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四十四章 胜利

扩张之路 第三百四十四章 胜利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眼见国社军铺天盖地般的扑了过来,原本护送着炮兵的北洋军和刚刚才从队伍中部调过来的官兵提起最后的余勇,呐喊着端起刺刀和国社军拼杀在一起。

枪弹、刺刀、手榴弹甚至是牙齿,几乎所有能用上的东西全都用上了,这大概也是一连串事件之后北洋军最后的一点余勇了。

这大概也是他们最后的疯狂…

然而尽管北洋军的抵抗要比付修明预想中的强出许多,但这点意料之外的变化却并没有打乱付修明的阵脚。

“告诉一师,继续给我往前冲,不要管那些北洋的兔崽子,就是一个字,给我冲!”搁下望远镜,付修明也有些发狠的道。

这时除了包抄两翼的部队外,他已经集中了手中的绝大部分兵力,只要能从正面冲垮敌军,接下来他就可以直接一口气吃掉这支部队,反过来如果没冲过去,事情虽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动但也会变得很麻烦。

听到付修明的话,旁边的一名军官敬礼道。“是,我这就去传达命令…”

说完从临时的指挥部跑了出去,很快付修明的命令就被传达到了前线部队的耳中。

一师,作为原安徽新军改编的部队,一直都拥有着国社军最强的力量,和三师一样都是主力中的主力。

至于二师,在国社军的序列里一直都是仅次于一师和三师的次一级主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二师自从编入国社军后。享受的一切待遇都和一师还有三师一样,绝对没有半点偏僻,但是二师毕竟是原巡防营和其他部队改编过来的。部队官兵的陋习实在是太多,虽然也有一些发奋图强的,但当大部分人都没有改变的意思时,少数人的努力也就变得没什么用了…

当然,除了一师、二师和三师外,近卫团的战斗力也很强,只不过近卫团毕竟只有不到3000人。确切的说是2846人。无论怎么想也不可能和拥有一万八千多人的步兵师相比——————如果这一万八千多人的装备都和杂牌军差不多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不过话说回来,近卫团的任务性质毕竟和这些主力师不一样。所以也很难有上战场的可能。

也是如此,所以一师和三师也就成了国社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两支部队,甚至很有可能是中国战斗力最强的两支部队(装备也是战斗力之一),在三师进军江西的情况下。一师理所当然的也就成了付修明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子。

得到付修明的命令后。一师的攻势果然变得更加猛烈。

眼见部队的进展顺利,付修明也松了口气。

“只要这次能够能够赢的漂亮,接下来也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对北洋的情况付修明还是有所了解的,不要看过去的战斗虽然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但实际上无论是国社政府还是北洋政府都已经拼尽权力,国社政府这边由于伤亡过大,早早就已经开始动员预备役,北洋那边因为没有预备役制度的关系,更是干脆开始了抓壮丁的举措。

现在汇聚在这里的北洋军不敢说是北洋的全部精锐。但至少多大半还是称得上的。

“也就是说,只要解决了眼前的这些敌人。北洋那边也就不会再有什么抵抗能力了…”

只要没了北洋的问题,严绍曾经提出来的‘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军政阶段也就可以算是告一段落了。之所以说是告一段落而不是结束,是因为除了北洋外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军阀等着他们去解决,北洋只不过是他们其中最大的一伙罢了。

不过只要解决了北洋,那剩下的也就称不上是什么麻烦了。

毕竟剩下的包括国民党在内都不怎么气候,只要解决了北洋,那些人完全可以十分轻易的就解决掉。

————————————————————

枪炮震天,国社军那边暂且不提,北洋这边算是彻底的打乱了。

没办法,谁叫他们本来是在行军的途中呢,突然让他们从行军队形转为战斗队形,不要说是现在的北洋了,就算换了刚刚南下的时候也不是轻易就能办到的。

所以很快在正面战场,几万北洋军就陷入了各自为战的情况。

只是没了堑壕等工事,补充了大量新兵的北洋本来就不如国社军,现在有是指挥混乱,确切的说是连个能掌握大局的人都没有,所以…

失败几乎已经成为定局…

冯国璋等人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只是现在他们能掌握的部队也极为有限,所以很快这些努力就已失败告终。

“司令,已经挡不住了,咱们快撤吧…”

指挥部?这个时候已经没什么指挥部了,在一个较为简易的工事里面,听着越来越近的枪炮声,李纯有些焦急的扯拽了一下冯国璋。

就在他的身后,二十多个北洋军的士兵已经开始搬运东西了。

“败了,没想到就这么败了啊…”眼见兵败如山倒,冯国璋麻木的任由李纯扯拽着,然后被几个亲兵给扶到了一匹高头大马上。整个过程当中冯国璋没有一丝挣扎,就像个木偶一样任由李纯他们摆布,直到他坐上了马背似乎才稍稍回过一些神来。

不过这个时候李纯他们却没工夫管这些了,见冯国璋已经坐稳当了。

“驾!”

