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五百二十四章:愤起要出兵

秦歌一曲 第五百二十四章:愤起要出兵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半倚着山坡,冉冉升起的炊烟,虽然这些平民的屋里不会有什么好吃的,但这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赵国小村落。忽然,一连的马蹄声响,一支绿色披风的北秦骑兵出现了。带队的军官看了过去,眼神冰冷,道:“进攻!”顿时,北秦兵先开始铺开,他们分散的在村落的四边,守住第一条的道路,然后一队二十人的骑兵冲了进去,一个赵人刚刚探头,立时给北秦兵的马刀削去了半个头。到了傍晚时分,北秦兵确定这个村落里的赵人对北秦产生了仇恨,所以不能再留了,他们杀光了里面的男子老人,带着年青的女孩离开了。同时间,不同的地方,赵国的地盘上,都在上演着这一幕。大批的赵国百姓家破人亡,大多的赵国女子给北秦兵抓走,但也有一部分的赵人,在北秦的屠刀面前同意,他们默默的收拾了自己的细软,烧了自己的房屋,随着北秦兵踏上了前往北秦的道路。但很快,赵人就不用再后退了,北秦军兵飞马过河,他们前往到了辱水河,又快马到了生水,很快,整条的西河给北秦占领。

在整个六月的时候,北秦西海的守军把整个三水给拿下了,延着三水,北秦开始一连的扫荡,两万左右的赵人给北秦人屠杀而死,八千赵人进入了北秦开始成为北秦的民众。测试文字水印7。

在此,等于是宣布了对赵国的侵略。一般来说,在过去,义渠人也这样干过,但是与之不同的是,义渠人会很快的退回去,他们只是为了抢钱,当然,在赵国想要抢到足够的钱,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赵国的钱财米粮,一般都是在蔺、皋狼、狼孟、榆次、阳邑、晋阳、梗阳一带,此外,在句注山也有一支赵国的边军。这些地方的地方军大大小小在十万间,但真正的主力,却是句注山的北地边军!这支边军只有三万,但这才是赵国西面的真正屏障。

可以说,北秦人现在站的地方其实是一块飞地,占了,但不一定能守住,赵国一旦认真,真的发兵打过来了,那可就不好说了!一时间,战云密布,所有的人都在看赵国的反应。

按理来说,北秦要立国,在此前,经过了秦国的考试,考试证明,秦国暂时无力奈何北秦,所以北秦的国力考试算是级格了,但是还要经过一场真正和战国大碰撞的机会。测试文字水印4。赵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在此前,北秦一直担心赵国会对北秦不利,可惜的是,诚如中山国来求援要联盟的那样,赵军的主力是真的放在中山国,在北秦动大军,就意味着对中山国进行缓和,那样的话,中山国就可以从容的修筑长城,这简直是离谱,一但成功了,这就是赵国脸上的又一块疤,现在的问题就是,赵国要如何对应北秦的这种侵略。

六月中,太子语和三弟公子范带着亲卫两千先行回了邯郸。邯郸是一个绝对古老的城郭,传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就在邯郸古中皇山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八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新纪元。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在商代早期建都于邢,后迁都于殷的数百年间,邯郸均为畿辅之地。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商末殷纣王在邯郸建“离宫别馆”的记载。邯郸之域在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为晋地,当时邯郸已是闻名遐迩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著名城邑。测试文字水印4。

晋定公十二年,晋国正卿赵鞅已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此,邯郸便成了赵氏的世袭领地。战国时,赵敬侯元年将赵都自中牟迁徙到邯郸,从此邯郸就作为赵国的都城了。

依常例,太子语和三弟公子范先行到了中皇山上坐落的娲皇宫进行祭祀,然后才以凯旋的名义回转到了邯郸城。邯郸不愧是赵国的都城,护城河既深且阔,城高墙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城外还驻了两营赵兵,军营延绵、旌旗似海,颇具慑人之势。

兄弟两先把军营扎下,然后带着少许从人,也不更换战袍,就这么直向着赵国离宫而来。

由于两人身份的缘故,一进门,就可以听到赵侯的咆哮!两兄弟对视一眼,不知道这是出了什么事,就算是赵种不满意两兄弟几人在中山的战局,也当是在二人回来后再骂。再看那赵种身前的人,赫然是大赵的名流剑手赵恨。花白了头发的赵恨道:“君侯就不想想我为什么现在才说?”赵种道:“所以你有罪!本侯的女儿吃了这么大的苦头,本侯竟然一点都不知道,北秦刘羲……我誓不与你共存一个青天下!”他说着身子乱抖:“甲呢,甲呢,剑呢,剑呢,我要出征,我要杀光每一个北秦人……”原来就在方才,赵恨入宫,向赵种说了关于赵茗的事。测试文字水印3。当初赵茗让宁珂说的是赵茗的死,可是在赵恨的面前,宁珂说的又怎么可能骗过赵恨?最后让赵恨连猜带蒙,算出了大概。不过话说回来,此时的赵恨不再是从前的赵恨了。

