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上(三)

扩张之路 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上(三)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当张澜登门的时候,蔡元培正坐在厅内的沙发上看着下人刚刚从外面买回来的报纸。虽说是教育部长,军事上的事情和蔡元培并没有多大关系,但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成为了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多多少少也算是政客中的一员,即便是蔡元培体内的书生气并没有丝毫减少,然而在经历了多年的宦海生涯后,蔡元培的性格却无疑要比过去圆滑了许多——————这和历史上的蔡元培不同。

历史上的蔡元培虽然也曾经担任过中华民国的教育总长,但问题是他的那个教育总长却是南京临时政府内阁的。

任谁都清楚,在那个临时政府当官实在是没意思的很。

即便是政府的手里有那么一点钱,也都是落入了官员的腰包,或者是拿来做军费和民军的遣散费。即便是蔡元培想要在任上做些什么事业出来,手里半点资金也无的他,也是什么都做不了。

而如今却不同,虽说教育部的资金绝对不是内阁当中最多的一个,但是深知教育重要性的严绍,在资金上却绝对没有吝啬过。也因此,蔡元培的这个教育部长,总算是像个真真正正的教育部长了。

作为一名政治家,关心下舆论几乎可以说是必修课。虽然这类舆论通常并不需要在意,然而你可以不在意,却不能不知道。再加上蔡元培早就已经知道了国防军的行动,自然是早早就安排下人到外面去买报…

而他手里拿着的。就是今天最新出炉的报纸。

只是就在蔡元培还在厅内看报的时候,外面却传来了一阵敲门声。等到下人把门打开的时候,看到张澜。蔡元培是真的有些吃惊。

事实上这次张澜会来京,完全是因为出于蔡元培的邀请。

当然,蔡元培会这么做绝对不仅仅只是因为心血来潮,历史上蔡元培就曾经邀请过鲁迅到教育部任职,从这点上来看,蔡元培是有过前科的,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是1912年。而且是2月,正是满清下台的前夕,同时也是临时政府刚刚成立的时候。所以蔡元培的教育部也只是架子而已。

等到北洋政府成立之后,因为不愿意替袁世凯效劳,蔡元培甚至乘船跑到了法国去,继续他的学术研究。一直到后来才返回了国内。而那个时候已经是1916年的年末。

需要说明的是,在1915年时,他与李石曾、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希望以此组织帮助更多华人到欧洲求学,后来的周、邓等均是通过这个组织的帮助后顺利在法国进行学习的。

当然,现在这个组织肯定是没了。

不过到了现在,蔡元培的这个部门。总算是名副其实了些。

而随后,蔡元培除了推行早就已经准备多时的一些政策外。紧接着便是邀请一些社会知名人士来教育部任职,而张澜就是其中之一,从某种角度上讲,他来的还是算晚的一个呢…

问题在于蔡元培早早就派人到火车站去接人了,而现在张澜却是自己一个人坐着人力车过来的,这如何能叫蔡元培不吃惊。

事实上蔡元培派出去的人的确是到了火车站,只不过在到了火车站后却因为与人发生了纠纷,所以直到现在还被车站的保安关着,别说是接人了,就连出都出不来。

虽然那几个人已经说过自己是教育部的人,同时又说是来接人的,但是对火车站的保安来说——————那又怎么样?

他们是归交通部管,又不归教育部管。

当然,最终在那几个教育部的人的‘请求’下,火车站方面还是派人到站台上去接人了的。问题是前面这几个教育部的人还和车站的人折腾了半天,只是等到他们折腾完了,时间也过的差不多了,站台上的张澜等了半天,也有些等的不耐烦了,结果等到火车站方面派人去接张澜的时候,张澜早就已经坐上人力车,然后朝着手中蔡元培的地址赶去。

算算时间的话,顶多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

对此教育部的那些人自然是十分懊恼,火车站的人却没怎么在意,至于张澜?则是刚刚登上人力车,正朝着蔡元培那里赶去。

————————————————————

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张澜,蔡元培露出了吃惊的表情,之后更是看了看张澜的身后,想要看看自己的部下究竟躲在了哪里。结果,他当然什么也没看到。

不管怎么说,人能平安到了就好,虽然有些奇怪又有些恼火自己的部下居然没有接到人,不过蔡元培还是将张澜请入了自己的家里。

“表方,这北地风光如何,是否与川中不同?”

