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九十六章 难逃阴谋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九十六章 难逃阴谋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4:02 来源:笔趣阁

第九十六章难逃阴谋

大军一日日的西行,离目的地也越来越近,现在果如王爷所说,他把部队的供给给外包了,现在每日到了宿营地,不用多久,就会有人车拉马驮的将所需粮草,菜蔬送上门来"而那掌柜的都会亲身去与王爷结账,于是风传王爷在其中吃了回扣,但这话也只在那些补充进来的原禁军士兵中传播,老兵们听到了,都是翻个白眼甩下一句‘没见识’,将手下的兵们教训一番,在襄邑谁不知道王爷是老买卖人了,挣得钱都是以万为基数计算,他会去费尽心思贪几个菜钱,那才是遇到鬼了呢

谣言止于智者,没几天大家都不说了,因为每次送货的掌柜的都是高高兴兴的来,垂头丧气的走,而王爷这会儿却是最高兴的时候,完事后往往哼着小曲领着几个近卫去巡营,碰见过去老营的家伙们就拉着人家吹嘘今天又从那奸商手心里抠出来几个铜板,那得意劲儿好像占了多大便宜似的老兵们这时却往往会揶揄王爷是奸商中的奸商,抠门中的抠门,极品的吝啬鬼,他也不恼,嘻嘻哈哈笑闹一番,第二天依然如故,大家都一致认为王爷是被何参议这几日教训的狠了,没事又拿人寻开心找平衡呢,不过也好,省的他憋出毛病来

一日不到地方,赵柽的入职培训就不能停止,现在不光何去非和黄经臣两个人了,有时许宏和王瑾也会被拉上车,给他讲解地方上官场的规矩,办事的程序,以及一些大家默认的潜规则,免得王爷哪天出丑,让他们这些当手下的跟着丢人

今日主讲是崇宁年间曾跟随童贯参加过河湟开边王瑾,由他给王爷引见西军的形成和主要军将

在大宋仁宗之后,由于太祖、太宗哥俩的大力整饬,禁军的战斗力进一步的下降,在对内对外的战争中频频失利,每当此时就有一支部队充当消防队的角色,替他们擦屁股,而这支部队就是被称为‘没有不可能任务’的西军

这支部队经由长年与吐蕃、西夏的作战,而被历练成了当时的一支王牌,每当宋朝有哪里搞不定的时候,人们都会想到:大宋有支西北军——好看的小说:txt电子下载**仁宗后期,壮族侬智高反宋,占据岭南大部份的地区,其它正规军前去讨伐,都没几下就被侬智高打败这一乱就是好几年,最后,宋朝调西军的狄青、杨文广南征,结果半年就平定了侬智高

到了宋神宗变法、开边政策引起辽国的警戒与抵制的时候,宋朝把西军的杨文广北调,辽国立即不敢再提出非份要求交趾趁宋朝开边西北之机而入侵宋朝南方,宋朝正规军三两下就被交只军打得屁滚尿流,宋朝的南方半壁国土几乎沦陷殆尽於是,宋朝赶紧调西军的郭逵南征,结果郭逵一下子就把交只军打回交趾国内,郭逵还反过来兵逼交趾首都

听着王瑾的引见,赵柽不以为然,这些小爷早知道了,可你们知道两三年以后,江南方腊那厮在江南搞事,也是西军去平定的事情你们就不知道了,正当他洋洋得意的时候,许宏接过来说起现代西北的现状,这个赵柽就不如人家了

由于西北战场上对吐蕃与对西夏的战事规模与持续时间日益扩增,西军诸军之间的互动也也日益屡次,增进了相互间的协调,使得西军从一盘散沙被整合成一股团结的势力其次,西北之地虽然贫瘠,但是在宋军推行堡寨进筑之策以后,西军将士们边驻防边屯垦,到了这时已经初步实现了自给自足财政情况也有所好转,不说其它的,光说盐好了,钞盐制之所以崩溃,有一部份的原因就是西北地区不再怎么需要内地的盐了

赵柽听到这却心中一凛,事情有些不大对,西军羽翼日壮,看在朝廷眼里,可不是一件好事早先朝廷还能够节制西军,凭什么?一是西军派系林立,豪门众多,犹如一盘散沙所以难以团结起来跟朝廷叫板二是西北土地贫瘠,西军所需多仰内地所以朝廷从财政物资上可住了西军的命脉现在西军对内地的仰赖已经越来越少,这本应该是一件好事,能够减轻朝廷负担,但是这也意味着西军的财政命门已经逐步不被朝廷所掌握了也就是说,西军发展到这时,已经有趋势脱离朝廷掌握

可这却大大地坏了祖上的规矩,自己的爹虽然信任童贯,但若让童贯统合了西军大部份的势力,他能完全没有点想法吗?就是他爹对童贯没想法,满朝文武难道也不担心吗?想到此,赵柽觉得脑子很乱,他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将自己了解和经历的些事件串并在一起,忽然发觉自己好像又卷入了朝臣的纷争,陷入了一个阴谋之

首先他的皇上爹不会糊涂到让朝中大臣一方独大,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所以他必须防微杜渐,会在西军中种下一根钉子,使西军内部有裂痕而不能完全整合起来——其他友正在看:但是他钉下的第一颗钉,会不会就是前两年荣升太尉的球星高俅呢?

