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四百六十五章:办报

秦歌一曲 第四百六十五章:办报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当然,如果说东骑国老是这样向秦国屈服,也许是会在国民心中造成软弱的印象,但这却并不重要。因为百姓也不想和秦国开打!这是为什么?很简单,看看东骑国的国民,他们有逃到东骑的老秦人,有曾经的义渠人,有其它各族的族民,有曾经的朐衍族,还有新加入的散户民众和一些羡慕东骑人好生活的林胡人。除了东骑国的那些给北信君解放的奴隶,还有一些对秦国仍怀有仇恨的义渠人,大多数人都不可遏止的有着严重的东方大国恐惧症!

在中国古代,最开始的三皇纪元里,人类在各个山头繁衍生存,形成了无数可比天下繁星的大小部族,之后,这些小部族开始争霸中原!什么是中原?就是长江以上,黄河为中心!最后黄帝胜出,开始了五帝时代!在这里,黄帝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吗?当然不是,他是当时诸族的族首!也就是部落联盟的首脑!当时的物质还不发达,当首领除了可以多操几个小姑娘外,也不见得就比别人好到哪儿去,所以争权夺利,还不是很严重,可就算是如此,黄帝仍玩着他的小把戏,就是对权利的热衷,每每就要带着大家去打别人,这样把中原的威名一点点的打出来!随着之后的几代发展,最后终于把中原的威名给确立了起来!

中原,代表着权威,代表着力量,代表着,你不老实,中原就会过来打你!大家一起打你!一个小部族而已,你能翻上天么?那可不是一个笑话!中原,代表的是集体的力量,说来说去,还是力量!这种力量代表着正统,它深入人心!此后夏也好,商也好,都是以中原正统为名!直到周得了天下!此后幽王无道,太子被废,申侯引来了犬戎诸族,在当时,犬戎人并不是要造反,而是要帮助中原,好博一个名爵,但可惜的是中原周军已经不堪战矣,最后戎人无有军纪,杀红了眼,就干脆造反了。测试文字水印7。但随后,中原小国纷起中兴,秦国更是杀戎人杀出来的秦国!所以对于现在的中原,对于现在的秦国,东骑的老百姓要说不怕,那是不可能的。君不见魏、赵、韩、燕等诸国之内,有着大量的胡兵,这些胡兵打仗拼命,而不拿工钱,就指着自己能脱去戎皮,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原人。测试文字水印5。对于这种心态,就好比农村人之望于城里,中国人之望于欧美日韩!说崇洋媚外不恰当,但仰慕中原的文明与强大,那却是真的。正是这个心理,东骑人一面对外保持强大,但对秦国等东方大国,却是采取着友好的外交。

这种心理按理来说,是不对的,这会导致军心的涣散,军队还没有开打,士兵先就在心理害怕,这算什么道理?唯一值得幸运的是,北信君有着战无不胜的名声,有他在,军队就算是害怕,并不是不能战,而且军中的基层骨干都是二期的小熊,他们唯北信君的命令是从,所以可以有效管理到普通的士兵!不然,这仗根本没法儿打。

说到自己去北定,这让北信君有种想笑的感觉,在现代社会,有一个智障导演,拍了一部电影叫《赤壁》。里面打仗好笑的很,刘备竟然会有发亮的盾牌,了不起,关二哥竟然跑到曹操的面前装酷,也是好笑。一场战争大戏,拍成了武将表演武力的个人秀。测试文字水印7。连周瑜也下场表演。真不知道导演脑子里是不是进屎了。但现在何尝不是这样?北信君发出不后续的兵马。二十万以上的人集中在东骑国的北部,为了保持那里的稳定,两支骑兵师是必不可少的武力,绝对不可以抽出来,甚至的能用上的武力,全都用上了,北信君又有什么办法?所以北信君只好效法电影里的关二哥,跑到前线去坐镇,好在的是他不用学关二哥跑到嬴虔的面前去耍大刀,相信秦国再穷,把他射成刺猬的箭支还是有的。说到这里北信君想到了步军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最大的一个原因,由于长期以来,东骑军的建军方式,大量的弓弩都用到了骑兵的身上,这造成了东骑军骑兵虽少,但数千骑兵就可以打败两三万的敌军骑兵,但东骑的生产力是有限的,大量的弓弩装备到骑兵中,这就造成了步军缺少弓弩。

