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零二章 打捞

扩张之路 第五百零二章 打捞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工作后,整个会议已经结束的差不多了。

尽管有梁士诒在前面起了一个并不是很好的头,可后面包括黄浩在内的其他一些部长却带来了不少的好消息。比方说工业上的发展,还有教育部的‘六年义务教育’规划,公安部有关治安情况的汇报,除此之外还有水利部、农业部和交通部的一些进展报告。甚至就连宋教仁的廉政部也给出了一份成绩单,详细说明了去年廉政部又抓了多少贪赃枉法的军政官员——————虽说在宋教仁汇报的时候,在座的众人表情都显得有些古怪。

没办法,谁叫这一时期国内‘国社党’一党独大,结果弄得宋教仁抓的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大多都是国社党的人。自己的党派里出了这么些不张脸的家伙,也难怪严绍他们的表情会这么复杂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严绍和袁世凯的对决当中,虽说严绍成为了胜利者。但当时的北洋政府也只不过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势力而已,简单点讲,就是代表着中国的最大一个军阀。

严绍击败了袁世凯,也只不过意味着他取代了袁世凯成为中国最大的军阀,如果想要获得全国的实质性统一,就必须要把国内的其他军阀也收拾干净才行。

军事行动固然没问题,可那样太耗费时间,而且也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严绍便用了一个更方便的办法。先是进行政治改革,将原来统管军政的‘都督’变成了省长和师长。然后再将这些地方实力派还有他们的部下全部纳入国社党来。

这个时候国民党已经被严绍封禁,国内虽说还有国民党的人在活动,但基本上就和‘地下党’没什么区别。如此一来。国社党自然也就成了中国最大的政治党派,在吸纳了其他党派的一些知名人士之后,甚至达到了一党独大的程度。

不过这么做,虽说增强了国社党的统治地位,可也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党内优秀的人不少,可差的人也同样很多。再加上这样的人多在地方,经常会败坏国社党的名声,这也是严绍会挑选宋教仁这么一个啄木鸟的关系。

一来。宋教仁为人正派,不需要担心他会弄些什么手段,再来,作为如今国民党的领导者。严绍也不必担心他会徇私枉法。

而宋教仁也没辜负严绍的期望。虽说宋教仁一直都没放弃‘共和’的想法,但是对抓捕贪官污吏这种事宋教仁似乎也很有兴趣,一年下来抓了不少蛀虫出来,其中国社党的人自然占据绝大多数,但也有些国民党的人和其他党派或者是无党派人士,在这方面,政治比较天真的宋教仁到是有些六亲不认的意思。

严绍也对宋教仁的工作十分满意,只是就和其他人一样。对于抓了这么多国社党人的情况,严绍心里难免有些尴尬。

所以在宋教仁汇报了去年究竟抓了多少多少蛀虫。并且把其中多少送进监狱之后,直到严绍带头鼓掌,其他人才跟着鼓掌起来——————李良他们到还好,都是早年跟着严绍一起从安徽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如此他们的政治觉悟就比较高了,只不过为了避免将来不得不‘秉公无私’‘大义灭亲’的情况出现,严绍给李良他们的待遇很高,再加上如今的高位,李良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徇私枉法。

因为凭着国社政府开的薪水,再加上严绍的一点‘支持’,他们已经是衣食无忧,没必要冒险去做‘蛀虫’。

反倒是段祺瑞、冯国璋他们那边,虽说历史上的老北洋里有许多优秀人才,甚至当时中国大部分的人才可以说都在北洋内。可是北洋内部同样是良莠不齐,即便是那些所谓的人才,受到了一些腐蚀之后,能力是有的,可是人品呢?

所谓的北洋,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党派,只能算是一个利益团体而已,过去因为利益的关系环绕在袁世凯的周围。而在北洋战败之后,这帮人便加入了国社党内。不过在进入国社党中,尽管严绍给这些人开出的待遇很高,可还是有些人积习难改,最后落在了宋教仁的手里,这里面有不少甚至是段祺瑞他们的部下。这时看见亲手把他们送进监狱的宋教仁在那里谈过去一年抓了多少多少人,他们会舒服才奇怪。

不过他们也清楚宋教仁非比一般人,在国民党的时候,党内的威望就已经要比孙中山高。如今得到严绍允许重归大陆后,凭着他与黄兴的威望,更是在国内聚集了一些不愿加入国社党的人,使得国民党再次成为规模仅次于国社党的第二大党派。

