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五百零七章:歌剧的开端

秦歌一曲 第五百零七章:歌剧的开端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姬萍为什么要排演《大商遗梦》呢?因为《大商遗梦》的确是有着很多可以吸引人的地方。首先,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帝辛,历史上也会叫他殷受或是纣。可这其实是对帝辛的一种污蔑。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在的体现。真正的殷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帝辛继位。这个帝辛继位之后,很重视农桑,令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也更加的强盛。于是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把当时正在强大的东夷给打退了,有效的防止了他们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

众所周知,看过前文的都知道北信君其实是一个长在红旗下生在新中国……但不幸变态的人,可就算是他变态了,但对于领袖**还是十分忠心仰慕的。而**主席在评价帝辛时就说了:“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测试文字水印3。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由此可见,历史对于这个人物的污蔑是多么的深重。在帝辛统一东南以后,他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帝辛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他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宠幸倍之,唯言是从。

帝辛八年,九月甲子卜,“征夷方”,帝辛决心御驾亲征,彻底制服夷人。帝都的九月,沫邑柿叶染丹,淇滨竹林叶翠。英姿飒爽的帝辛,身着戎装,在大臣的陪伴下,举行了告庙典礼,接着在大校场杀牲祭旗,鸣炮启驾。只见旌旗蔽天,戈戟耀日,这时帝辛坐在四马拉的战车上,在四辚马萧声中,东征大军出淇水关,越过汤汤南流的淇水,跨过滚滚北流的大河,向通行为表现黎邑(在今河南浚县东)的大道进发。测试文字水印7。在黎邑会合了诸侯发来的军队。帝辛作了征东夷的誓师后,东征大军便直奔商邑(今河南商邱)而去。在商邑略事休息,第三天便向攸地(今安徽桐城县)开跋。到达攸地后,帝辛接受了攸侯的参拜及军情的汇报。帝辛的大军在攸侯军队的前导下即开赴前线。也许是由于王师军容的盛壮,夷方闻风丧胆,仓皇远遁。帝辛的军队只和东夷的盟国小有接触,未有大的斩获。后来帝辛的军队在夷方国域大肆威势之后,即于次年正月,由前线返回攸地。再入商邑。在商邑举行了告庙后,帝辛的大军便走上返国的道路。在返国途中,遇上风景好的地方,便留连几于;碰上好的围场,便狩猎一番。边走边玩,兴致勃勃。直到杨花扑暮春天气,王师才回到沫都。

以后帝辛即不断地向东夷用兵,由于战争的胜利,一批批的战俘不断地拥向朝歌。这些成十万,成百万的战俘,都变成了殷国的奴隶。测试文字水印7。由于帝辛对东经营,跟着中原文化也逐渐发展到东南,促进了江、淮地区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由于战俘的不断增加,从而也大大促进了殷王朝的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奴隶主贵族的生活水平。

但由于东夷国降而复叛,再加上当时的商军执行着一种古老的兵礼,什么白头发的敌人不追,敌人跑远了不追,不杀死老弱等种种不合时宜的政策,商军虽然强大,却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泥沼里,一直到商军第二次伐东夷。在此,商国的主精力都是放在东夷的。

那么周呢?当时的西伯侯给囚了七年,在第七年里,西伯之臣闳夭,以美女、奇物、善马,献给帝辛,帝辛才放了西伯。这是帝辛二十九年的事。西伯回西歧后,修德行善,笼络诸侯,表面上对纣王更加诚服。也就是说,他已经存了反心。帝辛三十年春三月,西伯又率诸侯入贡,纣王大喜,特赐地千里。帝辛三十三年,又特赐弓、矢、斧、钺,命西伯特得专征伐。于是西伯借此权力,暗地扩大自己的实力。一年断虞、芮之讼,二年伐犬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耆国。测试文字水印1。三伐皆胜,西伯威望大增。周人清除了后顾之忧,又开拓了东进的道路。于是西伯便把都城山歧下迁到丰邑,积极准备伐帝辛的大事。

帝辛四十一年,西伯昌薨,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帝辛四十四年,武王伐黎并把他灭掉。黎国在今山西省上党壶关,位于商都朝歌之西,是一个位近王畿的方国。帝辛五十一年,周武王十一年,当时商军的主力开始了二次伐东夷。,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由镐京出发,东征伐商。师行二十五日,于丁己日到达盟津,在盟津大会诸侯。与会诸侯有庸、羌、徽、彭、濮等方国,周师联军合计兵力达三十多万。周武王作了伐商的总动员,武王从上天设君谈起,继数商纣罪行,最后谈到自己这次伐纣是恭行天罚;指出纣恶贯盈,代纣必胜,不要错过这个时机。

