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四百八十章: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

秦歌一曲 第四百八十章:朱夷吾的第一次外交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收了盘盏,樊余让人换了酒,这是兑了水的酒。在古时,往酒里面兑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酒的味道差,二是有时酒并不是喝的,而是代替了茶的作用,用来清口的。有的时候,一些劣酒味道太差了,所以根本不堪下咽,在这样的情况下,兑入了水,反而可以喝,这当真是一个无奈的法子。用淡酒漱过了口,樊余和朱夷吾把酒水吐在了侍女俸上的铜盂里,随后,侍女抱着铜盂转身退下。

微风徐徐下,黄昏降临了。一个新的女孩出现,她的姿色一般到了极点,但手却极巧,把古琴放好,将琴弦紧了紧,开始弹奏。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到达战国的时候已经很久远了,其音之多,曲乐之长,一点也不下于后世西人的交响乐。和交响乐一个作用,这是一种长时间倾听的乐曲,比如说琴,琴音的最大特点就是低缓而富于回味,让人能细细品读。也许你听琴音会觉得很闷,平淡无奇,但如果静下心来,长时间的倾听,你就会觉得,琴声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你感觉不到音乐。古人的音乐是讲究天人合一的,又有“大音希声”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最好解释有两个,一是感觉到音乐但听不到声音,这自然是大音希声,还有一个就是听音乐感觉和没有听一样,这同样是把音乐彻底融入到了自身周边的环境里。测试文字水印4。

比如现在有些人喜欢在工作的时候,听音乐,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又如医生在动手术的时候,也放一些音乐,都是这个道理。但在战国的时候,古人已经发现到了这一点。可以说,中国人的音乐是最伟大并渊博的。可惜的是,关于中国的古乐,研究多的是日本人、韩国人,独不是中国人。很多中国所谓的大片里,什么服装师、音乐师都请日本的。就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古文化,日本人反而比我们中国人知道关注的多。

点起了一炉松香,这个长相平平的女孩开始拔动琴弦。古琴曲在这个时代并不麻烦,讲的是一种韵味,一根弦的拨动,那发出的颤音,才是最动人心弦的。朱夷吾听着听着,不说神清气爽吧,但却也是打十万八千根毛孔里透着轻松与惬意。测试文字水印3。忽然,朱夷吾的心念一动,说道:“今天迎我等的那位老人家是谁?” 樊余微微一笑,道:“那是太师颜率。”

朱夷吾再叹,然后说道:“实不相瞒,我朱夷吾过去只是一个商人,蒙君上不弃,以我为官,见到了太师我都不知道,失礼到家了……” 樊余却是眼前一亮,他发现了两点,第一个,那就是这个朱夷吾是说实话,他真的不大精通礼节的,所以他才会直将着说出来。第二个就是,北信君竟然会任用这样一个商人为官。虽然现在的天下,商人有一定的地位,但并不是说,商人就可以得到十足的尊敬,如果朱夷吾是一个大商,那还好说,财力摆在那里,北信君对他礼遇三分也是正常的,让他做官也有看重他的人脉和财富因素,但是……这个朱夷吾本就是一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人,可以说是北信君破格的提拔与重用他。这说明了北信君是一个任人用官,不拘一格的人物。当然,这也是有隐情的,比如说北信君手下并没有其它合适的人……如果樊余这想想,那么恭喜他,牛B诈对了,但是樊余并不知道,所以他想的是,北信君是一个任人用事,不讲出身门第的人,如此,东骑国才会这么样的强大起来。测试文字水印3。一念至此,樊余道:“北信男任尔为使,自有其独到之处,天下谁人不知,北信君一年灭义渠,三年城郭兴,其人大才,此举岂无他意?”

朱夷吾更是开心了,浑身上下如同刚刚马杀鸡了一样,说道:“上大夫就不要笑我了!”

樊余正好也就说道:“贵使此来,主要当为何事焉?”朱夷吾忙道:“不敢欺瞒上大夫,”他拿出了随身的一只竹筒,打开来,里面是一纸卷,铺展在已经擦得发亮的几案上,一张简陋的地图就出现了,虽然简陋,但也算得上不错了,至少不比樊余挂在自己屏风上的那副差。朱夷吾手指点点道:“这是我东骑国,这里都是我们东骑的国土……”朱夷吾没有把禺支国祈连山划进去,而是止步到朐衍为止,饶是如此,这个范围也不小了,至少樊余是惊讶了起来,虽说北信君灭义渠,但怎么也是想不到,真实的情况下,东骑的国土已经这么大了。测试文字水印7。

而且,和东胡楼烦国等是大不同啊大不同,东骑国向齐国取经,是采取法治国家的,国中也有农事,并且非在小数,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国度,分辩中原文明与戎胡的最大区别,不是别的,就是看有没有钱,是不是定居,东骑是当然的定居,有钱更是再明显不过了,和那些戎胡是决然不同的,仅从北信君派出了朱夷吾向周王室纳贡请封就可见于一斑了。

