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停战

扩张之路 第六百四十四章 停战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位于贵州的某个火车站台上,数不清的老百姓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排出一个较为整齐的队形,依次登上停在站台旁边的火车上面。

对于军人们来说,这样的队列肯定是不合格的,若是换成了某个比较暴躁的军官,看到自己的部下排出了这么一个队列出来,甚至很有可能上去就是一脚,但是对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们来说,能排出这么一个队形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甚至于能有这么一个队形,也是工作人员们千辛万苦才弄出来的…

不过…

在堆积了数不清的百姓之后,火车站上却是变得非常热闹,就好象集市一样,到处都是在叫嚷的人,有的是在大声的和自己的家人说着些什么,有的则是在叫着其他人的名字,甚至还有一些是…

总而言之,整个局面非常的乱就是了,最初的时候,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还打算尝试着让他们稍微安静一些,不过时间一长,他们也就放弃了。

因为他们发现即便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维持的了整个火车站的秩序…

所以最后,也只能是顺其自然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过去没有相似经验的情况下,他们就能干成这个样子,也的确是算非常的出色了——————后世的铁路部门,在有春运这么一个全世界最强的人口流动在那里,自然是可以经常的实习一下。但是在这么一个年代,尽管铁路已经普遍了全国的所有省份,以及较为重要的一些城市。

但是!

在这个时代。老百姓依旧没有习惯背井离乡到外地去工作的概念,所以老百姓们通常都是在家乡寻找工作,至于春运什么的…

到了春节的时候,固然会有那么一些人会乘坐列车返回家乡,但是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春运的时候,顶多也就是要比往常稍微热闹一些而已…

————————————————————

“呼。这一车人总算是弄上去了…”看了看已经装的满满的一列车人,一个满头大汗的工作人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然后一脸疲惫的对着自己的同伴道。

“行了。别浪费力气说话了,后面还有很多人正等着我们安排呢…”他的同伴这么说着,然后指了指自己身后依旧拥挤的人群,即便是已经弄了很多人到列车上去。可是此时此刻。火车站的站台上的人流却依然没有减少的意思…

不少的工作人员见到这么一幕,都露出了绝望的神色,就连跑来维持秩序的警察及民兵部队,也都有些快要受不了了…

只是,职责就是职责,既然他们的任务是维持秩序,然后顺顺利利的把人送到火车上面,即便是再怎么累。他们也只能努力…

另一边,就在他们努力的维持着站台上的秩序。并且帮助那些百姓登上列车的时候,就在不远处,一个看上去十分年轻的女记者一边用相机将站台上的场景拍摄下来,一边用铅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着…

“………随处可见的百姓,正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排着较为整齐的队伍,依次登上列车,尽管哈萨克省距离贵州有数千里之遥,但是我在这些百姓的眼中看到的除了对未来的茫然与恐惧之外,还有深深的希望,同样,尽管我所见到的仅仅只是整个计划的其中一角,但是我深信,在全国的其他地区,绝对会如这里一样热烈…”

在记录完最后的几个字之后,那个年轻的女记者轻轻的呼出了一口气,然后再次将相机的镜头对准了人群…

————————————————————

火车站上之所以会这么热闹,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国社政府的西进战略成功结束,并且正式划分了新的战区以及行政区之后,国社政府就好象当初在外东北的时候一样,开始了对百姓们的动员工作,动员百姓们搬到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去居住…

理所当然的,想要让百姓们自愿到这两个地方去,肯定是要给一些好处才行的。万幸的是,在夺得了这么两个地方后,严绍的手里已经有了大片可以承诺出去的土地。

当然…

哈萨克,确切的说是中亚和西伯利亚是截然不同的,无论是气候条件亦或者是都是如此。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两者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首先是哈萨克省和其他的几个位于中亚的省份,按照国社政府的公告,凡是自愿搬到这些个省份的,都可以得到至少五亩的土地,就和外东北一样,也是每人五亩。

至于西伯利亚,情况则要更丰厚一些,凡是自愿搬到那里的,都可以得到至少十亩的土地,而且同样是每人…

之所以会这么区分对待,是因为和西伯利亚相比,哈萨克斯坦的平原明显要更适合耕种一些,而且哈萨克的气候也要比西伯利亚暖和许多,若是两者的待遇都是一样的,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愿意搬到西伯利亚去居住。

