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二百三十四章:出兵日

秦歌一曲 第二百三十四章:出兵日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接下去的这几天里,一切风平浪静。东骑人办事极快,仅止是两天的时间,就清理出了一处窑洞,入住里面,荫凉一片,竟是叫人再也不想出去了。玄奇安置下了墨家弟子,给引到了一处静窑,这是王良令人给她专门弄的。整个窑洞里还有一点的土腥味,但很快,就有人搬来了香炉子。

刘羲也没有再露面,倒是嬴山出现了。这嬴山左转右绕的,还跑来和玄奇说了一会儿话,见再不能打听到什么,这才去了。玄奇没有问王良,但王良却告诉她了。还是东骑的保密制度闹的。这玩意就是这样,越是不让你知道的事情人往往就越是有好奇心。

不过玄奇却没有如此,她静静的冷眼旁观。就见那些给她们挖地窑的健奴欢声笑语的开始了新的工作。东骑人真是一点也停不下来,他们讲究无论如何也要给自己找事情做,不能让人停散下来。现在,他们正在堆土砌墙,挖地基,种树木,开始修一座名学族学的建筑。

用王良的话说,这里将会是一所学校,今后东骑的孩子正常都是要到里面去学习的。测试文字水印4。而墨学就在其中,王良还表示,如果可以,一会就要请玄奇教学一下,对此,玄奇同意了。

直到第三天。

震耳欲聋的建鼓隆隆的敲响。这可不是一般的玩意,按理说,除了战争,很少会敲这样的大鼓。这是早晨,然后却惊动了整个东骑的人。

嬴山跑了出来,他的衣服都不整,看着一个个巡兵游骑出动。感觉不是太多,整个东骑处在一个奇怪的气氛中。他不知道怎么回事,便叫人来问。可东骑有保密制度,普通人怎么可能知道。嬴山当即就要找刘羲,可惜的是刘羲不在,他又去找王良,然而,王良也不在。最后,嬴山要见猗涟。

猗涟却是见他了,当时的猗涟正在和玄奇一起用餐。虽然建鼓惊人,可猗涟却是敦视无睹。便似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此刻,王良也好,刘羲也罢,他们都在一个地方,校军场。这个校军场上现在黑压压的站满了人,他们就是东骑苦心训练的四十个伍的两千步兵。测试文字水印7。

刘羲行两种军制,一种是速成军制,这些人是最近才有的,有越来越多的游侠剑士,还有一些混不下去的盗贼加入了东骑,刘羲把这些人分老编幼,以其青壮打入到巡卫骑兵里面去,是后备军。这样一来,巡逻的任务,就可以从这四十个伍里免去了。

现在的东骑,除了两千给训练的童子军,就是四百多的新加入族军。这些族军都是半牧半兵,不算是真正的士兵,不入军籍。他们分出两股,一部放牧,一部巡逻护卫。

其实现在的东骑外部已经有了一批追随者的秦民在护卫,可刘羲对此还不是很放心,于是在内部这么轻松的情况下就又招了一支巡兵。那话怎么说的,安全第一!

现在东骑真正在册的骑兵只有三十人。不过这三十人每一个人都带着两个仆役兵。也就是说实质上是九十人。这其实很正常,传说中斯巴达的三百勇士的战果,其实也是建立在六七千底比斯杂牌军的帮助下。测试文字水印5。事实上,斯巴达人战斗,一向是全员的战力,所有辅助工作都是由别的杂牌军或是他们本国的希洛奴隶做事的。与之不同的是,斯巴达人非常瞧不起这些辅兵,视为贱役,他们甚至无法接受这些辅兵立下战功,有一次斯巴达人在战斗的时候得到了一批希洛人的帮助,可回报的是,斯巴达人把他们引入神庙,再全部杀死。

刘羲可不是这样,他新建的这支骑兵可不是如此的,而是定性为升级制度。比如,一个正选骑兵他会有一个刀的月钱。仆兵是没有钱的。但战斗过后,仆兵如果立下战功,由其侍主承认,就会得到正选兵的资格和待遇。而正选兵的待遇是可以想知的。不说一个正选骑兵可以得到两个仆役,这两仆役还是由部族认养,同时他们还有获得战利品的资格。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堀起就在于他对战利品的分配制度。当时的草原部族和战国时的草原是一样的,打仗什么的是一会事,可战利品,绝对是全部归于主人,部族主人会依自己的心愿把它们分赏下去,但事实上谁都知道,有几个人不贪心,会真正的把财宝往下分赏?在古时候,对于士兵来说,薪俸是很少的,大多数士兵只管饭而没有食物。测试文字水印2。

