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二百六十九章:走出悲伤

秦歌一曲 第二百六十九章:走出悲伤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7:44:33 来源:笔趣阁

有人说谈一场恋爱是治疗心理伤痛最好的方法,这个说法的确是有道理的,至少刘羲现在的心理好过多了。wWw.tXT6.NET正当刘羲回自己居处的时候,他听到了一声声又一奇怪的声音,这可不是好听的骨玉篴声了,而是一声声清脆的“笃笃”声,感觉似是啄木鸟。

刘羲这回没有兴趣再看了,他径直走着,可哪知道,这一会不要他绕道了,而是直接在他的眼前。那是之前用来训练骑兵的校场。现在已经废了,骑兵的训练营已经移走,在此地,只是一些木桩子而已。

然而,此刻,一个白衣的女孩正站在木桩前,用一根铁条,不断的刺击着。

本来刘羲对这是一点也不会在意的,可当他微一留意,却是吃了一惊。女孩的这记刺击术是刘羲教过陈武的。陈武是刘羲的徒弟,和刘羲学习武功,刘羲也教她一些粗浅的玩意,可是这些玩意在这个时代却也算是了不起的本事了。

比如说现在白衣少女的刺击术,这是一种站离桩五步的距离,然后利用突然猝起的发力奋然出剑,这其中关系到脚下步法的变动,还有扭腰发力,并且手腕也要转动。这其实就和齿轮组一样,一轮带着一轮,最后发出无法抵挡的庞然大力。阿基米德说给他一根杠杆他能撬起地球,这其实是一个错误,再大的杠杆,可对于人类来说,人的力量只是一粒浮尘,只有多重组合起的齿轮组才能真正撬起地球。

由于甲具的出现,在现代贵族中,他们往往会在自己的身上穿着一件甲,比如说吴王僚身上就穿着一件软甲,公子光想要刺杀他而不得,最后想出了鱼肠剑的法子,最后杀了吴王僚。在这种大规模的甲具文化出现后,过去的那种当胸一剑的刺杀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刺杀,谈和容易,到了秦始皇的时候,他甚至下令,不允许有人持剑近他百步之内。

因为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古人已经发明了利用步法增加冲击力的剑术,比如三步一杀,五步一杀,七步一杀,十步一杀。在电影《英雄》里,就是说那个无名用的是十步一杀。十步之内,通过步法加速的原理,没有人能挡住那样的一剑。在那种加了速的剑击下,剑的刺透力会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本来可以挡格的盾牌都会失去作用,一些甲具也会给一剑洞穿。

白衣女孩名叫水镜,是和刘羲比剑输惨的一个,这个本来失去了信心的人却是再度站了起来,因为她相信一种学说,那就是墨家的布衣粗食,扶危济困,诛杀酷吏,消灭暴政,使兼爱的光芒普照苦难的人生的精神理念。

这种境界,这种精神,这种意志,这种品性,这种力量,是天下任何学派都不能望其项背的。天下名士尊墨翟为墨子,推墨家为天下显学。

当然,墨子也不是没有敌人。除了儒家处处刻薄恶毒的咒骂也还有稳健有力的正面敌人,这就是法家。法家是战国时代一支最有实力的正面力量。他们认为,墨子的主张与行为乖张偏激,只能拯救人世的小苦小难,而无法使庶民实实在在的富裕,无法使国家实实在在的强大。与其竭尽心力帮助弱国防止侵略,何如法家全心全意的使弱国强大?与其一点一滴的扶危救困,何如法家推行变法而使国富民强?墨家是扬汤止沸,而法家是釜底抽薪。这是法家最有力的驳斥。更重要的是,法家反对墨家无视国家法制的侠义行为,认为墨家对变法潮流是一种悖逆,是一种偏狭的扰乱,根本上与儒家的迂阔倒退没有两样!

法家人士认为,墨家的这种侠,是以武犯禁,而儒,则是以文乱法。这两种都是对社会的破坏,然后,他们又是很难根除。

从实质上讲,墨家也是认同法家的这一理念,这个说法很奇怪,但同样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墨家认为法家是匡正乱世的支柱,但是墨家守定的是人世间另一道警戒线,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弊”,要诛灭的是一切邪恶残暴,包括法家变法中出现的邪恶和残暴。人的恶性会从所有的竞争缝隙挤出来,没有墨家,天下暴君酷吏岂非要甚嚣尘上?

