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八十八章

扩张之路 第六百八十八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在廉政部的大门前,几个步行经过的其他部门官员,在轻轻的瞥了一眼廉政部的大楼之后,便本能的加快了步伐。虽说他们几个到也不能算是贪官污吏,但想必谁也不愿没事到廉政部里去坐上一会。

甚至于因为廉政部的存在,就连敢在这条道上开车的官员也没几个。前两年的时候甚至还闹出了一个官员辛辛苦苦攒钱买车,然后跑到廉政部来主动报备的笑话出来…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没有谁愿意到廉政部里去坐上一会。所以与其被廉政部的人盯上,然后偷偷摸摸的跟在后面调查,到不如主动前去报备,免得事后被人盯上。

不过由此可见,廉政部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而其也因此成为了内阁十多个部门里面最令人惧怕的一个部门。

这时的廉政部不能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但想必也已经差不多了。这并不奇怪,毕竟全国有着那么多的官吏,作为监督这些人的部门,廉政部的日常工作自然是非常繁忙的。

就像现在一样,廉政部便有不下上千份案件需要去解决。如果不是廉政部的待遇非常的高,恐怕部里的官员已经学着那些工人们跑出去罢工要求提高薪水了——————随着国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人的数量也已经变得越来越多,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工厂恐怕比后世的血汗工厂还要恐怖,要求提高待遇的呼声自然也会提高。

如果是在国外。包括美国这样的国家,恐怕政府都是负责镇压的一方,毕竟这时还是较为原始的资本主义社会。政府需要考虑的并不单只是公民的利益。还有政局的稳定和资本家的利益——————后两者尤为重要,而单单只是在1919年这短短的一年之间,这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便已经镇压了至少三次的暴乱,其中包括了规模极大的‘美国钢铁工人大罢工’,这次罢工的规模极为庞大,差不多有50多个城市30多万人参与。

但是在国内,情况便稍微不同了些。

虽然这时的中国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但和国外**裸的那种资本主义相比,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毕竟还是很深的,本能的便会对工农有着一丝同情。

自然。如果这个时候的中国国内秩序混乱,那什么都不用提了,但如果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摆在上面,情况多少就会有些不同。许多决策都明显要倾向于工农。而非资本家。再加上政府对一些打算浑水摸鱼,煽风点火的人从来都没有容过情…

至少中国国内的秩序,还是要比国外强出许多的。

甚至于严绍这次回来还打算专门出台一部宪法,强制规定对工人的待遇,包括每日的工作时间等等…

当然,这些都需要等到国社政府在新领土上站稳了跟脚再说,不然还没站稳脚跟呢,就把自己的内部给搞乱了。这可不是件聪明人该做的事情…

————————————————————

在廉政部最高层的一个房间里,刚刚把电话挂断。宋教仁忍不住轻轻的呼了一口气出来。

和当年相比,如今的宋教仁明显已经苍老了许多,不到40岁的年纪,头发却已经花白了起来。

坐在廉政部长的这个位置,宋教仁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毕竟他的敌人和别人的不同,他的敌人全部都是一些狡猾的家伙——————毫无疑问,指望那些个贪官污吏能像电视剧里面一样愚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宋教仁也只能和他们斗智斗力。而有些时候甚至就连一些微有交情的人,也会变成他的对手。毕竟他在这个位置上,实在是损害太多人的利益了…

话虽如此,可宋教仁却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把电话挂断之后,宋教仁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后轻轻的靠在了靠背上,脸上原本有些紧绷的表情也微微的松弛了下来。

“总算是回来了,想必那些家伙也可以安静一些了…”

宋教仁说的却是国内的事情,刚开始严绍离开的时候,国内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这些年来严绍在国内的威望太高,积威甚深,即便是他已经离开了,也根本不敢有什么人敢造次。

可是等到他离开的时间久了之后,情况便有些不同了。

过去国社党一党独大,国内的其他党派,包括宋教仁所领导的国民党在内都只能说是苟延残喘,在国社党的身影下瑟瑟发抖。如此情况,国内自然会有许多人深感不满。

何况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的就是商业利益…

像是免除农业税,亦或者是取消‘包税’这种制度什么的,到了如今其实已经根本不算是个事了。毕竟现如今的中国已经渐渐的摆脱了原来的那种旧有的经济体系,转而加速进入工业化。再加上前段时间欧战的刺激,基本上只要是愿意把钱投入到工商业上的,很少会有赔钱的。

