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三十五章 对苏干涉战争(十二)

不得不说英美几国看的很准的,如今的中国看上去似乎很强的样子,先是出兵欧洲,又是出兵中东和外东北,现在又出兵中亚、西伯利亚,几乎可以说是同时开了四个战场。

可实际上呢,自欧战爆发以来,国社政府的财政压力一直都很大,尤其是在国防军扩军到二百五十五万之后,单是每年所需的军饷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更别说作战所需的其他一系列消耗,以及国内行政、建设等所需的费用。

说到底,眼下国社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才十多亿而已,而单是给国防军的军饷每年便需要三亿五千多万,这还是在自1913年起,国防军的军饷就一直都是每月10元,从未有变动的情况下,若是提高哪怕每个月一块,考虑到国防军的庞大数字,每年单是军饷这么一项开支都有可能会达到四亿元的地步——————事实上,连续五年的时间,军队的军饷都没有提升过,这在国防军内并非没有不满。

毕竟士兵们最初之所以会选择加入部队,就是因为当时的工人工资仅仅只有3块钱,甚至还不到,而哪怕最普通的士兵,每个月的军饷都有10块。

可是5年下来,由于欧战的关系,国内的工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连带着工人的收入也有所提升。在过去上海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人每天的工资大概在1角到1角5分,内地则是每天5分到1角。

而如今呢。类似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工人的工资已经增长到了2角钱左右,像雨石集团这样的涨的还要多一些。而内地也基本上达到了8分钱到1角钱的程度。

反观军队?依旧是10块钱…

这么一个情况下,觉悟高的士兵当然没什么,但是你肯定无法保证每个士兵的觉悟都如此高,更确切的说,是绝大部分的士兵都不可能有这么高的觉悟。

所以肯定会有抱怨的声音存在,只不过眼下国内的环境非常稳定,与1913年前相比可说是有着天壤之别。同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国内民生等方面的发展,也让国社政府的威望空前高。再加上虽说五年下来军人的工资一直都没有提高过。但是军人的收入始终还是比普通工人高出许多,就更不用提那些农民了,所以虽然有些抱怨,但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排除掉地主之后。工人的收入始终是要比农民高的。也要稳定一些,而很明显,在如今的中国农民的数量远远要比工人多的多…

单是军人的军饷,一年下来就三亿五千多万,再加上日常的伙食、被服,武器装备的采购,以及损耗和弹药消耗等等…

再加上作战时所需的一系列物资,尤其是最近刚刚出兵中亚和西伯利亚。按照财政部的计算,如今国社政府的军事开支高达近十亿元。并且随时都有可能会突破十亿大关…

如今国社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差不多十三亿吧…

排除掉军事开支的十亿元,再加上国内行政及建设上的开支,政府在财政上的开支恐怕要高达十六七亿元——————这还是因为迪兰铁路已经通车,不然开支还要更多,但即便是铁路已经通车了,国内依旧有许多地方需要修铁路。

事实上迪兰铁路之所以能这么快修筑完成,纯粹是因为严绍一直都把这条铁路的修筑排在首位,甚至高于国内的所有铁路。在修筑的过程中不但把国内剿匪俘获的土匪等送到新疆来修铁路,弄得死了不少人,甚至还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如此才能在短短数年之内把铁路修好。

可是其他铁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毕竟迪兰铁路与严绍的计划有关,而其他铁路固然能够带动地方的发展,以及交通等等,可是…

同时修那么多的铁路,压力毕竟还是太大了些…

另外,过去积累下来的一系列欠款也是肯定要还的,比方说英美及日本等国的赔款,在比如说过去清政府以及北洋政府所借的赔款,再加上国社政府向雨石银行所借的一亿英镑,每年所必须要还的本息等等。

零零总总算一算,每年差不多要偿还两亿元左右。

这也导致国社政府的开支一下子就变成了十**亿,接近二十亿的地步,甚至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一不留神的把二十亿这个大关给过了。

————————————————————

在过去,尽管国社政府派遣了七十万远征军到欧洲和中东作战,但是由于在欧洲及中东,法国和英国都提供了相当程度的后勤供应,所以国社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不是很大,这其中英美等国每年提供的两千万英镑固定援助,以及两千万的临时援助起到极大的作用,这也导致国社政府的财政压力虽然很大,但,和其他参战过相比却要轻松许多。

