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一千零一十章

扩张之路 第一千零一十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德国柏林的街道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破旧跟萧索…

行人穿着破旧的衣服,毫无生气的行走在充满垃圾的街道上,如果有人这个时候走到他们的面前,去看他们的眼睛,想必只会看到一双双麻木的眼睛。

即便是在他们的面前有一堆垃圾,相信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踩上去,而不是迈过去或是绕道而行。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而是他们已经不在乎了。

而在城市的角落里,则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流浪汉正卷缩在角落里面。

在他们的身边还摆放了许多的空瓶子,如果有旁人看到了这一幕,恐怕会以为这些只是一些醉汉。可实际上他们却清醒的很,无比的清醒,甚至要比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清醒。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些人才会那么的痛苦,因为他们宁可自己喝的酩酊大醉,人事不省,对身边的一切都没有感觉,可是…

悲哀的却是,哪怕他们想要喝醉也不行,因为他们的瓶子是空的,而且他们根本就没钱买酒让自己喝醉。

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当一个人想要喝醉,可是自己却无法喝醉,而且还是因为自己没钱买更令人悲哀的吗?

——————————————————————————

虽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但是对于德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所带来的噩梦却并没有过去。

在战争结束之后,随着《凡尔赛合约》的签订,几乎全部的罪责都被归罪在了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身上。于是大量的不平等条约。就好想锁链一样一道又一道的将德国捆绑住。

同时,由于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也令德国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虽说这个时候德国的货币还没有像后面两年那样严重贬值,但是战败所带来的大量失业。却令几乎每个人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街道两侧,更是可以随处见到已经停业的店铺。

哪怕是如柏林这样的城市也是如此,在这个时局混乱的时期,即便是街道上已经充斥着垃圾,那些环卫的工人也已经没有心思清扫了。其实何止是那些环卫,就算是市政府都如此,也难怪他们会这样了。

这不奇怪,其实柏林本身的损坏并不严重,甚至可以说柏林本身几乎没有任何的损伤。因为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德国才是战败国,但是战火却一直都是发生在法国跟俄国境内的,从来都没有燃烧到德国的境内。

当然,有些时候也会有协约国的航空部队扔一些炸弹过来,但是与德国对英法俄造成的损伤想必,这点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现如今柏林等城市所面临的情况,更多是经济上的。

在被铐上了多道锁链,再加上经济上的影响之后,德国的工业与经济虽不敢说是一落千丈。但也已经远远无法与战前相比。再加上这一切所带来的连锁影响,德国政府所受到的影响绝对要超出许多人的预料。

何况这一时期的市局还是那么的混乱,这也给德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又或者说,对于现在的魏玛共和国来说。混乱这种东西从其诞生开始就一直伴随在他的左右。

在左派与右派极端分子的威胁下,共和国甫一开国就危机四伏。左派指责社民党因阻止红色革命而出卖工人利益。右派则反对民主制度,坚持要令德国返回昔日之帝制。而且。尤其包括军方势力的右派为了破坏共和,更声称它出卖了德国。令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这就是所谓的刀刺在背传说了。

1920年3月13日,自由军团发动卡普政变。占领了柏林并推举右翼记者沃尔夫冈?卡普为总理。魏玛政府撤退到斯图加特,并提倡展开大罢工。罢工令经济停顿,故此卡普的政府在短短四天之后宣告崩溃。

大罢工同时也触发了在鲁尔区发生的红色起义。五万人组成红军,企图控制该区。在没有政府的命令之下,正规军与自由军团再度镇压该行动。

除了时局的混乱之外,魏玛共和国长期经济危机的原因还有德国国工业出口量比战前产量大幅下跌、原材料及食品之产量因阿尔萨斯-洛林、东部部分省份及殖民地之割让而减少,以及巨额战争赔款与长期负债。除此之外军事工业几乎停止运作。协约国只容许德国引进少量进口货,但其价钱并非很多德国人所能负担。经过四年战争与饥寒交迫,德国之境况可谓民不聊生。很多人都对资本主义失望,德国马克也因为这个原因大幅贬值。