亲切的叫着张澜的字,蔡元培让下人把张澜的行李搬进家中,而后拉着他的胳膊往里面走去。

蔡元培所住的,是一座二层高的小型建筑,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却显得非常别致,别墅里面也有那么几个下人,这个时候正在院落里面打扫,虽说并不认得张澜,但是在见到张澜之后还是一一上前…

等到进了屋子在厅内落座之后,看着蔡元培,张澜笑呵呵的道。“和我前几年来时相比,变化的确是很大啊…”这么说着的时候,张澜的语气当中也多了那么一丝感慨。

张澜所说的前几年,指的是国社政府刚刚成立的时候。

那个时候作为四川省的代表,张澜也曾经来过一趟北京,参与了国社政府的成立仪式。新政府刚刚成立时,正是北洋刚被赶下台的时候。虽然因为袁世凯的自愿下台,北京并没有怎么遭到战火的破坏,但是即便如此。当时的北京也谈不上有多好。

而今,在经过了4年多的时间后,当张澜时隔四年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时,出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座焕然一新且极具现代感的城市。崭新的建筑,整洁而宽敞的街道,还有城市内车水马龙的景象,几乎与张澜在日本留学时见过的城市没什么区别。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甚至还要更繁华一些。

尤其是那座即便是站在火车站,也能清清楚楚看见的高耸建筑。更是给人留有极深的印象,张澜当年虽然曾经在报纸上见过照片,但终究还是没有亲眼目睹来的震撼…

(张澜曾经中过秀才,后来于1903年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学习。1904年因倡言慈禧太后应归政于光绪帝被押送回国。任四川顺庆府(南充)官立中学堂正教习。)

听到张澜这么说,蔡元培‘呵呵’一笑,没说什么,只是等到下人把茶端上来后轻声道。

“这次我请表方来,可是请你帮忙来的,你可千万不要推辞啊…”

听到蔡元培这么说,张澜默默的点了点头,他这次会专程跑到北京来。也有这个意思。

在后世人们的印象里,张澜通常都是一个留有大胡子。看上去似乎非常苍老的样子,至少一看就知道年纪很大。相较而言,蔡元培呢,则看上去要比张澜年轻上许多。但事实上蔡元培却至少要比张澜大上4岁,论年纪要比张澜大的多…

此次蔡元培邀请张澜来北京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如今教育部正在推行的义务教育。随着政府在资金上的投入,义务教育已经有了些成果,但就像曾经说过的,人的因素一直都是制约着这项计划的最大原因。

施行义务教育所需的资金固然很多,但算上政府财政上的投入,还有社会各界得来的募捐,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可是人…

的确是麻烦…

到了如今,随着政策的展开,义务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教育部也需要更多的人来协助,这个时候蔡元培想起了张澜。

当初张澜北上的时候,因为理念相和,蔡元培与张澜可说是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张澜本身也算是颇有能力,又有着较高的名望,会被邀请过来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事实上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也就是四川的保路运动时,张澜已经算是崭露头角,当时张澜以南充代表出席并当选为川汉铁路股东大会副会长,后来赵尔丰诱捕蒲殿俊和罗纶等人时,张澜也是被诱捕的几个人中的一个,这样让他因此而名声大噪。

等到辛亥革命成功,四川光复之后,张澜也因此担任了四川军政府川北宣慰使一职,并于1913年当选为中华民国国会众议员,并因此结识了当时在云南担任都督的蔡锷…

如果历史没有因为严绍的到来而发生变动的话,这个时候张澜恐怕已经担任四川省长一职,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方诸侯,尽管手里并没有半点兵权,不过如今吗…

没有了袁世凯称帝等变数,在国社政府成立之后,张澜的人生便显得略微平淡了一些。不过即便是如此,也没有人会怀疑张澜的人品和能力,这也是蔡元培会邀请他北上的一个原因。

眼下教育部正缺人手,与其把张澜继续留在四川,到不如弄到教育部来多做一些事情。对张澜的人品和能力,他还是比较了解的,而在得到蔡元培的邀请之后,张澜也是欣然应邀…

因为就和蔡元培一样,张澜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政治抱负。

而很明显,在这个时代有能力达成张澜报复的,也唯有严绍的国社政府了。

————————————————————

“一路劳累,我先让先人带你上楼休息一下吧…”说着蔡元培看了看挂在墙壁上的钟表,而后对着张澜继续道。“眼下时间尚早,等傍晚的时候我让下人去叫你出来吃晚饭…”

“也好…”点点头,一路坐着火车从四川到北京来。张澜也的确觉得有些劳累。只是就在张澜起身打算和下人去休息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些什么,而后停下脚步看向了蔡元培。“对了。鹤卿兄,关于此次国防军北上的事情………事先你知道吗?”