在北赛山一战里,禺支人利用尸墙挡着东骑军一度的不能前进,最后靠着徐英子等十名嘲凤卫出手,才算是打破了僵局!而遇上了敌军骑兵老远的放箭,步军就很难予以回击!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测试文字水印2。当下北信君就提出了这一点!王良道:“如果是上好的精弓大弩,那是很难的,我们不是没有,但是君上你说,这些武器生产出来是要单独成军的,是我们的主力军队的一种,而要给步军配这种武器,显然不足。我看,可以适量的配一部分少量的钢铁弩,至于君上说的那些个现象,并不是一定要用长弓大弓,我看用普通的弓射就是了,既然君上说的,我军的军阵牢不可摧,那就是说,站在战场第五排的士兵是很空闲的,我们可以给他们配五十步左右的普通射弓,他们射击,不要射程,就是配合前面的士兵,以快速射击,这样一来,前军更是可以得到保障,君上以为如何?”

北信君目光一亮。的确是如此。他第一次正视到王良兵家的才能,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想想也是,东骑军步军的前阵牢不可摧,就算是用战车都冲不动。那种斜墙的盾阵,可以让敌军压死压伤,但要说冲垮冲毁东骑军的军阵,那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给一个伍十张弓,利用第五排发动快速射击,这就会让东骑军的步军前面没有抵抗力!说什么临敌不过二十发,一个弓手只能射二十箭,那是笑话,如果拉开弓弦不作瞄准,拉开就射,射一百箭也是正常容易的!敌军一边与东骑军正面接战,一面要提防东骑军的箭支,从第五排雨点一样的射箭,想想都是可怕离谱的事!当然,这是要训练的,也是要配合的,一个不好,后面射不到敌人,反而把自己人给射死了,但在这一点上,东骑军是没有问题的。测试文字水印3。军校的建立,让东骑军有大把听话能干的基层士官,可以有效的管理好军队!

“如果是这样,那这批弓的制作也就不是问题,一般的商家都能生产,如此的话,就用钱买吧!现在本君回来了,你可以下达停止本国人兑换黄金的命令,大量的印制纸币,我们现在发行了多少纸币?”王良回道:“近二十万万!”北信君道:“给本君印五百万万!”王良的脸一下子吓白了:“君上……太多了……”北信君哈哈大笑,重重一拍王良的肩膀,笑道:“你想不到我们这次发多大!所有大大小小的财物,算起来,至少在千万金以上,不过这要时间,但那也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先把一些金玉拿出来用。测试文字水印2。之后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魏、齐、楚发售,同时,我们也要大量收购东方的丝绸精糖等物,本君要你立即组织大商们开始向西方行商!让本君打下的这条商路立时的运转起来!告诉那些商人,一路西行,不收关税,只收交易税!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把手脚放开来花钱了!”

王良擦了把汗道:“这样感情好,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在两年里把君上要的所有军备配齐,同时可以在全国开始大兴建,把我们之前定立的城城堡堡庄园镇甸都给建立起来。人手么,我们就用雇佣的,我们的施工队就可以扩大,同时我们还可以同意让墨家的志士们自募力士来施工。”北信君补充道:“本君这次还带回了一批奴隶,这些奴隶与众不同,是终身奴隶,他们可以替我们工作到死,我们可以用他们来做最苦的工程,把所有的路与桥都建起来,还有妖教的大教堂,这一定要建得庄严宏大!本来这是花费良多的事,本君要拖一拖,但是现在看来,却是可以利用他们,省下了人工,我们又发了大财,在三年内,我们可以维持这样的发展!而且三年之后,虽然收入少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向西的行商,每年上百万金的收入是跑不了的!”

王良悚然而惊:“上百万金?”随之她道:“君上抢钱是次要的,打通这条商道,才是真正重要的吧!”北信君点头道:“光靠抢怎么可以,当然还要用一点手段,你想都想不到,这两百年来,我们西行的一些商人,就是利用这条难通的商道,结果是让禺支人大发其财,本君打他们是打对了!对了,在本君去北定的时候,我们还要有下一步的动作!”

王良倾过了半边的身子道:“君上指的是……”北信君道:“本君要办报!”

北信君站了起来,措着手,然后道:“这件事本想一直想要办,但由于过去的时候,识字的人少,所以很难进行,但是这一年来,相信已经有很多的人都会我们的东骑文字了吧!”

王良不解的道:“办报?那是什么意思?至于说会字,这要托君上的福,我们东骑的文字相比天下战国的文字要简化很多,那些士子们学得很快,有的猜着也能猜出来,虽然不敢说东骑人都会字,但是在南边,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一些大大小小的城,那些地方官多多少少也是会说的!”北信君道:“办报就是办一个向百姓们说话的东西。测试文字水印5。测试文字水印4。我们把我们要说的东西和一些我们想让百姓知道的东西印在报上,让百姓们看,培养他们对我们国家的参与精神与共同感,要利用他们,让他们为国家的喜而喜,悲而悲,利用好了这一点,可以无往而不利!特别重要的是,这一点除了我们东骑,别国没有人可以办这件事!”