戊午日,整个联军渡过大河,周武王循诸侯的请求,再作动员。指出商纣不以夏亡为镜子,而且罪恶超过夏桀,是自绝于天,不可不伐。测试文字水印3。希望大家不以一心一德,以立不世之功。戊午的次日即已未日,这天正是冬至。黎明的时候,周武王亲自检阅了联军,在北上之前,武王又作动员,再次说明伐纣是恭行天罚,要求百夫长以上的军官,都要果毅勇敢,帮助自己的君主,多立战功。盟津离纣都约四百里,已未离癸亥只有六天。他们于是“选马而进”。从而大大提高了进军速度。终于在癸亥日,“朝食于戚,暮宿百泉”。在共邑百泉,埋锅造饭,稍事休息,大军便向牧野进发。周师联军到达牧野,已是“厌旦”时分。周武王下令停止宿夜,士卒欢乐歌舞,以待天亮。当周师东来时,帝辛曾使胶在鲔水候周师,诘问去向。

当帝辛知道周师要进犯京师的消息后,不禁拈须大笑说:“你周,也不过是一个要方里的小国,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岂不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所以,帝辛把武王的兵犯朝歌,根本没放在心上。另一方面,帝辛伐东夷的战争正处在上风,由于采取了穷追猛打的战术,经过一个多月的血战,东夷终于被征服。测试文字水印7。但在这个时候,牧野大战开始了。

帝辛五十二年正月甲子,天色微明,但见周武王在文王木主前,举行“岁祭”,接着武王左拄黄钺,右执白旄,到军前作战前誓师,说:“举起你们的戈,提起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听我誓师。”武王在这次誓师的话中,除再一次揭发帝辛的罪行外,特地举出了帝辛重用四方逃亡的罪囚这件事,这是最能触及方国诸侯对帝辛仇恨的。继而武王又一次表白了自己是恭行天罚。并宣布了战争进退击刺的节制,以明陈战纪律,以期获取全胜。誓师之后,武王令师父与百夫,到帝辛旅前挑战。于是尚父率戎车三百五十乘,士卒二万六千五百人,虎贲三千人,冲向商旅。但此时的商军主力还在东夷,在朝歌急切间集合的商军数量并不多,最后没有办法,商军把那些奴隶进行了一次武装,利用奴隶和周军战斗。

两军展开了生死的搏杀,死伤者累累,直到最后,周军开始向奴隶军团进行讲话和行贿,在这种的情况下,奴隶军团面临了不稳,周军趁机发动进攻,最后奴隶军团大败,周军攻入了朝歌。测试文字水印9。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变化。玩过“太阁立志”的人都知道,打天下,你不要把整个天下都打下来,只要你打到了一定的程度,天下就自然而然的臣服于你。这叫望风景从,也叫传檄而定。由于周军拿下了朝歌,在这样的局面下,那些过去一直臣服于商的部族都站起来了,因为商的国策是要把松散的部族进行统一。但周要做的是继续保持这种分封冶,于是随附的诸侯都站了起来,他们一下子团结到一起,向商军进攻,并拥立周为盟主。由于当时的国家还是城邦国,也就是说,商国的财富人丁奴隶都在朝歌,朝歌给攻破了,周军再有损失,也全都着补回来了。于是周军利用商国的财富,把军队恢复并进行奖励,重振了周军的士气,又大量的征招了奴隶入军,向着商军的残余兵马进行攻击。

失去了朝歌,商军主力困在了东夷,这个已经给打服的东夷又开始蠢蠢欲动,商军一夕之间,四面楚歌,相信可以比拟于后来的西楚那个杀千刀的霸王!在这样的条件下,商军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测试文字水印3。在周军的进攻下,商军的士兵心怀自己的家人,向着周军纷纷投降,最后商王帝辛大恸之下,**惨死。其后,商王疫,周得天下,三年后,武王薨。

在这段的历史里,猗涟做的很成功,她把北信君写的《东夷战记》后半段商王和苏妲己那如凄如怨的爱情刻画至深。当然,这里面也有北信君的提点。这本就是很正常的一种概念转换。什么叫概念转换呢?最好的比喻对象就是清宫戏。在清宫戏里,除了《康熙大帝》之类骗人的玩意,都是次要的,真正吸引人的是如《还珠格格》、《孝庄秘史》、《太子秘史》、《太祖秘史》之类的作品。在这些清宫戏里,导演用了十分恶毒的一种修辞手法。

