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九章:大秦铁骑

秦歌一曲 第九章:大秦铁骑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这一战中,秦国出动了八万骑兵,和过去不同,曾经,秦国也有战车,大约三千,这是一个大国理当拥有的数目,但经历了四世之乱,到了老赢师隰时,二十三年,年年有战,再多的底气也是用得光了。所以,再要似从前那样,动用大量的车兵,那太不现实了,事实上,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国家,都在大力训练步兵和骑兵。最早的时候,孙武子入吴国,为吴王练兵,以便于伐楚称霸,当时,武子胥鼎力而助之,全吴国上下以练车战为名,实质上,练出了一只日行百里的步骑军兵,人数不是很多,两三万的样子,可就是这支军队,把楚国的战车打得一无是处,楚国十万骑兵竟然在行军上赶不过这支步行军?自此,中原大战,谁都再也不能忽视步兵的作用了。

的确,车军是好,用来破阵更是有着无上的妙用。

但,真正说起来,山坡地不能用,乱石地不能用,非平坦之平原才可以用之。

但现在的战争已经让孙武子教坏了,再傻的将军也是知道,谁会和你在平原之上进行大战呢?所以车军的意义形象多于它的实质化。各国都载减了车兵数量。

在这里,除了齐、楚、燕有一定规模的车兵,我们可以看到,大霸主魏国,这个自魏文侯起的老牌子大虎并没有足够的车军,换言之,车战军不是没有,但不是主力了。

魏文侯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的心胸宽广,儿子是有名的败家子,可武侯死后,一样给魏惠王留下了足够的资本,走了吴起,还有庞涓。

魏国仍是目前天下最强的霸主。

除了秦国这个不知死活的,谁敢向它动手?

其实,早在吴起练出魏武卒时,他就感觉到秦国的可怕,这也是他把河西经营的如铁桶金汤一般的原因。

可是,吴起走了,正如他的来,现在,人家走了,封建时代,就是如此,君王用你,你就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君王不用你了,不死就是幸运,还不滚远点?

如果吴起学学孙武子,大功告成之后,有多远跑多远,隐居于世,再修正自己的学问,名传千古,为一代圣人,未必不能。

但吴起觉得他做得还不够。

身为兵家传人,孙武子立下了榜样,你至少得灭一国才可以向人证明你的才能吧?

孙武子不就是灭了楚国之后收山的么?这漂亮的一手多绝?

最后,楚国得秦国出兵,才复有了楚国的江山,这也让楚国的君权大跌,此后,楚国的政治大多掌在权贵们的手里了。

吴起说得上,只是趁人家老秦人不注意,把秦国打了一顿,根本没有打死,事实上,反而因为秦国的强悍,而不得不经营河西,和老秦人的交战中,吴起充分意识到了这个民族的可怕,秦人是穷鄙,但秦人是真凶,河西之地是秦人之地,吴起往往看到秦人提着刀子相互拼命,分开来一问,为什么动的手,谁也说不出了,不知所谓就能性命相拼,这样一个民族,如果给他们开化了,那还了得?但,魏国的君臣却认为,一直在秦国打下去没必要。

秦国太穷了,打秦国,除了杀杀几个秦人,能抢到什么金银珠宝?

所以,对这些没开化的野人,还是防守为要的好,老魏国应该把目光放在……东方。

特别是韩、赵两国身上。要知道,韩、赵、魏三家分晋,分是分了,可这三家,谁谁谁不都想着统一三晋,重现昔日晋国的中原霸业!

所以魏人在河西定了下来,韩、赵两国坐不住了。不打老秦了,那它是不是想打我们了?

这时,一个好消息传来,魏国把吴起赶走了。

但好消息没过多久,魏国赶走了吴起,却迎来了一位鬼谷子门徒,兵家庞涓。

庞涓人品是不怎么的,但用兵还是有一手的,正常都是十战九胜,不要小看这一点,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谁能保证在战场上可以百战百胜?而庞涓虽不算是百战百胜,但他至少不会犯下大的过错,不会打大败仗,而正常,他打得都是胜仗。

所以,这时,魏国还是老牌霸主。

直到石门大战。

一向不败的魏国大败了,在战国时,一个国家,吃点小亏是很正常的,找回场子来就行了,谁不都有这时候?谁负谁胜出,天知道。

但大败这种事就不对了,相关国运,一个国家就是那些底气,连连打战,纵然是魏国,给秦人一连杀了六万精兵,这从哪说都是严重的。

同时,这让人觉得魏国未必是那么可怕了。

因为魏国的地形,魏国地处中原,但它的周边是赵国与韩国。

两个国家把魏国夹出了一条细腰,甚至,想让魏国一分两段。

这样一来,魏国就会大衰。这一点上是吴起没想到的,他没想到为了河西之地,会把魏国置于战略上的不利位置,所以,吴起觉得最好灭了赵或是韩,哪怕是秦,这样可以解决魏国的这种不利局面。

但这时吴起走了,只是来了庞涓。

就庞涓来说,韩国不好打,打韩国赵国一定会来救,同样,赵国也是一样,所以庞涓提出了先灭秦国的策略,灭了秦国,挟无上之威,再吞韩灭赵,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魏国独大一统天下之局。

的确,魏国虽强,但地形上的原因,如果魏军不能彻底掌握中原,必然会失去天下霸位。

那时,一统天下的国家,是谁也不可能是魏国了。

只是,魏国的算计韩、赵两国也是一样。韩国不想让魏国独大,事实上,这些年来,韩国放个屁也要魏国的允许,赵国也一样,自己国家内乱不定,国力不能集中,不算强国。

但是两国没想到的是,穷弱的秦国却是那么猛,赢师隰那个老疯子不知疲倦的向着魏国发动了一次次的战争,明眼人都看出秦国的穷,但魏国自己也在受损。

所以,这一次,魏国的确是不想和秦国打。

舀玉器碰瓦罐,怎都不是一个好主意。

可你不打秦国,那怎么行?秦国可不会放过你,魏国占了秦国的河西,秦由过去的一方大国成了一个小国,现在谁都在看秦国的笑话,人们都以为秦国会和过去的郑、宋、陈、鲁、蔡一样,一点点变小,变弱,最后,这个国家将不复存在。

