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五百三十五章:文化的革命

秦歌一曲 第五百三十五章:文化的革命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从历史上讲,文种绝对是一个治国的奇才,越国能以小吞大,除却西施、郑旦两个美女之外,主要就是两个臣子,范蠡、文种。(读者吧 )范蠡是公认的大智者,当不了官还可以当陶朱公,三富三散,了不起。可文种也是不差,他勤于内政,管理地方,无论哪一点,他也不差。可他偏偏没有危机意识,范蠡让他离越,说越王可共患难,然不可共富贵,现在名气已经成就了,没有必要为了富贵而丧命。文种不肯听,最后被赐自尽!这就是一个忧患意识。

再如那武子胥,他在吴国的时候,可以说是牛到了不行,官做到了太师,夫差甚至引以为父。但那又当如何?突然一日,夫差还不是让他自尽?拿下了他的头。官再高又有什么用?

从北秦伯的功绩本事上看,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家,有了自己的地盘,可以在自己的地方上说一不二,可以得意洋洋,可以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但是不行,他还是有着种种的问题。北秦国的根基太过于短浅了,短到了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地步,如此的短浅,而且目前的北秦国还没有真正的子嗣,北秦伯的后人仅止一个郁芳公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北秦伯一死,北秦就会如同晨露一样,须臾之间就会没有踪影了。消失的点滴不存。

想到此中种种,丞相自己也是感觉到了一阵的感慨,他长长一叹,说道:“北秦伯也是不容易啊!”朱夷吾道:“君伯常说天下知道他的人多,但了解他的人少,可丞相却是其中一位!”丞相苦笑,道:“那你来见本相,是什么用意?”朱夷吾先行上一礼,然后笑着说道:“我主北秦伯说了,他这一生,朋友不多,但真正可以交心的,唯丞相一人矣,臣到魏国,虽然没有礼物呈上,但却可以当着丞相的面,替我主北秦伯问丞相一声安好。”说着,朱夷吾很正规的正襟跪坐,行了一礼,道:“丞相安好!”丞相眼睛有点湿,却是笑道:“北秦伯这人,就是只会来虚的!罢了……”却也算是接受了朱夷吾或北秦伯的这一番情谊。

人生于世间,最难得的是什么?那就是情,世间有很多情,但不得不说,爱情是最最卑下的,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这个世上,人世间最珍贵的第一种感情其实既不是爱情也不是亲情,而是友情。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生一世,而知己难求。

如丞相这样的人,他的朋友就更是少了,曾经,他有一个少年时的朋友,两个人有着共同的报负,都想要替魏国做出一番的成就,但是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丞相为了这段的友情的丧失而扼腕长叹。但是在这个时候,北秦伯忽然来使人,你可以说北秦伯无耻下流,使用这种不要钱的虚情假意,但这种东西就是有着市场。丞相偏偏就是这种重情义的人。从一开始,北秦伯并不是一个讲情谊的人,可在不知不觉中,丞相觉得,北秦伯虽然在人品上粗鄙,但是这一切并不能阻止两个人对彼此的欣赏。在北秦伯的眼里,丞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战国贵公子。他有**,有才华,知道礼乐,识得风雅。在丞相心里,北秦伯也是一个非常人,丞相很想要两个人帮助他,卫鞅理文,北秦伯管军,那样的魏国一定大有可为,可惜这都不成功了。不过好在的是,卫鞅因为权势离开了魏国,同时卫鞅的心里也不想再承认丞相是他的朋友,可北秦伯虽然得到了富贵,但是他还承认与丞相的那段不长的友情。虽短,却珍贵。

只是不知道的,北秦伯这样,到底是真的当丞相是一个朋友,还是打算有机会再行利用,那就不得而知了。可丞相也并不在意这一点,他是真的至情至性者。他真给感动了。你可以说丞相在这方面的幼稚,也可以说这是他的一种不成熟,但你不得不承认这种感情的宝贵。

“来客人了?”香风浮动,丞相夫人出现,一身的鸟纹凤花的华服,轻轻来到小间,回首喝道:“不开眼的东西,客人来了,也不上些酒菜,只在这里清谈,能有什么意思?”说着自顾坐下。朱夷吾忙着向丞相夫人见礼,然后道:“听君伯说丞相夫人美艳动人,小使本来不信,没有想到,这竟然是真的!难怪我主君伯虽有美人无数,也是常常自叹艳福不及丞相多矣!”丞相夫人“咯咯”的笑了起来。如果是从前,一个小小商人这样说丞相夫人,不给乱棍子打死都是怪事,可是现在朱夷吾已经是一国的外相了,用北秦的官话说,那就是外交部的外交部长。部长级,也是国之重臣了。所以他现在可以自然而然的说这种话。