“这个…”听到张澜的话,蔡元培忍不住苦笑了一声。“我到是的确知道,但是该怎么说呢…”

蔡元培总不好告诉张澜,他早就知道了这件事,而且还不是在苏俄成立之后,而是在之前便已经知道了。更不可能告诉张澜。其实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阴谋,甚至就连如今震惊全世界的苏俄政府的成立,其背后也有着国社政府的身影在里面。这个所谓的苏俄政府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成立,国社政府在其中出力不小,前前后后更是花费了数百万的资金…

作为教育部的部长,内阁的诸多部长中的一位。蔡元培是知道这个的。但是他却无法透露出去。

毕竟这些可是国家机密,若是泄露出去,麻烦肯定少不了,考虑到这次国社政府扶持的还是一个布尔什维克政权,可想而知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就连英美那边恐怕也会闹出许多问题来。

虽然蔡元培本身并不是‘友邦惊诧’论者,但是眼下国防军正进军外东北,事关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失地。以及二十万国防军的生死,他却是真的不愿节外生枝…

当然。就连蔡元培自己也不清楚,在出兵外东北的背后,还有着另一个更震撼人心的计划。只是这个计划却是绝对不可能得到蔡元培这些人的支持的,所以严绍才会秘而不宣,只是将这一计划通告给了军方的人,而不是他们…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一个计划,似乎也没必要向教育部的人通知,毕竟这与教育部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并不清楚这些,看着蔡元培为难的样子,张澜忍不住道。

“政府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出兵外东北——————我到不是对收复失地有什么意见,但眼下苏俄政府刚刚成立,政府就出兵外东北,在道义上岂不是有些………而且英美恐怕也不会坐视不理吧…”

看着张澜的样子,蔡元培笑了笑,而后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劝慰道。“放心吧,政府既然敢动手,就必定会有完全的准备,事实上现在总统那边现在相信已经开始和列强交涉了,获取列强的谅解,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再者说,若是现在不想办法把外东北夺回来的话,将来恐怕很难会有这个机会了,即便是贸然动手,到时所需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是现在可比的了…”

这也是蔡元培等一干官员会支持这个计划的原因,对于收复失地这种事情他们到是一向热衷。仅仅只是对战争可能带来的伤亡、影响以及经济财政上的压力十分反感,但是他们也很清楚,眼下的确是收复外东北最好的机会,将来若是在想有什么动作的话…

就如严绍所说的一样,到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不是眼下这么简单了。既然如此,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将来痛苦,到不如现在早一些解决,而且即便是他们反对,看严绍的架势也是不可能会接受的,他们这些人对军队又没有什么影响,最重要的是军队根本不可能会听他们的,既然如此,到不如干脆些,这样等到将来外东北收复了,他们也能从中得到些好处不是——————暂且不提严绍对军队的控制究竟有多强,军人本来就热衷于战争,且这次还是收复失地,这可是名垂青史的事情,即便他们说出花来,军方也不可能会听他们的…

别看这些家伙一个个顽固的很,对此他们到是非常了解。

所以除了妥协之外,他们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了…

“行了,表方…”看了看一脸疲惫的张澜,蔡元培笑着道。“这件事就交给政府来解决好了,你还是先休息去吧,一路上坐火车从四川到北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听到蔡元培这么说,张澜也觉得身体有些疲惫。

和后世的高铁不同,这个时代坐火车可是个辛苦活,更何况还是张澜这么一个文人。坐着火车从四川跑到北京来,沿途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天,张澜的骨头都快被颠散了。因此听了蔡元培的话,张澜点点头,跟着下人朝着二楼的客房走去…