《还珠格格》、《孝庄秘史》、《太子秘史》、《太祖秘史》这些作品都在故事的选择上则重了人物的爱情,而不去考虑其它,过分强调这些人物的情情爱爱,值得讽刺的是,那大多甚至全部都是假的!但却让老百姓甚至有些有历史知识的人不知不觉的回避了对满清这个造成中国落后两百年的蛮夷的厌恶情绪,反而用一种看偶像剧的欣赏来看这些故事!最典型的是《太祖秘史》,大概导演也是知道努尔哈赤那个老酋奴的确不是什么好鸟,强要写他在军事政治上的成就等于自暴其丑恶,所以精力放在了他和女人身上的故事,还安排了N多个女人,借这些女人的嘴说他多伟大,多了不起。测试文字水印1。就算是如,《康熙大帝》或《雍正王朝》之类的,也只是强调这些丑人的所作所为,但并不强调这些人的真实成就。因为他们只是开创儒家的文明和儒家的文化,所谓盛世也仅仅只是这些腐朽的儒文化的盛世而已!

当然,在历史的角度上,这的确是丑恶的,但如果从包装与宣传上,却无疑是成功的。

所以,重点包装大商之王这个值得争议的人物的爱情,而忽略他的政治背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变味了。当那些文人学士,那些平民百姓在听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会感叹,为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帝王感叹。测试文字水印8。感叹他的性情刚烈,感叹他的爱情。因为他没有看重自己的那些个贵族王后,而是更加的去宠爱平民奴隶的美女苏妲己,这会让百姓更加的有一种认同感。特别是商王别妲己,商王**,妲己哭商王,到最后的妲己刺武王。(历史上也有周天子玩过苏妲己之后,因为周公的诘责,就把美人给周公了,周公纳为妾之说。)这一幕幕,如果真的用舞台剧表现出来,绝对要比莎士比亚还要莎士比亚;比《李尔王》还要《李尔王》;比《哈姆雷特》还要《哈姆雷特》;比《基督山伯爵》还要《基督山伯爵》;比冯小刚的《夜宴》还要《夜宴》。其故事剧情高宕起伏,当世暂时无可匹敌者。

听到姬萍这么一说,北信君也是感叹起来了,他忽然想到,等明年开国大典,必然要进行盛大的表演,如果仅只是歌舞,以东骑国目前的这种歌舞,最多也就是博一个新奇而已,如果东骑不能拿出一个真正属于东骑国的玩意儿,就不能真正征服那些文人士子。而这种歌剧,显然就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在这个还是以舞叙事的表演时代,人们的娱乐很是单一,如果惕除了黄色不健康,那就真的乏善可陈了。因为当时的舞曲更新的过于单调,并不足以见奇,出来一个新舞,也是看看就没味道了。舞蹈《千手观音》好看,但如果看上一百遍,一千遍,还能有原来的那种乐趣么?所以,一个边演边唱的歌剧形势,就很重要了。

“这么说来,你们想要怎么排演这出剧?”北信君问。现在的姬萍可是并不再那么如小鸟怕老鹰一样怕北信君了,她也是知道北信君的才能,听北信君这样说,立时站了起来,道:“那本书我们特别喜欢,所以我们就想要这样排出来了。我打算排七幕剧,第一幕是说帝辛如果能干,最后当了大商王,第二幕是说商王开始管理国家,第三幕是说商王攻战天下,第四幕是说商王与苏妲己的爱情,他们最后终于走到了一起……”一说到这个,女孩总是特别兴奋!姬萍眼睛里全都是光彩,然后说道:“第五幕是说周国伐商,但是商王不以为意,带着苏妲己二次出征东夷。第六幕是周军攻破了朝歌,商军失败,大商王和苏妲己的诀别,最后**而死,第七幕是苏妲己忍辱负重,终于在三年后刺杀了武王,然后,为了突出她一个娇弱女孩的勇气与勇敢,会有一群勇猛的士兵上前把她活活刺死,然后谢幕,君上,我们分一个大幕中含三个小幕,您觉得如何?”

北信君看着她手上藏在袖里的珍藏版的《大商遗梦》。这是最近新印制的,是用极好的纸张,还有很多的插画,一本这种珍藏版的《大商遗梦》要五十至六十元东骑纸币。绝对不是便宜货。是穷苦人家一月的薪水。如果是放在了外国,还要翻上N倍呢!难道狗血真的无敌?北信君摇摇头。不过也是,最高的君主,最低贱的女奴的这种爱情戏,放在这个时代,用文化的形势,真是可以迷死一万人!这就好比科举制度对寒门士子的吸引力一样。

见北信君摇头,姬萍不解道:“是我演得不好么?”北信君接口道:“不错,这个故事是说商王爱上了苏妲己,但是你的表演却是不对!”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