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乌纱 > 段三三 琴声

乌纱 段三三 琴声

作者:西风紧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7:04 来源:笔趣阁

书友问起新书的名字,这个也没什么好保密的,名字叫《天可汗》,希望朋友们继续支持西风哦,新书会有长进的。

……

……

秋风一起,天气该越来越凉了。西北的风干涩,酒也烫喉,身穿绯|色长袍的杨鹤仰头饮下一杯当地的酒,眉头顿时一皱,“啊”地哈出一口气,说道:“这酒,够劲。”

桌子旁边就坐着两个人,还有一些文官武将都站着,看他们两人喝酒。坐着的除了杨鹤,还有六十四路义军盟主“不沾泥”张存孟,长得五大三粗,皮肤黝黑,满面虬须。

张存孟笑道:“杨大人可知道我为什么叫不沾泥吗?”

杨鹤饶有兴致地问道:“为何?”

“不沾泥,不用下田干活呗……”张存孟哈哈大笑。旁边的文官武将也是忍俊不禁,一阵哄笑。

张存孟又道:“你们读书当官,自不用沾泥,咱们从小就没机会读书识字,想不沾泥只能上山提着脑袋玩命。”

众人笑完之后,听到这句话,都不由得摇头,心道朝廷调大军对付朱由检是必要的,如果光是这个不沾泥,就真有点小题大做了。

杨鹤微笑着看着张存孟道:“都是玩命,就是怎么玩的问题。”

张存孟想了想道:“杨大人这话我却是没听懂,读书人说话就是拐弯抹角的……算了,闲话不说,咱们说说正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您可是答应了我的,不伤兄弟们性命,给条路走。”

杨鹤道:“百姓反抗官府揭竿而起,大多是被逼无奈,只要有心归顺,本官从来不会赶尽杀绝,你问问众位便知,老夫在朝里一向都是主张以抚为主,以剿为辅,最重要的是解决民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叛……但是老夫要把话说到明处,老夫是朝廷的官,就要遵从朝廷的命令,我答应了你没用,是不是要治你们的罪,还得朝廷说了算。”

“杨大人!”张存孟一拍桌案,震得酒水四下飞溅。只听得“唰唰”一阵响动,周围的五官立时拔出了佩剑。

“少安毋躁。”杨鹤镇定地举手制止住身边的人。

张存孟道:“十天前杨大人说得好好的,答应了的条件,现在又反悔?当官的岂能言而无信?”

旁边的文官心道,咱们对叛匪什么时候言而有信过?

杨鹤不动声色道:“老夫当时就说明白了,是老夫答应你,如果朝廷让老夫处置,我们自然会按照事先说好的做,说到做到,但是朝廷如果另外下来诏令,难道老夫要抗旨,啊?老夫并非言而无信之人,话说到明处,就这么一个理,你不沾泥要是觉得不值得冒险,今天老夫不会难为你,你且回去,收拾军械咱们来日战场上见!”

张存孟的一张黑脸的神色变得十分难看,这个杨鹤是棉里带针,不说狠话,但是态度却是透着强硬。现在别说打不打得赢的时候,延绥地区的粮食都被收刮得差不多了,再不达成和解,饿也饿死了,所谓和谈实在是无奈之举,要不张存孟也舍不得手下的几员大将。

杨鹤坐得稳如泰山,淡淡地问道:“如何?你要想明白了,不投降,早些决战,老夫奉陪,要投降就回去叫人交出兵器,撤出工事,听凭朝廷处置。”

张存孟回头看了一眼后面的将帅,他们也是六神无主地看着自己,张存孟犹豫不决地说道:“杨大人会给咱们一条生路?”

杨鹤道:“这么多同僚在场,老夫岂能说话当成儿戏?如果是老夫说了算,你们绝大部分的性命无虞,最好是归农。”

张存孟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答应投降,临走时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杨鹤道:“杨大人,我手下几万兄弟的性命,可都在你手里。”命运交到别人手里,实在不是什么感觉好的事情。

杨鹤只是轻轻点点头,喊了一声:“送客。”

不沾泥等人刚走没一会,就有军士来到杨鹤的大帐禀报道:“禀军门,朝廷来人了。”

杨鹤急忙把乌纱帽戴到头上,整理了一下衣冠,带着一众官员到辕门迎接。来人是一队黑衣服的宪兵骑士,中间还有个戴着帷帽的女人,应该就是玄衣卫的使者,大乾朝以来,出外传旨,基本都是玄衣卫干的活,平常太监反倒不怎么出京师了。

来者的头领虽然是个女人,但代表的是皇帝,杨鹤也无不恭敬地行礼道:“下官杨鹤,恭迎上使。”

张问朝用女人参政,是由于皇后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自然比不上太监好使,但出来时倒比太监受人欢迎,因为玄衣卫的女人大多身材模样都不难看,而且说话时也比较和气。这时那玄衣女人做了个扶的动作,声音清脆地说道:“杨大人久在西北边陲之地,辛苦了,皇上传旨的时候还念想着杨大人呢,希望您早日结束战争,回到朝廷君臣相聚。”

就算杨鹤久在官场,老奸巨猾,但这样的话人都爱听,他听了心里也是一暖,忙作哽咽道:“老臣让皇上牵挂了。”

玄衣女人又说道:“这是内阁票拟,皇上朱批的圣旨,只说给杨大人及重要人员听,我们进去说?”

