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四百七十六章 闷声发大财

扩张之路 第四百七十六章 闷声发大财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海上,虽然柳光远和自己的副官稍稍有些担心——————稍后他的参谋长也跑过来了。但是绝大部分的士兵还是比较乐天的,毕竟现在他们在战场上可是摁着日本人狠揍,丝毫没有想过如果途中他们被日本人发现了会怎么样…

不过他们没有想过,不代表柳光远他们也不想。

毕竟他们可是很清楚,单凭他们脚底下的这支舰队可是很难保证他们的安全。如果中途真的被日本仅存的水面舰队发现了,即便这支舰队连续两次遭到了潜艇部队的打击,依旧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掉保护他们的那些炮舰和巡洋舰…

尤其是那艘伊丽莎白皇后号,要知道这艘从1890年就下水的巡洋舰可是已经有20多岁的舰龄了。被这么一个巡洋舰保护着,柳光远还真没多少安全感。

只是他也清楚他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所以柳光远并没有抱怨。

负责断掉日军后路的并不仅仅只是柳光远的部队,在日军的两翼,蔡锷同样派出了大量部队进行包抄。每个方向都有着至少一个步兵师,也就是一万八千多人的兵力,虽然不是很多,但寺内正毅的手底下也没有太多兵力可以调用,所以至少在兵力上还是占据优势的。

蔡锷之所以会这么急切,完全是因为严绍刚刚得到的一份情报。

————————————————————

根据特事局从日本得到的情报,日本政府已经开始准备从山东撤离这几万部队。毕竟在把他们留在山东,等于是白给中国一个筹码。虽说严绍已经说的很清楚,如果日本不答应他的条件。他就会亲自动手去取,但把这几万部队撤下来,终究能增强一下日本在朝鲜的防御能力。

虽说打了败仗,这几万部队毕竟都是出自日本的常备师团,算得上是精锐。而且根据日本政府得到的情报,国社政府先前储备的大量武器弹药已经消耗了很多,如果他们能坚持到国社政府把弹药消耗光的话。说不定就是轮到他们发挥的时候了…

在日本人看来,中国人之所以能在山东压过他们一头,完全是因为他们比日本军队强悍的多的武器装备。而不是因为他们比日本军队更精锐——————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管国防军的训练究竟有多严格,这么短的时间毕竟没法把所有部队都变成精锐…

而如果让他们把事情办成了,那么国社政府就等于是失去了最有力的筹码。毕竟如果可能的话。严绍也不愿意一直动用武力手段。

关键在于寺内正毅并不蠢。在山东会失败仅仅只是因为实力的差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国防军的优势,在山东会输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装备了3000多挺轻重机枪,外加其他各色新式装备,这样也会输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使用这些装备的全都是刚抓过来的壮丁,还没有熟练使用武器的能力,甚至连枪都端不稳。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兵无战心…

如果当兵的都不愿意打仗,他们手里的装备再好也没用。

这样的事情在严绍的历史中曾经有过许多次。比如说日清战争时的清朝军队,在比如说抗战时和后来的许多**(不可否认抗战时很多**打的很顽强,但同样有许多**打得和猪一样)诸如此类…

抛开武器装备,国防军在作战能力上或许比不上日军,但好歹也没差到那个份上。即便是刚刚被整编的原地方军们,在充足的伙食、军饷下,也维持着较高的士气。何况日本人才刚登陆,就被海军给狠狠的收拾了一顿,士气方面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在考虑到整个山东战事都是国防军在压着日军打,那些在山东作战的官兵基本上已经建立了对日军的心理优势。

话虽如此,在山东的战事毕竟还没有脱胎于阵地战,而且就算日本人的士气再怎么低落,抵抗起来还是很顽强的。结果就是虽然在正面战场和侧翼方向国防军都在取得优势,但究竟能不能在日军撤离之前占领龙口湾,彻底吃掉日军在山东的部队,蔡锷他们只有六成的把握。

所以想要彻底取得胜利,就只能出奇制胜,柳光远的部队就是如此。

但是剑走偏锋,虽然能以较小的代价赢得更多的利益,可危险也要比寻常模式大上不少。尽管柳光远并不是要直接在龙口湾登陆,但正因为这样,所以登陆的时间会被延长(因为如果没有港口的话,部队的登陆是很慢的,毕竟这个时代既没有登陆艇也没有气垫船),期间要是被日本人给发现了的话,后果大概就和当初被袭击的日本船队差不多。

但只要登陆成功,并且能够夺下龙口湾,那么日本人唯一的退路就会被阻断,剩下的事情也就好解决了。毕竟被包围之后不管日本抵抗的意志再怎么强烈也有弹尽粮绝的一天,而只要能一口吃下这些日军,山东的战事便可以宣告结束,严绍也等于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而且在严绍看来,活着的日本人,明显要比死掉的日本人更有价值一些。