“真是会说话,北秦的使者?这北秦呀,真是厉害呢,一下子就成立了,让人看都不过来,他北秦伯是怎么建立的北秦国?北秦伯是不是有什么治国的妙法?”丞相夫人用一种打趣的口吻说道。朱夷吾笑着说道:“想要知道此点又有何难,夫人亲自莅临北秦,那不就知道了?”丞相夫人万万想不到朱夷吾会做如是说,不由怔了一下子。

“北秦虽是新立之国,但是重商,重工,有很多新奇的小玩意儿,在北秦,只要有钱,六国有的,北秦都有!丞相夫人如果愿意,可以在北秦进行一次大采购,恕我直言,在雍容典雅大商号里,虽然东西很多,但很难跟得上北秦本国的更新速度。相信夫人如果去了北秦,一定会收获丰富的!特别是明年的三月,我北秦会进行开国大典,到了那个时候,我北秦将会由众多名家上演《大商遗梦》的歌剧!一连七天,场场好戏,不可错过哇!”

“《大商遗梦》?我看过……是那个说大商王帝辛和苏妲己爱情故事的《大商遗梦》吗?”

“自然是《大商遗梦》,还能是什么别的呢?”朱夷吾微笑着予以肯定。现在的《大商遗梦》是目前北秦出版的书籍中知名度最高的,不仅年青的学生士子爱看,特别是那些大姑娘小美人的,一个个都是如此,连民间女也喜欢听这个故事。现在,此书已经有了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的文字译本,由此可以知道其红火了。就是这样,还是书本不足,常人得到一本,便珍如秘宝,因为《大商遗梦》的字数非比一般,它是古代第一本白话文小说,不是简牍文字。而是写在纸上的东西。字数自然是多的了。

“什么《大商遗梦》,那是假的!”丞相有历史知识,虽然知道《大商遗梦》中有的是真的,但也有很多假的地方,只是历史这个东西,只有少数人才真正的知道,其它人谁又会去关心呢?再者说了,从大商灭国到现在,也有好几百年了,那么久远,谁还管真假?

“什么真的假的,我喜欢,你管我,再说,那也不是全都是假的!”丞相夫人这样说,她说的也有道理,要知道丞相夫人并不是目不识丁的人,她也是一个文化人,知道很多字,对于一些历史,还是很清楚的,别的不说,关于大商是怎么灭国的,关于苏妲己的故事,至少在这一点上还没有给儒人加以恶意的歪曲事实。有知识的人都是知道,周不是以自己的本事打败的大商。而是以偷袭打败的商国。同样,苏妲己也没有给刻画成一个狐妖,而仅仅只是一个奴隶出身的平民美女。还有就是,姬发小儿也的确是在得天下三年后死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就等于我们现在看到的穿越美文一样。由于古时的小说还没有可怕的穿越文,所以目前还没有能超过《大商遗梦》的水平。人都是带有幻想的。人说金大的书好,一百个人看金大的书有一百种见解。有的觉得小龙女不该给XX,但有的人觉得那是神来之笔。这谁说的清呢。所以就会有很多关于金大的同人小说出现。大家都想要有自己的见解。

《大商遗梦》就给了大多数人这样的一个机会,一下子把周王室过去加在商身上的脏给洗去了,拨开云雾见清天,让人看到不一样的大商王,不一样的苏妲己。既然连项羽那个人间丑类可杀千刀的屠夫都能给塑造成英雄,那么壮志悲情的帝辛给恶意的说成是纣,那就太过分了,是要适时的给他平反翻案!事实上,正是由于儒人对妹喜、苏妲己、褒姒(此三人属于命运的悲剧者,但给儒人刻画中伤成了狐妖魔女,只因为长得漂亮,何其无辜。)、纣(雄才大略也成了他暴虐的代表?莫名其妙!)、秦始皇(后世人大多都是对他进行漫骂攻诘。)、商鞅(司马迁在史记里大肆的说他刻薄成性。)、白起(中国人编了无数的故事骂他,还有人说给雷劈死的蛤蟆螃蟹什么的都是他转世变的,可想而知对他的污辱到了什么地步。)、贾似道(因为一个公田法给地主阶级残忍杀死,死后还要给儒人进行污蔑。)、王莽(政治上失败的改革家,但在所有文学作品里,他都是一个反派,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董卓(他想要做好人,他想要改革,但他所做的一切,却得不到儒人的承认,他们对他恶意的攻诘,最后才搞死了他,一代英才,都是这样的下场!)……这些历史著名的英雄人物的涂鸦抹黑,才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恶意扭曲。从此,中国成了一个英雄一定要悲剧收场,贪官却可以笑傲余生的时代。道德的扭曲,还怎么可能真正的导人向善?

