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七百四十九章:计算北秦公

秦歌一曲 第七百四十九章:计算北秦公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我王……”丞相行礼,然后道:“我大魏霸权尚在!”魏王却不怎么高兴,道:“丞相,寡人听好话多了,现在想要听实话,两代先君打下了中山国,可是在寡人的手里,却是失去了,这难道还不明问题?先君在时,我大魏武名威扬,但是……寡人方一即位,就有了浊泽之败……” 浊泽之败,是赵国和韩国一起攻打魏国。当时魏武侯死去,魏王刚刚登位,就和公中缓争位,公孙颀自宋入赵,自赵入韩,在他的游下,韩赵两国共伐魏国。

这一点很正常,在古时,有不伐者,比如人家先君死了,我们不能伐,这是大义,是不能触犯的。但是这种礼仪规矩在战国,已经丢光光了。在战国时,最正常的就是哪家国君死了,新君登位,其它国家一定会过来打。齐王登位的时候,三晋伐之,北秦立国,赵国来伐,至于秦献公死了,魏国也来打过。那么自然的,魏王登位,韩国赵国来凑这个热闹,也就不足为怪了。在当时,这是对新任国君的一个考验,你是一个有才能的,还是一个废物,这一刻就可以看出来了,你干得出彩,这一生你都会得到国家的实权,但是你干得不好,臣子们就有可能骑到你的头上来,瞧不起你。当时一战,魏军大败,魏王更是给围了起来。本来那时魏王就算完蛋了,可是韩赵两家也闹矛盾了,中了魏国的间计。魏人使计于韩,了很多的好话。赵国灭了魏国,会变得无比强大,到时韩国就有危险了,但是相对的,魏国虽强,但有赵国拉着,不可能会灭韩国,此之所谓,三晋在可以鼎立,而失一国,其三国必将并回于一国,只是这个国家只怕不大可能是你韩国。因为当时韩国弱嘛!所以留住魏国,对韩国有利。于是,当赵国建议:“除魏君,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且利。”韩国却是拒绝了,:“不可。杀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贪。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彊於宋、卫,则我终无魏之患矣。”赵国不听,骂你装什么嫩B,都是来打人家的,这回当好人来了,你丫的什么意思。韩国不高兴了,怎么你赵国还没有灭魏呢,就开始对我呼三喝四了,这要是给你得到了魏国,还有我大韩的活路吗?当下只余了少量的兵力,主力离开夜去。我们走了,你赵国不是牛B么,我看你一个人是不是可以搞定魏国!韩国一走,赵国也毛了,魏国到底强大,韩兵一退,我的军力不足,再困下去,可就是把魏国真往死里得罪了,于是也退兵了。

因为这个原因,魏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家谋不和也。这可真是运气到家了。

但这也让魏王的心头有了阴影,由此,魏王招贤,得来了庞涓,次年,魏国复仇,先败韩军于马陵,再败赵于怀。重振了大魏的雄风。只是可惜呀……次年,就败给了齐国一场,五年,又有了石门大败。也就是,魏王当位,魏国经历了很多的败仗。只是这些败仗都没有伤筋动骨,而且魏国有庞老总和公叔痤两个人,时不时的也打胜仗,就算是败了,损失也是不大,毕竟当年文武二侯打下的底子太强了,魏国的元气太厚了,吴起留下的武卒也够劲。加上庞涓,想要打败魏军,也许可能,但是想要从魏军身上占到真正的便宜,打大规模的歼灭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可以,魏国的武卒和庞涓,就现在来讲,没有谁人可以败而破之。这是魏王的喜,但……武卒却并不多。吴起走的时候是七万多,现在于庞涓的手里,魏国的武卒有二十万左右,但问题在于这个数字是虚的,经过细选,魏军的武卒真正数目只有十多万,在十六至七万间,这个数字的兵力是大,是多,但是费去的钱粮也是多呀!也就是,这个军队就是这个数字,经不起太大的损失,一旦损失大了,魏国在短时间里是不可能培养回来的。

魏国武卒,不是一个时代练就的,而是从文侯开始,经历了整整三代人的努力,由吴起开头,从三万到五万,从五万到七万,最后一直到现在,有庞涓一手扩大到了号称二十万!