用鞭子抽打了下战马,百多号人开始朝着西北边亡命而逃。

在‘战略转移’的路上,许多同样做法的北洋军见到冯国璋和李纯他们就像见到了主心骨一样,纷纷依附了上来。很快一直便形成了一支规模较为庞大的队伍。

只是现在这支队伍却丝毫没有要转身和国社军拼命的想法,而是以比原来更快的速度像西北方向逃窜。

这时局势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偌大的战场上除了少数部队还在奉命进行抵抗外。大部分的部队都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开始部分东南西北的拼命逃窜。

大量的火炮和机枪被丢弃在路边、田野间,士兵们只带着最为方便携带的步枪等物,有些甚至连枪都丢下,只为了能跑的更快一些。

从国社军追上北洋,到如今的局势,仅仅只用了两天多的时间。

为了能够减慢国社军追赶的速度。冯国璋安排了两个旅的兵力断后。按照冯国璋的估计,就算国社军想要突破这两个旅的防线,怕也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才行。

一两天。冯国璋早已撤回山东境内了。

而如果国社军选择绕过防线的话那更好,因为到时冯国璋怕是已经带着部队返回天津了。

谁想到陆川和严萌两个人居然临阵叛变(冯国璋并不知道严萌是被陆川干掉的……虽然严萌自己也没打算为北洋效死),再加上前面国社骑军布置了多个雷区,弄得北洋的行军速度大减。结果冯国璋才刚刚进入山东没多久就被背后的国社军给追上了。

没有堑壕。没有工事,没有任何准备,这种情况下被追上,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尽管在得知了这件事后,冯国璋已经命令部队由后便前。

问题是整个队伍好几万人,行军线拉的实在是太长了,再加上得知国社军追赶上来了,队伍肯定会有些慌乱。多种情况之下。本就很狼狈的部队变得更混乱了。

幸好为了能让火炮的行进速度加快,冯国璋曾经安排了一些步军在后面。帮着炮兵部队搬运这些金贵东西,在得知国社军赶上来后,这些部队很快就在命令下做好战斗准备,并最终在国社军的攻势下撑到了援军的抵达,不然的话怕就是真的彻底没戏了。

不过就算这样,冯国璋依旧没坚持太久的时间。

原因无他,因为他们这是在撤退,撤退的路上已经消耗他们太多的士气了。而且先前冯国璋让士兵做炮灰去趟地雷的举动固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也让他们没了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的机会…

再加上队形本来就十分混乱,就算冯国璋和其他北洋将领拼命调动也没用,且没有堑壕等工事的帮助。等到柏润山等人从两翼包抄后,冯国璋便彻底失败了…

“我对不起宫保啊…”看着身边仅存的那些士兵,冯国璋不由得老泪纵横。

然而在旁边看着他这副模样,李纯心里却一点感觉也没有。他本来就是靠着迎奉和许多关系才能登上现在的高位,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便是自己的性命和权力,从某种角度上讲他和陆川他们到是同一类人。

如果说北洋依旧和以前一样如日中天,他自然愿意为这个团体效死命,但现在北洋已经是大厦将倾,他又何必跟着一起陪葬呢?

从某种角度上讲,他到更愿意学陆川他们。

只可惜现在他很清楚,在北洋已经战败的情况下,他对国社军来说根本就连一丁点的用处都没有。即便现在他跑过去投诚,恐怕人家也未必留情。

既如此…

“到不如先陪着冯国璋这老匹夫回直隶去,然后再看看还没有别的什么出路……或许还有机会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李纯的脸色变了一下,和声对冯国璋劝慰道。

“司令不必如此伤心,这次失败完全是因为陆川和严萌那两个卑鄙小人,如果不是他们辜负了司令的信任和宫保多年的恩惠,我们也不可能会失败,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先撤回山东重整旗鼓…”

不过显然,李纯要比谁都清楚重整旗鼓这种事情是绝对没希望的。

事实上冯国璋自己也很清楚,不过有了些鼓励后,他也总算是稍微精神了些。

“你说的对,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撤回去…”

点了点头,尽管如此。在看到身边的残兵败将后,冯国璋还是悲从中来。

七万多人啊,现在就只剩下自己身边的这么一点人了。他回去后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和袁世凯交代——————或者连交代的机会也没有了吧。

