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一百五十二章:难入东骑

秦歌一曲 第一百五十二章:难入东骑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16 来源:笔趣阁

在刘羲临走的时候,也就是大约半个多月前,刘羲发下了一个命令。这是他以定戎令的身份向十里八乡的秦民发下的命令。一个他付好处的命令。

刘羲要求,各地的秦民在官道主路的两边种树,种果树或别的有价值树。不仅要种树,刘羲还要求在所有路边和野地里种花,不管是什么花!

种到了树和花的地方,刘羲会给予奖励。这个奖励有二,其一是刘羲给钱或是折换成物。刘羲有钱,众秦民也不怕刘羲不给,再说刘羲也不是一次给,他是分期给,比如说肉,骨器,铁器,盐,这些东西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少,但对刘羲来说要弄到却是不难。

其二就更直白了,刘羲许诺,他给种过树的道陆一个权利,收钱的权利,刘羲定下了一个税率,普通人不算,但大队的商队每行一次,就要付一次的钱,这笔钱不大,但却是长期的,刘羲许诺秦民们可以收取十年,只要是走了这条道,就是如此。

至于果树上的东西,就算成了公产,刘羲大方的赐予秦民,其实那本就是秦民们种。刘羲表示,他们也就是秦民可以用这些果子换取酒食。秦民也许不在意别的,但酒却是要的。秦国的酒好,但酒也很贵,平民们自己酿的当然不会太好,所以只能指望刘羲的了,只有他可以酿出大量美味的果酒。

就如刘羲之前说的话一样,你们种豆子,全种豆子,种下的豆子我可以用钱,粮,谷,肉或是别的来支付收取这些豆子,还有油。而这些豆子会给制成豆腐,豆浆,豆油,豆饼。在刘羲看来,这些豆制品无论是食用也好营养也罢,还有经济作用,都是高于纯粮的。

发下了命令之后,十里八乡都动了起来,因为这是一件大事,秦人们的日子说苦,其实也有不得不苦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比如他们知道种地,但一般来说,这些人种地没有多少积极性,因为从松土到下种,然后秦民们大多就傻傻的等着地上长出庄稼。

这一下子就是要一年!一次一年,在当时,只有吴楚旧地才有可以一年两收的稻子。而中原如秦地都是以麦子为主要米粮。

想也是可以知道,这种长期付出和得到的回报,对于秦民来说,很受伤害。因为他们的米粮不足,感觉上,很多时候,还不如渔猎。但问题是,渔猎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糜鹿等兽是跑的快的,这些动物滑头的你一动它就跑了。

还有巨大肉食兽,如果你带着成群的队伍,你别想和它们照面,但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又有几人可以对付那些凶兽!至于狼群,更是一群滑头。它们只在自己强大的时候向你进攻,而少的时候,则会走人。

这种情况下,才会造就了秦民另愿受穷,也不愿意种地!

因为他们饿不死,同时这饿也让他们不想种田花力气。

而刘羲在自己有了好后开始收拢人心了。他许下了的筹劳在他来说是微不足道,但对秦人来说却很重要了。一般秦人运气上来了,抓只兔子,但刘羲却有手下打来足够的大兽。大兽一头顶百只兔子,而说兔子,刘羲更是有足够多的。

这边种树那边给肉,给盐,给衣服布料,给皮子。刘羲许下的东西可是直观的给出。

秦民们只要拿着刘羲给出的木尺,也就是刘羲定下好的一段长木,秦民们用这长木为标,在两边种树,这样,很快就可以修好出路来了。每天,他们都可以收到足够的肉和肉菌。所谓肉菌就是蘑菇,蘑菇这东西可是好,在阴暗的地方一天到晚的疯长,刘羲的手下拿着这种号称植物中的肉用来佐餐泡汤,并大量给秦民。秦民对比,肉菌的确是比藿菜要香甜的多。

短时间后,秦民们不种地了,因为种地也得不到多少吃食,再说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秦人的种地也就是种下地后,就不怎么打理了。换言之,很多的时候,秦人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发现种树的好处之后,秦民们一下子发动了。

