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七百八十八章:送上门来了

秦歌一曲 第七百八十八章:送上门来了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公元前三百五十一年,即妖皇历六年,魏国攻打秦国。(秦国不敌,秦公一看形势不好,马上和魏王在彤(今陕西华县西南)碰了一次面,表示服软并将前些年辛苦攻下的西河之地还给魏国。一来,秦国的国力已经开始恢复,魏王对秦国过去的那种惨烈好战而慑,觉得如果不战而得到河西,足可以让自己牛b一下下了。所谓上战伐谋,下战伐力。能用计谋不动刀兵的拿到河西,这十分的重要,而且秦公这个后起者和齐王一样的向魏王低头……

中国人的劣根性发作了。那就是好面子,虚荣。中国的男人往往比女人更死要面子。所以,当秦公低下了他那高贵的头颅,魏王也就算了,他如同一个长辈把秦王给骂了一顿。

在这里,魏王是为了找回面子。几年前,史记是公元前三百五十五年,也就是北秦军用一种软绵绵的态度攻打中山国的时候。魏王和国势渐渐稳定的齐王一起会田于郊,魏王听说齐国小弟弟现在国势日强,政治也开始清明,军队在一连的战斗下得到了加强,为了向齐国示之以强,他大大的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兵威,还有自己的财宝。

魏国三代的积强而富,魏王本人又是一个好财的人,所以富得有点不像话。平常魏王在魏宫里也没有显摆的机会,现在正好向齐王摆一下子。齐王却是稳重多了。想也是知道,在稷下,有很多的相声演员表演,齐王的心态已经很持重了,再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年青。

魏王看齐王穷巴巴的来了,就问:“因齐小弟怎么这样子,你们齐国很富的呀,咋个也没有什么珠宝摆出来?”齐王说道:“没有,我们齐国穷呀……”魏王不信:“齐国重商如此,怎么可以说是没有钱呢?你们靠海,光珍珠就可以捞无数了,北秦刘羲可以装穷,他发国日短,你齐国继承姜太公之后,累世的积富,说自己没有钱,怎么可能?我们魏国分于晋,得到的财物都很少,我们的国家也小,比不了楚国,可是寡人尚有径寸之珠,瞧瞧,照在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在我面前说你们齐国没有钱,没有珍宝,你耍我呢?”齐王摇头,道:“齐国没有钱,奖励垦荒、更新兵器、开办学宫、赏赐将士,何处不用金钱?所以我们齐国穷啊……” 魏王睁大眼睛,一副匪夷所思的样子大摇其头:“齐王何须搪塞?就算你们没有钱,可是你们可是齐国呀,姜子牙那个老不死的最会算计,他一定会给你们一些镇国的玩意!”

齐王笑道:“镇国之宝?不知魏王所指何物?” 魏王哈哈大笑:“什么珍珠器物,无瑕之玉,上古之器,镇国的宝鼎,夏时玉刀,月光宝盒,轩辕神剑,玲珑玄黄塔,大禹量天尺,东海的定海神针,老子的手抄《道德经》,传说中的太乙金鳞舟……”齐王摇摇头道:“很多东西田因齐闻所未闻,不是魏王您这样说,我都不知道,我们齐国没有这些国宝。”

魏王轻蔑笑道:“齐国怎么说也是富甲天下,别的没有,姜太公当年的打神鞭、玉虚杏黄旗、封神傍,番天印也没有留下?”齐王依旧微笑:“盟主,那都是神话传说,是假牙,我们没有,在田因齐看来,我们也许有国宝,但是我们的国宝不一样。”魏王一怔:“噢?还是有嘛,是什么,是不是嫦娥飞天前留下的罗袜?寡人很喜欢美足的……”齐王爽朗笑道:“都不是,田因齐以为,国宝者,国家栋梁之才也。田因齐不才,数年来寻觅这种国宝,筑起稷下学宫召集天下名士,也才堪堪觅得几位可称镇国之宝的人才。目下的齐国,南有大将檀子镇守,南部十二小国对齐称臣,楚国亦不敢北犯我边界。西有郡守田盼镇守高唐关。北边有能臣黔夫镇守滕城,民众安居乐业,燕国七千民户迁入齐国,我增加人口十万。临淄都城有仲首做司寇,齐国盗贼消失,夜不闭户。”魏王脸色尴尬,知道错误,很是丢脸!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精彩对话。首先,魏王的小家子气表现充分,国君在外交场合会谈,居然象家庭妇女一样,比起手饰来了。惠王依一般女人的心理,要知道其它女人的秘密,就先透露点自己的小秘密,然后一付小女人的聪明劲:“你哪能能没有呢?”齐王只好顺便给他上课。人才是最大的财富,这在不仅在今天,就是在上古也应该是基本的常识。但人们最容易忘记的往往就是常识。中国人多,人才也多,所以人才不值钱,也是有道理的。唉!