再加上严绍也很其中,甚至把廉政部这么一个十分敏感的部门也交给宋教仁,寻常人很难动的了他。

————————————————————

宋教仁在那里汇报自己去年到底抓了多少多少人,让许多人都感到尴尬,不过总体而言,去年的进步的确是巨大的,哪怕是要求再高的人,恐怕也会为去年所获得的成果感到满意。

国内的工业基础本来就很薄弱,再加上‘七五工程’和雨石银行的‘三亿元贷款计划’的刺激,结果就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的一些基础工业项目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就如作为基础中基础的洋灰产量,与1911年相比的涨幅居然达到了175%的地步,并且还在进一步提升当中。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行业的涨幅也十分喜人。即便是涨幅最小的一个,其幅度也达到了50%。而象征着一个国家实力的钢铁业产能更是达到了280万吨,甚至超过了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强国行列的法国。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法国的粗钢产量跌幅很大,所以中国才能以较小的优势超过法国。但不管怎么说超越毕竟是超越,尽管严绍其实想在人均上也超过那些所谓的列强。

“不过。一步一步的来吧,反正依照如今的形势,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严绍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心里默默的道。

这股笑容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想了想后,李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敢去询问。

在击败了日本人之后,如今中国的周边形势可比后世的中国强多了。后世的中国北面有俄国和韩国。南边有印度和越南,再加上来自海上的日本和美国这两大威胁,整个国家几乎就等于是被人包围起来了。

虽说在那个时候。中国和俄国已经是准盟友的关系,但任谁都清楚俄国人的德性,指望他们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到不如指望他们改吃素了。

而现在呢?俄国虽然依旧在北面。可是现在正在东线战场上被德国人打的落荒而逃。根本无法顾及远东的情况。就算欧战结束后,沙皇俄国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崩溃掉,看看他们在东线的损失就知道,即便战争结束,短时间内他们也没能力染指远东了。

换句话说,北面的威胁基本上可以去掉。

至于南面,印度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而越南则是法国人的殖民地(法属印度支那)。这两个国家现在正忙着和德国人的战争呢,别说威胁中国了。恐怕反而要担心严绍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对印度和越南下手。

再加上已经被打残的日本,还有实力远不如后世的美国。

眼下中国的安全环境可以说是近百年来最好的时候。

再加上国内正蓬勃发展的工业,如果不是财政上有问题的话,今年就真的很顺心了。“不过这也不是财政部的问题,谁叫我那么能花呢。”

想到这里,严绍又露出一丝苦笑。

那一条条的铁路和公路可都是钱,国社政府每年在交通上的投入都不算少。还有教育,既然实行的是义务教育,往后暂且不提,头几年的话恐怕投入不会少,这又是一部分支出,还有军队…

眼下军队有三十三个步兵师六十多万人,单算普通小兵的军饷,一年下来就至少需要七千五百多万,如果再算上军官的…

何况原本18510人的步兵师,眼下正要整编成22560人的1914年制步兵师,本来六十多万人的陆军数量怕是要上升到七十多万人。如此一来军饷问题变得更严重,算上军官的话,一年一亿基本上没什么问题,这还没考虑到将来提高军饷的措施呢。

再加上日常的膳食、武器装备的磨损、维护、采购,再加上其他一系列的问题。算起来也是一大笔的支出,在算上海军那边的——————陆军是很花钱没错,海军那边也不是省油的灯啊,一艘无畏舰便需要两千多万,眼下到是还没造无畏舰的实力,但其他舰只数量多了也很要命,一年下来陆海两军的全部支出怕是要有两亿多…

也难怪国会还有政府内的一些部门有意见,觉得眼下没必要弄那么多的军队,完全可以将军队的规模削减一些,减少军费开支。

问题是…

“就算全都整编完了也就七十多万,即便是算上海军也不过才八十万,这个数字难道很多吗…”

后世的中国就算部队数量再怎么精简也有二百多万,眼下中国的领土面积要比后世大上不少。而且恰恰是最适合开疆扩土的时候,八十万军队和后世相比差了一百多万,机动性更是天差地别,这么点部队仅仅只够守土而已,和严绍的理想数字相比还有很大一块差距…

“幸好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利用,如果准备得当的话,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想到这里,严绍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看了眼悬挂在背后的世界地图。“不过这一次,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而且如果真的动手,银行那边恐怕也要准备一个规模更大的贷款计划。不然单凭政府自身的话,未必能承受得了这么大的支出…”

想到这里,严绍将手掌放在了地图上。几乎将大半个亚洲覆盖其中,而看着严绍的样子,会议室内的其他人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严绍为什么会突然做出这么个动作来。