他们上了山,选出他们要的树苗,然后挖出来,一天就可以种上千棵树。而这仅是一乡的劳产。十里八乡一起劳动,这下劳力全部用上,顿时,饿了多时的秦民们就吃上了好肉,由于他们自己不大会打理出香汤,甚至他们向刘羲的部族买汤料。有肉有汤,这样的日子太好了。并且他们知道,刘羲要的只是这路,路上树的所产归于秦民。

所以时不时的,秦人自发的组成了马队,在这一点上是很好笑的,平常的秦民就骑着马放跑,也就是让马跑动起来,现在他们连带了起来,一边跑马,一边看着路,一旦有人,立时上前,单人的也就算了,打问一下,也就放过了,但凡是遇上了商队,立时要钱。

不给钱?打听打听,刘羲带出的人已经灭了两只商队了,商队的战斗力在刘羲眼里算个屁。虽然这些人并不知道刘羲把主力带走了,可刘羲仍是留下了二十名越国剑手,加上其它的壮年劳力,实力也不算小,真到了动手,十里八乡的秦民马队立时杀过来,这是刘羲许给他们的好处,老百姓就是这样子,给了他们的好处,再想收回去,那可是个难。

所以有人想不守这里的规矩,除非是官府!而商队么,不给钱,能行?话又说回来,这钱还真不算多,只是相对,也就是说,对商队不算多,小意思毛毛雨,但对秦民来说,再少也是钱啊!这就好象大商场卖的大电器,那些电器一台上千,卖上一台,营业员也就赚个百分之一到五的,这不算多,可对那些营业员来说可就多了。

秦民收的只是五个十个的老刀币,但这能算少吗?而且,随着刘羲部族的富裕,已经有些小商队开始向刘羲的部族而来,他们来采买便宜的骨器皮子,还有贵重的豆油。

据说,东骑现在还出产一定的蜂蜜了,这一点很正常,只看漫山遍野的鲜花也就明白了。

十里八乡的秦民自发的编凑出了一支巡兵马队,他们一共百多人,分成了五个小队,来回巡踏着他们的路,保证这条路的所有权!换句话说,他们就是护路队。

此行,正是队长木河带队。木河原本叫大河,因为给刘羲报信立功,回村后给长者赐姓,提前行了冠礼,现在叫木河了。木河是一个疯狂的东骑崇拜者,他喜欢东骑的一切,为了表示奖赏和肯定,猗涟授意,给了他们这队护卫骑队十副皮甲,十只面具,一百把短刀,一百面马罩,还有二十件毡衣。

这种毡衣厚而透气,除了夏天,四季中三季可用。是秦民包括木河都喜欢的衣服。

身为五路小队的总队长,木河还有一把上好的铁剑,这是纪老实打的,木河爱如至宝!

一见到结团成队的,哪怕是人少,但木河仍是兴起,带着人就过来了。

二十匹马一下子就把那队人给围上了,就人数上看,秦人木河这边有二十人,比对方要多近一半,对方只是十二个人。

见到木河过来,这队人也识相,没有乱动,这有两个表示,一是我的人少,但也是有战斗力的,二是我问心无愧,不怕你们找事!

木河心放下了一半,道:“你们是什么人?”他的问话普通随性,正是常说的词。

带头的罩黑纱的头领道:“我们是赵国的商队,没有恶意,听说这里有商机,就来看看。”

木河嘴角抽笑,道:“你说的是东骑部,只有他们有无数的新玩意儿,不过你们说你是商人,有钱吗?看你们一个个武士打扮,可不似是纯商人!”

罩黑纱的头领道:“在下有一点小武艺,现在的这个世道,行走商路,岂有不带武士的。这些人都是我的雇员,钱我们带了十足,只看东西好坏!”

对这些行道,木河不是太懂,但罩黑纱的头领说话滴水不露,他也没有话说,只道:“不管别的,我现在和你们说。这里的路是我们修的,这些树也是我们栽的,你不走这路没关系,但你现在踏上了我们的这条路,就要付钱,承惠老刀五枚,加上现在的树上果子也差不多了,所以还要加收五枚,一共十枚,当然,你们现在离开这条路,只付五枚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们没有刀币,布币十可当一,没有布币,用东西抵!”木河不怕他们没有,这些人的剑都是好剑,还有他们的马也不算差。

罩黑纱的头领犹豫了一下,好在她有钱,但无故给交出这些钱,还是让她不大乐意的。

可是好歹,为了此行的目的,她还是交了钱。

木河没有拿着钱就走,而是说:“你们是要去东骑,是不是?”