当然,这类影响通常都只是针对于普通平民的,哪怕是在这么一个时期,所谓的上流人士依然可以过着远远要比普通平民更加奢侈的生活。

该怎么说呢,除非是类似于中国那种五代十国的时期,不然的话,就算真的是碰上了什么难挨的时候,真正吃苦的也永远都只会是普通平民,而绝对不是那些上流人士…

柏林的总理府内,就在那些城市里的平民们已经开始面露菜色的时候,在这里工作的工作人员却是一个个面色红润,他们手中的杯子也几乎从来都没有空过…

即便底层的人生活再怎么困难,也是很难影响到他们的…

不过,他们到是没有真的只是享受,而不干人事…

——————————————————————————

“很抱歉,总理先生…”

看了一眼办公桌后面的康斯坦丁?费伦巴赫,汪明达有些歉意的道。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尽力的去争取,但是英法等其他各国还是否决了我们的提议…”

听到汪明达这么说。将杯子放下,康斯坦丁的脸上稍微露出了一些失望。不过他还是开口道。

“请不要这么说,大使先生。你们已经尽力了,德国人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努力的…”

话是这么说,不过康斯坦丁脸上的失望却还是很清楚的落入了汪明达的眼中。只是这个时候除了苦笑之外,汪明达却也不好多说些什么。

事实上眼下德国的情况汪明达也是很清楚的,由于经济的影响,整个德国几乎到处都是失业的人。尤其是那些退伍的军人,如果说是在英法这样的国家或许他们还有一些事情可以干,但是在德国,随着大量的失业他们又能做什么?

也因此。当北京方面提出了雇佣德国人到高加索参战的时候,汪明达很快便赞同了这个提议,并且非常努力的去推动这一事情。

这不奇怪,因为曾经在德国留学过一段时间的汪明达,在国社政府内也算是比较著名的亲德人士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严绍才会挑选汪明达作为中国驻德大使,因为只有真心的倾向于德国,才有可能与德国人打好关系。当然,严绍是绝对不会担心汪明达被德国人收买的,一方面是因为德国人压根就拿不出什么能收买汪明达的东西来。毕竟现在的德国可以说是落魄的可以了。

再者,就算他们拿的出来又怎么样?前面已经说过了,很多时候倾向于某个国家并不是说他就是汉奸了。仅仅只是因为一些好感,或者数是因为觉得这个国家与自己国家的联合。更符合自己国家的利益。

若是对方真的与自己的国家为敌,他们也同样会毫不犹豫的站在自己国家的一边。

至于第三吗…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德国在严绍的战略里面虽然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至少在现阶段,德国还无法帮助中国些什么。毕竟现在的德国实在是太虚弱了,也太弱小了。就算是真的与德国联合。也只能是落得个被拖后腿的下场。

所以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与德国打好关系,而不是别的什么…

——————————————————————————

“除了这个消息之外…”看了一眼一脸失望的康斯坦丁,汪明达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有一个消息是我国政府希望向您转达的,那就是我国政府已经决定正式的介入到苏俄与土耳其的冲突当中,主动为两国进行调停,令这场已经持续了两个月时间的武装冲突能够彻底的结束…”

听到汪明达这么说,康斯坦丁点了点头,心底却是猛的一沉。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康斯坦丁自然是非常清楚的。而似乎是看出了康斯坦丁的心情不佳,从座位上起身之后,朝着康斯坦丁点了点头,汪明达便告辞离开了。

等到汪明达离开之后,康斯坦丁忍不住靠在了座椅上,仰着身子注视着天花板,心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概过了一阵之后,得知汪明达已经离开的副总理兼司法部长鲁道夫?莱茵策才从外面走了进来。

“总理先生,有什么好消息吗?”这么说着,鲁道夫的脸上难免露出了一丝期待。尽管并不愿意承担,但是眼下中国的确是唯一愿意帮助德国的国家,并且过去的一系列行为也的确是给德国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柏林外面绝对要比现在更加的萧索。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虽然现在这种依赖于中国的行为的确令德国人感到有些尴尬,但是他们的心底却还是充满了期待之情。

“好消息?”听到鲁道夫这么问,康斯坦丁忍不住苦笑着道。“到是有个好消息…”这么说着,看了一眼一脸期待的鲁道夫,康斯坦丁苦声道。“刚刚汪先生告诉我,说中国打算正式调停发生在高加索地区的战事,令和平的光辉重新照耀在土耳其人与俄国人的身上。”

“这!”