樊余摸着自己下巴上并不长突的胡须说道:“了不起,北信君白手兴家,短短几年里,竟然已经有了这份诺大的家业……真是让人奇想不到哇……”说到了这里,樊余道:“如果樊余没有猜错,贵使此来,莫不是要我们做一个中间?好让秦国退兵?”关于秦国陈大军于渭南泾河,已经是人所共知,毕竟这是一个战国时代,秦国一下子出动了这么多的大军,最为敏感的其实并不是东骑国,反而是魏国,在嬴虔大军调动的时候,龙贾都停了长城的建筑,那些从事于工的士兵再度拿起了武器,守在城后,生怕秦国是声东击西,实际上还是要打魏国。测试文字水印5。故而,这件事情,樊余也是耳熟能详。可是这一回,樊余却是错了。

朱夷吾只是淡淡的一笑,不要觉得商人一定是猥琐的样子,商人争利,但并不是说,商人就猥琐,一般的大商都有一种国王的气度,当然,在儒家独大后,商人没有了这种气度,可现在是战国,商人还是很有风度的,他们本就是往来公卿,自然有他们独特的风骨。朱夷吾步入大商之流很短,但不同的是,他是有主子的,他的主子就是北信君,他的靠山就是东骑国,这让他有了一份十足的信心,自然是气度不凡了。就在樊余的惊讶中,听朱夷吾平和的口气说道:“上大夫多虑了,秦国虽然陈兵于边,但我国却并不怕他们!”

虽然秦国是不怎么样啦,但也是和魏国死磕经年的大国,国家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朱夷吾这样说,不由得真是出了樊余的意料之外,从这一个侧面也可以表露出东骑国的强大战斗力,没有自保的战斗力,朱夷吾谈和信心?在这里,不得不说,如果秦国的粮秣充足,兵源广扩,那自是无话可说,纵朱夷吾再怎么相信北信君,也是会害怕。测试文字水印3。可是……朱夷吾见樊余不信的样子说道:“上大夫不相信么?” 樊余也道:“难道说,东骑国已经强大到了不惧于秦国的地步?”朱夷吾摇摇头,然后说道:“上大夫有心听朱夷吾之言么?”

樊余坐正了身子,道:“正是要请教。”朱夷吾笑了一下说道:“秦国不会向我东骑开战,此因有四!其一也,秦国才刚刚回复了一点点的元气,新法刚刚开始变新,值此动荡之际兴兵动武,胜不好说,但一俟败了,那国中立时动荡,新法也将受到牵连怀疑,所以,不出朱某之所料,秦国最后必然会要收兵;其二,秦国回复国力的粮还是向大周借的,这粮还清了吗?只怕未必吧!债还没有清,秦国就要和东骑国动武,一旦陷入长期大战,则秦国再无能力还粮,国府信用荡然无存;其三,我东骑国的战斗力非同小可,昔日方以百骑破灭整个义渠国,其一年灭亡义渠,岂是等闲胡说的?秦国能在我东骑国上花费几多的兵力?现在的这批军士一俟死伤过重,会产生何种变故,想必秦公也不想要吧?最后一点,我东骑的北信男君,英明神武,从前就有一力搏三百之美名,又有一年灭义渠之战绩!试问此等才能,天下间几人能有?秦国趁我君上不在之时发兵,可是没有想到,在他们刚刚发兵的时候,我国君就回到了国中,现在更是亲身前往前线坐镇于前,秦国如果想要发兵攻打我东骑,那就要问问是不是有可以抗衡我北信君这样智勇双全的绝世将领。测试文字水印6。”

说完了一切,朱夷吾缓了一口气,微笑着说道:“有此四者,秦国图自取辱也!”

虽然朱夷吾说的樊余心服口服,但樊余还是不想放弃,道:“可兵事无常,虽然秦国如贵使所言,的确没有可能真正的出兵,这仗,也未必真的就打起来,但是话说回来了,万一的话,还是有可能会打,如果能消弥于兵祸,那岂不是一件好事?就我所知,东骑国虽立国时短,但对秦国一向恭敬,由此可以证明东骑怕也是不想打这一仗的吧?当然了,此次的事端的确是秦国的不对,不如就由天子坐个中间,调节一下,秦人才我大周借粮,想来这个面子还是会给我们的!”朱夷吾想了想,道:“上大夫说的话对,如果真的给双方一个台阶下,那自然是好,我东骑一向爱好世界和平,不喜欢刀兵之战,如果不是这个世道太乱了,早就放马于野,收兵于库了。测试文字水印6。”这是绝绝对对的谎话,但问题是……樊余竟然还真的相信了。

