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五十二章 许诺

扩张之路 第三百五十二章 许诺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就这么扯着蒋百里抱怨了半天,严绍突然发现自己这么做似乎有些失态,于是尴尬的轻咳了一声后,严绍满是歉意的道。“抱歉啊,有些激动了…”

不过另一方面,在发泄了一番后,严绍心里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也难怪他会这样,毕竟被人抨击了一年多的时间,就算心理素质再好的人也受不了。如果说严绍真的是倒行逆施也就算了,偏偏他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老百姓好——————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安徽也不可能会有那么多人支持他,毕竟周围身边的变化老百姓还是察觉的出来的。

老百姓的态度也是很明确的,谁能让他们的日子变好,他们就支持谁,就是这么简单。

也因为这样,绝大部分人在看了这些报道后基本上都是嗤之以鼻的,甚至还有许多严绍的支持者也发表文章反驳这些声音,这大概也是唯一能让严绍感到安慰的了。

顺带一提,军政府内部其实也有人提议严绍对这类事情采取某些措施,比如说让那些人在也无法开口说话什么的,或者是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来个杀鸡儆猴。

不过这些严绍都被严绍否决了,毕竟他只是想通过较为**的手段来加快发展国家的速度,免得为了修一条路的事情,浪费可以修十条路的时间去和地方议会磨嘴皮子,而不是真的想要独裁。

就连卡特琳娜想抓几个替他出气也被他给制止了,自然。在表面上他还是显得无所谓的。

另一方面,见严绍在那里道歉,蒋百里却是笑了笑道。“没关系…”

到了现在。蒋百里对严绍的印象还是蛮不错的,会这样的理由主要有三。一就是严绍的卖相不错,虽然这么说的话似乎有些庸俗,但是人类对他人第一眼的看法本来就是通过外观来断定的,就比如三国时的孙权和刘备(为什么又是三国?)在赤壁之战后,见到庞统就因为他的卖相太差了而嫌弃他。唔,前者的话。大概是因为用惯了美周郎这样的人物,实在是受不了这么丑的,且因为他对周瑜言语不恭。

至于后者。恐怕就纯粹是因为庞统太丑了…

孙权也就算了,要知道刘备在之前可是一直都有礼贤下士的名声,他都这样,可想而知外貌的重要性。

在这点上反倒是人妻曹表现的不错。并没有因为庞统长得丑而嫌弃他。然而庞统却是在这个唯一赏识他的人身上捅了一刀,也不知道如果当时庞统知道了将来发生的事后会怎么想——————说起来,这好像是小说里的设定?

咳,就当是平行世界里发生的事吧,而且庞统最开始只当了个县令的确是真的…

————————————————————

严绍的话,虽然卖相上孙中山、宋教仁等人,但不算差,而且脸上经常挂着笑容很容易让人有好感。

卖相之外的第二天。就是严绍现在的地位。

如果说过去的严绍只是一省督军,那么现在的严绍虽然治下只有两省之地。但是任何一个聪明人都看的出来,不出意外的话,毕竟能取代袁世凯现在的地位,且比他拥有更大的权势,庸俗些讲,就是天下之主。

而蒋百里呢?虽然也有些名气,但这时只不过是袁世凯那边的一等参议而已,根本就没什么地位可言。严绍这般礼贤下士很让他动容——————虽然现在已经是近代了,但是这手就算是放在几十年后也是很有效果的,这时的蒋百里自然不可能不感动。

当然,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后世的名头究竟有多大,和他相比,严绍才是那个下士…

除了这两点外,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徽的变化。

卖相,这年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难道还少了?汪精卫不也曾被称作中国四大美男子?结果如何…

礼贤下士,王莽当年也曾礼贤下士过不是吗?——————顺带一提,王莽是穿越者,对吧?是穿越者没错吧?(具体请百度青铜卡尺,王莽时期的…)

在蒋百里看来,外表或许能给人以好感,却不足以信,待人的态度虽然重要但终究还是差了一些,只有去看一个人做了些什么,才能真正的确认一个人…

安徽的变化让蒋百里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因此他对严绍刚才的话有了一番认可。事实上作为袁世凯总统府的一等参议,对安徽发生的某些事情他也不是真的一点都不清楚,毕竟舆论上对严绍的抨击背后未尝没有袁世凯和国民党在后面推波助澜…