等到张澜离开了之后,蔡元培忍不住轻轻的呼出了一口气。

————————————————————

就在张澜抵达蔡元培的家中时,在英国使馆内,朱尔典与美国公使库克正坐在一起不知道在交谈着些什么。尽管两个人都很想做出一副十分镇定的表情,然而他们脸上的焦虑还是出卖了他们。

没办法。谁叫国社政府突然对外东北动手了呢…

尽管美国人和英国人也很敌视苏俄政府,但眼下对他们来说苏俄毕竟还是有些利用价值的。而今国社政府突然动手,事情顿时变得麻烦了起来。

伦敦和纽约方面对此都十分恼怒。更让他们恼怒的是朱尔典与库克(美国公使)事先居然连一点消息都没能弄到,这在英美两国看来,无疑是非常失职的。

这次的事情要是弄不好的话,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政治生命——————尽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朱尔典距离进棺材都不怎么远了。所谓的政治生命即便没人帮他结束,相信也维持不了多久…

就这么坐在沙发上,朱尔典和库克相顾无言。

只能是一人一口的喝着咖啡,品尝着其中的苦涩。

也不知道多久,门外才突然传来了一阵响动。

库克来的时候,朱尔典已经吩咐过了,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许任何人进来,这个命令库克也是听说过的。所以在听到门外的动静后,朱尔典和库克顿时朝着门外的方向看去。紧接着他们便看到已经是老态龙钟的雷?科帕从门外走了进来…

见是雷?科帕,朱尔典和库克连忙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紧接着便看到朱尔典和库克两个人迎了上去道。

“亲爱的朋友,希望你能给我们带来些好消息…”

“没错…”站在一旁,美国公使附和的道。

任谁都清楚,法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雷?科帕本人,当初更是在严绍还仅仅只是安徽军政府的都督时,便慧眼识盈的在严绍的身上投下了赌注。

最终的结果证明,雷?科帕的这个赌注并没有下错,他给自己和法国政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无论是后来‘七五工程’时严绍给予法国的大笔订单,又或者是雷?科帕在法国外交官中急剧上升的地位,都令朱尔典等人羡慕不已。

尤其是在严绍成功登顶之后,雷?科帕更是因为当年的投资,而成为了严绍的座上宾,并与严绍有着不错的私交…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他们除了后悔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可以做的了。

不过现在,雷?科帕和严绍之间的私交却是他们唯一可以指望的,所以在国社政府出兵外东北之后,朱尔典与雷?科帕他们商议过之后,便立刻把雷?科帕给推了出来,让他到严绍那里探探口风。

如今雷?科帕回来了,朱尔典等人自然很想知道结果如何。

看了看两人期望的样子,雷?科帕苦笑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此时此刻,他回想起了到严绍那里时的情形…

——————————————————————————

在得知国防军北上外东北后,在与朱尔典等人进行一番商议后,雷?科帕便给总统府打了一个电话,希望能与严绍见上一面,‘了解’一下外东北所发生的情况。

虽说眼下原来的俄国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苏俄政府也已经成立,但各国毕竟还没有承认苏俄政府,换句话说,已经被推翻的临时政府依旧是俄国的合法政府——————即便他已经被推翻掉了。

不过在苏俄的脚印还没有抵达远东的情况下,至少外东北依旧是俄国政府的领土。如今中国进攻外东北,等同于是在攻打盟国…

如果说是别的,或许也就算了,但是这件事却绝对不是协约各国能够容忍的。

不过有些事情,聪明的雷?科帕等人还是比较了解的。

比方说。若是没有其他国家的支持,已经被推翻掉的临时政府很难东山再起。

在比如说,如今的俄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欧洲宪兵’和‘蒸汽压路机’。在重要性上远远无法和中国相比。尤其是考虑到如今俄国的混乱形势,即便俄国能东山再起,恐怕也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办妥的…

而很明显的是,这场战争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一两年或者是两三年内结束。所以如果有必要的话,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确保最终战争的胜利,英美等国很有可能会牺牲俄国的利益,来满足中国的邀请…

在历史上。这类事情英法曾经做过无数次,只不过在过去被牺牲掉的,通常都是如中国一样的国家。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中国,至于牺牲俄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历史上似乎还从未发生过。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巴黎方面给雷?科帕他们的命令是见机行事。而不是允许他们随意的用俄国的利益来满足中国。毕竟谁也不清楚后来的事情…

