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六百零八章:步军失败,战车出动

秦歌一曲 第六百零八章:步军失败,战车出动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有铍吗……有铍吗……”息延大叫。里克在旁道:“怎么?”息延道:“投铍,投铍……”里克顿时明白了。北秦军强大的战斗力,多角度多重次的杀伤力,还有第一层的防护力,同时北秦军还有坚固的步军甲,这是一支死要钱的军队,别人不明白,如息延、里克他们这样的一线赵国将军却是明白的,赵军打仗,是挺着手中的武器向前刺击,可是这种单一的战斗在北秦军面前吃足了苦头,两支步军在战斗力上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自打魏国练出了魏武卒,各国也都想效*,只是最后大多国家都放弃了,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最大的一个是没钱。

装备步军,抓一个丁,给他一件制式的布衣军服,或是再扎条头巾,大抵也就是这样了,还有的就是给他手上一把兵器,还指望怎么样?可是魏武卒不提那战功奖励,每人一套两面挡的魏国步人甲,这就是最离谱的,要钱的叫一个死贵。与其说魏国的武卒受限于吴起的选兵之*,不如说让士兵装备这样的铁甲太难了。这可是铁甲呀,不是皮甲。

战国时代,虽然盔甲这玩意已经出来了,可是大多数的士兵,装备的,算好的,也不过是皮甲,在古籍中也叫兵革,革甲,那就是指皮甲。皮甲,是当时最流行的军甲,这是因为古时候的野牛、犀牛、鳄鱼等厚皮的玩意多,结果中国的犀牛、鳄鱼因为战争的需要,很惨。鳄鱼因为生活在水里,人类一时杀不尽绝,最后也就少了。而犀牛,没*子,谁叫哥们皮厚,只好对不起中国的犀牛哥们了。相比中国的大象因为殉葬制度灭绝,猩猩因为嘴唇肉好吃的灭绝,犀牛哥们皮好牙好,死得其所,总算死后留皮。所以武将用的是犀牛皮和铜铁为主制成的军甲,而小兵兵们,大抵都是皮甲,披甲兵,也就是指皮甲,严格说来,这是一个皮甲的时代。当然,现在已经有铁器了,铁器时代到来了,铁的比重比铜轻,防护力不比铜差,所以铁制成甲,是绝对好的。但也正是由此,铁很贵的。有铁一般都打刀打剑打制成兵器了,相反,不打兵器,却制铸一件铁甲,这里面用的工料,想想都是让人头疼。

魏武卒震惊天下,威力无穷,除了士兵身体好,最主要的就是他们有铁甲!这是铁甲重步兵!长长的两面挡一直到士兵的小腿!这种防护力下,何等的牛B。各国不是装备不起铁甲步军,你搞个三五千的,小意思,学魏国一下子搞几万十万二十万,这玩意谁受的了。

北秦军的步军基本就是前挡的胸甲,他们还有甲裙,还有铁护腰,还有臂盾。

面对这样的一支军队,正面的对抗,赵军要付出的代价是可想而知的。但在过去赵军对魏军的战斗中也有一些心得,当此时节,最好就是用一些兵器投掷伤人。因为似重甲步兵,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要慢。不然,就会容易造成大量的体能丧失。要说投掷伤人,最好的自然是最便宜的武器,铍。铍,是目前秦国和赵国都极喜欢的一种武器,也是战斗中的主要武器,秦国和赵国都喜欢它,最大的理由是便宜。装在长杆上是长铍,拿下来就是随身的短削。既经济,又实惠,是穷而好战国家的首选,当它装备在长杆上的时候,和*基本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铍是平面的两刃尖刺,而北秦的*是三棱角的大头短刺。

到底是能战的赵军,他们立时乱抽的抽出了一批的赵军士兵,向着北秦军掷来。北秦军方面立时发出:“御……御……防……防……挡……挡……”的命令。就见那一支支长铍以一种高抛的角度砸向北秦军,北秦军人人缩头,把手臂迎上去了。是的,手臂。北秦士兵的战斗之宝,北秦士兵戏谑说道:“爹亲娘亲,不如左臂,老婆再好,不如五妹。”北秦士兵是热血的士兵,他们战斗的时候,最能保护他们的,就是他们的臂盾,这个臂盾又重又厚实,可以防备正常一切的打击,而北秦士兵虽然可以有军妓玩,但一个月按军规,只能玩两次,还要掏钱,所以士兵们在**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大多选择用手解决,这个手,自然是左手。当然,也有猛人不会用左手,而是用自己军中的马牛。这玩意就有点恶心了,但是古代人么,而且北秦兵大多是戎人出生,有点粗野的要求也是情理之中的。