所以为了争取百姓们的积极性,严绍也只能调高了待遇。

将搬到西伯利亚的待遇,变成哈萨克斯坦的两倍,如此一来,即便西伯利亚的环境没法和哈萨克相比,但凭着两倍的好处,也能吸引许许多多的人过去了。

自然,这么一来,似乎外东北的情况就会变得比较复杂了,毕竟外东北的气候条件要比西伯利亚好上一些,可是却又比哈萨克差了许多。若是外东北依旧维持着五亩的程度,那么恐怕人都要跑到西伯利亚及哈萨克去,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到外东北…

所以在原来五亩的基础上。严绍又多增加的两亩,使得外东北的土地达到了每人七亩的地步——————尽管这种条件未必要比哈萨克或者是西伯利亚优厚,但至少能吸引一些人回来。

至于那些已经分配了土地的人该怎么办…

这个到是不需要着急。因为这个时候搬入外东北的国人数量还不是很多,所以即便是临时补上,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难题…

————————————————————

哈萨克暂且不提,如果是西伯利亚的话,那么一个三口之家便可以得到三十亩的土地,如果是五口之家,就可以得到五十亩。如果是更多的,比方说十多口的那种,甚至有可能会得到一百多亩的土地…

一百多亩土地。即便是国内的那些个地主,恐怕绝大部分都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土地。如此多的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尽管这个时候国社政府对西伯利亚以及中亚的统治还并不是特别的稳固。但是在消息传出来之后。还是有大批的百姓申请报名,而后就和刚才的一幕一样,大量的百姓在火车站排队,等待着北上的列车。

另外,考虑到新的耕地,即便是耕耘出来了,也不可能立即就得到收获,所以就和在外东北的时候一样。由政府先提供一年数量的口粮,另外列车上沿途的伙食等也都由政府负责——————尽管肯定不是特别的好。但是对于百姓们而言却是已经比较满足的了,毕竟现如今的绝大部分国人也只不过是勉强达到了温饱的程度而已…

————————————————————

如此大规模的迁移,自然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面对国社政府公布的这一政策,英法等国在连连抗议的同时,也认为若是真的让中国政府在那两个地方站稳了跟脚,想把他们赶回中国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所以在抗议的同时,英美等国也在不断努力的想要剿灭苏俄。

只是…

尽管苏俄的损失很大,可是联军却始终无法剿灭…

另一方面,在国内,如此大规模的迁移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应,尤其是那些地主们…

刚开始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地主还没怎么在意这件事。然而,他们似乎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对于农民来说,如果自己的家里有田,谁还会愿意给别人种田呢?

何况在奉行着自愿原则的情况下,许多地主依旧维持着五成以上的租子,尽管国社政府已经免除了大量的苛捐杂税,可是这么大的租子对于农民来说依旧是非常大的压力,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利息…

后世的土地改革,减租减息,其中的减租自然就是减少租子,那么减息呢?

往年,如果农民的收成不好,很容易会饿肚子的话,那么他们通常都会跑到地主家里去借钱,或者是借粮食。毫无疑问的,借的这一部分必然是有利息的,而且利息绝对不少…

尽管国社政府已经减免了苛捐杂税,可这并不代表这部分的利息也少了,所以百姓们身上的负担虽然比辛亥革命之前轻了许多,但依旧是负担重重…

所以,如果有了新的奔头,百姓们自然也就会有新的选择。

但是在他们选择新的道路的时候,却给那些地主们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因为如果原本租他们地的农民全都跑到别的地方去自己耕地了,那么…

谁还来给他们耕地呢?总不能他们自己耕吧?

更何况,其中的不少农民都还欠着他们的钱,若是让他们跑到了西伯利亚那种上万里之遥的地方去…

他们的钱究竟该找谁要?