“既然如此,我自当秉明天子,放心,此事包在樊余身上!” 幸好樊余是一个老贵族了,如果不是的话,他只怕要把胸脯拍得“嘭嘭”响来证明自己了。之后樊余问道:“如此说来,贵使此来,只是为了朝贡?”朱夷吾这才说出真实来意,笑道:“不是的,上大夫请看,这里,对,这里,这是禺支国,实不相瞒,自打我北信君立国之后,屡屡受到小国的骚扰,君上不胜其烦,后来忍无可忍,总不能见着自己的子民受罪吧,故而于去前发兵远征,万幸的是,其国虽不知礼数,野蛮粗鄙,但并非是勇武好战,其国战力平平,士兵如同野人,君上一战而胜之,最后大破其国,逼其认罪,同时,还有一些‘八戎’余孽,也让君上一一斩杀。测试文字水印5。现在禺支国已经亡国,代替的是君上扶住的野人,分其为数个小国,其中,姜国、唐国……哦,此二国是自立的小戎国,东施效颦罢了,他们投向了我东骑,以我东骑这宗主国,此战,我国君大展神威,杀敌无数,乃近百年无人可及之壮举也!不过那些戎狄小国,国弱民鄙,如果我东骑妄自称霸,徒取自辱也,为我君上不取,只是现今,我东骑也算一方大邦,虽不及秦、楚、燕、韩、赵、魏、齐此大国。但也不至于不如宋、鲁、卫、蔡、薛之类的小国,这个……男爵之尊么……这个……这个……嘿嘿……”

朱夷吾手舞足蹈说了半天,到了最后,才流露出他商人的本性,把其奸滑的一面露出了来。但这反而让樊余倍感亲切,这样的本性流露,才算是恰当。当朱夷吾说完,樊余想了想,笑道:“以北信君今时今日的地位,再为男爵,的确是委屈了北信君,此点我亦当会向天子明说,这样好了,我们明日一起进宫见驾,贵使可有疑虑么?”朱夷吾大喜,没想到事情这么容易,其实一想也就坦然了,这件事情本来就很容易,东骑国又会做人,加上现在是礼乐崩坏的时代,谁还在意东骑国的正规与不正规,说到正规,当年的吴国兴起,根本就不是周天子册封承认的诸侯,可吴国不是照样自大尊王,周天子还不是一样的承认么?人家国家军队势力摆在那里,不承认也是不行的。测试文字水印3。这就好像一开始天下都瞧不起楚国,但楚国默不做声,最后积聚实力,一下子成了东方诸国害怕的庞大强国,在齐桓公姜小白最强大的时候,会盟了大批的诸侯,最后居然不敢和楚国开战!周天子又能如何?

所以,现在东骑国既然有了实力,有了力量,又亲自派出了人到周王室来,那天子怎么说也是要给面子的。现在的周天子就是这样,要知情识趣一点。说白了,东骑来朝周,那是给周面子,周收下这个面子,是皆大欢喜,如果周不接受这个面子,万一哪天东骑和当年的犬戎一样的杀过来,那周王室的面子往哪里放?好人不做当恶人?周王室可还不至于那么没有头脑。故而,樊余一口就应下了这件事,在樊余的心理,这本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特别是他看了,东骑人拿来的东西还真是不错,虽然谈不上粮谷无数,皮货无穷,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却是层出不穷,装了十多辆大车。东骑本就是一个小玩意不断的国家,美酒,肉食,骨器,玉器,石器,还有一些生活物品,比如说腰带,皮靴,手套,钱包,小刀小剑,这些足可以满足周王室的面子与虚荣了。

“不知……我真是不懂礼呀……”朱夷吾再度叹惜了一声道:“不知我要什么时候见天子?” 樊余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这当真是少见,就听他道:“这个么……辰时吧!”

朱夷吾微微一怔,辰时?相当于现在的**点钟。不要觉得奇怪,在古时,一般的人都是五六点鸡叫就起来了,而辰时,无疑是太懒散了。不过微微一想也就习惯了,比如说东骑国,在东骑,就是辰时三刻上班的,北信君本人当然不是一个懒人,他一向起来的很早,甚至可以说,除了在女人的肚皮上,北信君是一个不喜欢睡觉的男人,他总是觉得,睡觉浪费时间。但对于臣子,北信君却是表现出了大度。他认为,一个人刚刚睁开眼睛的时候,神迷智昏,根本不能做事办工,要是硬挺着工作,反而不美,会出差错,在这个前提下,北信君就定下了自己手下的文臣们于辰时三刻上班的命令。在这种充足的时间下,文臣们可以轻轻松松的在起床前和自己的夫人再打一炮,然后穿衣,洗漱吃饭,甚至可以再解个大便,然后优哉游哉的上班去。想到此处,朱夷吾收敛了笑,平静如常的说道:“既然如此,明日辰时,我再来打扰上大夫好了!”

樊余这才恢复正常,笑着道:“如此,樊余送贵使一步!”说着,两个人一并身起,相互谦让的出了府门。一直看着朱夷吾离去,樊余才带着喜笑……又出门去了。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