是一个移民重点,不过比阿勒.泰更不如,现在只移民了二十多万而已。铁路从塔.城往南顺着边境山脉一直到南方天山山脉才有转东,相当于在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绕了一个圈,目的是绕过广袤的沙漠地带。

沿着天山山脉,这里有一个个的绿洲,倒是有一一些农业,这些很多都是从清朝时期就迁移到这里的内地百姓。不过这一个个绿洲已经有了规划,天山上流下的雪水形成了伊犁河,河水清澈常年不息,却白白流到了苏联境内。rì本人规划但是还没有来得及修建完全的水利工程就是要尽量截留这些水资源,用来滋养干渴的xīn jiāng土地。伊犁河是一条跨境河流,放在后世那就是国际河流,中国要在这条河上修建水利工程,没有邻国的同意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国际法规还比较薄弱,苏联人在国际上又比较孤立。所以rì本人才敢于断苏联人的水,当然这也是因为xīn jiāng毕竟是塞北的地盘,塞北人很强硬,rì本人把这个压力推给了塞北。

不过这工程却也因为战争停了下来,但赵书礼不打算放过。之前rì本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设计水渠线路,测量了流域所有的标高,制作了水平点等。现在这项工程已经由塞北整府接手,由塞北头号水利专家苏芳负责完成。

苏芳现在已经是一个名人了,河套地区的沙漠渠道工程就是他修建的,所以也被官方命名为苏芳渠。不过以前他的水利理论就只有一条,那就是水往低处流。所以当水渠修好后,赵书礼很吃惊,才打定主意要培养他,想送他去美国学习水利,可是他拒绝了。他表示自己水平很高,直到后来他参与了德国美国工程师主持修建的鄂多斯修建的吉台水库,永定河水库,头的昆都仑水库等工程后,才感到自己的水平还有不足,于是开始发奋,整rì紧紧跟在外国工程师后,学习水利知识,学会了建筑混凝土工程,学会了用水平仪来测量水平,学会了分流倒水等方法。

还跟普通工人学习施工技术,但是他始终不愿意去大学跟教授学习理论。

他的格言是,实践就是一切,干就能出成绩。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怎么听话的狂人,赵书礼终于在几年后又见到了这个狂人,地点在xīn jiāng的中心迪化。

~lvex.《》~

一百九十六节视察

一百九十六节视察,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