水镜向桑纹锦请教,桑纹锦表示,刘羲是一个有才能的君主,这个君主固然是一个奇妙的人,但正如他对内的宽厚,对自己百姓的仁爱,却并非是说他对别人就会如此,如果照这个样子的发展下去,那么,刘羲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暴君,他的才能越大,他将来的成就越大,他的部族国力越强,就意味着他所犯下的恶也就越大!

而恐怖的就是,刘羲本人已经显示了他个人高超的武力,这个人还小心,他的身上正常都会穿着胸甲,对这样的一个人,墨家已经承认,目前墨家的剑士里没有可以杀他的,连实力最强的邓陵子也是失败了,所以,墨家需要一个在未来,发现刘羲行大恶于天下的时候,可以阻止他的人。

水镜现在就立志要做一个可以除暴的人,所以她现在的理念就是拼命的练习刺击一术。

在前不久的时候,水镜曾看陈武练剑。现在的陈武练习的剑术很简单,主要就是拔剑的功夫和刺击术。由于陈武习剑的时间短和她年岁的小,所以败于水镜手下,水镜虽然胜利了,可凭的却不是力气,而是技巧。她一个大女孩却用技巧而不是力气打败了小的,这从哪都是说不过去的。水镜也许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可却是知道,自己的力气非同常人,自己这天生的神力却比不上陈武,这就可以见出陈武的本事另有独到之处。

在水镜第二次落败于刘羲的手上后,她就开始反思,想来想去,却是从陈武身上那简简单单的招法上得出了体悟,特别是惊于陈武五步发剑的力量与速度,这让她先一步开始体会这种发劲术,从而日以继夜的开始练习五步一杀的杀法来。

只是可惜,她只是凭借短时间的交手从陈武身上学的,现在她无论是怎么想,也只是想到几个走步的法子,这样学来,还有很多身体细微处她不知道,这样一遍遍的练习,又怎么可能得到效果?

刘羲却是不知道,还道这小丫头知耻而后勇,微微笑道:“你动作错了,偷学也不像样!”

水镜吓了一跳,只见大坏人刘羲已经站在自己的身边,她心知自己的举动给刘羲看出了,本来就是偷学的,这心里自是有鬼的。刘羲见她也不说话,却并不在意,拿过铁条道:“我只做一次,你看好了。”水镜一怔间,手上已经给刘羲摸到,她吓得手一软,铁条落到了刘羲的手里。刘羲拿着铁条,站出五步,先一个侧蹬步,然后左右交替,在最后一个踏步落在实处,直将地面踏下一块,铁条从足下起,顺着腰往上发力,在手肘腕处转动着发力,一下子,就听“噗”一声响,这根铁条已经没种穿了木桩子。

水镜呆呆看着,刘羲放开铁条对水镜道:“小平胸,发什么呆?”

水镜却是没有恼,只道:“你为什么要教我?”正常,这种技巧都是极其厉害的,谁会凭白无故的交人?甚至可以说,当你掌握到了一门发劲的法子,其实就已经是大师的水准,可以开宗立派建立一个二流门了。如果这个二流门发展的好,过个千把年,成为少林这样的存在也不是不可能。

其实真正说起来,在达摩到少林之前,那也只是一个极普通的和尚庙而已。人说达摩水平厉害,其实是错的,真正说起来,达摩不是没有本事,而是他的本事其实就是瑜伽术而已,他所传到东方的所谓武学不过是一些苦行呼吸术,是瑜伽术而已。少林寺真正的打法武功其实是后来的历代僧人自己研究的,比如少林七十二绝技。

在少林二代禅宗祖师时,这位二祖他本身就是武将出身,可以说,少林真正的发展是这位二祖奠定的基础,这才把少林的体术瑜伽变成了武功绝技,这里面其实就是东方武学融合进去的。东方武功博大精深,这可不是吹牛吹出来的,从春秋时开始,实战武学渐渐兴起,到汉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技击术,到了魏晋时,更有一批主张炼气的,这些炼气师有的是瞎练,可也有成功的,他们和武道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武术第一个顶峰。而到了唐宋时,高手名人辈出,其实,这里面很多一流大门派都是由魏晋时的小门派变成的。它们最先开始,不过是一两个呼吸密法,一些发劲用力的小窍门而已。

听了水镜的话,刘羲不由笑了,他淡淡道:“这只是一个小法门而已,教你就教你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你就算是把这一招练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也是一样伤不了我的,既然如此,我教你也没有什么,一条蛇,安了鹿角,也不是龙!”