罩黑纱的头领道:“正是,请问,我们没有去过东骑,你们是不是可以带一下路呢?”

木河哈哈大笑,道:“我知道了,你们是不是也是想要弄便宜的油?”

因为刘羲给白氏的独权,所以放眼天下,能大量搞到油的也就是白氏了。独商霸盘就是好赚,一下子,白门是发大了。可问题是,白门的权势已经不如从前了,所以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所以他们弄油的出处也就出现了,就是东骑部。

所以一些中等的商户凭着这脚上力气,来赚这个差价了,他们跑到东骑来,采买油。还有的是贵族的家老,为自己的老爷买油。

这些人都是没见过东骑的,所以木河遇到这样的人也不是一回了。

可罩黑纱的头领不知道,但她虽然不知道,却是个聪明人,当下就坡下驴,道:“正是如此,我们是第一次来,只怕来了不好见面呢……”

木河点头道:“这样好了,我们给你带路,顺便帮你引见,不过你要回钱!”

罩黑纱的头领无奈,从手下数出了二十枚魏刀交给了木河。木河收了不定期一大笔钱,心中乐翻了,他往日寻山过水,打一天的猎,所得之物,也不过两三个布币,也许更少,现在随便便的就能发财,可不是好么?还不费力气。

“好,客商识相,大家方便!不过我可提醒你,这里是东骑部,我们的部族老爷是个厉害的人物,所以一切只能按规矩来,不能强买强卖,不然,没你生意做!”说着回头道:“兄弟们,给财客带路喽……”

其实带路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只要顺着树间的路走,总是能走到的。

但罩黑纱的头领要的就是这个引子。

行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众人始才到了,那是一段木石的外墙,看上去,是要修石墙,但没能全功,所以先用木栅栏挡一下,所以有些不东不西的。

在外头,还是种着树,到处都是植物鲜花,天上还有蜜蜂嗡嗡的飞着。

墙外,有着无数的帐篷,这些有的是商,有的是客,还有的是……一个男子,和七个孩子。那男子斜坐着在一边,七个孩子人手一只陶碗,一个个麻木的喝着汤,从外表看,这七个孩子都不成人样了,但他们的精气还好。那个斜坐的男子身上有一件毡袍,一双手指甲尖尖,在指甲里是无数的脏垢,都成了结石。男子的相貌不大切,因为头发散下,可从中能看出的是在他的鼻子上有一串的银色链子,连在一只鼻环上面。

还有这种野人?罩黑纱的头领心里想着,她看向木河,木河和出寨口的东骑头子说话。

没一会,一个精瘦的男子过来,手上拿着一面竹牌,在他的下手,是一个女子。两人到了罩黑纱的头领面前。精瘦男子道:“木河说你是赵商?叫什么名字?”

罩黑纱的头领恭敬道:“在下赵明,听说贵地有上好的油,所以……”她纯是顺风说话,哪想到东骑不是一般的部族,竟然已经结成了寨子。想要进入,哪是那么容易的。

精瘦男子摇摇头,喝道:“不要说废话,你们东方六国的人都是喜欢说废话,我问你,你说你叫赵明不就得了,你想要油,你要多少?你带了多少钱?”

罩黑纱的头领正要说话,那精瘦男子却是续道:“不过你带多少钱都是次要的,我们会在早上放一趟集,但是你要的油,我们一次只能给你五桶!如果你不是商人,是给你们的老爷带的,我们可以给多点,十桶,这是你的牌子,知道吗?你是六零三七号。我们会到时叫你,叫到你,你才来,只能有你一个人进入,不要废话,不要多事,看到了没有?你们要在这墙下定帐,不能乱跑!当然,你嫌麻烦,可以立即走人!知道么?”

罩黑纱的头领抬起头,她的脸上出现了惊惧,这是怎么回事?墙头上竟然有魏国的军弩!大弩是魏国的好,魏国的强!在后世,秦人包围了大梁,但一直奈何不得,最后以水灌之,才得克,就是说大梁不仅城高,还有天下闻名的大弩!可现在,这大弩却到了东骑这样一个部族人的墙头上,这都怎么回事?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