过去的时候,赵恨一剑在手,天下无敌,他无所畏惧,甚至可以持剑战胜比自己强的对手,一举竖立了自己的威名,不知让多少人向往。可惜的是在他后来,却是性情大变,喜欢栽花种草,虽然如此,却让他的一颗心磨得比谁都要剔透。如果是从前,赵恨会提着剑去替自己的徒弟报仇,但是现在却是不一样了,他反而是平淡的放下了这件事,直到丞相太戊午来了。太戊午一来就叫道:“坏事了,坏事了……”由于太戊午和赵恨的私交很好,两人自然是常有来往。听太戊午这样说,赵恨是不在意的,就道:“国事不要在我这里说。测试文字水印4。”

太戊午如何肯,只管自己说道:“不知是怎么回事,北秦人宣扬是我们的一支军队袭击了他们,所以在六月的时候,北秦开始向我们赵国进兵,他们打下了三水,正在向西河而进,他们要把整个西河都拿去,拿去就拿去吧,我们反正也顾不上,可是君侯不干,他说这是给北秦人扫了面子,一定要讨回来,我怎么说君侯都是不肯听!可如果真的似君侯说的那样,就必然会有一场大战,北秦人既然出了兵,又怎么可能会这样的罢休?我不去惹他们,他们也就是霸个西河,可要是我们先一步打,万一失败了,我们丢掉的就不是三水,也不是西河,而是整个西部!到时蔺、皋狼都将不保,万一离石要塞和河西的魏军出手,我们在整个西面都会受到打击,从此晋阳、梗阳、祁县都会在北秦和魏军的眼皮下!这当如何是好!”

赵恨这时打住了手,回头道:“你是说,我大赵军对付不了北秦军?” 太戊午苦笑道:“不一样哇……你老兄是一个剑手,不知这兵家的战事。北秦强大无比,军队战斗力强,但这都不是他可怕的地方,北秦真正可怕的是,他们有一个兵家的君主!当君主的多了,但有兵家才学的能有几人?当年,北秦伯可以百骑灭义渠,在秦国,也有一力搏三百的美名,这样一个人,哪里是我们现在可以对付的,我大赵之兵,久战已疲,如何还能再打下去?最离谱的是北秦伯本身就是一个兵家!如果是将军是兵家,背后定然有君主挚肘,我可以用谣言离间等计,但那却是北秦的君主,我能奈之若何?我大赵现在就如前年的秦国,败不起呀……败不起呀……为什么是北秦……为什么是北秦……”

听了这些,赵恨忍不住,再行入宫。测试文字水印1。由于赵恨的身份,所以他很容易的进入到离宫大殿,赵种也是很自然开心的见他,可是一说到北秦,赵种就不高兴了,最后更是大吼了起来。这说穿了没有什么,而是有三点原因。第一,赵国大军回国了,所以赵国可以再次发大军战斗了。第二点是六月,也就是说快九月了,整顿兵马,凑出一个月或半个月的粮,那就可以先一步出征,可以在八月甚至更甚一点,在七月中就出兵!如此一来,把战斗控制在九月,赵军就可以有充足的粮草和北秦人战斗!第三点也是最直接的,那就是北秦有着足够的财富,这么庞大的财富才是赵种动心的真正原因。测试文字水印3。谁让赵国太穷了,为了钱,什么事赵种也要去做!

于是别无它法的赵恨就说起了关于赵茗的事。这件事一说,赵种就更加生气了。

太子语与公子范双双抢入,抱住赵种,向赵种请罪。赵种怒道:“滚开,不关你们的事!”

赵恨苦道:“君侯为什么不想想,如果可以报仇,公主为什么不和老夫说,反而是说她死了的消息呢?”赵种厉声道:“本侯岂会不知,小茗是怕本侯不能替她报仇,是不想拖累我大赵,可是虽然如此,但本侯又岂会如此无动于衷?此仇不共戴天,本侯当要亲征,不胜不归!”赵恨道:“若是败呢?”赵种大怒:“我征战沙场也非是一日,岂会怕那东骑小儿!”

赵恨怏怏离去,太戊午还在等他,见他出了宫,道:“如何?”赵恨负手:“不行,君侯不听人劝,他说要亲征北秦,还说要不胜不归!” 太戊午呆了呆,过了片刻,竟然笑了起来。测试文字水印1。赵恨道:“你怎么了?怎么反而高兴了起来?” 太戊午道:“君侯性情乖张,这也是必然之事,我本以为君侯是失了冷静,但现在看来,也非是如此,君侯只说要不胜不归,这就是说君侯要的不过是一个面子而已,如此一来,要是君侯败了,他也就会回过味来,那样也不会太晚。”赵恨道:“可是这样一来不是会损失良多吗?” 太戊午也犹豫了,他道:“总之……北秦也许厉害,但是也不可能真就厉害到天上去了,就算他们的确是很强,但国小兵寡,他们又能有多少兵力?打一仗也许是一件好事,我之所以担心是怕君侯把我大赵的国力全都用在了北秦的身上,反而失了我们东方的地盘,如果我们能打北秦一下,让他们也知道我们的厉害,不至于过于的逼迫,那样反而是一件美事,君侯虽然不是一个兵家,但是也是纵横沙场多年的,大小战都经过,总不至于全军覆没吧!保住元气就好了!而且,我也会筹备粮草,为第二支大军准备!”赵恨奇道:“第二支大军?” 太戊午道:“因为我们现在一时间拿不出太多的粮草,所以要打,也会是在八月出兵,而且先批的大军也就是现在的十万军,之后我会小心,毕竟在我大赵的西部还是有十万大军的,如果真的和北秦打大了,我们虽然发十万军兵,但是北秦要面对的却是我们二十万的大军!我就不信,北秦能一口吃下这么多……”

