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国同盟(七)

扩张之路 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国同盟(七)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就在纳来颂等人还在学校里参观的时候,伊朗代表团也已经进入了中国境内——————确切的说,是中亚地区。

自从国社政府占领了中亚之后,整个中亚地区就被国社政府划分为了五个行省。分别是面积最大的哈萨克行省、吉尔吉斯行省、乌兹别克行省、塔吉克行省和土库曼五个行省。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为止,伊朗铁路靠近中亚的那一侧,铁路不过刚刚修入伊朗境内的最大原因。

过去俄国的确是在中亚地区修了铁路,这也是为什么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败后,国社政府会向英国提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修一条从兰州通向新疆,并且与俄国中亚铁路相连的铁路的关系。

因为当时俄国已经在中亚修了铁路,那么只需要有人给予国社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让国社政府能把铁路修到中亚去,两条铁路就能相连。

而如果俄国人能同时从中亚修铁路的话,必然可以加快这一进程。

当然,国社政府当时要求修这条铁路的目的,肯定不会是象他们对英国人说的一样。是为了协约国的事业,而愿意帮助俄国一把——————尽管这个理由的确挺让英国人感动的,毕竟谁都清楚俄国人对土地的贪婪,过去也就算了。至少距离还稍微远一些,但是随着铁路的修筑,俄国对于新疆这块土地的贪婪肯定也会与日俱增。

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按照英国人的判定。恐怕也就是俄国人对中国动手的时候了。

而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毋庸置疑,即便在这场战争当中。中国的实力的确是提升了一些,但也绝对不可能会是俄国人的对手。毕竟那可是数以百万计的灰色牲口啊,尽管那些灰色牲口对付德国人似乎不是很行的样子,但是对付中国人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当然,这也是源自于白种人的骄傲。

虽说当年的日俄战争俄国的确是输了,但是实际上俄国根本就没有伤了筋骨。而且那也是因为俄国当时的力量并没有集中到远东的关系,要是等到西伯利亚铁路通车。俄国人没有了后勤问题的话,那么日本人恐怕就很难能取得胜利了…

——————————————————————————

自然,谁也不可能会想到。俄国居然会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就因为自身的问题而崩溃。

结果,却让中国占了这么大的便宜,最后顺着中亚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几乎占据了俄国三分之二的领土。

尽管这一军事行动的确是冒了很大的风险。但是却证明了严绍的眼光。而凭着这些土地,也几乎可以奠定未来中国百年的霸业。

甚至可以说,只要不是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针对中国。那么只需要再给中国二三十年发展的时间,中国将毋庸置疑的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而这二三十年的时间,主要就是用来对国内以及新占领的,诸如中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区进行发展。

这些地区,的确是缺少发展。

西伯利亚就不用多说了,过去曾经说过。这个地区在沙俄时期一直是被当成殖民地来对待的。后来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通车,情况或许会变得有些好转。可惜却偏偏处于战争时期,当时的沙俄自身经济已经快要崩溃了,又哪里有余力对西伯利亚进行投资?

而等到真的崩溃之后,就更不用指望投资的事情了。

原来的历史上西伯利亚是等到苏俄掌权了之后,才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投资与开发。这个时代肯定是不用指望了,就连西伯利亚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中亚。

虽说中亚铁路早早的就已经通车,但实际上仅限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地区。至于较为次要的,比如说土库曼等地区,这完全不需要指望。

换而言之,整条铁路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距离,是在中亚地区境内修筑的——————万幸的是,整个中亚地区几乎都是平原。就算是有些比较困难的地势也完全可以简单的绕过去。

也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铁路才能修入伊朗境内。

不然的话,想要修入伊朗境内,恐怕还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呢。

——————————————————————————

尽管目前铁路才刚刚修入伊朗境内大概一百多公里的样子,不过乘着火车的感觉,还是令哈桑等人兴奋不已,毕竟这可是伊朗历史上第一条长程铁路——————现在伊朗境内虽然也有一些铁路,但是却没有一条长度超过一百公里的,当然,没算上现在的伊朗铁路。

“这些中国人的效率的确很高啊…”看了远不远处一列载满了工人还有钢轨的列车,坐在哈桑旁边的一个随员忍不住感慨的道。

这一路上,可是让他大开眼界,尤其是在最初乘车的地方,到处都是正在忙碌的中国工人。这些工人几乎可以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修出差不多一公里长的铁路来,这样的效率实在是令他忍不住叹为观止。

