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四百四十一章

扩张之路 第四百四十一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只要想到日本占据绝对优势的海军,大隈重信便添了几分信心。

就像八代六郎说的,就算陆军会输,但海军也绝不可能会输。事实上似乎也的确如此,毕竟日本海军可是拥有着十多艘前无畏舰和两艘准无畏舰,另外还有一艘战斗力绝对不输于无畏舰的战巡舰和一艘即将完工的战巡舰…

就纸面而言,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在算上其他舰只,在面对中国的那支海军时,将会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即便是那三艘无畏舰也无法挽救整个战局,最终只会有饮恨海底的下场…

而如果战争胜利,那好处可就太多了。

尤其是严绍还是出名的有钱人,号称拥有比一个国家更多的财富。等到旧大陆上的战争爆发时,如果中国人真的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日本完全可以像日清战争时那样,借此机会狠狠的敲上一笔,就算国社政府本身拿不出钱,有严绍似乎就可以了…

而且…

还有一个更深的理由,同样推动着大隈重信倾向于这场战争…

不过大隈重信还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任何的重要决策上,虽然大隈重信这个首相似乎有着莫大的权威,可如果没有另一批人的支持,那他就什么也干不成…

而这些人就是那些在幕后操控着日本的元老们…

日本元老,是一个非正式的称谓,泛指明治时代后期开始处于隐退或半隐退的政坛家。他们被授予‘元勋优遇’特权和奉诏‘匡辅大政’(即所谓‘受命’),在幕后操纵着日本政坛走向。自1889年1伊藤博文和黑田清隆两人“受命”开始,到1912年西园寺公望受命为止。共有包括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9人成为元老。

虽然法律上无名文规定,但元老们依然负责答复天皇的咨政。在内阁更迭之时,他们参与挑选首相组阁,并拥有巨大影响力。因而在1885年~1934年期间,日本首相事实上都是元老自身或他们的中意人选。由于元老们除西园寺公望外都来自于萨摩、长州地区,元老政治事实上也成为藩阀政治的代表。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些人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法律的存在。

尤其是山县有朋。更是日本陆军的创始人,对陆军拥有着莫大的权威,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想要发起一场战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事实上这个时候日本军部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对日本控制最强的还是大隈重信这些政治家以及山县有朋这样的元老们,而军部,从1907年到现在虽然那也已经有了7年的岁月。但毕竟还是太过稚嫩了。

历史上在大正时期时。民主风气盛行,传统藩阀体制被打破,‘元老政治’备受舆论的批判,当初山县有朋通过卑鄙手段把西园寺公望弄下台这件事,就是其中民众反应最激烈的一次——————虽说西园寺公望本身也可以说是元老中的一个。

而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宫中某重大事件’和政坛强人山县有朋的去世,元老的影响力逐步衰退。昭和时代开始后,由于军部势力的抬头。元老制度事实上已名存实亡。等到1940年西园寺公望死掉之后,元老这个词汇更是彻底的成为了历史。

万幸的是…

“此时此刻。这位元老恐怕比我更期待这场战争吧…”

这么想着,大隈重信的心理也平静了许多。在看着岡市之助和八代六郎的争吵时,甚至也多了几分看热闹的心态,而不像是过去那样心里非常的烦躁。

————————————————————

就在大隈重信还有岡市之助等人还在那里开着会议的时候,在山县有朋的住处内,山县有朋与桂太郎两人,也同样在面对面的坐着。而此刻他们商议的事情和大隈重信他们商议的一样,也都是有关这场战争的事情。

“………这场战争对于帝国来说可以说是最好的一个礼物,但是…”

小小的喝了一口茶,桂太郎的脸上露出一丝谨慎。

“太平洋的那些岛屿也就不用说了,可是青岛的话——————恐怕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拿,弄不好陆军甚至可能会在青岛吃上大亏…”

“这点我也清楚…”山县有朋轻轻的摇了下头。“问题在于,我们对山东势在必得…”

“英国人和法国人恐怕未必会支持我们…”

“那他们也将得不到我们的支持,中国和日本,这两国国家之间相信他们是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说到这里,山县有朋的嘴角闪现出一丝莫名的笑意。

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其中日本是列强中的一员,虽然只能算是刚刚加入列强的行列。但是凭着强势的海军,日本依旧能在列强当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仅次于英法美俄德等存在——————尽管这时日本的工业尤其是钢铁等方面,在欧洲那片土地上随便挑选一个有些实力的国家,恐怕都能把现在的日本给完爆了…