可以说,国社政府之所以能一直这么轻松,英美几国每年提供的大笔援助功不可没。

但如果英美等国中断了这一部分援助呢?没有了这每年三四亿的财政援助,在出兵中亚及外东北之后,国社政府的财政赤字将高达七亿元,甚至可能更多…

换而言之,若是终止了援助,考虑到财政问题,国社政府很有可能会知难而退,这么这么大的财政缺口,绝对不是咬咬牙就能挺过去的。

当然,如今中国国内的各项财税一直都处于比较低的地步,若是能提高一些的话,也有可能把这一部分给弥补上。但这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得到的,而且想要以此弥补差不多七亿元的缺口。这‘一些’恐怕要很高才行,而这很容易会导致国内情绪的不满…

实际上英美几国还有其他一些手段,比方说若中国继续出兵。将不会再承认中国对中东等地的所有权,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措施,但这些不到最后关头,英美几国却是绝对不会用的。

毕竟直到现在,中国一直都是协约国内最忠诚的成员国之一。而且如今同盟国的力量依旧很强大,协约国还需要中国的力量。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中国出兵中亚和西伯利亚固然引起了许多人的警惕和反感。但是却没几个人替俄国人叫屈,甚至还有人觉得,若是中国能帮忙把苏俄给解决了。即便是把中亚和西伯利亚给中国似乎也没什么——————当然,这在各国的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绝对是少数派中的少数派…

————————————————————

当然,英美几国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严绍的因素,确切的说是雨石银行。中国政府或许没有钱。但是雨石银行绝对能拿的出这么一大笔钱来。

不要说是几亿华元了。根据各国政府的估算,即便是一亿英镑,雨石银行也是能很轻易拿出来的——————顺带一提,当初严绍借给政府的那一亿英镑,国社政府早就已经花完了。

也不奇怪,毕竟已经差不多5年过去了,一亿英镑再怎么耐花,也不可能花到现在都没有花完。

问题是。国社政府已经借了严绍一亿英镑,这导致他们每年都要偿还雨石银行一亿多元的本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会愿意再借一亿英镑吗?

在借一亿,听上去似乎很容易的样子,可是考虑到每年所需要偿还的本息…

那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而根据朱尔典等人对中国政府内部的预计,文官一系的人是绝对不会愿意这么做的。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在英美等国宣布暂停援助之后,中国外交部虽然对英美几国提出了抗议,可是在政府内部也有不少的官员建议退让一步,从西伯利亚退出来,而仅仅只是占领中亚一部分。

这样一来,在面子上过的去,对英美等国多少也能有个交代…

就像前面说的,在私底下甚至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在于英美接触,拐弯抹角的询问,若是中国从西伯利亚退出,而仅仅只是占据中亚地区,英美几国是否能够接受…

从某种角度上讲,英美等国在这件事上的判断还是很正确的…

若是事情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面对差不多七亿元,甚至有可能会变得更多的财政赤字,严绍便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就是选择退让一步,从西伯利亚退出来,甚至是从中亚地区退出来。

另一个,就是增加税种或者是提高税率,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帮助国社政府熬过这一关。

但是…

前一者,相当于严绍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这必定会影响到他的声望。

至于后一个选择…

别的暂且不说,国内的反对和不满绝对会大大增加。

而且绝对是全方面的…

尤其是商人或是议会的人,无论是提高税种还是提高税率,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这绝对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若是严绍真的敢这么干,他们必然会群起反对。

而只要中国内部一乱,很显然,国防军也就没有办法继续西进了…

只是…

————————————————————

英美等国对中国国内情况的判断固然是很准确,但是,他们却不了解严绍,更确切的说,是不了解严绍的性格和决心。

就在他们满心以为面对困局的情况下,严绍必定会选择退缩的时候,严绍却是狠狠的给了他们一巴掌…

一亿英镑…

严绍以个人的名义向政府捐赠一亿英镑…

这几乎相当于国社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七成多…

而严绍的这一举动,也顿时震惊的全世界…

国内社会各界自然是欢欣鼓舞,一些较为激进的报社更是公然叫嚣。即便英美等国中断了对中国的援助,中国也会继续行动下去,彻底的把盘踞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赤色分子彻底清除。