水镜道:“这话不对,我如果真的把这一招练到了极至,难道也伤不了你么?”

刘羲笑道:“那是必然结果,你还没有发现么?这一招的剑法,讲究的是通过技巧得到力量,你就算练到极处,可这是以力量的最后构成为主,我的初始力量比你强,你就算练到了顶,可仍与我有不可逾越的距离,那我教你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当我看不出来,这一剑主要是用于刺杀的么?”

水镜道:“那你就不该教我!”刘羲道:“回去早点睡吧,武无止境,你想打败我,是不可能的!”丢下了不明所以的水镜,刘羲回到了自己的居处,猗涟叫人备上了酒食,但刘羲却没有多大的胃口。

到了第二日,彭卢城发回的消息,刘羲大喜,急忙叫来了王良。

王良问明情况,道:“大局以定,彭卢城在手,进退皆由我意,不过以骑兵把守彭卢城太过浪费,大人,我们当把步军悉数调去,同时,把彭卢城附近的地给分了,安定降者民心,我们最好再发过去五百民壮,大人以为如何?”

刘羲也表示同意,道:“好是好,不过,我的实意是要在彭卢城建立一所真正的军事学校,我要把那里变成一个军事营地,全面保密,非军事人士禁止入内。我们要把军事教学完整分类,骑兵,步兵,后勤辎兵,尖兵斥侯,全面教育,全面传授他们战斗法则,我们还要在那里建立一个兵工厂,实验制造我们的新式武器。”

王良道:“那好,我们就这样决定了,我立时起草命令,还有,你现在位高权重,不能再以签名来定权了,应该有自己的一面大印,大人意下如何?”刘羲道:“那好,找人用石头雕一下子就好了。”

王良诧异道:“大人,身份象征,郑重无比,怎么可以用一块石头雕一下子,就算不用蓝田美玉,也还是要用金子来做。”刘羲挥手道:“我不管,我这人不要面子就要里子,没了里子要面子有什么用,我们打仗花钱良多,怎么可以把钱用在这种小事上面!”

王良怒道:“大人这话太离谱了,别的事都可以小,可这种事怎么可能小呢?”

刘羲道:“总而言之我不管,我是不会用要钱的大印的。”

许是因为这件事情,刘羲的精神才算是全面的回复过来,他意气风发,一面下军队开始新的工作,一面开始调兵进入彭卢城,由于刘羲的作风问题,他整个人都搬到了彭卢城,把所有的工作交到了王良的手上,并且逼着王良给他刻印章。

面对刘羲如此无良的作法,王良也是感叹自己的这位主公,她现在是真个无聊,感觉痛苦良多,一般来说,女子会要里子不介意面子,可是刘羲却是不要面子只要里子,却是轮到了王良给刘羲要面子了。总也是不可能让刘羲用一只石头雕刻的印章!

正在这时,猗大回来了,他带回了龙贾的话,龙贾先表示暂时同意刘羲的要求,继续给他赊帐,同时龙贾要求,如果刘羲给他的牛是七千头,那龙贾立时会把两万魏**兵的装备送上来。王良想了想,本来这种事是一定要问过刘羲的,可却是一咬牙,应了下来,先让白福给龙贾送牛,同时,以猗大为使,到东骑去,见那嬴山,然后向秦国请封东骑王。

这样一来的话,那秦国一旦封了刘羲为东骑王,必然要赐下印符。

到时,至少刘羲是不用再想着用一块石头雕一块大印了!这样还可以免费。当然,这不是没有代价,王良授意猗大,表示同意并帮助秦国做中间人,替秦国采购中原武器的生意。

这个代价是秦国目前绝对无法拒绝的。猗大得了令,立时就出发了。

事后,王良才把这个情报回报给了刘羲。出乎意料的是,刘羲没有责怪王良,他大大的表扬了王良,并同意了此点,这里面虽然对刘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有影响,可并不致命。说到底,只在于刘羲能从义渠得到多少牛的问题。而义渠的牛之多,绝对达到了数万头以上,甚至可能更多。这样多的牛,拿出七千头来,并不算什么!

时间飞快,在猗大还没有到秦国栎阳的时候,王良紧急着从东骑、渭南和北定调来了一批的粮食和肉食,到了彭卢城给东骑的大军劳军。因为快要过年了。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