没办法,实在是太悲剧,毕竟在列强里面很难找出一个钢铁产量低于一百万吨的国家来。

但问题是,日本有一个强势的海军,十多艘战列舰虽然不算特别多,但也算是一股强大的战力,再加上两艘准无畏舰,一艘和无畏舰其实也差不多的战巡舰还有即将完工的另一艘战巡舰,另外还有两艘正在建造当中的战巡舰及两艘超无畏舰…

暂且不提工业,单就海军实力而言,能超过日本的还真没几个…

自然,作为陆军的创始人。山县有朋是绝对不可能替海军说话的,但这并不妨碍他看清一切。

和强盛的日本相比,虽然这个时候的中国同样已经有了不下的力量。甚至还有从国外购买的三艘无畏舰。但就海军实力来讲依旧要比日本差的太多,而眼下的英国同样需要日本的支持,所以…

如果真的在中日之间挑选的话,英国人会选择中国的几率很低…

————————————————————

听到闪现有朋的话,桂太郎沉默了一下。

而这个时候山县有朋却继续道。“何况发起这场战争,也不全都是为了胶州湾那块土地,更重要的是………提前清楚威胁…”

说到这里的时候。山县有朋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而桂太郎也表情也变得正色了许多。

“你应该不是不清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尤其是在那些土地上实行的各项计划…”山县有朋咬了咬牙。“如果再给他们一些时间的话,恐怕中国将会拥有完全不逊于帝国的工业实力…”

“中国的领土实在是太大了,潜力也太大了。如果真的让他们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帝国将永无出头之日…”

“所以…”桂太郎轻声插口道。“我们应该趁着中国还没发展起来的机会,先把这颗嫩苗掐死…”

“没错…”山县有朋点头道。“那个严绍,早在安徽时期的时候就已经让安徽的钢铁产量超过了帝国,甚至比帝国多出了数倍的数量,只是那个时候的安徽才刚刚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工业,所以当时生产的钢铁要么就是被投入到他的那个汽车厂上,要么就是出口到国外。对帝国来说没有太多的威胁,可是现在。中国政府已经用严绍的那一亿英镑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始全面发展工业,三四年内,恐怕中国就会拥有相对较为完善的工业基础,甚至就连军事上也………三艘无畏舰,还有其他舰只,你应该也看过黑龙会提供的情报,在中国仅有的那两家造船厂的船台上,已经摆满了军舰的龙骨,造船厂的码头旁也都是正在舾装或是海试的军舰,十年,中国就会全面超越帝国,二十年之后,我们也就没有未来可言…”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中国成长起来之前,先把他掐死在萌芽状态之中,即便不能,至少也要中断他的成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继续维持帝国的优势…”

————————————————————

这一点,其实也是大隈重信所担心的…

其实他也想的很明白,如果只是打青岛的话,英法是肯定会支持他们的,毕竟现在青岛要塞可是德国人的地方,把这么一个地方拔出对协约国来说只会有好处,而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坏处。

可问题是,如果中国人掺和进来的话,那么英法的态度恐怕就会变得有些犹豫不决。

但即便如此,大隈重信也会更倾向于动手。

因为中国的潜力实在是太可怕了,过去因为有一个愚蠢的清政府在上面限制着,所以这一层潜力一直没有被发挥出来,甚至因为清政府过于愚蠢的关系,还让这个曾经是东亚霸主的国家,变成了任谁都可以欺负的弱国。

可是现在…

暂且不提国社政府干的究竟如何,但他的确已经开始一点一点把中国的潜力挖掘出来。而只要看看小学的历史课本就可以看的出来,在任何一个时期,中国都绝不是一个令人小觑的国家。

尤其是现在…

所以,大隈重信必须要想办法中断,至少是暂缓中国的发展速度,不然的话日本将会再也没有任何未来可言。虽说从某种角度上讲大隈重信也算是鸽派,但他的一切都是从日本的利益出发。

如果对日本有利,那么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鸽派,反之,如果动用武力对日本的利益更大的话,那么他将会成为比军部那些少壮派更疯狂的战争分子…

而只要能够打断中国的发展速度,那么哪怕是同时得罪英法,在大隈重信看来也是值得的。

在这件事情上,山县有朋与他抱持着同样的态度。

所以虽然在会议上的时候。大隈重信说是再仔细的讨论几天再说,但实际上不过一两天的功夫,大隈重信已经和山县有朋达成共识。

只要旧大陆那边爆发战事。那么…

日本就会出兵青岛,并且在中国也参与其中的时候,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国社政府这个潜在的威胁彻底打垮…

————————————————————

与此同时在严绍的总统府内,严绍与马尔赞的交谈也还在继续着。

“中立吗…”微微皱了皱眉,认真的讲,马尔赞对这个回答并不是很满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至少这比他最担心的回答要强的多。