赵柽想了顷刻,觉得没错,高俅算起来也是老爹潜邸之臣,但是他出身太低,也没啥大本事,不像蔡京那样能治国理财,也不像童贯那样能领军拓疆,所以经常遭人白眼赵佶为提拔高俅可谓是煞费苦心,提拔人也是要照规矩走程序的,不可能一步登天他先让高俅下放到基层各部门历练,而高俅他除了逢迎拍马之外,倒也算是机灵,尽量安份不与人争论、低调做人,在下放到基层各部门的时候也都能善尽职责

宋朝的文官是一定要经过考试科举,要有一定的文才宋朝的大文豪不一定是权臣高官,但是朝廷大员绝对都有一定程度的国学文章水平相较之下,宋朝的武官标准就比较没那么严苛虽然要求一定要有边功,但是这个“边功”不一定要真刀真枪上阵厮杀才能够也能够让某个人去担任监军或军中文事务官,在边境前线“历练”个几年镀层金,回来之后自然就有可资提升的资本了

于是高俅在基层安分了几年后,赵佶趁着这次童贯征伐吐蕃宗喀国残余势力的机会将高俅塞到西军之中,童贯就把他安排到了刘仲武的手下刘仲武这个人由于他当时没能在第一时间稳固高永年死难后的局势,导致了宋夏战争优劣形势的大逆转,闹得童贯险些倒台,所以童贯对他没啥好感,在打仗自然不会重用他,将高俅安排在这里既能保证他的生命安全,也能够防止高俅立了大功和自己争权

但事情往往会出现不测,富贵险中求,为了洗雪前耻,为了立功露脸刘仲武豁出去了,干了件擅自行动的事情,结果这事玩大了,抢了别人的功劳,此举形成了西军参与此次征讨的将士们普遍的不满,也令总司令童贯相当不悦于是,在战后,童贯向中央汇报之时,在立功人员的名单上就没有把刘仲武的名字给列入了——其他友正在看:

不过,在这个时候,却有一个人出头将刘仲武的“功劳”给报了上去给宋徽宗这个人就是在刘仲武军中担任参谋、文、监军等职的――高俅他疯了吗?就算刘仲武此役没有什么太大的战功,高俅在刘仲武军中历练一段时日之后,还是能够调回开封高升的他难道是想升官想疯了、急着调回去,所以才冒着得罪西军大部份将士与童贯的风险吗?

几乎就在高俅揭露童贯掩刘仲武之功的同一时间,另一个人对授童贯“开府仪同三司”表示了强烈的反对蔡京不但拒绝签署宋徽宗授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的诏,还公开说:“童贯以一宦官而得节度使高位,已是位极人臣了怎可再将使相开府仪同三司一职的通称高位授与一个宦官呢”于是,童贯因为被高俅揭了掩刘仲武之功,以及蔡京的反对,虽然仍赏其收复洮州与积石军之功,但是,开府仪同三司――就不用想了

赵柽想到这里,发觉其中有些不妥,蔡京的行为,乍看没什么,但是细一点想,又有些不对劲很多人都说这是因为蔡京对童贯不满且嫉妒,所以才反对授童贯予开府仪同三司但是其中依然有疑点,高俅官卑位轻,他怎敢开罪童贯?除非他有所仗恃,不害怕童贯以后给他小鞋穿

那么,让高俅有所仗恃的人,会是谁?从表面看可能是蔡京,终究蔡京几乎是与高俅同一时间对童贯发难的然而,现在朝中各方势力,虽然是山头林立,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三足鼎立之势,公相、媪相、隐相各居一方,三人关系错综复杂,时分时合,但是能与掌西军的童贯抗衡的便是蔡京,梁师成的势力还难以到达这里蔡京虽为宰相之尊,但其政治能量也就与童贯不分上下而已,高俅会相信蔡京能保住他吗恐怕他后边另有其人

“现在高俅回京了,和西夏又打了两年,童贯连番取胜,势力愈发膨胀,可恰在此时,自己被送到了西北,难道也是被人利用了?”赵柽想到这里,连苦笑都没有了,千算万算上蹿下跳,自己还是太嫩了,被人耍了还在沾沾自喜,终究没能逃出那些‘老流氓’的算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