比如赵国和魏国等大号的战国,他们就是如此,他们有的时候会故意把自己军队里的国人清除出去,换上戎人,然而仍报着国人的名字。这样一来,戎人会得到国人的身份,而军官上级会得到他们的薪饷,但戎人还是没有钱拿!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士兵如何会打仗?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战利品的分配上。

赵国李牧其实就是如此,他规定,战利品一律由军中士卒自行分配,他只要十分之一!

这当然是违反国法的。在汉朝的时候,汉军和匈奴大战,缴获的东西牛马羊帐篷什么的多不计数,马就算了,全充军了。但那并不足用,因为匈奴人会先一步骑走马,而战马来说,对汉人的消耗也太大了。测试文字水印7。所以多以牛羊为主,这也是一笔想不到的巨大财富。

可要面子和不知柴米贵的武帝盲听儒学者的话,在开始把这些东西当垃圾一样堆积在一边,然后当有敌来降,他就把这一切全还回去!以示仁德!换句话说,汉武帝打仗,傻BB的不要战利品,并且,他不要不是给士兵,而是还回去,还给匈奴人。

刘羲可不是那样的人,他深深的知道士兵的想法,士兵的心思,还有那些社会底层人物的想法。所以,虽然那些仆役兵没有军薪,但可以出战,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得到战利品。

一百名正选的士兵斗志昂扬。这也是古代战争的一个特色。在古时候,一支军队要打仗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别的,而是士气,那士气一般来说用什么来鼓舞最省钱并最能达到效果?那就是英雄主义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有一个能战敢战的勇士带领!

项羽是怎么起来的?就是靠他个人的武力。测试文字水印4。吕布是怎么招集到张辽高顺之类的牛B武将的?要知道,他只是一个贱户出身,他的身上还有胡族的血统,可就是因为他的武力名扬天下。大英雄冉闵在几临绝境的情况下,仍是有人愿意跟随他,哪怕当时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死路。

无它,英雄作用耳。这也是当年吴王阖闾之所以不惜一切的谋刺了庆忌的原因。庆忌不死,吴国不宁!他阖闾的位子就不会坐稳。

虽然刘羲的部族兵少,可息虎也好,十五也罢,他们都是知道刘羲厉害的。这就是一种盲目的迷信。也许一般人很难理解这些人为何对出征义渠信心十足,但这一点就和我们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些轮子功那么假牙,却偏偏有大把人相信的原因,那种迷信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智商。

项羽即使到了兵败落亡的前时,手下也有二十八将死命相随!

刘羲在短短的时间里让一块土坷垃的河道岸地成了现在的丰足富野,这本身就是一种传奇式的奇迹。测试文字水印7。诸葛亮那么大的才,他也只不过是随意的指点了一下村人的生活,随便造了两个水车等物,就给传为学究天人了。这也从一个侧方面反映了普通大众对人才的看法,只要给他们一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好处,他们就会认可你。

至少,现在这里,刘羲本人已经接到如木河等一众秦民要求和他一起出战的请求。但刘羲拒绝了。这是潜规则,刘羲是以部族的名义出战义渠,胜也好,败也好,责任都是他的。

可如果加入了秦民,这件事就变得和秦国人有关系了。这样的话,就可能会严重引起两国的战事,到了那时,义渠人会盲目的认为这一切是秦国的背信弃义,他们可能会召集大军向秦国宣战复仇。秦国显然是不可能会打的,至少现在秦国没有国力,如果真要打,秦国的复苏就会推迟到五年以后。那是秦国付不起的代价。

除非秦人确定义渠会败。但这怎么可能,从哪里看,义渠都是强势,换了刘羲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希望有多大,他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只能这样做。测试文字水印9。

在出兵的时候,刘羲自己也紧张,他很担心,义渠人会集中大军来对付他。如果义渠人一下子就拿出了三五万大军,刘羲还真是头痛。幸好,就如外人不相信刘羲会打败义渠的一样,义渠人也不相信一个小小的部族千多把人,就敢向自己下手。所以,义渠调出了主要战力的五百牛骑兵,这已经是很给面子了。要知道,这五百牛头兵可以冲杀一千以上的秦国骑兵!如果只是东骑一族,那在义渠看来,这五百牛头兵完全可以对付了,而且,还有一千多农牧兵呢,那虽是杂牌兵,但也是兵,可以起到作用。