一连叮叮当当的响,赵军扔出了铍,可是带给北秦军兵的损失,却是微乎其微。

赵军士兵也算是见识了:“手臂上还戴盾啊……”可惜现在知道也没有用,总不能自己也变出来一个,于是赵军士兵不想打了。开玩笑,北秦军兵提着大铁盾也就算了,后面的刺*也可以容忍,但北秦人居然还在步军的战斗序列里加参着弓手,这短弓威力小,可是近距离的攒射,谁受的了。而且北秦的士兵,胸甲、护腰、鳞裙还有作弊的臂盾,一个两个都是这样的打扮,有钱是很了不起,用到战争上来就过分了,这不是欺负赵**队的士兵们穷,光着身子么,就算是赵军士兵有皮甲,再穿两层的,可也挡不住北秦人三棱刺*的威力,再说,那射箭的也是恶毒,一个个哪不好射,尽是射人的脸。北秦兵一个个都戴着面具,可是赵军士兵却都是露脸的,打人不打脸,这道理你不知道?可北秦兵偏偏就要射脸。

这也是正常,在五六步的距离里,第五排的北秦士兵提着弓,要说射不中对面大大的人脸,那真是不好说,加上训练的时候,北秦军方实验,射人不一定会立刻就死,可要射脸上,十个八个都是个死。人家夏侯给射了眼睛没有死,是人家曹性在远距离射的,力道不大,可是北秦兵却是在隔着四个兄弟士兵的身后照直了射,这哪是正常人能受得了的。

刘金吾哈哈大笑,开心,太开心了。坦白说,刘金吾对这次的大战有一点担心,赵国,毕竟不是一般的戎胡,刘金吾不怕赵国,可是他也不想面对一场惨烈的战斗。身为一个将军,对手太弱是不好,可如果对手很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刘金吾不想遇到在西征时那些草原散牧游民,杀那些人还不如杀一只狗,对手太弱了。相对来说,打禺支的时候才让他满意一点,当然,禺支人那种略微抵抗,立即失败的表演最好。可是赵国,刘金吾一度以为这会是一场苦战,刘金吾相信自己的士兵会战斗到底,他更相信最后是自己获得胜利,但一切还是出乎他的预料。因为原来……传说中的中原战国……不外如是……不外如是……

其实这有点骄兵心理了,可也是正常的,北秦伯带着他们打东打西,打南打北,扫遍天下,就目前来说,还真没有遇上过对手,北秦国更是一步步的发展壮大,到了目前,北秦军队已经有了骄傲的资本!只是虽然如此,还不够,还不够呀!刘金吾想到这里,拿起胸前的一个铁皮喇叭,大声叫道:“无衣————无衣————岂曰————”刘金吾叫到了这里,北秦第三军团一起高唱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无衣》是春秋那个大争时代,最豪迈,最悲壮,最为慷慨激昂的一首军歌。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长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共同对敌!当时西周的幽王为犬戎所杀,太子姬宜臼亲身求请当时的秦襄公攻打犬戎。请记住我们的全新域名电脑站手机站wap.

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于是老秦人作了此歌,告向全军,以五万秦民骑士,杀向西戎。此歌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战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按理说,这是一首秦国的军歌,也只有秦国这样厚重的民族,才可以创作出这样悲怆激昂的战歌。可是……北秦伯是一个拿来主义者,而且是一个不要脸的拿来主义者,这首歌好,不错,拿来了,反正我们北秦也有一个秦字,北秦出于秦,那么北秦人唱唱秦歌,那怎么地,反正秦国没有版权税,拿了秦国的文化歌曲,一个大子都不要给,日本人拿了中国的古服叫和服,说这是日本民族服饰,拿中国的米饭团子叫寿司,是日本的传统食物,用中国的汉字两千多年,从日本有文字时代到现在,也没见人上过税,朝鲜人从中国拿走了丝绸茶叶技术,还不是一点税也不用上,并且现在的朝鲜人说这个那个的都是朝鲜自己的,中国的一切文化发明都是朝鲜人的,也没有出什么问题。

由此可见,人无耻一点,是可以占到便宜的,《无衣》这首战歌太好了,北秦伯很自然的拿来用了。拿来主义,只要是好的,我可以用的,一切的大义一切的道理都可以滚一边去,我就拿来用了,怎么样。你不服,不服咬我!北秦伯自认手握十万大军,你秦国再牛,还不是没有打起来,所以北秦对于拿别人的东西已经很自然了。北秦军上下唱起这首《无衣》也是自然而然,就好似当年随秦襄公起兵攻打西戎的就是自己一样,他们唱的是那样的奋发向上,那样的理所当然,那样的义无反顾,那样的慷慨激昂……