从那时起,魏王感觉很丢脸,觉得自己矮了田因齐一头,所以他一直想要找个机会找补回来。现在秦公到了他的面前,魏王摆开长辈的架子,把秦公骂了个狗血淋头。小样子的,毛还没齐呢,和我们老魏叫板,丢人现眼,现在是给你一个教训,不然的话,非要你好看。

这也是我了,我心地善良,换了别人,不定怎么得理不让人,哪能如我这样轻轻的放过你,下次记住了,毛没齐,不要出来飞,小屁孩子,摸我们大魏的**,不给你两下子,你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一痛的骂,魏王赶狗一样挥退了秦公,然后哈哈大笑,回军安邑!

回到了秦国的秦公也在笑,一顿骂而已。小意思罢了,主要的是,自己的三万多大军回来了。虽然打下的一切又丢了,可是……军队还在,从这一面可以看出,魏国的强大,吃一錾长一智!秦公暗暗的决定,下次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要魏国的好看。现在么……

回到了栎阳,咸阳快要骏工了。秦国人按下了心头的心事,开始着手准备着迁都计划!

然而,在赵国退兵的时候,出事了!赵国的先君赵成侯有三个儿子,长子是太子赵语,次子公子緤赵緤,三子是公子范赵城。赵成侯生前对三个儿子都很器重,每有亲出,便由长子留邯郸监国,两个小儿子随军征战。时间一长,次子三子便成了军中大将,赵语则时常执掌国政,顺理成章的做了太子。可是……当赵成侯死后,次子赵緤就表露出不服太子赵语的意思!为了抓军权,保住自己的位子,赵侯语这次就亲自带兵,跟着魏国的后面捞捞军功!

可是没有想到,赵緤敢于造反!国君继承一事上,总是会出乱子,这种事很平常。当年若不是公子嬴虔一力支持嬴渠梁,他自己也是可以坐国君的。想大魏王当年不也是在这登位上纠缠连连还遭遇到了浊泽之围的么!现在赵緤造反,那是再正常也没有的了。而在赵语带兵出去的时候,他并非是没有料想此点,他是知道的。所以他也有后手!那就是三弟公子范赵城。赵国精于带兵的,不是一个赵緤,还有一个是老三弟赵城。在正规的历史上,赵语就是联合这个三弟,打败了赵緤,这才保住了自己的君位,失败的赵緤只有逃跑到了韩国!

但是现在,历史已经变了。曾经强大的赵国已经空了,国无余财,兵员不足,战力低下,伤病连连。在这样的苦楚下,赵緤还是要争。烂家也是要争的。君侯的位子只有一个,怎么可以放过!野心家就是野心家,有机会就是要上,不会因为别的就放过!三国时,老袁头死了,他的几个败类儿子不顾大局,明明老曹大军压境,他们还是要打,要内哄,这就是原因所在!而当时,赵緤也是如此,他就是要君位,他要君位的理由就是,他瞧不起赵语!

赵语为了防止万一,他带走了一万精兵。兵不多,所以不会影响赵国的残余力量。一万人,真的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留下的兵力由赵緤和赵成几人主管。在这里,赵緤造反了!而本来赵语留下的赵城却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一点不怪赵城。因为赵成侯在位的时候,最大的两个败笔,一是没有和韩国妥协一下,分了魏国,二是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鲁莽的攻打北秦国!前者使赵国丧失了强大的机会,后者让赵国由一个一流的战国,成了一个二流国家!而随着父亲参与此战的赵城,因此受到了连累,在军中的威信大失。赵语用他,奈何兵将不服。而赵緤又素有勇名。在此,赵緤造反成功。赵緤成功之后,不服的赵城进行了一次军事冒险,他本就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于是赵城以残余的兵力夜袭邯郸城。

可是他手下的士兵出卖了他,当赵城准备十足,星夜袭城的时候,赵緤布下了强弓硬弩和大军,赵城击城不成,给射成了刺猬,壮烈而死。历史出现了一次惊人的巧合。本来,在正史上,赵城在赵语登位三年,也是要造反,也是袭击邯郸,同样的身死。只是这回,他的死,并不是死在赵语的手上,而是二哥赵緤的手里。这不能不说是老天爷的一个玩笑……

失去了国家……赵语反击赵緤,但是他的兵并不是赵緤的对手,而这时,赵緤已经先一步派出了使者,到魏国去了!魏国是天下霸主,赵緤要想取代赵语,就要付出代价,就要向魏国低头,就要得到魏国的承认。只要魏国承认了,赵緤就可以自由的坐着君位,可以向自己的大哥下样手。胜利者杀失败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赵语失败,也是不会有转机的。

公子光杀王僚成了吴王阖闾,他当时就怕王僚子庆忌!可是话说回来,庆忌是一个将军,是带过兵,打过仗,可以抓飞鸟,扳犀牛的猛人。吴国三军人人惧之。所以公子光要对付庆忌,就算是庞忌的勇名,也是一样的死了,没有成功的夺回自己的王位。历史不是《大争之世》,庆忌没有给穿越者附体。自然也不会便宜赵语了。而和赵緤相反。赵緤有着将勇之名,很得赵国一些军将的心,而赵语虽然正统,但是没有兵权,哪里还有话事权!