赢师隰看出了这一点,他知道秦国的国运自秦穆公发了疯大行人殉之后,由君子一言而不再兴盛,国运每况愈下。

在这种情况下,赢师隰登位后就废除了人殉,以此来证明自己先辈的错误。要知道,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古礼古法,哪怕它是不仁道的,但一样会有足够的阻力,特别是秦这样一个还算得上野蛮的国家。

其后,赢师隰更是把国都雍城一下子给搬到了栎阳。栎阳只是个小城,赢师隰搬到栎阳就是向全天下向秦人显示他要夺回秦国失地的雄心壮志。

而这个栎阳可是在魏国的眼皮子底下,没有天险,没有关口,在这样的条件下,魏国一发兵,就会打过来。但在这个时候,魏人赶走了吴起,所以,魏人失去了进攻秦国的后劲。

凡事在人不在事。

魏国的确是有实力打击秦国,甚至,灭了秦国。

但魏国上下除了庞涓,谁也没有想过灭秦。

灭一个又穷又脏又乱并且野性难驯的国家对魏国能有什么好处?

而且,魏国树大招风,时不时的要打打这个国家,敲敲韩、赵两个小弟,提醒一下,现在它魏国还是中原老大。

所以,这给了穷秦一个,它能打魏,魏却不愿攻秦的局面。

天色到了下午时分,战场上的局面更火热了。

在赢师隰的带头冲锋下,公叔痤也无语了。毕竟,赢师隰也算是秦国一国之君,身份尊贵,但这样的一个国王,却是亲冒矢石,带头冲锋,这让公叔痤也是无话可说。

公叔痤看着地形,这是一个山地,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手上那三百辆战车是派不上用场了,不能冲阵的情况下,他只能用魏武卒士兵。

可现在,正是这支魏武卒,在给秦国骑兵杀得倒退。

不得不说秦人的骑术厉害,不愧是给周天子放马出生的,没丢下老本行,而赢师隰更是一位马上君主,骑士君王。

现在,正是这个老头,骑在马上,两条腿儿死死夹住了马身,竟然可以左右砍。

老头手时的剑自是非同凡品。那些魏兵手上的兵器也只是前头金属,后面就是木头杆子啦,如果是一些特别点的小头目,有点力气的,还会给自己的矛戟换上铁杆,但大多数却不是的,这些木头杆子给老头手中的大剑劈得全都断开来。

这正是秦国骑兵自傲的骑士剑法。

所谓骑士剑法,说白了,也就是在马上借着由高而下的角度大力劈剑,讲得就是一口气,这一剑狠狠劈下去,哪还有一点好的,重重一击,哪怕是斩在肩膀上,也可要人命。

古代战争,一经受伤就是不好,小伤可能会成大伤,大伤那不要救了,直接点补上一刀反而是一件仁慈的事。

所以,骑士剑法,最大的精义就在于,劈砍用力,哪怕是只斩下了人家的一只手手脚脚的,那并发的症状一样可以要人的命。

这些秦国骑兵都是这样的,他们的兵器很多都坏了,有的舀的是半截的戟,可战斗却是一样的,打杀起来凶狠的不像话,但有个伤重一点的,立时从马上跳下去,死抱着敌人也要咬上一两口。

“杀进去……杀进去……”赢师隰大叫着,他的剑直直指着魏军弓弩手的方向。

已经有人杀过去了,但魏军的士兵也迎了上去,那些冲入的秦军到底是少数,想要给魏军至胜的一击还是不行。

但,此刻,号角响起,秦军的步兵冲上来了。秦国有一定的骑兵,但秦国的步军……精兵很少,在秦国,大部的步兵都是布衣烂衫的平民,他们此前也许是手艺人,也许是种田的,更可能是归顺过来的西戎人。

但这无损于他们的战力,秦国的军法很严,秦军军法规定:一人避战,全队处死。秦军制是以五人为伍,十伍为屯,若有人当逃兵被发现的话,那么头领麾下的整屯五十个人都将要被处死。并且,逃兵家中的父母亲戚,也会被株连三族。如果在战场上后退轻生,那么回去连累家里不说,自己也同样跑不了一死。

仅由此,一可见于秦军的野蛮,一可见之于秦军的战力。这样的一支军队怎么可能会怕死,一支不怕死的军队怎么可能会没有战力?

现在问题来了,秦军目前没有想象中的战力,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秦军还不大会习演军阵,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只是小,而秦国的穷也让秦军不可能集合起来没事干的训练。

所以,秦人打仗,编好了队,就向前冲,一直冲去后面大纛鸣金收兵。

秦军,竟然真的打过来了,而且是用全力杀过来。

魏军弓弩兵在发箭,一支支箭飞出,让那些在奔跑中没有衣甲的秦人一一倒地,有跑得急的还滚在了地上,打着转儿。但,秦人不会后退。

魏军也急了,大量败兵前面退下来,但稍一整顿,就又结成了一旅扑杀上去,补着给秦人打破的口子,因为,大魏丞相公叔痤还在军中,公叔痤还没走,上官不走,下兵撤退?魏国的军队也许不如吴起的时代了,但那还早,魏军还没**到那种不堪的地步,所以,魏军仍在努力拼命,至少在公叔痤鸣金之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