而且说实在的,追求国家的发展时实在是很难不影响到个人的权益。

如果是在和平时期,或者说是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蒋百里的确更加重视后者。但是他很清楚,眼下中国的局势的确如严绍所说的那样,危如累卵,列强对中国可说是虎视眈眈,在这个时候把个人权益看的比国家利益更重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毕竟国家都没了,个人权益又有什么用?这点几十年后的日本侵华战争就是最佳例子——————当然,蒋百里并不清楚几十年后发生的事,不然他也成穿越者了。

而且这个时代的人本就把国家利益看的比个人利益更高,尤其是国家形势危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蒋百里难免会更倾向于严绍。

————————————————————

“话虽如此,但个人权利过高的话总会有些不太好的地方,如果没有限制的手段。恐怕…”身子往严绍那边倾斜了一些,蒋百里沉声道。

虽然袁世凯是北洋的领导者,但论及团体内权利的话恐怕也没有严绍在国社党内高。毕竟这个团体的一切可以说都是由严绍赋予的,而且最关键的财政当方面几乎都掌握在严绍的手里。

在蒋百里看来严绍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为人也很不错,但谁知道以后会如何?他可从来都不敢轻视权利带来的诱惑。

现在他只是一省的统治者,或许还能控制得住权利的诱惑,可是等到他成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时………他还能像现在这样保持住自己吗?这点真的很难说…

如果到时严绍不愿放弃手里的权利,那**带来的好处怕就没法抵消坏处带来的影响了…

“这个吗…”严绍沉吟了一下。从某种角度上如果想说服蒋百里的话,恐怕这也是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好在过去在党内的时候,严绍曾经对许多的成员谈论过这件事。所以仓促间到也不会显得措手不及。

所以在沉吟了片刻后,严绍开口道。“国家总是要发展的,一个维持较为**体制的国家如果不想被自己的国民推翻,就必然要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国民过上比过去更好的生活。也就是说。国家一定要不断发展才行。”

“比过去更好的生活,什么叫比过去更好的生活?在我看来就是吃得饱饭、穿的暖衣、住的好房、看的起病、上的了学,再加上一个人人都有工作…”

“而这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就像刚才说的一个政权,尤其是较为**的政权如果想要获得支持,就必须要给民众带来更好的生活。而如果达成了这点的话,那么人民的各方面水平也将会得到提高,尤其是素质方面。而有了共和的基础后,到了这个时候民众自然不会满足于原有的生活。转而去追求更为‘人性化’的制度,所以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政权不想被推翻,就只能不断的去进行改革——————当然,他也可以尝试着去进行镇压,问题是跟着一起去提高的还有军队,到时军队还愿不愿意服从政府的命令也是件难事…”

“那么,问题解决了。只要这个国家不断发展,总有一天会拥有共和的基础。统治者如果不想被推翻掉,就只能顺应民心,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这么说着,严绍还似模似样的拍了拍手。

事实上在他的那个年代就有两个这类的例子。一个是台湾,另一个则是韩国。该怎么说呢,在严绍的那个年代二战结束后能凭着自己力量从落后国家进化到发达国家的,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这种路子。

也就是先通过较为**的方式发展经济,等到一切都发展的差不多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台湾的话,源自于蒋经国,韩国的话则是源自于朴正熙。这两个国家能发展成发达国家,和这两个人的努力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不过…

之后的话,韩国到还稍微好那么一点,台湾那边则是从民主发展成了民粹,从蒋经国死后到现在很难说有什么进步可言…

不管怎么说,两个国家勉勉强强的还是算作发达国家,与之相比,那些战后从一开始就选**主路线的国家,则大多都是一事无成…

所以对自己的选择,严绍还是有些信心的。

————————————————————

“这样…”蒋百里摸了摸下巴,觉得严绍说的的确有一些道理。

人心永远是无法满足的,现在他们或许会因为变好的生活而暂时满足。可是等到这种生活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开始追求另一种生活,到那时就算统治者不愿意改变也只能改变。

见蒋百里似乎也有些认同的样子,严绍又兴致勃勃的讲起了自己有关‘军政、训政和宪政’的三步走路线,同时再次对蒋百里发起了要求。

“现在军政阶段的主要阻碍已经被移除了,剩下的包括国民党和其他军阀都只能算是跳梁小丑而已,只要有百里兄的帮助,相信很快就可以进入训政阶段…”

听到严绍这么说蒋百里有些心动,说到底他在袁世凯那里毕竟只是个一等参议而已。而且还是刚刚才当上这个职位的,对袁世凯根本就没什么感情可言,自然不需要像段祺瑞他们一样的矜持。

而且现在又是严绍亲自上门。他对严绍也有不少好感,如此一来…

“严都督如此盛情相邀,百里如果在推辞的话,怕就有些不识抬举了…”沉吟了一下,蒋百里郑重的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百里就将这条命卖给都督了!”

