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胜算

扩张之路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胜算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从4月22日正式开战到现在,正常战事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这大半个月里,无论是国社军还是北洋军的伤亡都是与日俱增,几乎每天都会有上千人的损失出现,碰上较大规模的战斗时,双方加起来上万也不是没有过。

也因此无论是袁世凯还是严绍,都是在不停的往前线输血。

而对国社军的将领们来说,什么时候能够击倒眼前的北洋军也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和战役刚刚开始的时候不同,这时的付修明心里已经充满了对获胜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恰恰来源于目前的伤亡…

————————————————————

用手在沙袋上拍了拍,付修明和其他几个人一起来到了前沿的指挥部——————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虽说在堑壕里面,自己穿的又是普通军服,就算对面有个枪手埋伏着也未必会对自己下手,但是在前线总就还是有些不安全,所以在看了看前线的情况后,付修明便转移到了较安全的指挥部去。

在指挥部里,部队的各级军官早已等候多时,这个时候正在指挥部里抽烟或者是聊天,见到付修明他们进来了连忙扔下手里的东西敬礼道。“司令…”

“都轻松些…”摆了摆手,付修明笑着道。“前线的战事可都多亏了你们,用不着这么拘束…”

“是…”见付修明这么好说话,指挥部里的军官们也都轻松了许多。

见人都放松下来了。付修明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坐的地方,随意拍了拍后就坐了下来。“我这次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知道一下前线的情况。你们先说说吧…”

“前线的情况…”听到付修明是来问这个的,一名军官迟疑了下后开口道。“还算不错,虽然最初的时候有些吃力,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好转许多。”

“没错。”另一个军官也开口符合道。“那些老北洋的确厉害,不但枪打的准,而且各个都是白刃战的好手,好几次突袭的时候都是这些老北洋冲在最前面压制住了我们。我们手底下的弟兄虽说也算不错,但和这些老北洋相比差距还是有些远,如果不是有极强的话。这些阵地还真未必守得住…”言语间对北洋十分赞赏,并没有因为是敌人就可以贬低。

注意到这点,付修明微微点了点头。

而后刚才的那个军官又补充道。“不过现在北洋里面多出来了许多新兵,就连那些老北洋的部队里也是如此。战斗力很弱。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弟兄们一直都打的很顺,伤亡也降低了不少——————当然,对面也一样…”说到这里那个军官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新兵吗…”付修明的目光闪烁了一下。“多说说那些细节,究竟怎么个弱法…”

见付修明似乎是有兴趣听,那个军官脸上一喜,连忙说出了许多事情来,而在得知了自己想问的后,付修明也是连连追问。不过一会的时间已经知道了所有自己想知道的事…

“看来果然不出所料呢…”这么说着付修明看了众人一眼,然后才嘴角微翘道。“这场战争最后的赢家一定会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能赢罢了…”

听到付修明这么说,在场的众人都是一愣,还以为付修明这里有些什么秘密,只是哪怕他们围着付修明追问,付修明依然没有吐露出半个字来…

因为这一切,都还只是他和严绍几人的猜想。

尽管现在他已经有了9成的把握,这件事最终一定会发生,但在事情发生之前,或者是有发生的兆头之前,毕竟不是一件可以说出来的事情…

————————————————————

在北洋与国社军正式交火后,庞大的伤亡不止是震惊了北洋,同样也震惊了国社军。尤其是在稍后,尽管国社军的伤亡居高不下,可是双方的阵地却始终没能往前推进一公里后,原本的‘速胜’的梦想也是彻底破灭了。

非但如此,在国社军内有不少人开始怀疑起来,国社军究竟什么时候能获得胜利,或者说是否能够获得胜利。

这不只是因为前线的巨大伤亡,同时也是因为英日对袁世凯的支持。

大家都不是白痴,自然看的出来袁世凯背后站着的是英国人和日本人。

现在的话英国人已经开始催促其他几国洋行,尽早提交对袁世凯的下一笔借款,以帮助袁世凯解决即将再次面临的财政危机——————对英国人来说,和法国人翻脸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既然如此他们也只有通过支持袁世凯获得胜利这种迂回的方式,作为对法国人挖墙角行为的一种回击。

事实上如果被人挖了墙角都不去回击,那大英帝国几百年来奠定的威名也未免太不值钱了些。要知道现在的英国还是货真价实的世界第一,与一百年后被俄国人调戏的落魄样完全不同。