然而不管怎么说现在毕竟是性命要紧,已经50多岁的冯国璋显然要比李烈钧和柏文蔚更珍惜自己的性命。所以在定下心思来后,冯国璋率领残余部队撤离了这里。

也就是在冯国璋他们正带着残余的部队往山东撤的时候,付修明也开始指挥部队打扫战场。

或许是已经知道了结果,那些被包围的北洋军并没有拼死抵抗,而是在确定已经没有了希望后直接弃械投降。

掸了掸帽子上的泥土,一个高瘦的北洋军官环视了下自己的周围。见到是都是投降的北洋军,他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下,算是彻底变天了…”

————————————————————

6月28日。也就是北洋与国社军正式撕破脸皮的两个多月后,发生在三省交界处的这场光复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总算是分出了胜负。

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战事后,由于后方出现了以白狼为首的流寇,为了避免后路被切断。北洋军指挥官冯国璋在向袁世凯进行过请示后。率领大部分部队撤往山东,只留下两个旅八千余人留守原来的阵地负责断后。

谁知道第三十一旅旅长陆川居然临阵投敌,在枪杀了另一支部队的旅长严萌后,率领两个旅向严绍‘反正’。

尽管严绍对陆川这种连自己朋友也可以杀掉的人没什么好感,但他也知道很多事情是不可以感情用事的,于是便任命陆川为安徽陆军第十师的师长,指挥原有的两个旅,同时严绍个人奖赏陆川100万。另外给第十师的八千余官兵每人发放30块的反正饷。

不管这八千多人心里究竟想了些什么,国社军的强势和严绍‘千金买骨’的行为都让这支部队暂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与此同时。在解决了断后部队的问题后,付修明也指挥着本来正打算发起攻势的部队对冯国璋部追击。

由于事先付修明已经派了大量骑军带着‘地雷’绕过断后部队的防线,从侧翼追赶上冯国璋,并且先用4个团的骑兵吸引冯国璋的注意力,而后才让另一个团在冯国璋的前方布置下地雷后,冯国璋部的行进速度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也因此,使得正在追赶的国社军最终能够赶上北洋。

冯国璋怎么也不可能会料到,被他安排断后的两个旅会投向国社军, 结果当国社军出人意料的从后方追赶上来时,北洋军顿时一片混乱。

尽管包括冯国璋在内的诸多将领已经尽可能的指挥部队就地反击,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最终冯国璋所率领的近八万北洋军,有四千多人战死,剩下的七万多人中仅有一万多人逃离,剩下的五万多人几乎全部弃械投降。

此战虽然不能说彻底解决掉了北洋,但也让北洋的精锐损失大半。

至此北洋再也无法对国社党造成任何威胁,而国社党也因为此战的胜利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势力。

而且在世人的眼里,北洋的覆灭也仅仅只是时间问题了。

————————————————————

安庆,随着胜利的消息传回来,整座城市几乎全部都沸腾了起来。

说实在的,最初国社政府选择与北洋开战的时候,尽管安徽百姓都表示了支持,但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担心。没办法,谁叫北洋的威名早立,与之相比国社政府虽然也有半月平定江西的战绩在那里,但终究还是差了那么几分。

如果国社军要是输了,那…

在国社军和北洋正式交手的时候,几乎全安徽的百姓和官绅都在担心这一问题。

他们到不是害怕别的,因为国社政府并没有对北军或者是其他省份地方军进行妖魔化的习惯。虽说北军的军纪的确是不怎么样,骚扰地方百姓什么的更是常事,但说实在的,这个时代的军队有几个不骚扰百姓的?根本就是半斤八两罢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国社军早早就立下了‘扰民者死’等几项条款,恐怕国社军的军纪也未必就比北洋军强了。就算这样每逢有假的时候,国社军的官兵依然会跑到窑子里去把好不容易赚来的饷钱花在那些婊子的肚皮上。

不过这大概也是国社军一直都没有出现扰民情况的原因之一,毕竟一群精壮的大小伙子,两三年的时间一直都囚困在军营里,如果不想办法让他们发泄一下的话,要么就就是‘捡肥皂’什么的成为常态,要么就是祸害百姓…

安徽各界真正担心的还是如果国社政府失败了,安徽现有的生活会不会发生变化?

因为种种原因所以安徽,尤其是包括安庆、芜湖、当涂等大城市的百姓很清楚,他们现在的生活对比起省外而言简直就如天堂一般。

那些自光复后,一直都被‘革命’政府治理的地方,有些到还算好,有些甚至还不如在前清治下的时候。也因此,他们自然会担心国社政府失败了,安徽的情况会变得和省外一样。

万幸,最后他们胜利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