——————————————————————————

听到康斯坦丁的话,本来是在期待着好消息的鲁道夫顿时忍不住表情变得僵硬起来。还来不及露出失望的表情,鲁道夫已经忍不住追问道。“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中国人会这么做?还有雇佣德**人作为雇佣军的事情难道也…”

“没错。”康斯坦丁点了点头。“既然和平了。那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德国雇佣军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康斯坦丁却是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在得知中国人提议让德国已经退伍的军人作为雇佣军到高加索去。替土耳其人与俄国人作战的时候。刚开始康斯坦丁自然是拒绝的,但是转眼的功夫他便换了一个立场。

现在德国政府最操心的是什么?当然是经济。因为某种角度上讲只要把经济搞好了,那么现如今德国所面临的一切困境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比如说目前真正影响着德国稳定的失业还有其他等问题,历史上希特勒为什么会那么容易赢得德国人的支持,其真正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希特勒把德国的经济给搞好了吗?令德国人能够吃的起面包跟黄油。

随后的一系列扩张措施,更是令德国人恢复了往昔的荣光。不过这一切首先需要以经济作为基础,如果不是搞好了经济,恐怕也不需要等希特勒收复莱茵,吞并奥地利跟苏德台什么的,就已经跟其他的政府一样被民众给踹下去了——————简单些讲。换届。

而眼下,如果能将数万德**人送到土耳其的话,对于德国人来说绝对是有着天大的好处的。

首先,可以解决了数万德**人的就业问题,虽说这与目前德国上百万的失业人口相比只是一个小数字,但是能解决一部分总是比较好的。何况这些失业的军人在德国,也算是治安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这些德**人既然是作为雇佣军存在的,那么薪水肯定会很高。至少根据汪明达的讲述,还有就是德国人自己探听到的结果。到土耳其做雇佣军的薪水还是很高的——————毕竟这次出钱的不是土耳其人,而是美国人跟中国人。

美国人一向大手笔自然是不用说了,国社政府这边也不是什么吝啬的地方。

另外。这部人德国人如果有了薪水,那自然就可以接济一下国内的家人。按照一家三口来计算,那也是差不多十多万人了。若是再多算一些呢?

何况根据国社政府的提议,德国政府完全可以从这些德国人的薪水当中扣除一部分作为中介费之类的。这对于德国政府目前的财政也是很有好处的——————对于现阶段的德国政府来说,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笔钱也是很有用处的。

还有就是。德国对于赤色苏俄的敌视,再者说,土耳其当年好歹也是德国的盟友不是。虽说现在这个同盟已经解散了,但是帮上一把还是可以的。

不过最最重要的一点却不是这个,而是…

——————————————————————————

随着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德国虽然还保有一部分的军队,但是这个数量却已经是少的可怜,只剩下十万左右的数量。这对于德国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可如果让德国扩军的话。一方面,是条约的限制,还有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财政的问题。

现如今的德国政府,显然已经无法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了。

可是,如果有人愿意帮他们养呢?

就比如说当年的国社政府,其本身的财政肯定是没有办法维持这么那么多的军队,更没有办法支撑数十万远征军在欧洲作战的。

不就是因为英法等国给国社政府提供了每年一两千万英镑的无息贷款,使得国社政府可以维持的住吗?而且英国人还给国社政府提供了差不多一千万英镑的贷款,帮助国社政府在新疆修建铁路…

可以说,国社政府能有今天,英国人跟法国人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

当然,对此英法肯定会有不同的评价,不过这个就没必要多说了。

免得说多了,英法恼羞成怒。

不过英法恼羞成怒到是没什么,可是如果这次能够将数万德军送到高加索去做雇佣军,那岂不就是等于是利用英法等国的钱帮德国养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了吗?

这么好的事情,除非康斯坦丁他们的脑子有问题了,不然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只是现在,随着国社政府的介入,一切也都破灭了。

毕竟就像康斯坦丁说的一样,既然都已经和平了,那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雇佣军了。

于是,在彼此对望了一眼之后,康斯坦丁与鲁道夫两人忍不住齐齐的叹了一口气。

失望,此时此刻在他们的心底恐怕已经只有这个情绪存在了,可是他们却又无法责怪中国些什么。毕竟作为一个国家,首先他们需要为自己国家的利益着想,而德国仅仅只是中国的一个盟友罢了,不是吗?不,甚至都不能算成是盟友,仅仅只是算作是准盟友而已。(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