“没错,中立…”严绍笑了笑。“明人不说暗话。对我们来说,欧洲那边打的越热闹越好,因为只有那样,我国的重要性才会越发的凸显出来。如果刚才是就急忙忙的卷入进来。呵呵…”

“那可就要补上价了…”

在严绍看来,既然是聪明人之间的谈话,那就还是直接一些比较好。

事实上他也不会觉得自己说一些好听的话,马尔赞就会傻乎乎的以为自己真的对欧洲的局势如何如何——————这样的话,恐怕只有三岁的孩子会信。

嗯,如果换成是后世的话,恐怕三岁的孩子也未必会信。

见严绍说的这么直接,马尔赞苦笑了一下。但是心里却难得的安心了下来。

因为就和严绍说的一样,现在就急忙忙的掺和进去。中国能得到的好处恐怕未必会太多,既然如此,到不如等两家打的头破血流了,那个时候中国的重要性可就是协约国和同盟国都不能忽视的了。

虽然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中国加入同盟国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可如果真的出现严绍口中的那种情况,为了获取中国的支持,恐怕协约国也只能咬牙许诺好处。

必要的时候,即便是彻底归还关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

见马尔赞已经接受了自己的说法,严绍和李良他们彼此互相对视了一眼。

“既然公使先生对我们的回答满意,那么我们也就可以继续谈一下有关‘胶州湾’的问题了吧…”

“没错。”付修明也点点头道。“现在旧大陆那边随时可能开打,这也就意味着日本人随意都有可能动手,所以为了避免一些麻烦,青岛要塞和胶州湾的交接还是早一些要比较好…”

“关于这点…”马尔赞笑了笑。“我相信应该不会有太多的问题,毕竟贵我两国在青岛要塞的已经上已经签订了协议,帝国是绝对不会轻易撕毁协议的,但是………究竟什么时候归还,恐怕就需要看皇帝陛下的意思了…”

言下之意,要塞肯定会还,但是什么时候能还,这个他做不了主。

“另外,有关青岛要塞内官兵的事情,贵国应该会像协议上规定的那样,给予必要的庇护吧…”

“这个当然。”严绍毫不犹豫的道。“既然这是条约上已经写明了的,那我们自然不可能会违约,只要贵国把青岛归还给我国,那么我国就会负责贵国全体官兵的安全问题,当然,在战争期间他们的条件肯定要受到一些限制,比如说武器需要先交给我国管理,另外外出的话,也要有些限制,但其他的,我国政府都可以保证绝无问题…”

“这样已经可以了…”

从严绍那里离开后,马尔赞很快就回到了公使馆内,并给柏林方面发了一封电报,询问有关‘青岛要塞’和胶州湾的事情。同时马尔赞也将他和严绍等人的谈话内容大致讲了一遍。

在得知中国并不打算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而是打算待价而沽,等合适的时候在介入捞取好处后。德国人在稍稍放心了一些的同时,心里也恼怒了起来。

要知道历史上的黄祸论中,威廉二世虽然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但也算是黄祸论中鼎鼎有名的一位了,尤其可见他对黄种人的敌视。

而作为这么一个人,居然要为一个黄种人国家没有参战而感到庆幸,这对威廉二世来说实在是再屈辱不过了——————何况严绍还说了,是要待价而沽,等双方打的头破血流了再说,这自然让威廉二世的屈辱更上一层。

幸好,这个时候威廉二世的脑子似乎还是比较清楚的,并没有因为这点屈辱就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所以在恼怒了一番后,威廉二世便直接给马尔赞发了封电报。

“等战争爆发之后,便会立刻归还中国…”

之所以说是战争爆发之后,是因为眼下战争毕竟还没有发生。虽说不管怎么看,这场战争都是肯定的,但总有百分之一的可能…

而只要有这点可能,威廉二世和其他人就不会轻易放弃德国在远东唯一的据点。

何况…

德皇本来就很敌视黄种人,这个时候严绍还给他来了个‘待价而沽’的回答,他心里要是高兴那可就真的奇怪了。而且他也很清楚,眼下中国正面临着日本的威胁。

对于青岛,日本人同样是虎视眈眈。

如果说这个时候德国归还给中国青岛,因为英法的关系,或许日本会放弃青岛和胶州湾。可如果德国是等到战争爆发之后才归还的话,那…

说不定欧洲这边还没打起来,远东那边就已经打起来了…

而如果中国能在远东拖住日本的话,那德国便不需要再担心日本人的威胁,这种情况对德国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