这是一个积累。一旦损失,魏国上下哭都哭不出来。由于魏国的这种精兵政策,魏军的主力就是武卒,其它的地方部队软弱的不成样子,几乎没有战斗力,打仗全靠武卒,要争霸,魏国打败北秦军就可以了。只是魏王不敢……在北秦没有向魏国表明出他的敌意前……

魏王不敢,他不敢想魏军和北秦军这两支当世最强的军队对碰会怎么样。他知道,北秦也是忌着魏军武卒,才会对现在的魏国客气的,假如这两个国家对碰,那绝对是天下诸侯都喜闻乐见的,最好魏与北秦碰个两败俱伤那才好呢。正是由此,魏国不会轻易对北秦不利,毕竟已经有了一个极为痛恨魏国的秦国在一边了,纵是大国,也吃不消连连的两面开战。为了表达善意,魏王还把心爱如明珠的魏柔公主嫁到了北秦公的手上。同样北秦也是一样对魏国客气,北秦军也是不想在目前得罪魏国,但是……这是两个强国,彼此防范的种子已经种下。

在五年前,魏王从来不会想到,那个给他小丑一样献技的戎王刘羲会成长到现在的这个地步,这是怎么搞的,一不留神,一头大老虎就在身边这样成长起来了。可是现在……

魏王却对北秦感觉到了惧怕,他甚至感叹,觉得魏国的霸权已经遗失了。可想而知,北秦都拿下中山国了,这个国力涨的没有边了,如果北秦军真的攻打燕国,并且在未来灭了燕国,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北秦不霸而霸!也就是,到了那个地步,北秦公本人再自己不称霸,别人也会当他是霸主,这是不可避免的。老虎自己不是虎没有用的,头上“王”字写着呢。北秦拿下了燕国,雄霸整个北方,如山一样压在诸侯国的心头,那时,他不霸谁霸?魏国的霸权必将名不符实,那时起,就成了一个笑话了!魏王感慨万端:“寡人当位,败战连连,虽有胜焉,但北秦雄起,现在北秦灭了中山,已经有与我大魏分庭抗礼之形,一旦北秦军真的有力量吞并了燕国,那时,纵我大魏,只怕也要低头让位了……”

丞相心道:“可不就是么!”但他却不能这样,想了想,丞相道:“我王,是不是觉得北秦军的军力强大,而不可战胜?”魏王有些沮丧道:“北秦军用五千兵马,就灭了中山之国,这难道还不明问题吗?在过去,北秦军用几万人就打得赵国找不到北……而现在更是只用几千兵力就吞灭了中山国……此点,我大魏能行乎?”丞相长揖而礼,然后道:“大王错了!”

魏王不解:“寡人何错之有?”丞相道:“臣是,王兄只看到了北秦出动了五千兵马灭了中山国,但是并不知道,北秦军真正出动的兵力!”魏王沉吟道:“这个寡人也是知道,北秦人后期又增加了一些骑兵!”丞相拍掌道:“非止是如此,王兄,北秦军攻打中山国,并不是这一支军队,在北秦军派出这支五千之军的同时,他们还防范了燕国,还要盯住赵国,这些零零总总,北秦灭中山国,非一军之功,而是他们几支部队一起配合的结果,因为这些别的我们看不到的军队,燕国不能明目张胆的支援中山,齐国也不好动手,赵国给死死压住,我大魏么……也没有那个心思理会,所以,北秦军才可以灭中山国。其实中山国的国力如何,我王知道,不是我们几个国家你扯我拉的,换了谁谁谁不都可以吞了它?不是中山强,只是诸国一多,众强相分,这才便宜了中山国,现在北秦军并不是打败了中山,问题的关键不是他打下了中山,这并不足为奇,换了别国比如我大魏也是一样的,主要是北秦采用了新战法!”