但再多的紧张也是多余,刘羲虽然武功高强,但他本人并不想当项羽,当霸王,他对真正的冲锋陷阵其实兴趣不大!刘羲完全知道,一个上位者亲临战阵,带头冲杀,是一件多么不智的事情。这种方法不利于大军团做战,不利于自身的安全,还会让自己的士兵对自己产生盲从心,严重的话,甚至自己不在,他们就不会打仗了。测试文字水印8。

那些喜欢阵前冲杀的,项羽,吕布,关羽,张飞,曲韦,他们都没有得到善终。

不过,这就是一场赌博,刘羲只能如此。

鼓声停了。士兵们依次战好,整个大校场鸦雀无声。骑兵也在,但五百匹马都打了嚼口。

刘羲带着王良息虎十五刘已吾刘而已刘病己等十熊教官踏上了阅兵点将台。这说来寒碜,所谓的阅兵点将台是临时拿木头搭建的。本来王良提议建一个高大的台子。可刘羲一语拒绝。东骑不要面子工程,搭建一个高高的石台看上去的确是气派一点,但话说回来,因为是石台子,这个看似简单的工程其实要花费很大的人力,而且,一个台子,除了仪式一下,还有什么作用?用石头建,那不是笑话吗?徒费人力而不得实惠。

在刘羲看来,国人的面子工程实是要不得,比如大商,大商的一个错处就是把大量的财力无聊的浪费到了祭祀上面去了。测试文字水印1。他们不仅用牛羊等物,还有大量的奴隶,并且还要建造那些用于祭祀的器具,比如青铜大鼎什么的,还有祭台之类的。如果不是这些的铺张浪费,刘羲相信,大商不一定会给西周取代。相比周军那种普通杂兵,商军的系统可不是说笑的!中国真正的军事制度的完善,其实就是出于商朝!

虽然是木制的高台,但也是个台子,高台之上,俯瞰万千。刘羲也好,王良也罢,一众的上台将官都在心里升出了一股难以言叙的心情,那是一种豪情,一种气势!

两千多士兵的鸦雀无声带出的这种凝重,更是在这一刻形成了一种凝聚力。这便是有心!东骑上下都有心,他们都相信自己能打败义渠。凡事在心。只要有心去做,先就成功了一半。

凝重的气氛持续了一会,刘羲满意的点了点头,时间很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至少这些童子军已经学会了如何把军姿站好。但这也让息虎等人心里发寒。因为他们是骑兵,从开始,他们学习练习的就是骑马射箭,他们也练姿势,但那不同,他们只是练习成队的骑马,在行进中变换队型,这和步兵的军姿是完全不同的。

事实也是如此,骑兵的训练方法就是和步军不同。比如汉军的步军强大,技击之术更是出神入化。但匈奴人对汉军的战斗一向是远远的射箭,而不肯上前撕杀。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不得以训练骑兵,不过汉军多数没有骑过马,想要一下子学会骑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学好骑马,汉军做了一件愚蠢的事,就是骟马,他们大量的骟马,因为这样的马会比没有去势的马要便于骑乘。这导致了中国自汉以后,每有良马,一律阉之的传统。

刘羲没有让息虎他们学步军的方法,一个是太累,另一个就是没有必要!

打破一切沉寂的是刘羲,他举起了手臂,向前伸,这是步兵军礼。

两千步军一起,霍地把手臂伸出,齐声高叫:“大统领大人万岁,大统领大人万岁!”

刘羲自命为东骑大统领,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在军方加的职位。之前的军队不成规模,现在可不一样了,一定要让士兵们知道最高长官的官号,这样才有助于管理。

两千个人,两千个声音,却是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刘羲甚至感觉出这扑面而来的气息。他再度点了一下头,回过身来,对刘已吾等人众道:“让他们礼毕,稍息!”十名一期学员兵行礼之后下台,到了军阵前,一字排开,定心静气,然后道:“全体都有,礼毕!”两千个手臂放下,却只发出一个擦音。“全体都有,稍息!”两千步军再度动了一下,整整齐齐,将一只腿迈出了一个小幅度。

十名教官转身,刘已吾踏前三步,向高台上刘羲叫道:“全军官兵,集合完毕,请大统领大人指示!”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