(大概一百多年后,确切的说是现在的三个月前,一艘俄罗斯军舰开到了苏格兰尼斯湖出海口距离陆地只有30英里的海域!咱们都知道,现在的英国已经落魄到家了,由于财政的关系能用的船根本没几艘,结果在那艘俄国驱逐舰跑去调戏英国人的时候,全英国唯一一艘能出动的军舰只有最南面portsmouth的一艘驱逐舰。,当然,也是最先进的一艘驱逐舰,全电推,高大上,贵族风范的45型驱逐舰,只不过等到这艘价值18亿美元左右的驱逐舰跑了600多的距离,用了20多个小时总算是赶到事发地点的时候。俄国人的驱逐舰早就走了,临走的时候似乎还扔下了一句让英国人吐血的话,好像是说‘等了你24小时。你们反应好慢’一类的,也是因为这件事让英国内部极为恼怒。)

只不过对英国人来说毕竟还是欧洲更重要些,在这个问题上较劲也只是因为面子问题,所以没多久的功夫英国人就已经有些进退两难,毕竟欧洲的资源都很紧张,怎么抽的出资源来援助袁世凯。

也就是这个时候,日本人适时的出现了…

以与严绍有仇。以及谋求一定在华利益为借口,再加上有着英日同盟的协议存在,英日两国很快就达成了一个协议。由日本出面支持袁世凯,出面替英国人分担一部分的压力,比如说提供价格较为便宜的军械等等…

现在北洋军所使用的手榴弹,可以说几乎全部都是由日本政府提供的。只有少部分是北洋军自己缴获的。

————————————————————

和英日极为明确的态度。还有对袁世凯提供的支援相比,严绍虽然与法国人也签订有协议,但法国人提供的只是外交上的保障,也就是阻止其他国家对严绍进行军火禁运一类的事情,别的支持完全没有,这种情况下国社党内难免有些忐忑。

不过在战争进行了大半个月后,严绍与付修明几人却反而看到了这场战争的结局,也就是胜利…

前线部队的伤亡的确惊人。甚至到了让严绍心疼的地步,但同样这种伤亡也在不断扩大着严绍的胜算。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战争拼的并不仅仅只是士兵和武器,还有体系…

这时的北洋军绝对称得上是强军,尤其是那些究竟训练的老北洋,在装备了大量马克沁重机枪和日式马尾手榴弹后,武器上也是极为先进,但是在其他方面北洋却一直在维持着旧有的体系,这种体系几乎和前清时期没什么区别,比如说募兵方面…

现在北洋有地方上的民兵,还有许多没有调动起来的部队。等到将来战事变得激烈起来,袁世凯就可以把这些部队也补充到前线去。

问题是,等到这些部队也拼光了该怎么办?

眼下北洋采用的是募兵制,这时的社会经济凋敝,剥削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而北方的近代工业又非常少,吸纳不了多少无地农民,因而应募当兵成为农民的一种出路。

自然还有征兵和收编两种办法,前者是计丁抽兵,带有强迫性质,但是由于北洋的势力范围并不是特别稳定,所以征兵就显得有些困难。收编就是将其他军阀势力的军队和土匪、民军武装收编为己有,只不过这么做的话需要担心收编的部队倒戈相向,只要许以好处,晓之利害,在战争中阵前倒戈者比比皆是,慈湖河的时候就是一个例子。

问题是发生在三省交界处的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在国内已经是妇孺皆知,大半个月的时间,国社军与北洋军在这块不大的战场上几乎拼光了两万多人,另外还有数以万计的伤员,因伤致残者不计其数,这种情况下还愿意为了一个月7块钱来参军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

等到某一天,袁世凯把主力部队拼的差不多的时候,便不得不考虑兵员的问题了。

募兵制?到时怕不会起什么作用,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下拉壮丁这一条路,问题是这从来都不是一条好用的路。

与之相比,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严绍一直都在推行的预备役制度因为推行力度,再加上安徽本来也不是一个很大的省份。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足够严绍初步完成预备役制度的推行。

而且和北洋所掌握的地方相比,安徽的情况明显要稳定许多,同时由于大量的减税政策和每月都会增添许多的各种工厂,安徽的生活水平也要远远超过同时期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

这种情况下严绍完全可以自豪的说,在安徽只要你右手右脚愿意干活,就绝对不会出现吃不饱饭的情况——————在后世这到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这已经算是极高的标准了。现如今几乎每天都有大量人口来到安徽定居………虽说因为战火的关系减少了许多。

也因此除了真的不愿意打仗的外,很少有想逃兵役的人出现,毕竟有身份证和户籍制在。除非逃到省外去,不然几乎没有逃脱惩罚的可能,而在安徽的生活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无法舍弃的。