再加上雨石银行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提供贷款,帮助国内那些愿意办实业的实业家们提供起步用的资金。如此一来,还有几个人会怀念原来的那种事情。

至于包税什么的,和办工厂,把产品往外国出口相比,显然也只能算是无法看入眼的小打小闹而已。

在经济上真正让他们不满的,是如今雨石集团在国内的地位。

尽管如今雨石银行基本上已经很少涉足于轻工业或者是与民生有关的项目,而仅仅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汽车、飞机、造船、钢铁、机械制造、军火和其他的一些,比方说运动产品、奢侈品亦或者是可口可乐和吉列这样的民用产品等行业方面。再或者就是堪称暴利的金融业。

但是在汽车业等行业的巨额利润,却令不少人为之眼红。

就好象飞机一样,在欧战期间。协约国曾经和雨石集团签订过协议,由国社政府提供‘射击协调器’技术。而协约国则负责每年都从雨石银行进口一定数量的战斗机,另外协约国每生产一架战斗机,都要向雨石集团提供一定数额的专利费用。

说实在的,飞机这东西在这一时期所带来的盈利,根本就没办法和汽车业比。没错,一架飞机的售价的确是高达几万银元。而一辆汽车最多也不过才一两千而已,但架不住量多啊…

汽车方面,如今雨石集团的汽车销量早早就已经突破了一百万辆。如果算上包括福特、劳斯莱斯等如今已经成为雨石集团旗下分公司的品牌。全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汽车,都是由雨石集团销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在雨石集团收购了其他汽车品牌之后,就没有什么新的品牌诞生了。只不过…

面对雨石集团如今在汽车业的霸主地位。那些新生的涉车公司根本无法进行挑战,久而久之的,那些人也就绝望了。跟着绝望的不只是这些人,也包括了各国政府…

对自己国家的汽车市场被其他国家汽车占领的局面,并不是没有人感到反感,只是在雨石集团已经统一全球汽车市场之后,他们已经很难找到反制措施。并不是说没办法反制,像是禁止进口。亦或者是提高关税等等,乃至反垄断等等措施。其实都能拿的出来。问题是即便是限制了雨石集团的进入,他们又从哪里找来能够填补这片空白的汽车公司?要知道如今雨石集团可以是已经把全球所有稍具规模的汽车公司都给收购了,还残存的要么就是没什么规模,要么就是和手工作坊差不多。他们毕竟不能为了限制雨石集团,就弄得自己国家连车都没的开了吧?最终他们也只能放任雨石集团的发展。

而这也成为了雨石集团除了配件订单之外,又一个避免被封杀的措施。

现如今,雨石集团基本上已经垄断了轿车、卡车乃至拖拉机等各种车辆的市场,甚至包括了一些工程车辆和军用车辆——————至少现如今协约国所使用的军用汽车,95%以上都是由雨石集团提供的,就算是那5%,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战前就已经存在的…

由此,雨石集团不但给国社政府带来了大笔的财政收入,同时也给严绍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严绍之所以敢把帝国大厦推倒重建,底气也在这里,毕竟在垄断了全球汽车市场之后,严绍的收入早已超过了一亿英镑这个数字。

而这,也是其他人最眼红的。

没有什么事情是能永远都保密的,严绍的收入当然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西进战略’的过程中,严绍随随便便就捐出了一亿英镑之后。再加上雨石集团几乎从来都没有偷税漏税过,外界很容易就能算出雨石集团的收益…

原本严绍涉足汽车业的时候,中国当时别说汽车品牌了,就连一辆自行制造的汽车都没有。可是如今,随着工业的逐步发展,不少眼红这种巨额利润的人都很想跟着一起进去捞上一笔。

而这个时候,几乎已经垄断了全球汽车市场的雨石集团,也就成为了拦在所有人中间的一块绊脚石…

————————————————————

面对如日中天的雨石集团,或许在其他行业,雨石集团还有许多的竞争者存在,但是在汽车业上,他的确是没有哪怕是一个竞争者了。

这不单单只是因为严绍所垄断的流水装配线专利,更是因为如今雨石集团在全球内的垄断地位。可以说,除非严绍自己作死,不然即便严绍开放了流水装配线的专利,恐怕雨石集团在全球内也找不到哪怕一个竞争对手…

原因无他,彼此的级数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如果一家公司完全彻底的垄断了一个行业,是很容易会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发展的。毕竟如果没有竞争的话。这个行业很容易就会不思进取,这一点单看历史上的福特公司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历史上,福特公司曾经拥有过与雨石集团相似的地位。