这里到了军事,魏王可是一个门外汉,道:“新战法,是骑射之术?”北秦的骑射已经让诸侯们都了解了。现在,以赵国带头,齐国,秦国,魏国,还有韩国,都开始了加大对骑兵的投入,以期能建立一支如北秦军一样来去如飞的骑射部队。虽然他们还是不大了解北秦军骑兵的精要,但他们已经在做了。只是在他们练骑兵的时候,北秦已经在练牛骑和重装甲骑兵了。现在各国,赵骑三万精兵,齐骑五万,但战力比赵军么……差多了,韩国练了两万骑兵,本来韩军想要练一万,但听了骑兵的效用,又加大投入,多练了一万骑兵。

就是魏国,也有五万多的骑兵,只是这些骑兵,真正起来,也就是赵国的骑兵强一点。

因为赵国是交了学费的,他们是从战场上向北秦军学习的。只是他们败得太快了,如果他们把战事拖长一点,也许他们就可以发现北秦军骑兵的要诀。可是现在的赵国,他们只是学会了,在马身上挂两条绳子,还是没有发现北秦军马蹄铁的效用。也是,正常谁能那么细心的发现呢。可是……丞相却摇头:“非也,臣的并不是骑射之术,此术现在天下皆知,臣也不会拿此而言!”魏王道:“那北秦军的新战法,是什么?”丞相道:“分散聚合!”

分散聚合!这话给北秦公听到了,一定会大吃一惊。丞相就是丞相,他的大才并不是笑的,对于军事,他的确有着独到之处。一下子看出北秦军的军事行动的一个要点。

但魏王却是犹自不大明白,道:“分散聚合!丞相,这是何意焉?”丞相道:“我王,我中原大国兴兵,聚十数万众,一力而伐之。正所谓奋军千万,直捣毗亢。此用兵之力焉所在!但北秦军不同,他们出兵,却先后分成多路,各路军马配合,往来互击,左右打之,让人方向不明,攻无定所,赵军之攻北秦,屯兵于积尸堡下,北秦军却多面击打,往来挟击,最终打破了赵军。这就如同,兵多一方如牛焉,而兵少一方则如人也。人牵牛走,牛随人动,解牛一刀,纵牛体大力大皆强于人,却也要饮恨于人之刀下,为我毡上之肉也!表面上看,北秦军攻打中山国只拿出了一支军队,但是负责帮助,掩护,助攻,吸引,其它部队俱都是在的,以此算来,北秦并不是拿五千攻打中山国,而是用了数万。只是那些其它的部队都盯人去了,防止如燕、赵等国的插手,这才从从容容的拿下了中山,大王还不明白吗?”

魏王明白了,他又不是傻子,道:“寡人明白了,北秦军出兵,不是汇军千万,一力而杀,而是多路配合,分军而行……”丞相道:“我王明鉴,北秦军中,将者林立,北秦公正常会指引一将专门负责全部的战事吗?没有,北秦公用兵与别不同,不寄望于单独一将,而指其余诸将的配合。打仗,不是比兵多,而是比指挥。庞上将军虽强,但惜一人哉,虽有余将,但却不及北秦公的军队素质,北秦公的将军,几乎都是他一力培养起来的……”

魏王顿足:“来去,还是北秦公的兵家之术!可恨……”北秦公是兵家,人所共知。

如果北秦的军队是一个将军打的,可以间之。将军打仗,打得越好,越强,离死也就不远了。孙武子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再也不敢用兵了。白起胜仗是多,终其一生,无一败也。但他的下场……其余历代的英雄们,能打仗的,一个个都不是好下场。岳武穆一身的本事,打得金太子哭着叫妈妈再爱我一次,可他的结局……兵家是虎,小虎犹自可,虎大必要除。这和大剑是一个道理,大剑是组织的工具,对于这种工具,不管好不好,用一段时间就不能再用了。

