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六百一十五章:难以打扫的战场

秦歌一曲 第六百一十五章:难以打扫的战场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公元前三百六十一年,少梁一战,秦献公中箭,于年尾死去,同年,秦孝公即位。于此同时,小小不起眼的东骑部立族成功。公元前三百六十年,魏国会盟六国分秦,魏军先攻破栎阳城,后兵至雍城。同时秦**队先一步大破西豲戎,大军回击,而魏军虽至雍城,攻城不克,乃退。同年,东骑开始起兵攻义渠,至次年义渠灭。公元前三百五十九年,东骑部族全灭义渠!东骑正式立族,秦国封王,称东骑王。同年,东骑王赴魏,魏王许封北方有信男,故称北信男君,并以狐女当公主嫁北信君。同年七月,北信君携美赴齐,得*学士子近百人回东骑!东骑开始*墨齐头的变*,史称“*墨新政”。还是同年,齐王田午“病死”,史称齐桓公,齐威王立。魏国与赵国借机休兵,联手韩国进攻齐国,不克乃归。韩国开始自号小霸。公元前三百五十八年初,卫鞅在秦与秦孝公会面,秦国决意变*!三月,秦国正式宣布开始变*,同月,东骑大军两万余开始向禺支族进发,进行了不宣之战,对外称是支抗禺支的侵略。公元前三百五十七年二月,东骑国大胜禺支国,胜利回军,秦军欲下东骑,对峙三月,结兄弟之和。五月,周天子以王姬侍嫁东骑王,东骑定号北秦,北信君得封伯爵位。七月,赵国出兵攻打北秦,至十月九日,赵军大败……二十万兵……尽没……

无定城外,清晨。夜色,如一层薄薄的蛋壳在不知不觉中被剥去了,太阳升起来了,曙光是磁蓝色的。别看它细细的,很有力量,像巨剑的锋刃划开黑暗,迸射出庄严肃穆的明亮光辉,向那深远的天空,辽阔的大地,苍茫的空间扩展着……它抖开一身金光闪闪的彩衣,荡起了阵阵清风,赶走了黑夜,驱散了沉寂。在这清冷之中,北秦伯策马出城。

北秦人早早的就起来了,北秦步军也如常的进行早操。从毡毯中畏缩的赵军降兵呆呆的看着一个个的北秦军的士兵着装军甲,手持武器的跑步。在这样的冷晨,军队是不会训练的,就算是要练,也不会这么早。虽然军队里有时也会点卯,可这是有学问的,卯时是指五至七点,有的人会在正卯点兵,有的却会拖上一会儿,当时,就算是点卯,也不过是让士兵起来,却并非是如北秦军这样的进行早练。至少,现在的北秦军队还没有吃饭。士兵就是这样,早上不吃东西,哪有力气训练,古代的军事训练,也不过是在早上吃了东西,然后练到正午或下午,到了那个时候,就会让士兵们休息,等着开饭。士兵就是这样,一日二餐。

可是北秦军的军事训练,却是把早练和上午的操练是分开的。就算是打仗,不进行正规的训练,早操却是不能免的。一阵阵的香气散发,北秦后勤军部再次出动,那些赵民可是不行,早上太早了,他们不想早起,所以这回是北秦士兵出头,他们抬着食物,给赵国的士兵发食。也就是北秦军有足够的牛羊,有足够的食物,不然真的是支持不住,可就算是如此,也是十分的头痛,那些赵民也就算了,可是这些赵国降兵,一定要尽快的处理,不然北秦再厚的底子也架不住这么多张嘴的吃。正是如此,北秦军处置降兵的工作飞快的展开了。

一个个赵兵的手里塞上了一只只热热的肉包。还有如常的汤。赵军正冷着,有了这热食,一个个赵兵的心都安定了,好吃呀,从没有吃过这么油盐充足的肉和面食。赵兵一个个狼吞虎咽着。当他们吃的时候,一个个北秦兵的文化人员出现了,他们拿着羊皮包的装定纸本子,手上也拿着北秦硬笔。本来这时楚国已经有了似样的毛笔,可是北秦伯拒绝大量的使用这种毛笔。北秦伯认为中国的毛笔字虽然好,但却会让人把精神放在写好这种毛笔字上,北秦伯讨厌人把精力放在写字漂亮上面,更讨厌寻章摘句,所以北秦伯要弱化文字的美感,在这种程度下,让人使用硬笔,就很必要了,毕竟,硬笔怎么写也不会变成毛笔。

想也是知道,中国的毛笔字流派太多了,什么楷书、隶书、草书、瘦金体、颜体、柳体的。精力都在这方面,那还做什么实事,如王羲之,写字写到把池子都写黑了,既污染水塘,又浪费精力,华而不实,就如他王羲之这个人,在他眼里,哪怕一只鹅也比军国大事更有意义。北秦伯认为,他在做的是奠定国家精神。为了北秦的尚武进取精神,北秦伯不要毛笔字出现,不要那些所谓的书*,让他们见鬼去!也由此,现在北秦只是生产发展硬笔工业。

