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四百七十二章:军权的麻烦

秦歌一曲 第四百七十二章:军权的麻烦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虽然是北信君说有“事”要她做。但这时,王良却是如常的拿出了一份薄的牛皮夹子。她把东西放在了夏柔的身前几案上。然后道:“本来是一会儿要给你的,但君上既然已经说出来了,那就现在吧,你一会儿拿去仔细看看,这件事情很重要,其中君上还有批注,你可以有你的想法,要怎么做都行,但之前要让本相认可。还有君上的批注,一定要如上执行!”

这话一说,却是摆明了两点,一是再次确立王良女相不可动摇的政治地位,北信君要做的事情一般都是和她直接商量,按理说这是不对的,会让王良把持权柄,但问题是当时的战国基本都是如此,比如魏王之问政于公叔,再好比韩国的韩侯问政于申不害,现在又加上了卫鞅,这都是国君把国家的治政之事全盘的交到了臣子的手上,任由臣子去做,他们只在后面看着,盯着,就是这样。想也是知道,国君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学韩侯,可以和申不害一起同心同德的治理国家,也可以学魏王,把国事都交给丞相办,自己玩乐就行了,还可以如秦公一样,自己跑去给臣子打下手,处理手尾的事情。测试文字水印3。现在北信君也是如此,他把一切都交到了王良女相的身上,而他自己基本不管事,有什么事情,他一般也都是推到了王良女相的那里,这里面必须说一下,并不是说王良就很能干,而是东骑的制度好。论才能,王良再有才,也不是卫鞅、申不害,她只是一个有点才情的女人。她唯一比两人高明的地方就是她女人的身份,这让她可以长时间更细致的从事工作。而且和卫鞅、申不害不同,她也不是一把全抓,很多事情都是放手的。

看见北信君与王良女相这么合拍,众臣都没有话说了。王良巧妙的一引,就是表示,她也是同意竖立妖教的。教权利于统一,利于东骑掌控大草原。如果按儒家的思想,那不外乎仁德信义的一套,但这种东西在大草原,还不如信仰更能迷惑人心。草原人吃了屎才会信这种东西。他们相信的是力量,东骑国如果不是摆出了一副如日方中的态势,如果不是它的军队战力和它的国家富庶都那么出众的话,这些草原人至于上赶着当东骑人么?仅仅是学信义,学仁德?那真是见鬼了,在中原都行不通的玩意,真当草原人会信?

就好比日本人,他们就非常狡猾。测试文字水印2。从古时起,日本人就向往着中原,向往着我们的中原文化,在唐朝的时候,他们开始取经,他们把唐的大量制度什么全都搬到了日本,还有佛教,他们也学去了。但在日本,佛教到了最后成了什么?僧兵!是地位和力量的象征,还有点中原佛教的那种味道么?当然没有。在日本战国中,佛教和织田信长还死K了一仗,可惜打不过这位第六天魔王。而至于我们国家后来的一些东西,比如说程朱理学,比如说小脚,这些东西日本学了么?他们不学,就算学了也占不了主流!日本人要的非常精到!中原是一个过滤网,他们崇拜中原文明而又会分别分类。就算是他们学我们闭关锁国,可是当西洋来到后,日本又迅速脱离了那种病态的政治,从而进入到了明治维新。

所以,北信君不会选择用漫长的时间进行教育然后王化草原人,也不会选择仁德儒学来对待那些强者崇拜者们,而是选择了对付愚昧最好的一种武器。测试文字水印2。你要信仰,我给你信仰,只是不同的在于,你们过去信的是你们自己的东西,但是现在你们信的是我要你们信的!北信君自己就是大妖王,他自然可以左右妖教,利用妖教,这些一旦上当,就会变成狂信徒的野人,那种信仰的力量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人说德国希特勒的堀起很神奇,说白了就是希特勒成功的在人民的心理建立了对他的信仰,德国人相信希特勒,这种力量发起作用,自然是威力无穷,不然那些信邪教的也不至于会傻BB的跑到**前去**了。在我们看来这是傻到没边了,我们怎么都想不明白,人怎么会傻到这个份上,但是人家信了,迷了,就是那样。所以北信君才会要建立妖教,单一天帝的崇拜,可以最完美的凝聚国力,怎么可能因为一点点微小的瑕疵而放过?