赵人有点懵,这首歌很有名,这首歌正常都听过,在《赳赳战歌》之前,秦人就是唱这支歌的。现在秦人唱的是《赳赳战歌》,可就算是如此,赵人仍是知道,这是秦人的歌。北秦人唱起了秦人的歌杀向赵人,这算怎么当子事!感觉就是一个小姑娘莫名其妙的跑来扁人,临了还要说我代表月亮惩罚你!这关月亮什么事,同样的,这歌关北秦什么事。

可是世上的事就是如此,不要较真,较真就没有意思了,果然,几个发呆的赵兵给北秦人狠狠的射在了脸上,一下子就死去,几乎没有挣扎。也是的,给射中了脸,如果不是当场死去,那可不是活受罪么。赵军不干了,他们大踏步的向后退,在这个时候,赵产动了。

“煞……煞……煞……”赵产击响了战鼓。五百辆的冲车一下子向着外围冲跑起来。不用问的,这些车既然叫冲车,自然是加了矛头的车軎,车*滚动,快速的转动下,这车軎可以把任何挡在前面的血肉之躯加工成肉糜。战车动了,这吸引到了北秦军的注意力。

赵产不得不动,五万赵军在正面的战场上,给北秦人打得和狗一样的节节后退,他们攻不敢攻,战不敢战,向前一步,立时遭到北秦军残酷的杀戮。如果他再不出面,这种对峙会让赵军的士气丧失殆尽,到了那个时候,不要打,赵军就会如洪似浪的败退。也可以叫炸营。军官指挥不了自己的军队,一切不言自明。所以赵产要动了,他的打算很明显,就是改变方*,在开始,他是要用五万赵国步军打败北秦的步军,或是说打乱北秦的步军,然后他以车冲之,这样就可以打败北秦军,这是最自然的一种战*,也是当时战国常规战*。

可是不成器的步军叫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北秦步军打败了,这种情况下,赵产只能临机而动,他要让五百辆冲车一起攻向北秦军的侧翼,动摇北秦军的军阵,打动它,打乱它,不如此,赵军是不会有胜算的。在赵产发动这样的攻击时,他的心里是感叹的。是呀,怎么想得到,赵军扑杀而来的这支北秦军,竟然已经有了如此变态的实力,对于这样的国家,最稳妥的方*就是拖着他,不给他发飚的理由。魏国当年要打中山,赵国心里当然是不同意的,可是不同意又能如何,还不是由得魏军去打了,因为魏军如果不打中山,那就是说魏军会改打赵国,虽然赵军想要灭中山,可是利用中山拖住魏军,这未尝不是赵国的想*。总之一句话,在魏武侯的那个时代,连老秦献公也是低眉顺眼的,哪敢犯相。和魏武侯动手,小样的,不想好了。所以一直到魏武侯死后,秦献公才有动作。赵国这次打北秦,只是以为北秦是一个发展中的小强国,战力大约等同于义渠。义渠强吗?也许,但那只是部族,如果真的是义渠,赵军是绝对可以打败义渠的,打你真是一点废话也没有。小小义渠,狂什么。

可是现在义渠已经不在了,北秦虽然国底上是得自于义渠,可是军心战力,却是不可同日而语,北秦军利用魏国、齐国、楚国、秦国大做生意,发财多多,加上北秦伯勤于武事,现在的北秦国,兵是少,人口是少,但却已经成了一块响当当的硬骨头。赵军现在不是打败北秦,只是看看能不能少崩几颗牙,保全自己的脸面,不然的话,那可怕的后果就会来了。

什么后果?战国规矩,痛打落水狗。你弱,就要打你,狠狠的打,不给你喘气的机会,除非你有实力。赵国一旦败了,齐国一定要报仇,燕国也会想要捡捡便宜,甚至,魏国会放下所有的工事,考虑是不是可以把赵给灭了。还有小小的中山国,一定也想借这个机会翻天。

故而,赵产只能拼,只能打,打掉北秦的这支军队,然后收兵走人,天知道北秦还有多少支这样变态的军队,再来个两万,赵军就完蛋了。在目前为止,赵产觉得,只要让他的战车冲到前面,打败北秦,还是有机会的。这也不怪,当时的中原大国,都对战车情有独钟,这是一种文化的迷信,和伪清政府迷信弓马骑射是一样的道理。也是,双马战车,这已经是很牛B的了,至少在目前,赵军还没有看到北秦军里有一部的战车!他不知道,北秦的车子到处都是的,墨家制的北秦车无论是质量还是工艺,都不比中原差,只是北秦不用战车!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战车上,赵产双臂不动手腕动,两手把小棒子舞得个不停,一个个密集的小鼓点儿说明了他的心,战斗,战斗,战斗!战车上的士兵也放下了弓,这是要破阵,所以他们不用弓,而是要用戈。唯戈可荡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