士兵拿着硬笔问名字:“姓名……姓别……哦……你是男的……国籍……嗯……要加入北秦国籍么?”说到这里,记录的士兵会停下来,用别有深意的眼光看着赵国的降兵。有心的自然是明白,他们会选择当北秦人。那么,士兵就会记录下去:“太好了,你的身体不错,你想在北秦当兵么?你不要急,我会告诉你我们的招兵条件,当了我们北秦的兵,你的家属就会成为军籍,军属上税是最少的,当然,你不当军人也没有关系,可以从工,从农。想要从工,我们会有数不尽的工作给你们,我们北秦有很多工地都要人,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你会发财的,就是有钱,从农我们会安排你们成立农庄,我们会派出专门的农令教导你们种田,到了明年的春天,你们就会有自己的农田,一户人家正常我们会给你们一百亩的授田,发财吧!我们还会给你们牛羊和其它的畜牲,想要放牧也可以,不过我劝你们种田,我们这里的牧场太多了,多到我们的肉比粮还要便宜,所以放牧不大容易发财,很多戎人都学种田哩……”

“什么,当兵的条件,那可太多了,你们会得到二十元的月薪,三月后,你们可以成功得到认可,会分到自己的军队里,到那时,就会成为真正的士兵!月薪会是五十元。”记录的小兵指着自己的身体说道:“你们会有制式的军服,统一的武器,精良的军甲,什么都会有!而且你们还可以每天都吃得饱饱的,我们北秦军是可以一日三餐并顿顿管饱的……”

种地……那要时间,从牧……基本没有人愿意,大多的赵军士兵一一选择当兵。

当然,也有例外的,有的几个赵兵委婉的表示,他们有家人在赵国,他们想要回赵国。可是这些人给分到了一边,很快,一队北秦兵过来杀了他们,一千多个倒霉蛋死了在地上,他们的尸体死的新鲜,所以就给打酿起来,成为食物。还有一部分是军官,这些军官不要说了,自然是赵国的贵族,北秦军抓出他们,很自然的问他们,可以拿出多少钱赎自己。

很快的,北秦军计算出了一笔不菲的数字。北秦军拟出了名单,钱数居然达到了二十万金以上。北秦伯来见王良,两人匆匆一唔,北秦伯又要看伤兵。同时,刘金吾留下了四千步军,和牛骑兵进行休整,自己带五千兵继续上前。虽然就目前来说,北秦军胜利了,可是赵军虽败,要以为他们没有力量,那就错了,战斗其实还没有真正的结束。

北秦伯把事情丢下,自己随军出去了。王良就手管理一切,她下令把赵军分类送走,同时大量的赵民开始过无定河,开始在之前选定的地方扎落下自己的居处,他们欢快的划分田地,落实自己的农庄,只有一点是他们不喜欢的,那就是北秦军要他们在自己的农庄上种树养花,特别是河,河的岸上一定要种大量的树,这些树严禁砍伐,这对于想要偷懒的赵民有点不快,这样的话,他们浇水就有点问题了,可这并不是北秦军的问题,只要北秦军的水车运来,那就不成问题了。做这些事并不容易,又一批郁郅府的学子们要提前出学堂了。

幸好的是北秦的农令好办,只要从其它的农庄里挑一个人调过来就可以了。只是这管理还要分类。北秦现在分为五府,分别是郁郅府、秦州府、靖绥府、西凤府、祈连府。算来算去,王良觉得还是算成郁郅府来领。当下她下了文书,让吏部大臣陆承轩派县令置县。让正农部长谷涉派农令官,让教育部桑纹锦派人建立北秦的学校,进行北秦式的同化教育。还让财部的白雪调拨钱财,愚饰邪派*官,刘三省、刘省言在此地建立军事区域。

由此可见,王良的重要,她要处理的事太多了,如果北秦伯不放手放权,而是事事由他自己处理,怎么可能会把国家建立的如此之快。也是幸运,王良本人就在此,所以她下令可以少去中间的环节,可以进行直接的命令。北秦中央军第四军团可是好了,能直接在赵军的降兵中挑选精兵,对军队进行重新的补充,一下子,这个只有四千余兵的军团顿时满员,所差的,只是军器和士兵的训练程度。一万赵兵给选中,他们将去北秦的北山大营,在那里,他们将会得到足够的训练,最后以北秦中央军第六军团的面目出现。请记住我们的全新域名电脑站手机站wap.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还有一批已经厌倦战争的赵军士兵选择从农。不得不说赵军做的不地道,他们的士兵打仗和秦人一样,基本不会得到好的结果,打胜了,没有赏,打败了,更不会理他们。这些赵人大多是有自己的农田,战争让人无奈,赵兵也很无奈,种田种地好好的,谁想给抓来打仗。看得出来,回赵国自己家里是不可能了,但在北秦安家落户,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北秦的低赋税,轻徭役,鼓励农耕,加强农副作业,这都是赵国的平民想都想不到的。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那自然不成问题。两万余的赵兵愿意种田。还有的,会成为北秦的后备军,还有北秦的各个工厂、北秦的各建筑工地,这都是要大量用人的用人单位。