听到蒋百里这么说,严绍顿时大喜过望。

没办法。虽说他对历史比较了解,但对军事就稍微有那么一点…

这个时代的军事人才他也就只要蒋百里、蔡锷和吴佩孚他们而已,至于剩下的那帮严绍真正了解的名将。现在都只有几岁或是十几岁,想等他们成长起来至少需要等个十年二十年的,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如此,以后就请百里兄多多关照了…”伸出右手。严绍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这时的严绍刚好30岁,而蒋百里则是31岁,恰好比严绍大上一岁,称一声兄也是很正常的。

见到严绍如此,蒋百里也不由自主的握了上去,只是严绍可以称他为兄,他却不敢真的称其为弟。毕竟彼此身份差距太大,现在严绍人看上去的确不错。但谁知道将来他会不会翻脸?

对这类上位者,蒋百里可是从来都不敢轻视的。

另一方面。既然蒋百里愿意帮助自己,那么封官许愿就成为必然的了。毕竟作为上位者,总不可能天真的认为别人愿意跟随自己,纯粹是因为理想而丝毫没有任何的功利性。

“百里兄的大才严某是知道的,不过现在兄毕竟才刚刚加入进来,贸然给予高位恐怕会有些非议…”沉吟了片刻,严绍抬头开口道。“这样吧,现在付部长那边大概有四万多降兵,现在他们那边正在劝说这些俘虏加入我们………不过前段时间的那场战争毕竟打的有些太过惨烈了一些,最后有多少人会愿意实在是件很难说的事,但闭管怎么说一两万人总该是有的…”

对此严绍还是有些信心的,毕竟国社军的待遇要比北洋强的多。

而对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国人而言,国家和民族全都是一些空话罢了,真金白银才是最实在的。考虑到国社军的待遇,最后愿意加入的人应该会有许多。

“等到他们那边结束,我便将这些俘虏单独组成一个师,这个师就交由百里兄您来代理…”

以严绍的权利当然也可以让蒋百里直接当个总参谋长或者是国防部次长啊什么的。问题是蒋百里毕竟只是一个外人,而且既无名声也没什么过人的功绩,就这么贸然把他扶上高位,怕是军政府内部也会有许多非议的。

何况严绍对蒋百里的了解也不多,只是知道眼前这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实际的本领如何完全不清楚,所以总要先看看成色再说。

如果真的很有能力的话,到时候再提拔他也不迟,如果没能力的话…

那就让他在师长这个位置上干一辈子吧…

毕竟如果连一个师都管理不好的话,严绍也没理由把一个军甚至是一个集团军交给他。

就像先前说的那样,现在严绍最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在一年后的那场战争,更是需要有许多的人才帮忙才能获胜——————别忘了日本人在海上的优势,那可都是射程达几十公里的重炮…

当然,这个时代海军的观瞄装置还是很简陋的,海战当中如果用最大射程交战的话,基本上不要指望能命中什么目标。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从海面上往陆地上轰呢?茫茫大海,战列舰虽大但也仅仅只是很小的一艘小船,可如果是陆地目标的话…

几万、十几万大军聚在一起,这个目标就算偏个几公里也没问题啊…

“另外,如果南北和谈成功,稍后京津地区的北洋军也是要进行整编的,只要百里兄能在任上做出一些成绩来………一军之长,这个位置我还是有权利决定的…”

求才若渴的情况下,严绍绝对不会吝于官职,但也不可能把权利交给一些庸才。不过见过了蒋百里之后,严绍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才对。

至于一军之长什么的,这个严绍还真是有些谦虚了。

毕竟现在军政府的一切都是由严绍的个人财力来支持,再加上有特事局摆在那里………国社党内虽说不是没有别的声音,但却是在严绍的容忍下才能存在的,整个国社党可以说完全就是严绍的一言堂。

与此同时,在听完严绍的许诺后,蒋百里到是真的有些惊喜了。

这时的蒋百里除了担任总统府的一等参议外,还担任着保定军校的校长一职。在他看来严绍虽然重视自己,但最后给自己的职位怕是也和上述的差不多,谁叫他从没有带过兵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些研究军事理论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愿意真的带兵…

何况国社军也与北洋军不同,作为总统府的一等参议蒋百里还是比较了解国社军的,尤其是国社军的最新编制…(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