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七十二章 问题(第二更)

扩张之路 第七十二章 问题(第二更)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开工后严绍最担心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如果纺织厂在短时间内无法盈利该怎么办?也不需要多久,几个月的时间就够严绍受的了,毕竟现在纺织厂单是从南通进购棉花就需要每天一万多块,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四十万。而且随着纺织厂的规模扩大,这个数额还会成倍增长。

幸好严绍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工厂开工第一个月就出现了小规模的盈利。不多,但也算是个好兆头。

能如此也和严绍制订的策略有关,这种策略就是在以安徽本地市场为主的同时,船不走空,兼顾南通市场。把从南通购来的棉花纺成棉纱后,在租船去南通购棉的同时,把纺好的棉纱带上,如此一来在运输成本上也能降低许多…

南通一带的气候、土壤都适合棉花生长,向来有“种棉卖钱,胜过种稻贩盐”的说法。因为靠近原料产地,大生可以用优惠价格在本地收到最优质的棉花。

另外南通还以关庄布(也叫通州大布)驰名,这种手工织布结实、耐穿、御寒,深受东北人欢迎,但织这种布需要大量比手纺纱合用的机纱。

张謇的大生纱厂就是从本地收购棉花,纺成机纱后卖给当地的织户,然后再由织户织成关庄布,销往东北。换句话说大生的产品可以就地消化,不用外销,所以大生产品几乎不用考虑对外开拓市场,满足本地市场就已够它忙的,这也就是张謇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土产土销’策略——————当然,这么做有利的同时也有弊,弊就是它使大生一直没有能建立起一个外部市场,进入竞争状态,本地市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危机,这也是后来大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当时大生纱厂生产的棉纱,仅能满足当地织户一半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纱厂后来一直扩建的原因,因此芜湖纺织厂的棉纱根本不需要担心销售问题。就算距离较远在运输成本上要比大生高,这些棉纱依旧能带来很高的利润。而且南通的工资比上海低,芜湖的工资则比南通更低,这一部分恰好能弥补运输成本带来的问题。

————————————————————

“我说…”见伊莱诺和卡特琳娜为了一个窗帘的样式,都要评头论足的讨论个半天,严绍觉得有些无奈。“你们就不能做些别的事情了吗…”

最近一段时间,两个人和一些雇来的丫鬟一直都在讨论着房子的装饰问题。本来嘛,讨论这种问题,在严绍看来就算房子再怎么大,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够了。

谁知道有时候两个人哪怕是为了窗帘的样式,都能争论上好几天,结果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也只是把卧室和客厅等几个重要地方弄好而已。

听到严绍的话,卡特琳娜头也不回的摆了摆手。“行了,行了,你忙你的去吧…”说着继续和伊莱诺讨论窗帘的样式,伊莱诺则干脆就当他不存在一样。

这也让严绍垂头丧气起来,在他看来伊莱诺热衷这些事到没什么,但卡特琳娜居然也如此…

“这明显和你的设定不符啊!”

严绍很想这么大声的提醒卡特琳娜一下,不过想想这么做的结果很有可能会是被暴打一顿,最后他也只能选择垂头丧气的离开庄园。

回头看了眼明明是属于自己的宅子,严绍再次叹了口气。

他就不明白了,女人怎么就是对这种事情感兴趣。

且不说严绍在那里奇怪,怎么女人连个窗帘都能研究这么长时间。

当得知芜湖纺织厂的棉纱开始在南通销售时,大生纱厂的几个股东也都有些慌乱,不过稍后他们却发现这只是虚惊一场。

纺织厂开工后大部分的棉纱都是销售在了芜湖一带,只有一小部分的棉纱装在采购棉花的货轮上抵达南通。当时南通一带的棉纱需求量很大,即便是大生纱厂开足马力都只能满足一半,这时的芜湖纺织厂只开足了两万枚纱锭,剩下的六万枚还在安装当中,两万枚纱锭的产量,而且还是只有一小部分,根本对大生纱厂产生不了威胁。

而在得知了大生纱厂对这方面的担心后,严绍也给张謇写了一封亲笔信——————嗯,应该说是由他口述,然后让其他人代笔写的。

没办法,作为一个已经用关电脑的家伙,他的那笔字在原来的时代就已经和狗爬差不多了。在这么一个繁体字的时代,让他认字还没什么问题,写字的话…

他怕那封信会让张謇这个状元出身的老头,忍不住把信给撕了…

信上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了一番振兴民族工业一类的废话。剩下的就更简单了,只是简单的说了下对南通市场并没有什么兴趣,会带些货物过去也只是不想浪费船钱,希望大生的那帮人不要介意云云…

这的确是严绍心里的实话,虽说大生纱厂能够辉煌,完全是因为南通的关系,但对这种已经饱和了一半的市场,他的确是没什么兴趣。信写完后,大生的人会不会信他不知道了,反正他也不介意,就算他们不信也没什么,他就不信大生的人会放弃南通市场跑到安徽来和他竞争…

“不过,一直从南通购进棉花,始终不是一件好事啊…”

在公司的会议上负责生产和工人管理的柯富轻声道,这家伙就是陆元鼎介绍来的五个人中的一个。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另一个管理层的人摇了摇头。“安徽虽然也产棉花,但是大多都是本地的土棉(亚洲棉),品质拙劣,根本不堪使用,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也不会到南通去购棉了…”

就像刚才那人说的一样,认真的讲,南通的鸡脚棉算是在中国内地棉花中最优秀的品种。日本人到中国开纺纱厂后,会到南通收购棉花就是因为‘日本国产棉花纤维短,不适于机械纺织,印棉和美棉则价格太高’,‘通花下美花一等,故最合用’…

这也是为什么严绍会到南通去购棉花,如果说南通的鸡脚棉还算能用,那么安徽本土的土棉就和日本棉花一样不能用,不过说到底还是陆地棉的质量比较好,所以到了后来亚洲棉几乎绝迹,产量只占了世界棉花总产量的4%左右,种植面积甚至不到2%,而且多在印度这样的国家。

“那,我们能不能在安徽境内购下一片土地,自己种植陆地棉…”右手托着下巴,想了想后严绍开口道。在严绍的记忆里,江淮平原本身就是中国的重要棉产区之一,如果能在江淮平原上大面积种植棉花,将来也就不需要担心原料问题了。

这的确算是一个好主意,然而听到严绍这么说后,其他人却是互相看了看,过了半响才由柯富开口道。

“买地的话到没什么问题,关键还是应该选择哪种陆地棉,毕竟陆地棉源自美洲,若是水土不服的话…”

轻搓了下手指,严绍赞同的点了点头。

正因为来自一百多年后,所以他才了解水土不服的问题有多严重,无论是现在还是后来的中国都是因为对什么都生搬硬套,没想过是否合适本土的复杂情况才会闹出那么大的问题来…

“如果真的要一个一个棉种的去试,那事情可就有点麻烦了…”

————————————————————

求收藏,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