所谓办报容易,关键在纸!东骑有纸,可以随自己的心情办这种东西,但在东方国家,在那些外国,他们都是用简牍记述的,虽然北信君开始用巧妙的手法把纸当黄金往外出售,可是却并没有放开来用。测试文字水印6。外国的士子买到了一沓纸,比老婆还痛惜。可以休老婆,不可以丢了纸。文人的心声就是文书以情,写在这纸上面,自编成册,这绝对不是那些简牍可以比拟的!故而一俟北信君这样做,诸国也只能这样看着,他们办不了报。

王良来了精神,道:“这样感情好,我虽不是太理解,但也知道这必然非常重要。一下子掌握全国百姓的声音,小民无知,我们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利用好了,当真是好处无穷!不知君上想怎么办?”北信君道:“我们办两份。一份是官报,把我国中大小事传与众官而知,当然,这是要控制的,有的可以让他们知道,有的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此点要死死捏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们还可以办军报,只在军中发行!这两种,官报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让外人知道我们让他们知道的,但军报要保密,除我军的士官军人,不得向外流传。另一种就是民报了,民报要大办!我们可以分成几个版面。一可以让百姓述说我们的一些法令,国家的一些方式,还可以说我们国家的进步与富强,说我们国家的前进,要让百姓对我们国府充满信心!二是说国外的战事,让百姓不至于无知,我们要告诉他们一些特别的,免得一帮孙子没事干了就瞎闹!比如卫鞅……他在秦国变法,变得怎么样?”

王良笑着摇头道:“法过于苛!并且重农抑商!君上想来不知道,秦国的商人已经全都到我东骑来了,法律竟然规定商业破产,就要当奴,这真是岂有此理!秦国国内怨声载道,但秦国的根本问题却是得到了解决,大量的百姓现在开始种地了!只是……”摇了摇头,王良否定道:“官府变着法儿让百姓拼命种粮,然后把粮食大量的上交于国,称这是爱国!莫名其妙!去年渭水大刑,卫鞅一次杀了七百人,一年杀了上千人,刑人之数更是超过了十以万计,街上一下子多了无数少指黥面受劓之人,惨不可言!此法虽可一时强国,但不是治国正道!”王良就是王良,一眼看出了此中的问题!

这个方法虽然让小民百姓有了种田参军的积极性,但同样的,秦民却等于是给勒住了脖子过日子,现在还好说,但时间一长,秦民的血勇之气就会流失,每个人都会变得麻木于自己的农田,唯一的出路就是从军,可一旦国府无法兑现军功应给的钱财田地,那就意味着军队战斗力的消失!历史上,当秦始皇死了,士兵们看着自己可能拿不到自己的欠饷,竟然不听秦二世的宣召,不去战斗!在历史的解释上是说,军队不服二世,但这是错的,关键在于,秦二世和自己老子一样,只想要调兵,却是不肯花钱!他不给军队的士兵付清始皇欠下的帐单,士兵当然不想要战斗了。测试文字水印8。卫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耕战”!交的公粮多有爵,打仗斩获多有爵。这里面,军功的爵位是最大的!重赏!这重赏不是说笑的!

什么是重赏?斩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服劳役的“庶子”一人。也就是说,斩敌甲士一个头就给一顷田,占九亩大的房子,还给你一个仆役!仅仅只是斩一个人!这得多大的赏?历史上秦国在始皇时一下子平灭了整个六国,多少士兵立下了大功,多少士兵斩获了足够的人头,这些换算成了军功,得要多少田地,多少房屋,多少仆役?别的不说,单单就是说仆役,大量的民夫给抓去修驰道,修长城,哪有足够的民夫给士兵?甚至一大批士兵也给拉去修长城了!

虽然秦国一直行法家,但是却也让卫鞅的法给毁了。这并不是卫鞅的错。只是法定下了,但却没有执行好,结果出了错。没钱的士兵不想打仗,交粮的平民也得不到丰足的物质生活,秦国这才走向了灭亡!但也可以从这里看出,卫鞅这种一下子的大赏,是错的!国府无力付这和钱,自始皇死后,信用破产,卫鞅之法自有其过也!这并不是卫鞅的错,而是时间的错,因时而当变,守着一部《商君书》不变,秦国自然走到了尽头。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