只是问题在于……北秦公本人就是兵家。他不是北秦的将领,而是一国的君主。这玩意让人怎么离间?北秦的军队是他一手建立的,他是北秦军队之父,之师,之祖!北秦的每一个士官将军,都要进行军校的洗脑教育,他们忠于北秦公,就如同忠于自己的父母一样。

丞相忙着对魏王行礼……这礼行得也太多了,但没有法子,魏国可不是北秦,要讲规矩的。别看魏王大度,你规矩他对你大度,但是一切唯心,只要魏王觉得你不是那么恭敬,态度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丞相一直都是小心的。既与魏王亲密,但却也不会不讲礼数。

“大王,北秦公虽然兵学天人,但是……”丞相抬起头来,他的脸色很是古怪道:“北秦公少年而成事,心气有点虚浮,其人好色,大王不可不知!”魏王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道:“寡人知道,北秦公立下了后宫,他还真会想,什么羲和日夫人、常羲月夫人的,他还真当自己是帝俊的转世神人……”最后神人两字出口,魏王又郁闷了一下……

北秦公的才学神人也不为过吧……从北秦公给自己后宫的封号来看,这人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帝俊了!羲和、常羲是帝俊的妻子,而姜嫄、简狄、庆都、常仪是帝俊的人格化身帝喾的妻子。这可不是就等于在自己是帝俊天神了么?这个北秦刘羲,想当神仙想疯了!

丞相道:“大王明鉴,就臣所知的,北秦公对于女色的要求,是越来越大了,他给自己的亲卫挑选的,都是清一色的美女,前时,又收纳了一批中山国的美女,此人性好渔色,已经渐渐的加深,只怕假以时日,就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我王当知,夫差有霸,然为西施亡!”魏王明白了,道:“丞相的意思是,要给北秦公再找一个西施?”丞相笑道:“天下哪有那么多的施夷光,毛嫱倾国,天下独一,夏姬乱国,惜不在来,这美女,虽然有之,可想要寻到那倾城倾国的,却是不易。”魏王道:“这个……”丞相道:“当然,这美女还是要找的,只是也未必非美女不可,大王也是知道,臣与北秦公是好友,对于其人,臣还是知道一二的,这个人喜新好奇,一般的女子,纵然再美,他也不会过于的放在心上,想要以女子惑其心志,必要与众不同者!”魏王身子一动,回冷声道:“你是你那个舞女?”

“臣无有它意!”丞相大礼。魏王盯着他半晌,好一会才道:“罢了,你的对,一般的女子,的确是打动不了刘羲……寡人听……他酷爱……”丞相上前一步道:“菊与莲也!”

魏王哈哈大笑起来……北秦公的人与众不同,品味也是别有不同。从小道消息传来的,北秦公喜欢菊与莲。这当然不是花,而是指女人。北秦公喜欢女子的后院菊花,还有把玩她们的芳莲之足。来这个爱好自然是变态了一点,但是高位的人喜好就是不同。

中国人从来不乏变态,北秦公本人也是这样的觉得。在中国,同性恋是很风行的。

此时的天下,也有大量的同性之好。由于贵族得到了大量的女子,在野地民间,女人就少了,女人少了怎么办?解决的方法多了去了,有的用动物,有的自然就是同性恋了。到了魏国的时候,还出了一个龙阳君,在战国都是大大的有名。而同性恋在中国,也并不是贬意。

中国有很多关于此的,比如断袖分桃的故事,还有三国孙策与周瑜的爱情!这玩意来恶心,但却是事实。史记,孙策见到周瑜,当天他们就一起睡觉,而且经常一起睡觉。最后这兄弟感情好的要一块儿讨一对的姐妹当妻子。到了明朝的时候,明国的上上下下大臣们,都是同性之好,他们一个个喜爱着三扁不如的一圆,洪承畴甚至因为清人给了他一个小清倌的少年而投降。人是庄妃,屁,人家是好女色的那口子么?一定要明,洪承畴喜欢男人!北秦公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男色的。既然喜欢男人都是正常的事情,那北秦公觉得,自己在这个时空涎生而发展出来的变态性好,也就是再正常不过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