————————————————————

“只要能把日本在山东的部队一口吃进肚子里,就算日本人在怎么倔强也只有低头认输这一条路可走…”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严绍对着坐在他对面的段祺瑞等人道。“凭着手里的俘虏,我们便可以借此让日本人低头,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就算是彻底握在手里了…”

“胜利吗…”坐在属于自己的座位上听到这个词无论是段祺瑞亦或者是冯国璋他们,眼睛里面都透露着一丝憧憬。

虽然这个词和他们的年纪似乎有些不太相配。但他们的眼睛里的确透露出这样的感情。

作为曾经经历过前清、北洋两个时期的老人,如今的段祺瑞和冯国璋他们已经称得上是三朝元老。但正因为这样,他们也因此经历过中国最屈辱的一个时期…

两次鸦片战争也就不说了。这个太老,像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袁世凯当时只有三岁而已,段祺瑞和冯国璋更是还没有出生。但是之后的日清战争、庚子事变他们却是经历过的,还有日俄战争,明明是在自己国土上进行的战争,他们却要作为中立者存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屈辱的事情吗?

可以说从他们出生开始。中国就再也没有经历过任何一场能够获得胜利的对外战争。

现在虽然只是击败了一个日本,但毕竟是战胜了对手,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割地赔款。何况不管怎么说日本也算是列强中的一员,哪怕只是最弱的那一个,而且…

“总算是报了甲午年的仇了…”右掌虚握了一下,段祺瑞低声道。

似乎是听到了段祺瑞的话。徐世昌和冯国璋等人的眼里也都露出一丝感概。看向严绍的时候。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感激。他们很清楚,正是因为所以他们才能获胜,如果还是袁世凯在位的话,或许只会眼睁睁的看着日本人在山东攻取青岛要塞,就和日俄战争时的清政府一样。

不过他们丝毫没有轻视袁世凯的意思,一方面袁世凯毕竟是他们的老东家,另一方面………如果袁世凯还在的话,恐怕他们和袁世凯一样都没有胆量和日本人动手。毕竟他们这一时期的老人对列强已经有了心理阴影,自然也就没有资格去责怪袁世凯。

“赢是赢了…”严绍笑着道。说完端着杯子走到段祺瑞等人面前坐下。“不过接下来咱们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

“怎么?”听到严绍的话,无论是段祺瑞亦或者冯国璋,再或者是并没有经历过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所以也没有那么多感慨的李良他们,眼睛里面都有些疑惑不解。

毕竟他们好不容易赢了一场战争,正是最适合大肆宣扬的时候,严绍居然跟他们说应该表现的低调一些,说不奇怪是不可能的。

“大总统?”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样子,冯国璋看向了严绍,心里有些不太明白严绍刚才的话。

“怎么说呢…”小小的喝了一口杯子里面的水,润了润嗓子之后,严绍看着几个人道。“这个低调,嗯,我清楚目前政府内的一些言论,觉得咱们已经打赢了日本人了,而日本人又打赢了俄国人,所以无论是日本人又或者是西方列强似乎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了,不少人已经开始想着那些被列强夺走的领土,还有一些人似乎想的更远,但这里我们必须弄清楚,当初日本能击败俄国是因为俄国并没有把全部实力都集中在远东,除此之外就是海军的距离太远…”

“就算这样日本人打赢这场战争还是耗费了巨额的资金,不但把日清战争时赚到的利益全都赔个精光,甚至还倒欠了英国不少钱,他们得到的除了一个列强的虚名之外几乎可以说什么也没有。眼下咱们的实力虽然已经算是比较强了,但和列强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我这次把大家叫来也是为了透个底,同时也让大家明白政府未来对外政策的核心,四个字就够了,‘韬光养晦’,仅此而已…”

“韬光养晦…”嘴里念叨了一下,李良的眼中露出一丝疑惑。“这句成语我倒是清楚什么意思,但………为什么呢?”

这时李良的心气已经算是比较高了,虽说在追随严绍的时候,他就已经打算干出一番事业出来,但怎么也没想到严绍居然能爬到现在这个位置上,连带着他也可以坐在总理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

尤其是现在,国社政府又刚刚获得了一场大胜。

胜利的功劳肯定要归功于严绍的领导,这也是必然的,哪怕不是为了马屁李良也很清楚。眼下中国能有现在的成就,严绍的功劳的确是最大的。可作为国社政府的总理,少半功劳落在他身上相信别人也没什么话说。这对当初跟着严绍出来一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光宗耀祖的李良来说。无疑是十分满足的事情。接下来的事情似乎也很简单,乘胜追击,将这份荣耀扩至最大,而他和他的家族也将在这个过程中被载入史册,青史留名。谁都知道在国社政府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前清还有北洋政府混的是什么样子,按照‘封建时期’的说法他们完全可以算作是中兴名臣,可是这个时候严绍却说什么要韬光养晦。李良自然有些不能理解。

“没错,而且就算我们和列强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也没必要弄什么韬光养晦吧…”见李良开口了。其他人也大着胆子开口道。