当年帝辛(纣王)继位时。商朝虽然已经渐渐没落,但帝辛堪称雄才大略之主。文治武功,非同一般,他竭尽所能,大力发展工商,使商王朝再度复现了中兴盛世。这是不争的事实,直至后来的亚圣孟子,谈及他时也不得不赞他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当时商朝最大的敌人便是东夷。东夷时常入侵殷商,掳掠庶民百姓。商朝自自武丁至帝乙几个朝代虽多次讨伐,均未彻底制服东夷。帝辛继位后,欲谋长治久安,遂大力铸造青铜兵器,亲率倾国之兵东征夷族,一直打到大海之滨,掳夺了许多夷人为奴,征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然而。此时西岐武王姬发却联合怀有二心地诸侯们趁商朝内部空虚,突然造反,最后还成功了,商朝就此覆亡。我们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历史却是地道的只以成败论英雄。

可是,毕竟周王室得国不正,所以在早前,周王室很多地方做的并不地道。

比如他们用计饿死了伯夷、叔齐。再把他们的故事刻画成两个傻B的道义形象。又比如他们把商人迁离原地,勒令他们离开富庶的旧地,而自己伙同其它的有功诸侯分光了这些肥地。所以商人并未都向周人屈服,起义军此起彼伏,周公旦亲率大军,平定叛乱,最后将最顽固的殷商叛军集中在一起,然后将其中的公卿贵族全部迁往如今的宋国地方,立殷帝后裔为国君,以安抚民心。而普通国人、家奴们则全部留在殷商旧地,仍以朝歌为国都,派了一个姬姓宗室公子为君。周围建同时立了三个诸侯国,用来监视殷商人。

现在周室德微,周室不行了,不可能再以一言以欺天。所以有些事就可以拿出来冷饭热炒。有知识的人非常喜欢这种冷饭热炒,这就如同我们现在同人小说有一段的时间大行其道。

也是由于这种历史的原因,《大商遗梦》这种用现在的话说,并没有什么语法也没有什么对比句的小说竟然一下子就红了起来。这里要说一下北秦伯发展这种文明的原因,虽然北秦伯也承认中华文明诗词歌赋占了一定的文化比例,但北秦伯非常讨厌这种东西,中国人把聪明才智都用在这种寻章摘句的小道上以为其才,怎么能进步?故而,文言文正是这种诗词歌赋发展的原因。中国古代,在司马相如这个贱人的带领下,先一步发明了赋,或者说他发扬光大了,其后,汉时出现了诗,然后又出现了词曲,最后中国一下子钻到诗词歌赋里不出来了,只管搞这些个东西,一点实际上的东西也没有。徒惹笑柄。这种东西用现在的眼光看,对国家对民生对经济对建设有什么作用?简直就是一无是处!文化人学这种诗词歌赋也就是用来泡妞当官,可学好了诗词歌赋能当一个官么?显然不能,所以诗词歌赋没用就是没用。

展白话文小说,发展白话文,就可以杜绝这一现象,至少可以改善。就是写个黄色小说,也可以供人打**,而发展诗词歌赋能干什么?表示人的道德么?真真是笑话到顶了。

所以,现在北秦伯要发展这种小说体才,同时,还要发展歌剧,这也是为了杜绝那些咿咿呀呀的戏曲。北秦伯同样不喜欢戏曲,多戏曲的种类,这完全是清朝把这东西发扬光大的,说什么国粹,其实还是百无一用。戏曲的没落说明了一切!没用就是没用!北秦伯既然要改变历史,就要也把文明文化统统的改变!戏曲这种地方性强而方言味重的东西,绝对不允许有其生存的土壤,要用歌剧这种形势给改变掉。发展话剧也好过戏剧。

但丞相夫人并不知道什么是歌剧,问:“那个歌剧是什么玩意?”朱夷吾想了一下,道:“用君伯的说,这是一种新的舞乐,会有一些舞蹈,但天下间的舞蹈的述事性太差(古时的舞蹈并不是以述说故事为主,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抽象的精神,是祭祀的一种仪式。),也会有歌,通过歌舞,说明故事,绝对值得一看,我们北秦已经兴建了大型的歌剧院,就等着开国大典后的表演呢,这可是头一回的表演,夫人要是不能去看,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丞相夫人大为意动,道:“那我可真要去看看了!”丞相夫奈道:“你要去就去吧……唉……”这里再次见到丞相的真性情,如果是一般人,说不定会害怕人去了给扣留,到时不能回来。但丞相却没有想到此点,而是同意了,不得不说这是他对北秦伯的一种信任!

“对了!”丞相话归正题:“北秦伯真的对赵国的大军将袭而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么?”

朱夷吾笑道:“我主北秦伯自起事以来,可有败过?小使不信我自己,但是我信君伯!”

“赵国最后可能动用的是二十万大军呀……”丞相有点吃惊。朱夷吾竟然会对北秦伯有这样的一种信心,这是一种自信还是一种盲信呢?朱夷吾则是坚定的说道:“请丞相放心,我北秦也同样有着十万大军!”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