“好,好,上使请。”杨鹤忙让到一旁,让宪兵队走前面。

走进大帐,玄衣女子直接走到正北方,轻轻咳了一下清清嗓子,用庄重的口气道:“圣旨,传谕兵部侍郎三边总督杨鹤。”

杨鹤及其幕僚部将等人全部伏倒在地。这时玄衣女子才念道:“匪患荼毒地方,民生苦久;叛匪又勾结前朝余孽,犯谋逆大罪,按律罪无可恕。经内阁大臣商议后,以为匪患不予彻底清除,难得太平。朕又闻除恶务尽,驭世之大权,故令杨鹤荡平匪巢,所有叛匪及仆从就地处决。钦此。”

“杨大人,接旨吧。”

杨鹤怔了怔,忙双手举到头顶喊道:“臣接旨,谢恩。”

玄衣女子将圣旨放到杨鹤的手上,说道:“杨大人请起吧,我的使命已完成,就此告辞。”

杨鹤道:“上使旅途劳顿,何不在此休息几日再启程。”

“不必了。”

杨鹤等人出门送走了使者,回到大帐时,一众幕僚部将都聚了进来,七嘴八舌地问道:“皇上这是要杀掉所有叛军么?”

“岂止?”杨鹤看了众人一眼,指着圣旨道,“刚才念圣旨的时候你们没听见,有句话‘荡平匪巢’,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杨鹤深吸了口气,说道:“整府的人,无论男女老幼……杀!”

众人皆尽沉默无语,过了一会,一个将领才说道:“军门,不沾泥这会应该准备交出兵器投降了,要不要派人通知他朝廷的意思,以免失信于人。”

杨鹤默然许久,回头看了一眼上座后面的四个字,左边挂着“忠孝”二字,右边挂着“仁义”二字。他想了想说道:“通知叛匪?打仗就会死人,老夫怎么向战死的将士交代,怎么向朝廷交代此事?你们都听好了,从现在起到接受叛匪投降,谁也不准泄露圣旨一个字,违者军法处置,替战死的兄弟抵命!这怎么叫失信,老夫已经有言在先,一切皆听朝廷旨意,何处失信了?”

“末将等遵命。”

……三日之后,不沾泥以下数万叛军从城池和工事中撤了出来,交出了兵器,正式向朝廷投降。官军将他们集中安顿到险要之地,调重兵看守,这才宣布圣旨。

官兵冲进延绥城,将里面的平民也押了出来,一时哭喊哀嚎声惊跳动地,飘荡山谷。

杨鹤坐在大帐中,听着远处传来的哀鸿,对部将们说道:“处决罪犯时,不得做虐|待,奸|淫,*之事,违法者斩!”

无数的人被用绳子拴在一起,成排成列地押送,有放下武器的叛军,也有平民妇孺,有的人破口大骂杨鹤是不讲信义的小人,有的人只顾哭喊。远处的枪声一阵阵地响起,每一阵枪声,都有无数的人命丧黄泉,尘归尘,土归土,他们将就此被掩埋在地下。

在这样的悲惨的情景中,杨鹤在大帐中竟然弹起了古筝,琴声中,许多官兵都回首遥望大帐的方向。

一个幕僚走进大帐,谏言道:“军门,此时鸣琴恐不合适。”

杨鹤淡然道:“有甚不合适?王师是皇帝手中的剑,皇上让我们杀谁,就杀谁。不杀自然好,但皇上是万民君父,皇上说应该杀,那杀也是忠孝仁义……明白吗?”

幕僚摇摇头道:“卑职不明白。”

“等你明白的时候,就该升官了……传令罗都统押运粮食,安排好明天要处决的人,晚上给顿饱饭。”

“是,军门。”幕僚摇头叹息了一声。

杨鹤随后也走出大帐,此时天色已渐渐暗淡下来了,枪声也稀疏了些,空气中飘荡着一股硝烟味和血腥味。

帐外的将领都向杨鹤执礼道:“末将等拜见军门。”

杨鹤站在那里怔怔地说道:“要让人死得明白,他们或举兵与君父作对,或资敌叛国,有罪自然就要承担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