其实何止是他,就连哈桑也忍不住惊叹起来。只不过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哈桑总是要有些矜持才可以,所以表面上才没有显露出些什么来。

“接下来,恐怕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看的东西呢…”看着车窗外面飞速倒退的那些东西,哈桑轻声开口道。

这次他已经有了一种预感,那就是自己将会在中国大开眼界。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代表团不断的深入。先是整个中亚地区最为繁华的城市阿斯塔纳。在那里,哈桑见识到了经过两年的时间发展之后,阿斯塔纳的最新变化。

虽然那里并没有像内地的。诸如上海或是天津等大城市一样的摩天建筑,但是零星的二十层高的建筑,还是让他们忍不住几乎把颈椎病给仰出来。

更何况那些最新修建的公路,和其他一系列现代化的设施,这些都是哪怕是在德黑兰也看不见的东西。

事实上现如今的阿斯塔纳也的确要比过去繁华了许多,这不仅是因为国社政府对这里的投资,更是因为大量内地百姓的迁入。

毕竟国内的土地兼并问题还是很严重的。之所以现在还没有被凸显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工业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可以到工厂里务工,其次就是农业税的减少。令相当一部分的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而且尽管有相当一部分的黑心地主,依然维持着自己五成左右的租子,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士绅做出了改变。

这些也都掩盖了国内的一些矛盾,只是。矛盾可以掩盖。可是土地的问题却是没办法解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新的土地,但是这么多年下来,说实在的,尽管不是说所有适合做耕地的地方,都已经变成了耕地,但恐怕也差不了多少。

而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土地从原来的耕地变成建筑。

到那个时候,土地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虽然也可以通过把人都弄进工厂里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短时间内。严绍毕竟还没有能力提供如此多的就业,所以。找到更多的耕田也就成了唯一的解决办法。

这无论是中亚地区还是西伯利亚地区,显然都有着大片待开发的耕地。

尽管这些地区的耕地和一些高产区相比,始终还是有那么一点差距,但是养活人却是绝对没问题的。而且考虑到地广人稀,即便是没人赠送十亩地,那也依然有大片的土地处于空闲状态当中。

——————————————————————————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量的内地百姓在政府的号召下,最重要的是土地的引诱下迁入了这两个地区,不但令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得以增加,同时也增强了国社政府的控制能力。

尤其是西伯利亚地区,毕竟在一战期间,这里的全部人口也不过才八百万左右,甚至还不如后世中国一个人口多一些的城市。而整个西伯利亚的面积,却远远要比中国的面积大的多。

与此同时呢,在占据了西伯利亚之后,中国每年至少有十数万人口迁入西伯利亚,高峰期甚至达到了二三十万。

而根据政府部门的统计,如果再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的话,或许只需要二十年的时间,迁入的人口就可以与原来西伯利亚的人口齐平。

自然,在这么做的同时,地方政府也没有忘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处理好和当地百姓们的关系。毕竟若是引起了太多的摩擦,很容易会被苏俄抓住机会,然后制造一些矛盾出来,那样对国社政府的统治可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所以当地百姓,除了在城市里面外,实际上居住地是分开的,并没有太多的接触。这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彼此之间减少摩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当地百姓那种生存空间被内地百姓压缩的感觉。

反正当地的土地够多,即便是分开了,也足够迁移入的百姓使用了。

当然,话虽如此,可是当地的百姓始终还是有些不满,不过国社政府在统治当地之后,施行了大量的善政。这些政策却是他们当年在俄国人的统治下从未享受过的,也是因为这个关系,当地人对国社政府到不是特别的反感。

毕竟中亚地区的人种其实和中国是差不多的,都是属于黄种人。

与俄国人相比,天生就会有一种亲近感。

不过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因为过去俄国人暴虐的举动。毕竟俄国人可不是一个很适合的统治者,在俄国的统治下,吃苦几乎可以说是必定的。

而除了阿斯塔纳之外。随后哈桑等人又乘着火车前往了新疆的迪化。

随后就是兰州,如果说迪化给哈桑他们的感觉,除了文化之外。几乎和阿斯塔纳没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兰州待给他们的感觉就比较强烈了。