“话不能这么说…”严绍摇摇头,有些理解他们的想法,但还是继续道。“咱们都很清楚,对于那些白人来说。无论是强大的中国还是强大的日本都不是他们乐于见到的…”

听到严绍这么说。有人张了张嘴。

见有人要说话,严绍摆了摆手笑着道。“没错,现在欧洲人正忙着打欧战,似乎没那个功夫管这边的闲事,但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而且除了欧洲之外还有一个美国呢,和欧洲相比,美国人对华人的歧视可是要更严重一些。这点相信李良你们应该很清楚,毕竟你们是在美国长大的。对美国的情况要比在座的任何人都了解,这里面也包括了我…”严绍虽然也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但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和伊莱诺她们腻在家里,再或者就是码字,抄袭一些后世的研究,而且他当时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望,就算是个黄种人,也绝不是普通美国人愿意招惹的,本身自然不会对在美华人的遭遇有太大理解。

李良点点头,在美国长大的他们当然清楚美国人对华人的歧视,这也是他们当初愿意跟随严绍的一个理由。毕竟当时的美国可是有着排华法案存在,虽说他们李家在美国的唐人街也算很有势力了,但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太尴尬,连带着他们也过的很屈辱。

见李良表示同意,严绍笑着继续道。

“我现在担心的不是他们主动上门来找碴,欧洲那边,就算是打完仗了,还能剩下多少实力都很难说。而且战争刚刚结束,就算他们的政府愿意打,久战之下,恐怕他们的国民也没那个心情了。美国那边也不会不智到主动找上门来…”

“对于那些白人来说,这个世界最好是完全由白人所统治,像我们这样的有色人种最好一个都不剩,即便还存在于世,也应该位于比他们低等一些的位置上,这样他们就可以带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对我们施舍一些他们的怜悯以示他们的高尚和文明。但现在这个问题有些麻烦,日俄战争时冒出了一个日本,不过这个日本可以拿来牵制俄国,所以英国人应该是没什么意见,但是美国人肯定是很厌烦这个国家呢,现在呢,又冒出了一个中国,这就比较讨厌了,不过在俄国也是协约国的情况下,中日恰好可以互相牵制一下,再有英国在旁边,正好可以维持一个平衡,接下来吗………等到有机会的时候,或许英国和其他白人国家会对我们下手也说不定…”

“但是现在日本已经在山东被我们击败,精锐的海军更是几乎全军覆没,这里我也可以夸口的说,我们的发展潜力要远远超过日本,甚至十倍于其,那么在击败了日本之后,他们该着哪个国家来牵制我们?泰国?这只是一个处于英国和法国夹缝中的国家,而在远东,除了我们、日本还有泰国之外,他们已经找不到第四个独立存在的国家了…”

“所以呢,日本似乎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毕竟就算这个国家前段时间败的再惨,还是有一定的实力摆在那里,只是这个时候他们还有些犹豫,因为欧洲那边正忙于欧战,美国呢,也正忙着大发战争财,再加上原来对日本的恶感,并不是很愿意帮助日本,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表现的过于嚣张的话…”

说到这里,严绍嘿然一笑。“说不定美国人脑袋一热,就跑过去扶持日本和我们对着干了…”

正因为曾经在美国居住过,所以严绍才了解美国究竟有多排外。

过去严绍和美国人的交情不错,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历任总统的投资,但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因为美国人想利用他来制衡一下日本——————当时的中国落在欧洲和美国的眼里,可是比日本弱小的多了,用中国牵制一下日本也比较符合美国的利益。

但是现在,严绍已经在山东击败了日本,并且还几乎将日本的水面舰队彻底消灭掉,这已经让日本伤筋动骨,并且很难在和中国抗衡…

看上去,这对美国来说是件好事没错?恰恰符合当初他们利用中国的原因?可别忘了,中国是个黄种国家,美国是白人国家。他与中国交好并不是因为美国人喜欢中国,而是因为中国当时可以帮着美国制衡日本。

可现在日本已经失败,上来的是一个比日本潜力更大的中国…

美国难道会蠢到坐视中国渐渐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一个比日本更加危险的国家?

毕竟不管怎么看,中国的潜力都要比日本大的多,如果放任中国发展的话,其对美国造成的威胁恐怕会比日本更大。

根据严绍在美国的一些关系,美国政府似乎已经开始讨论对中国的限制政策,避免其发展到足以威胁美国的地步。一些人甚至觉得应该对日本进行一些支持,以使中日两国可以维持在一个均势的状态。

这类言论在美国内部已经开始有些市场,只是因为过去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所以赞成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如果这个时候中国表现的过于拥有进攻性的话…

或许情况就会发生一些变化了…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最好能低调一些,仗打赢了,当然值得庆贺,但除此之外,就像我说的,韬光养晦。眼下欧洲那边打的热闹,正是最适合我们发展的时候,眼下我们最好是闷声发大财,而不是非要弄得英美列强跑去支持我们的敌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