可是最终。福特公司却被另一家汽车公司给击败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福特傲慢自大,不思进取,满心的以为他的t型车已经足以满足客户们的需求,而根本没有想过要开发新的车辆。

最终,在t形车投入市场十多年之后。他被另一个品牌的汽车给超越了。

当然,这到也没什么,顶多不过就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品牌被另一个品牌给取代了。可是如今雨石集团的情况可就严重的多了。毕竟前者也就是一个品牌取代了另一个落后的品牌,可现在的雨石集团若是不思进取的话,恐怕…

恐怕甚至会影响到全球的汽车技术进步,毕竟在已经垄断了全球汽车市场之后。如今的雨石集团已经没有任何的外来竞争者。也没有任何的外来威胁,若是不思进取的话,恐怕全球的汽车技术都要受到影响。

对此,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严绍还没怎么在意,可是时间长了,他也便反应了过来。

只是当初的时候,他光想着如何巩固雨石集团在汽车业的地位,别的却没考虑过。到了如今。也只能想些汽车的措施补救,而其中的一个措施就是采取竞争机制。

万幸的是。尽管雨石集团已经垄断了全球汽车也,但是这个品牌却没有。那些被收购的公司,基本上都在使用原来的品牌继续生产和设计汽车,而且在拥有了严绍所开放的流水装配线技术之后,这些公司的情况反而要比原来好上一些——————尽管现在即便他们的情况好转,赚到的钱也都是给严绍的…

而这些公司的存在,则是确保雨石集团内部竞争。

为了确保集团内的竞争,严绍特意给这些公司设定了一个新的竞争机制。这个竞争机制很简单,就是每年盈利数额能够达到前五名的汽车公司,当年该公司的收益,便会有一部分分摊到汽车公司所有员工的身上。

自然,从第一名到第五名总是要有些区别的,所以第一名是10%,第二名是8%,第三名是6%,第四名是4%,第五名是2%...

之所以要列出前五名,而非头一名,是因为这时的雨石集团维持着自己的霸主地位,如果只是第一的话,好疑问,雨石集团将不会拥有任何的对手,如此一来,设置这个竞争机制也就没有意义,反过来讲,如今雨石集团所掌握的汽车品牌怕是有三十四个那么多,列出前五名的话,似乎也就简单多了。

毕竟就算没了第一,剩下的也可以继续竞争后面的四名…

而之所以会选择分发给所有员工,而不是管理者,则是为了激发所有人的进取心。毕竟管理者之间,总会有些联系的,万一彼此之间互相有些勾结…

没错,这的确是生意场,但是在整个汽车市场都已经成为雨石集团自家一个人的游戏之后,一切就很难说了…

至于不是用销量,而是用盈利还说话…

若是销量的话,单纯的降低价格,这样很容易就能弄出一个漂亮的销量出来,可是盈利上恐怕就有些难看了。反观盈利,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作假的了…

不得不说,这种竞争机制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因此至少是在现阶段,这种竞争使得汽车技术的进步一直处于一种良性循环上面。同样,在失去了最大的王牌流水装配线技术之后,雨石汽车公司为了避免被后面的那些公司给超过,也不得不咬紧牙关…

至于其他的公司…

虽说在看了看雨石集团的那个市场占有率时,绝大部分人都有些举妄。但是想想当年被雨石打压的耻辱,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种公平较量的机会,又有几个人会不想一雪前耻呢?

认真的讲,他们当初之所以会失败,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不如严绍。更确切的说是因为理念的关系,毕竟当时人们最需要的是一种廉价且好用的汽车,而不是那种一两千美元乃至三四千美元一辆的奢侈品,那可不是寻常人能够享受得起的。

而当时拥有这种理念的,就只有严绍和福特两个人。

不过随后严绍便通过流水装配线这一技术,轻易的击败了福特。

在拥有了这么一个技术之后,严绍完全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和更小的成本,来生产那些汽车,从而占领市场,并使得其他的汽车公司无法和他竞争。

可如果那些汽车公司也拥有了相似的技术呢?情况会否产生一些不同???

这个谁也不知道,但很明显,那些汽车公司很想看看是否能够如此…

因此在同样拥有了新技术之后,尽管暂时还只是第二名以后的竞争,可实际上那些竞争者的心里并非没有把那个看上去似乎永远的第一名拉下马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