由于夜晚的清冷,到了第二天,又有赵兵来主动投降,他们是跑散的赵国士兵,在发现大批的赵军士兵没有给北秦人处死,而是得到了分配,这些躲起来的赵军士兵可也不是傻子,冬天快要到了,他们显然是不可能逃回去的,因为太远了,还有黄河隔着,不向北秦军投降,那就真没有出路了,如果北秦军又杀又吃的,他们自然是死也不肯投降,可北秦军现在优待他们,要是拒绝,那可不是太傻了么。到了第五天,赵人向北秦投降的一共达到了十万人,其中有“个别”不听话,影响团结的赵兵给处死了,大多数人都转行从赵人成了北秦人。

什么赵人的血勇,那都是狗屁话。在历史上,各国反对秦国,主要的原因就是秦国当时的*律太过于严苛了,当街丢了一点灰就要剁手指,这玩意谁吃的消。可北秦的包容政策却是不同,与民以利。说到底,老百姓并无真正的国家之念,有国家概念的,只是那些住在城里的国人,是那些贵族,却并非是赵国的这些普通民众,正是教育没有普及大众的这一点,百姓蠢笨如狗,所以利于招引,这些百姓就和狗一样,丢个肉包子,就可以搞定了。北秦人许下田地之赏,给出钱财,让商人拿出物品,赵人降也就降了,还能指望他们有无产阶级的大无畏精神?虽然说有奶就是娘,这话过了,可是有好处,自然是能推动人心。

想想也是,春秋四百年,年年有战,方兴未艾,战国又开始,仗越来越大,战争也越来越惨烈,纵然是周威烈王封韩虔、赵籍、魏斯就国,三家分晋也不过四十多年而已,三晋之民,还没有真正形成国的概念,给谁不是当差纳粮啊,老百姓其实大多是人心思安,要的也就是个好,只要北秦给出的政治条件比赵国好,那赵民又有什么理由计较北秦与赵的区别呢。

真正的难题是……那战死的士兵!大兵起后往往有大疫。所以正常情况下,士兵死了,是要尽快的掩埋。这个时候的战国是很讲卫生的,他们知道如果不埋,尸体一烂,就会出事,可是北秦人做的比战国人还要好,他们收割发干的枯草,林间的灌木,以此堆积起来,进行登遐。死去的北秦兵并不多,可却是北秦军少有的一次损失,多达近千的尸体随着火焰熏上登遐。“登遐”意思是登上遥远的天边,即灵魂升天的意思。这是我国最早关于火葬的记载,也是义渠的习俗之一。北秦还是东骑的时候,就以此为国葬之*,除非有大功于国的,一定要留尸记念的,其它都是熏上登遐。北秦伯在此严重鄙视土葬,北秦伯更讨厌厚葬。

死人占着活人的钱财,影响活人的生计,这是北秦伯最为痛恨的。在当时,豪葬成风,一个人死去,土葬也就算了,还要有大量的殉葬物品,特别是那些贵族,在当时,已经有大型的墓穴了,虽然还没有进化到要掏空一座山的地步,可也不是小工程。一次奢华的土葬,往往要花去大量的金钱。北秦立国的时候还短,怎么可能会如此的浪费!北秦伯就此下令,就算是有功的人员,死后允许留尸载棺记念,也不许有厚重的培葬品!死者只穿戴平常的衣物,拿平常的器物,也就是限于随身物品,总而言之一句话,不允许厚葬。

所以,熏上登遐这种习俗,北秦伯强制进行。现在,北秦军队为死难的军兵们进行登遐。

“受伤倒下的战士,那虚幻的梦境,开在荒野的花儿,那温柔的笑颜,那天的摇篮曲,远远的传来,回忆千丝万缕,只祈求那份宁安,纵使这身躯倒在战场,我的朋友啊,请跨过我继续向前,纵使那眼泪已然干涸,盛开的花儿,也孕育生命迎接明天……”北秦士兵用自己的歌声向着自己过去的战友进行送葬,一个个北秦兵难过的垂泪。赵军的士兵们看着北秦兵,这些打败了他们的勇士,在自己死去的战友尸前,吟唱着悲伤的葬歌,向他们送行。

而赵国的死者就不同了,一辆辆大车过来,这些原本载运着粮食的大车卸下了粮食,改装了从锅里捞出来的死人骨头,这些狰狞光滑的骨头在北秦商人的眼里却是巨大的财富。它们将在北秦骨匠师的手里,升华成为一件件的骨饰品。特别是骷髅头,这玩意最值钱。

只是……尸体太多,大锅太少,二十只大锅,连轴转的,一天也只能处理二十余具尸体。王良在叹息之后,再次下令从西海调拨大锅,只是这又会占用一笔额外的军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