说完话,太戊午再复进宫,只见赵种父子三人无不是义愤填膺,公子范更是道:“君父,请以儿臣为先锋,儿臣定要当场讨敌,誓杀北秦刘羲!”公子范这样发火,赵种反而冷静了,道:“胡说,刘羲狗贼的确是罪孽深重,万恶不赦,但是他一身的本事也是打出来的,一力搏三百,稷门杀十士,一杆大荒凶兽,岂是小可,我们打仗,怎么可以恃个人的武力呢!”

太戊午当下上前道:“君侯能做此想,如此冷静,胜利可期也!”赵种奇道:“丞相不反对本侯的这次出兵吗?” 太戊午道:“君侯的心意已经定了,臣纵然再分多说也是无事,既然如此,臣只要做好本份,也就够了。测试文字水印6。测试文字水印7。”赵种拍手道:“我有丞相,何愁大仇不报!” 太戊午忙道:“君侯此战只可以说是报北秦夺地之仇,切不可提……”他没有把剩下的话说出来。

赵种立时明白了,那话好说不好听,自然是知道的越少越好,他回目四下,只见殿中人并不多,便道:“此事丞相小心!” 太戊午心里明白,当下应了,他先出宫,调来了一队殿前的武士,把那些随侍的侍女内臣尽数拿下,然后不问多说,一声令下,就在赵宫殿台前杀了个精光。十几具尸体铺陈在地上,却没有人去多看一眼。赵种退下了余人,请太戊午与两个儿子到了侧殿,令人止步,只他们四人,然后才说话:“丞相对于此战有何意见?”

太戊午道:“臣意见不多,但是有两点,请君侯明之!”赵种立时笑道:“丞相请说。”

太戊午道:“其一,国君要远征,必当留大臣守之,臣以为,可以让太子留守!”

由于此前,赵种行军打仗,一般都是让二子和三子出征,却是让太子留下来监国的。而这次,攻打中山,本以为魏国给赵军定阳奇兵逼得退守离石,那必然是好对付了,可偏偏这中山还是难打,已经趁着魏赵对峙之机建立了长城,他们凭城而守,以少量的兵力,在防守的情况下,多次打败赵军,让赵军进展不得。说不出的苦恼。正是由于此战,所以赵种对太子也有了一点不满,认为这个败家的儿子没有用,所以他下令把骁勇善战的二公子公子緤来留守,却让太子语和亲太子的公子范回来。既然太子这么没用,还是继续当他的留守太子算了!赵种立时道:“丞相妙计,我这个儿子的确是不成器的紧,就让他留下,还请丞相在他的身边多多教导!”只以此就可以看出赵种对太戊午的重视了。但太戊午道:“臣请君侯的第二点就是臣要随军!”赵种拒绝:“不行,国中无丞相镇守,本侯断然不能放心!”

太戊午道:“有太子镇国足矣!臣但在君侯的身边,还能有什么事么?”赵种一点也不给太子面子说道:“可本侯不放心这个不成器的东西,给他十几万大军,打一个小小的中山,魏国这只大虎本侯都替他搬开了,可是他却打得损兵折将,这让本侯如何能放心?”

太戊午笑了:“太子第一次上战场,不犯错已经是收获,区区千把小兵,如何能罪及到太子的头上,那姬武英明神武,筑建坚城也非是一日之功,太子这次碰了个亏吃,反而大有裨益,至少现在太子就显得比出征前稳重了许多!”但是赵种仍然拒绝了:“不行,这个孩子,生下来娇生惯养惯了,不是上战场的料,好在的是緤儿和范儿还算是成器,有二人辅佐,也是够用了,不用此子自己上战场!不过如何调度后方,此非丞相不可也!”

太戊午百说千说,无可奈何,只得道:“既然这样,臣就从命了,但臣请君侯,先行整顿三军,不可立时出兵,臣建议在八月出兵,到时至蔺前,就可以从就地得粮,而后,臣会从后方给君侯运上第二批的粮,此外,我们还要向魏、齐二国出使,修好于魏、齐。”赵种想了一下道:“齐国不用去了,齐王醉心于乐,想来是没有什么兴趣的,至于魏国……”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