再加上严绍过去购买的军械库存,即便动员二三十万人也并非不可能——————战斗力是另一回事,顺带一提,火炮只够装备十个师的,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火炮却不拉到前线来。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炮兵。

为了这九个师的不入流炮兵,已经快把军政府的人累的快要端起了,再来十个师的话。到不如直接送他们一人一根绳子来的直接些。

除此之外,就是后勤保障。

弹药暂且不提,不说原本储备的,和刚刚从德国订购的。在安庆的兵工厂多多少少也能供应一些。虽然入不敷出,但也比北洋的那些兵工厂强出许多。

另外因为安徽有许多轻工业的关系,被服、鞋袜也都没有问题,再加上餐餐都有牛肉罐头,营养也有保障。

与此同时通过安庆-宿州铁路源源不断运送过去的医疗资源,和超过国内半数的最优秀的外科医生,重伤者及因伤致残者暂且不提,普通的轻伤员只是接受一定的治疗。就可以重新返回战场,伤口感染的几率很低。

反之在看北洋那边。虽说借款提前到手,但方方面面都需要用钱,有限的金钱必须要省着用,于是提供给伤员们的医疗资源只能用‘勉强够用’来形容,再加上这个时代又没有青霉素什么的,在环境恶劣以及缺乏药品的情况下,伤员伤口感染的几率并不算低…

而在这个时代,伤口感染也就意味着…

此消彼长,时间拖的越久,严绍这边的优势也就越大。

拖个一年半载的,怕是袁世凯自己就要先崩溃了,就算袁世凯察觉到这点想要后撤,严绍也可以顺势跟进,直至兵临城下…

“不过从特事局传过来的消息,袁世凯似乎打算把在外蒙的那个师也调回来,另外把在这边打残的几支部队换下去,同后方的几个部队换防,看来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些啊…”

用已经被打残的几支部队和后方的部队换防,这样新的部队可以顶上来,换下去的部队也可以用民兵等补充上去,同时维持地方上的稳定,避免原有部队调到前线后使得后方不稳,然后在前线鏖战的时候抓紧训练,等到前线的部队撑不住了再重新调上去…

很简单的办法,但对袁世凯来说似乎也是唯一的办法。

毕竟这个时候朱瑞和黎元洪他们已经打定了作壁上观的主意,除非其中一方露出败象不然绝不出手,广东的陈炯明也不足以对抗还在江西的萧永言,这时的袁世凯也只能是孤军奋战。

这次付修明会冒险跑到前线来,一方面是为了看看前线官兵的士气如何,另一方面则是想要了解一下真实情况。毕竟他一直都是在后方,单是看报告的话,始终和真实情况有些差别…

“不过现在,多少可以下定结论了呢…”这么想着,付修明点了点头,决定稍后就给严绍发封电报,告知这一情况——————在安庆严绍和其他人还在等着确切的消息。

————————————————————

就在付修明想明白了,打算给安庆方面发封电报的时候,与此同时在福建那边,黑龙会的人也已经抵达了许崇智的军营内。

“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虽说这里许崇智的权利最大,但作为孙中山的死忠在得到听从眼前几个人的命令后,许崇智还是满脸不情愿的问道。

“很简单,想办法把孙道仁给推翻掉…”微微一笑,高森成坐在许崇智的左侧道。

由于在安庆的时候高森成事情办的不错,所以这次的任务也又他来领队。

看着高森成装模作样的样子,许崇智变得有些烦躁。“如果只是推翻的话根本就用不到你们,我担心的是…”

“担心的是对同盟会声望的影响,是吧?”高森成把许崇智接下来想要说的话说了出来。

听到高森成这么说,许崇智先是一愣,接着就一言不发,显然是默认了的意思。

如果他想推翻孙道仁的话,早八百年就推翻了,毕竟闽军的兵权在他手里,孙道仁只能算是一个空架子而已。他真正顾虑的是对国民党在声望上的影响,尤其是在现在,经历了陶成章和严绍的两次刺杀后,国民党的声望已经比历史上低了许多,要是再来一次兵变或是暗杀的话,那恐怕国民党的声望就…

“这点请放心…”往许崇智那边凑了凑,高森成轻声道。“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让你有理由名正言顺的去推翻孙道仁…”

毕竟现在黑龙会与国民党是合作关系,在黑龙会的未来计划中国民党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颗棋子,自然不愿国民党在大陆的名声变得太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