如此一来,二夫人教堂就正式确立了下来,由于是北信君自己花钱,这一点上不会占用国府的钱财,也让众臣们接受。测试文字水印7。在臣子们的心理,最无法接受的就是国君乱花钱。这个乱花钱是指花不必要的钱,比如说给自己建宫室,给自己添置别的东西,甚至是胡乱的赏赐人。

比如说电视里嘉靖皇帝一开口要赏绢十万匹,但他并不知道,国库里的绢却是不够了,胡乱的花这么大的钱财,把国库视为自己的金库,这正是亡国君主的通病!但在这里,北信君有先见之明,他先定下了自己只可以从国库里取多少钱用之于私,而同时的,他自己还做着生意,还投资产业,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自己给自己挣钱花,而这种生意都是合法的,所以不会存在与民争利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与民争利,就是利用官家的势力在商业上进行不正当的商业活动,这当然是错的,北信君现在还没有蠢到连生意也做不好的地步。自然是财源滚滚了。他自己就和王良说了,要让白家出面……在这里不得不说,很大程度上,白家已经默认这位国君姑爷对白门的财产进行侵占的事实了。

所以北信君有足够的钱财修建一座微不足道的教堂。测试文字水印3。这可不是太容易了么!

“现在想必各位也都知道,秦国不明不白,发兵两万,陈于渭南,又先后增加了五万兵马,伺我东骑。多事之秋,还望各位继续任政,不要懈怠!为求不战之诚,本君决定,即日前往北定,坐镇于北定,希望秦军可以平安回去!”北信君说了这番结尾的话,想要退了。

但说到此,北信君却是犯了一个错误,他低估了手下官员们喜欢插手军事的毛病。农部大臣白舆上前说话:“君上,既要臣等安心于政,总要给臣等交一个底,我东骑到底有兵马多少,装备如何,战力如何,现在的情势,我东骑是如何应对的?”他这一说,其余众臣也都一一附议。北信君看向王良,道:“女相……”王良不说话。白舆道:“君上,女相从不和臣等议论军事,这是不是当我们是外人?君上也当知道,我们出身于墨家,墨家所长者,守城也,君上把情况告诉我等,我们也好为君上谋划一二!”

其实现在的白舆、柒金茧、梁错都已经投入到了东骑军中,比如说白舆和柒金茧,这两个人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看是农部大臣,但是实际上,他们却是一天到晚的研制机弩,现在他们正在改良可以行军的弩车,还有机炮,所以两人对于东骑军的军方情况,总是想要多了解一下!这样说来,北信君意识到总是这样一直完全的阻隔文武也是不好,看来是必需要组织一个致力于军的部门,叫军机处?这太恶心了,叫内阁?算了,北信君暂时还不想这样乱政,只是致力于军事的一些事,比如说军器,军资,军队的基层建筑,这样说来,军队真正要的是一个后勤部。一直以来,东骑的后勤由女相王良负责,是她做为中间人,把内政的种种收入,投入到军方,这笔资金一般都由她定量,虽然彭卢的小熊们也有处理细碎的事情,但老是这样,的确是不太好。测试文字水印3。

可这也绝对不意味着北信君现在就容忍文臣们把手一下子伸到了军方来。这是绝对不行的!不消北信君说话,看他一直没有说话,王良站出来了,道:“军方的事情,君上自有分寸,一切,我和君上都有主意,你们担忧国事,这一点很好,但这种军国大事,也不是对人随便说的,我东骑军的调动人数,全都是秘密,除了君上等人,余者不得乱问。”

柒金茧道:“我等也都是东骑臣子,军国大事,怎么就不可以知道,若是说一切具体战事,不说也罢了,现在我们东骑有多少军队,装备如何,是不是可以对抗秦军,全都不知,这样怎么能让我等安于政事呢?”他一说话,一些臣子都“是呀是呀”的说起来了,一股文臣参与军机的风气一下子暴发开来!这还是在东骑,如果在东方,朝臣们早就闹事大罢工了。

“轰”的一下子,细碎的鳞片击打出悦耳的声音。在这声音里,是北信君站了起来。

一切都静了下来。测试文字水印7。北信君离开了他的宝座,鳞片的甲裙从座椅上拖着发出声响。大笨靴更是在地上发出连绵的声音。王良知机的叫道:“就此散朝,各归各位!”但人还没有散开,北信君走到了教部大臣桑纹锦的身边,道:“桑学令,关于我东骑扫盲运动怎么样了?”