毕竟不管怎么说,兰州也是从中亚地区进入中国内地后的第一座大城市。

而后的其他许多城市,也都给哈桑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虽说早就已经知道中国这个曾经和他们一样都是半殖民地的国家,现如今也算是发达了,甚至可以说经常欺凌他们的那些国家平起平坐,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的人口居然会这么多。远远的超乎了他们的意料。

而等到他们抵达了北京,看到了那刷新了整个城市天际线的帝国大厦时,哈桑等人更是感受了一种震撼。

“这就是中国吗…”

看车从车窗外面。哪怕是距离了十数公里,依然可以远远望见的那栋建筑,哈桑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丝震撼的感觉。

尽管过去也曾经在一些照片上看到过有关帝国大厦的照片,但是无论如何哈桑也灭有想到。这居然会是如此宏伟的一座建筑。

而和许多第一次见到这样建筑的人的想法一样。对于中国这个国家,他们也忍不住有了一种信心——————能建造的出这么伟大建筑的国家,必然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几乎是每个来到了北京或是上海之后,看到了这两栋建筑的人的想法…

而这也是严绍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毕竟空口白话的,说实在,确实是没有什么多大的用处。反倒是这样的建筑。虽然看上去似乎同样没什么用处,而且一个个的造价相当高昂。如果是由政府出资的话,甚至有可能会落得一个劳民伤财的评价。

可是,任何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些建筑的时候,都忍不住会有种被震撼了的感觉。

连带着也会对中国这个国家拥有一种异常的信心,因为眼前的这些建筑是看得见的,也是摸得着的。尤其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样的建筑所带来的震撼更是难以想象的。

————————————————————————

至于后来的火车站,这自然更是给哈桑他们带来了又一种震撼——————至少在哈桑他们看来,这座位于中国政治核心城市的火车站,可要比在德黑兰的伊朗王宫要大的多了。

当然,随后他们也得到了来自国社政府的迎接,跟着一块跑过来迎接的,还有泰国代表团的纳来颂等人。

虽说明面上双方都是平级的,但是在未来双方却会成为一对盟友。并且还是仅有的一对盟友,这种情况之下纳来颂自然不会摆架子。

何况就像曾经说过的,双方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矛盾,甚至可以说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两个国家都很难会有什么矛盾发生,这对于伊朗和泰国而言实在是在好不过了,想办法拉近一下关系更是人之常情。

而在看到了前来迎接的纳来颂等人之后,哈桑也非常给面子的上前与其寒暄了一番。对纳来颂的重视程度,仅仅只在一旁的李良之下。

“好了…“

看了一眼在那边聊的热闹的纳来颂等人,李良无奈一笑,只能上前打断了两个人的话。

“总统和夫人她们现在正在总统府等待诸位,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启程去总统府那边,免得让总统他们等的时间长了…“

“你能说的对!您说的对!”听到李良的话,正聊的开心的纳来颂两人顿时恍然道。“那我们这就出发吧…”

毕竟严绍才是整个联盟的盟主,而他们只不过是未来的准盟友而已。在还没有变成盟友的情况下,就把带头牵线的盟主给扔到一边去,这多少有些不太合适。

见纳来颂他们似乎明白过来了,李良在松了口气之后,也领着众人朝着车队的方向走去。

片刻之后,一行人乘着汽车驶向了总统府。

而与此同时,看着站在自己旁边,打扮十分得体,一副青春靓丽模样的富美子,严绍也忍不住微微点赞。

集合了父母在外貌上的优点,再加上从小到大,从来都是锦衣玉食,所受到的教育也都是最优秀的。这自然是让富美子在诸多的女孩子里面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尤其是现在,穿着漂亮的短裙,再加上身上带着的昂贵首饰,更是令她吸引了在场相当一部分人的目光。

当然,会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她身旁站着的严绍。

而在看向富美子的时候,这些人的眼睛固然发亮,可是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少奋斗几十年’这样的想法了。

毕竟对于许多男人来讲,就算是外表再怎么好看,也不如富美子显赫的身份带给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若是能成为严绍的女婿,即便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至少未来的前程也将会变得畅通无阻。如此一来,在许多人的眼里富美子自然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