没有办法的赵语只好勒残部兵马于魏赵边境,等着消息,同时也派人去魏国安邑。小弟出了事,按理说,魏国要管,可是怎么管,这就是另一回事了。魏王召来了自己的臣下,丞相道:“赵緤强而赵语弱,我大魏虽强,可也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小事而计较。以臣之见,收容赵语,也就是了,只要我们收容赵语,那赵緤一日不宁,就只能对我大魏低头。”庞涓反对:“此当其时也,赵国现在上天不顾,倒霉连连,我们正好趁这个机会,杀其人,夺其国,收其地,得其利!”太子反对:“上将军说话不对,赵国现在已经疲弱到了极点,打赵国,其一,会损及我三晋之情,我大魏之所以确定回我大魏的霸权,主要是在我们拉回了韩国,又结好了赵国。可是现在我们趁机会灭赵,韩国会怎么想?”庞涓道:“怎么我大魏还要韩国的脸色?”

太子正色道:“韩国之兵现在还可言弱么?韩国有精兵过十万,有骑兵两万,其军不容小视,此外韩国还有十余万的地方军,举国二十万众,我大魏如果打韩国,必要花费近十万左右的军力,齐国新服,秦国刚降,心还不稳,这时我们出了乱子,两方万一生出乱子,前面的仗就白打了,那怎么得了?”

魏王听取众人的意见,最后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下令承认赵緤的君位……他表示同情赵语的遭遇,他会给赵语划出一地养兵。但是赵语却是无法接受。

赵语深深的知道,得了君位的赵緤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就如同自己也不会放过赵緤。

现在魏国准许了赵緤的立位,这就意味着,魏人只是要安稳住自己,魏人不想把自己手下的这一万人惹出事来,加以一定的时日,当自己养不下自己的兵后,魏人就会向自己下手。到了那个时候,只怕自己的手下为了一条好的出路,就会把自己绑起来。表面的安宁只是一时。危险在后面。魏人同意了赵緤的立位,就是和赵语的敌对!于是,赵语只好走人了。

他正好是在赵魏的边境,一得到了消息,不管三七二十一,带兵就冲向了赵国。只是赵国要想反应抓住赵语,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赵语更是无意和自己兵对战,他打着另外的主意,也就是北秦!在和北秦的交往下,赵人吃尽了苦头,其中丢人的一幕,就是赵语把自己十一岁时和宫女乱来搞出爽乐后的结果,两个小女孩送给了北秦禽兽。有了这层关系……

赵语就这么的到了北秦。他大大方方的在北秦军方面前丢下了军队,带着少数的随从,来到了郁郅城。向北秦王求救。北秦王没有想到会出这种事,他正好给朝臣们困住,这些朝臣,越来越讨厌,老是干涉他的事情,让北秦王感觉到那些不自由的皇帝的苦恼。比如,北秦王要立太子川,就遭到了众人的反对。朝臣们反对的理由是,立刘累就可以了,一来刘累是长公子,二来,北秦并不是秦国之北秦,而是北秦刘羲之北秦,两秦虽有同,但却是两回事。如果立了刘川为太子,那么北秦和秦国就会有一定的联系,这样一来,万一哪天,秦国利用太子的血缘,吞并了北秦,那可麻烦大了。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朝臣们没有想到,北秦王是想要利用太子的血脉动吞并秦国,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的事情了。朝臣自保,担心北秦给吞并,而北秦王却是一个进取之君,他却是倒过来打着吞并秦国之心!

后来北秦王想要去祈连府,可是朝臣们和北秦王的后宫已经意识到,北秦王上次去祈连府干的事,吃人杀人,还有胡乱的行淫。什么坏事,北秦王就干什么,祈连王是怎么样北秦王高兴,她就配合北秦王。所以,祈连王这样的人是不能和北秦王在一起!两方加力,北秦王也没有办法。正好,赵语来了。赵语来了之后,就去见北秦王。北秦王先让赵雅和赵妮见赵语,见到了两个女儿,赵语眼泪汪汪的。之后北秦王出现,听赵语的诉苦,北秦王感慨万端,想不到赵国会如此的多灾多难,于是北秦王道:“赵国如此之不幸,莫如寡人替你灭之?”

赵语惊得说不出话来,他是要请北秦王帮助他复国,可是北秦王说的却是灭赵。好在北秦王这个人虽然无耻,可还算是讲情义的,他很大方的拍拍赵语的肩,对他道:“放心,虽然本王灭赵,可是赵国之爵位仍然保留下来,本王现在就任尔为赵侯。不过本国女相也不过是一个伯爵,新降的燕室也是燕伯之位,赵国也就降两级,为赵男君如何?”

赵语迟疑好一会,最后还是同意了,不是他不同意,而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到了北秦国,他的一切都在北秦王的掌握下,离开魏国容易,想要离开北秦国,那却是不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