然而在雷?科帕的电话打到总统府后,他却并没有立即见到严绍,因为那个时候严绍已经换了一个地方,最终别无他法,雷?科帕也只好跟着换了一次地方。

而那个地方,恰恰就是在从火车站内出来之后,张澜曾经抬头看过的地方。

【帝国大厦】

作为全世界最高的人工建筑,如今距离【帝国大厦】的落成。已经过去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岁月。在大厦刚刚落成的时候,这栋建筑可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番震动。毕竟在过去还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么高的建筑,这简直就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按照某些外行人的评语。

至于内行人吗…

“只要有钱,谁都能建出这么高的建筑来,那个叫王玄的只不过是摊上了一个有钱的投资者…”这番话不能说不对,然而也未必全对。

虽说想要建造一栋极高的建筑,钱肯定是最重要的一环,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出色的工程师,想要达成这么一个目的也是绝不可能的。

而王玄,无疑就是这么一个出色的工程师。

当然,除了上述的言论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言论也跟着出现。比方说建筑的设计一定有白人参与,黄种人是不可能建造出这种建筑的。

亦或者是说肯定有质量问题,或许等哪天风稍微大一些,建筑就有可能会被吹翻什么的。

甚至就连国内也有反对的声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既然有这么多的钱,来建造这么一个并没有什么特殊用处的大厦,那为什么不干脆把这些钱全部都捐出来呢…”

基本上讲,几乎都是诸如此类的言论。

然而尽管国内外的质疑之声很强,但是这么高的一栋建筑矗立在那里,还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以及………极强的吸引力。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大量的人乘坐交通工具赶到北京,想要亲眼目睹一下这座号称是世界第一高的奇迹建筑。

几乎每一个见过帝国大厦的国人,在吃惊于中国人居然能造出这么宏伟的建筑时,心底亦涌出了一阵难以想象的自豪感。

至于像是雷?科帕这样的洋人,每次见到的时候,其所涌出的就仅仅只有震惊,亦或者是………危机感…

非我族类齐心不必,怜悯这种情绪通常都是给弱者的。

就如动物园里面的狮子、老虎和狼一样,为什么我们在去动物园的时候一点也不害怕里面的动物,愿意逗弄它们,给它们喂食,又或者是看着这些人被关在笼子里的时候心生怜悯,在看到他们被关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时,甚至还会嘟囔着这是虐待动物啊——————当然,也有一些逗逼会不顾一切的去做死。

就好象严绍穿越过来前看到的一个新闻,有一个大妈居然拿着装有几十万欠条的包去逗弄老虎,结果被老虎把包给弄走了,里面的欠条也彻底消失,这毫无疑问的是一种逗逼行为,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个大妈早就把欠条给弄丢了,打算栽赃给动物园或者是老虎什么的…

简而言之,游客在看到笼子里的动物时,之所以会心生怜悯,就是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些动物已经被关在笼子里了,根本伤害不了他们,和他们相比,这些动物就是一些受到欺负的弱者,全然不顾这些动物当中,每个都能轻松弄死绝大部分人类…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仅只是………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清楚,他们是安全的,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清楚,这些动物已经被他们制造的笼子给关起来了,和他们相比,这些动物不管再强,也只是些弱者而已…

他们可以在处于强者地位的情况下心生怜悯,也可以因为各种理由而处死这些动物,区别仅仅在于是否在意。无论这些动物看上去多么强壮,多么危险,和他们相比,都是毫无疑问的弱者…

可是现在,情况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发展,原本是作为弱者而存在的中国已经逐渐变成了强者。这就好比游客突然发现,原本困住动物的护栏正在逐渐破损,甚至随时都有可能会消失…

若是真的被这些猛兽从笼中冲了出来,护栏外面的人甚至可能会有性命之忧,他们当前最应该做的,则是削弱笼中猛兽的力量,还有,修复逐渐破损的护栏…

然而可惜的是,本来应该这么做的人类,这个时候却在忙着互相残杀,根本就顾不来修补护栏。而等到护栏彻底坏掉,猛兽已经从笼中冲出的时候,想要修复和加固,恐怕也已经来不及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