一些报社甚至叫嚣着要把远征军从欧洲退出来。让白人自己去解决自己的战争。

英美列强如此威胁中国,自然是引起了举国不满,尤其是在考虑到过去近百年里,中国曾经遭受到的屈辱之后更是如此,也正因为这样,后一种言论在国内有着很强烈的市场,国会内甚至有几个议员真的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而这。也因此了英美等国的慌乱。

中**队很能打,这已经几乎成为了世界各国的一种共识。尽管他们有些弄不明白,为什么过去的清军那么的……………不过对远征军的实力。他们还是承认的。

而如今在协约国已经派出一部分兵力在俄国北部登陆的情况下,中国远征军更是在西线战场上成为了抵抗同盟**队的主力之一。

若是中国真的宣布退出这场战争…

好吧,固然,在美国参战之后。协约国已经对同盟国拥有了全面的优势。但若是中国退出这场战争……………这样的话,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首先,协约国对同盟国的优势必定会减少许多,即便是协约国想要击败同盟国,恐怕也要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才行。想想英美等国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年轻人死在了西线战场上,几乎整整一代人,如今哪怕是多死一个年轻人,都足够让英法两国心疼。

尤其是法国。如果说英国还只是几乎的话,那么法国便是完全的。彻底的把一整代的青年全都扔在了西线的堑壕里。也正因为这样,法国政府是最担心中国会退出这场战争的。

而且,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的同盟国,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几乎已经快要因为常年的战争而崩溃,唯有因为德国所以才能坚持下去。可是如今的德国呢?内部的罢工持续不断,和谈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因为德国人很清楚他们未必能获得胜利…

在这么继续下去的话,或许不需要再打便可以和平解决这场战争。

但如果中国真的选择了退出战争…

觉得自己似乎有可能会获得胜利的德国人,会不会反而坚定了继续打下去的立场?若是那样的话,对协约国来说绝对会是一场灾难——————其实4年的时间下来,何止是同盟国,即便是他们也快坚持不下去了…

也正因为这样,在得知中国有这么一种舆论倾向后,协约国立刻派出外交官与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尤其是在他们得知德国人又在中国内部活动起来,而中国的军方似乎也很有些意向之后,更是显得有些焦急…

英美几国之所以不敢采取更多的制裁措施,与这也有很大关系。

毕竟他们仅仅只是想让中国从中亚和西伯利亚退出来,绝对不会是想把中国逼到同盟国那边去…

若真的是那样,那可真就…

美国暂且不提,至少英法很清楚现如今的两国,是绝对没有那个能力对付中国的,尤其是在经历过连续数年的战争之后,两国国内的厌战情绪很重,若真的因为俄国而与中国开战,甚至不需要中国动手,他们国内的国民便会把执政政府给掀翻下去…

————————————————————

而另一方面,英美等国得到的消息却是正确的。

在得知中国因为俄国的问题而几乎与英美等国闹翻之后,德国就好象是抓到了什么机会一样,立刻让依旧留在中国的马尔赞与中国政府进行联系,同盟国甚至将俄国的亚洲部分全都拿了出来,希望中国能够加入同盟国。

即便是不能让中国加入同盟国,只要能让中国政府停止继续履行协约国的承诺,对德国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事实上因为这件事情,德国内部有关主和的势头已经减弱了许多,而主战的言论却是再次抬头…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算是从侧面证实了英美几国的忧虑。

不过…

尽管中国政府内部有些心动,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的矛盾,在西线的远征军也有些骚动,很有些不想在继续替协约国卖命的意思,弄得法国和英国焦虑不安。

可是严绍却丝毫没有考虑这一点。

固然,他对英美的举动也很不爽,但是他更明白,在战后中国对英美等国依旧有着很大的需求。把英美给得罪死了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至少现阶段是如此。

所以在得知了远征军的骚动之后,严绍立刻给在欧洲的蒋百里发了一封电报,让他对远征军进行安抚。

同时也给登门拜访的朱尔典等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那就是中国绝对不会退出这场战争,即便是现阶段中国与英美之间有着一丁点的小矛盾,中国依旧会履行自己对协约国事业的责任…

严绍的这点保证,让协约国方面非常‘感动’,不过他们还是希望中国能从俄国境内退出来。

而严绍呢…

却是在进行完承诺之后,转眼便捐了一亿英镑出来,而有了这一亿英镑之后,即便没有了英美等国的援助,中国也能自行完成对俄国的军事行动…

同样,这一亿英镑也让英美等国见识到了严绍的决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