————————————————————

龙口镇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着港口内的情况。

“快看,又有一艘被弄出来了…”用望远镜看着湾内的情况,其中一个较年轻的外国人拍了拍同伴的胳膊道。

“我看到了…”同样再拿望远镜去看。另一个外国人开口道。“快查一查,这到底是哪艘…”

看上去这两个人似乎是这群人的领导者,得到他的命令后。很快就有人开始调查起来,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将照片拿出来进行对照。

“这个的话………似乎是日本人的河内级准无畏舰…”

虽然话里有似乎这两个字,但在同样用望远镜看了眼湾内的情况后,那人几乎是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开口道。

“准无畏舰?”听到这个词。第一个开口的外国人有些奇怪。“准无畏舰是什么意思?”

见上司似乎不是很了解。那人连忙解释起来。“就是接近无畏舰,但是却多少有些差别的意思。日本人的‘河内级’就是如此,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日本人的‘河内级’战列舰虽然也采用了统一口径的主炮,但是实际上搭载的是45倍口径mk x和50倍口径mk xi两种身管长度不同的305mm主炮(增加前后两座主炮身管长度以增加射程的建议据说是东乡平八郎提出来的),与无畏号战列舰引用‘全重型火炮’概念相背,而且因为火炮身管长度不一致,作战时对校正、集中火力难免产生影响。无法进行统一指挥,所以不完全属于无畏舰。只能称之为准无畏舰。”

说到这里,那人又笑了笑道。“话虽如此,但实际上这艘军舰的战斗力和早期的一些无畏舰相比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就算是拿来当无畏舰用也是没问题的。而且倍径不同意的问题,只要把火炮身管换一下,或许就能解决了…”

“这样…”听完解释,那人点点头。“好好的无畏舰非给弄成这样,日本人还真是奇怪,不过……………既然战斗力不错,那姑且就先记一下吧…”

那人点点头,表示明白。

在嘱咐完后,那人又重新把目光集中在了龙口湾内,看着刚刚被弄出水的‘河内级’战列舰的首舰‘河内’号。

当然,跟着一起注意的还有停靠在码头周围,同样是在前不久被弄出来的一些舰只,比如说,由英国亲手制造的‘金刚’级战巡舰的首舰‘金刚’号战列巡洋舰。

看着自己国家建造的军舰,就这么像废铁一样被人从湾底捞出来,山顶的这帮人脸色都有些难看,不过他们还是尽忠职守的记录着他们目睹的一切…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这些都是英国人。他们此行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记录中国人在龙口湾的打捞过程。

虽说眼下英国人正在欧洲和德国人打的头破血流,但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全球性的超级大国,英国对远东发生的一切自然也是十分关心。尤其是龙口湾底的那些废铁,虽说就算严绍真的把这些废铜烂铁给修复了,也不可能比得上英国人集中在大西洋上的庞大舰队。但英国人依旧很关心远东地区的平衡,连带着也很关心中国的军事能力。

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别忘了德国也有一个公海舰队,而英国人一向把德国人的公海舰队视作是眼中钉、肉中刺,只要有机会的话,英国人绝对不会放过歼灭公海舰队的机会。

问题是公海舰队的实力同样不可小觑,真的拼起来的话,英国人有把握自己会赢。但最后的结果究竟是大获全胜还是惨胜,这个英国人自己也说不准,就像丘吉尔说过的那样,虽然英国对德国有优势,但只需要一些鱼雷、水雷或者是小小的机械故障,就可能将这些优势葬送,不然的话英国也不必扣押土耳其在英国购买的战列舰,并最终导致土耳其加入同盟国阵营。

如果与公海舰队的决战,最终英国是大获全胜那自然最好,可要是惨胜,英国就不得不考虑仅存的实力还能不能压得住中国,甚至是大洋彼岸的美国…

所以遵照伦敦方面的指示,朱尔典派了不少人过来,记录龙口湾的打捞行动,毕竟这些沉船都是能直接提升中国海军实力的装备。

何况其中还有‘金刚’号这么一个存在,作为‘金刚’号的建造者,英国人可是很清楚这艘军舰的作战能力的。不然的话,历史上英国人也不会希望日本能把‘金刚’级战巡舰租界过去。

而现在,这艘军舰居然连同其他军舰一起落入了中国人的手里,如果是在过去,或许英国人还不会担心。可是现在他们正在欧洲和德国人交战,这就不能不让英国人担心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