桑纹锦没有想到北信君会和她说这种问题,站了起来道:“年青人还好,但过二十的,就很难,到了三十的,就更难,他们只满足于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北信君皱了皱眉头,他对这个现象不是很满意,但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他只好转移目的到下一代道:“孩子们的学习如何?”桑纹锦很高兴的说道:“孩子们的学习很好,他们已经开始会认字了,很多孩子们都学会了上千字,但是我们的课本不够了!”东骑的课本知识全都是由北信君一手骗篡的,也有其它人的一切功劳,但主要的识字之类的东西,都是北信君编的。内容全都是洗脑的教育,比如说“我是一个东骑人”“爱我的兄弟,爱我的姐妹,爱我的父母,最爱的是我的国家”“我们都是第三天帝的子民”“我们生活在国君的恩德下”“我们要自强不息”“我们要为国君效忠”等等等等。测试文字水印6。还有大量的东骑歌曲,这些歌曲通过音乐的形式教学生们认字,所以进展的很快。虽然从北信君打下了义渠后,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但真正用得上的,还是这一年的时间,可取得的教育成绩,却是喜人的。

“开办一个学前班,把你们认为聪明的孩子集中起来,给他们一年的时间,让他们好好学习,尽快的学字认字,特别是学我们东骑的法律和知识,我们东骑的地盘太大了,山东的士子们儒学风气太重,不堪于用,你们墨家也有太多的人下了山,再要人怕也要不到了,只好我们自己培养,必须尽快的把各农令培养出来,这是重中之重,还有,要派出识字的老师们,尽快的过去教那些占领地的人学习我们的文字,唯文化文字上的统一才可以算是真正的统一!至于其后的学习材料,本君会让女相转给你们,固国之道在于农,富国之道在于商,强国之道在于工,保国之道在于军!但这一切,都不是根本,真正的根本,是教育,唯有建立真正健全的教育制度,可以让我国有足够的人才,此方为真正的兴国之道!”

桑纹锦也对这个说法认同,感慨道:“君上如此重视教育实学,臣敢不令命!”

交待了这一句,北信君负手离开。测试文字水印6。到了正午的时分,女相王良来了。

北信君在这个时候还在抱孩子,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孩子的人,但现在他需要抱着小孩来减去他的丧妻之痛!一般来说,进入郁郅王宫,是一定要传令通报的,虽然郁郅王宫一点也不大,但这种仪式还是必要的。只是女相是可以例外的,她可以不经过任何的通报,随时随地的进入郁郅王宫,想做什么都可以。甚至她可以进出北信君的私人房间。

不要问的,王良在一边的大靠椅上坐了下来,一眼就看到了在面前几案上的牛皮袋,王良拿过来,道:“是新学的课本资料?”一边说,一边打开,一看,果然是的。北信君道:“这很重要的,我们东骑可以在一段的时间里靠东方士子,靠墨家的弟子,但是我们的国土太大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民太少了,不然,虽然有千百之众,但哪里顾得过来我们这一片庞大的国土!国家要发展,不是派出几个人去管就行了的,派出去的人,一定要有才能,要能任事,要能把事情做好。尸位素餐的人在我们东骑没有市场。”

王良抓住这一点道:“君上说的不错,但是白舆和柒金茧二人绝对不是尸位素餐的那种人,他们两人都很有才能,对君上的忠心也是大于墨家的!”北信君顿了一下,笑道:“你多想了,本君不是对此二人有意见,但……关于军方的事情,还要从长计议!”王良道:“话是这么说不错,但是军方的事情也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现在君上交手于那些男孩们,时间短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时间一长,要说不会出问题,君上也没有这个自信吧,对于军队,一定要有一个可以名目的总部!君上,现在的东骑不是一个小国了,而是一个大国了,君上自己当有决断才是!”北信君犹豫了,王良说的对,军方的确不利于独流于国政堂之外,比如现在,文臣们对于国家的兵事没有什么热情,军方只有两个人可以管到,王良和北信君。

现在的几个主事的小熊们还小,对北信君的忠心十分的足够。但时间是会改变一切的,这帮小熊们把持着整个彭卢城,这是军方的独立之城,长久的话,自然是会出乱子。

其实北信君自己也意识到了,他当然有他的计划,比如说刘已吾给分到了第一鹰扬军团领军带兵去了,刘而已、刘金吾、刘持白、刘兴波也都给分出去独立带兵,彭卢现在留下的人已经只剩下刘三省、刘省言、刘步老、刘迟重五人了。本来东骑的军力不够,还不到机会成立青颜军团和色染军团,但北信君还是执意的下令让他们做了,结果一年过去,也不过是组建了三千人,加起来六千,这其实就是在对彭卢进行控制。可就算如此,彭卢城还是有着太大太重的权利了。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