所以最初的时候,不少的地主都曾经出面阻止农民大规模的‘移民’。只是这毕竟是政府的政策,所以他们才刚刚出面阻止,便有大批的警察赶到现场进行制止,尤其是那些行为过于激烈,甚至是动手殴打农民的地主,更是非常直接的被带进了警察局里面。

如此一来,才消除了地主们的阻扰。

自然,他们也没有忘了发动议员。尤其是国会议员,让他们帮自己说话。只不过所谓的国会本来就是一个花瓶,而且这也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他们根本就说不出来些什么。

至于利息的事情,国社政府已经进行了承诺,愿意敦促农民们给予偿还,只是………毫无疑问的,时间肯定会延长许多…

至于究竟该怎么偿还,则可以通过汇钱的方式来进行,诸如此类…

————————————————————

利息的问题很重要。但是农民都跑光了,找不到人给自己种地的问题似乎同样重要。就像前面说的,如果自己能有地的话。谁还会愿意给别人种地。尤其是自己能获得的还不是什么小地,而是一大片的土地…

最后没有办法,为了避免自己亲自下地耕种,不少地主也只能是主动的减租减息。挽留那些正准备北上的农民们——————他们这也是迫于无奈。当然。也有那么一小部分的地主选择了购买拖拉机等,但,有这个眼光的毕竟还是稍微少了些,而且拖拉机的价格也未免太昂贵了些…

人本来就是有惰性的,又或者是对未来的恐惧。

政府在移民的计划里面描绘的固然很美好,但是谁也不清楚最后究竟会如何,所以,如果能得过且过的话。这些本分的农民是绝对不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的…

也正因为这样,当地主们开始减租减息以此来挽留的时候。最终还是有不少的百姓留了下来…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地主都会如此,至少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地主依旧是得过且过。毕竟那些不愿意北上,哪怕是描绘的再好也不愿意北上的人始终是有的…

最后选择北上的,要么就是没有田地耕种的,要么就是早就不堪地主压榨的…

然而不管怎么说,这么一个大规模的迁移计划,从某种角度上讲也算是解决了地租的一部分问题,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而且有了这么一个开头之后,将来再想开展减租减息的运动,似乎也就能轻松许多了…

————————————————————

国社政府所发起的移民运动极为好大,几乎每个省份都有数万或者是十数万人选择了北上,所有省份全部相加,几乎有两三百万人。

尽管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数目,但只要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西伯利亚也不过才八百万人口,可想而知,在短时间内能弄到这么多愿意北上的人,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壮举了…

自然,把这么多人送到北方去,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首先,沿途的交通工具问题,这些人在沿途的吃喝拉撒问题,还有每一次停留所带来的治安和秩序问题,最后,在他们抵达当地之后,极为重要的组织和管理问题等…

这些几乎全部都是一些极为重要的问题…

并且二三百万人北上,肯定能建立许多个较具规模的城市,这些城市总要有管理者吧,这又是一个需要头疼的问题…

同样,也因为这好大的‘迁移’,使得几乎国内外的目光都注意到了这件事上,直到另一件事转移了所有人的目光——————一件同样非常重要的事情…

尽管因为中国和英美等国之间曾经产生的矛盾,使得同盟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但是当中国与英美的矛盾仅仅限于口头之后,其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还不如一支微效的兴奋剂…

所以当兴奋的效果过去之后,同盟国便不得不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德国暂且不提,但是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却是真的已经打不下去了…

同样,伴随着国内此起彼伏的起义活动,德国人也感觉到了深深的疲惫…

于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考虑之后,最终德国主动提出了停战…

他们已经不愿意再打下去了,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对威尔逊所提出的‘威尔逊十四条’抱有极大的幻想…

另一方面,何止是德国人,即便是英法等国也一样希望尽早的结束这场战争,所以双方简直就是一拍即合,很快,停战协议便被签署。

于是…

尽管因为中国的关系,这个停战的时间似乎要比历史上的稍稍的晚了一些,但是最终在1918年的12月22日,协约国与同盟国还是正式的签署了停战协议。

至于其他的具体过程,则要留到巴黎和会上去谈。

只是…

就在签订协议的时候,满心期待的德国人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在接下来即将发生的巴黎和会上,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屈辱…

然而不管怎么说,随着停战协议的签订,这场已经持续了四年时间的战争总算是终止了。与此同时,英法等国似乎也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来解决盘踞在俄国境内的苏俄势力…

英法等国甚至已经打定主意,只要解决掉了苏俄,便要让中国人把他们这次吃下来的东西全都吐出来——————随着停战协议的签订,他们已经不必担心中国会投入同盟国阵营的可能…

只是就在英美等国还在欢喜的时候,他们却并没有注意到,另一场危机正在到来…

就在美国的纽约,一个年轻人轻轻的咳嗽了一下…

跟着他一起咳嗽的,似乎还有很多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