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九百四十一章

扩张之路 第九百四十一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吴佩孚在抵达了北京之后,并没有立刻赶去总统府参加会议,而是先暂时休息了一天。一路舟车劳顿,毕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家中休息的时候,吴佩孚本来以为会有许多人来上门拜访。毕竟要调换职务的事情,对于许多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而对下一任的总参谋长,相信不会有太多人会吝啬于亲近。

但是让吴佩孚有些吃惊的是,他在家中的这段时间里,居然没有一个人登门拜访——————如果是寻常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恐怕只会觉得好运,毕竟这样就有空闲好好休息一番了。

但是吴佩孚不同,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能力,更是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无论是否愿意承认,但是吴佩孚都是很多人巴结的对象。而现如今这么一大群人突然消失不见了,吴佩孚的心底肯定会有些嘀咕。

毕竟他现在虽然受到严绍的信任和重用,但是同时到了他这个地位,也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万劫不覆。

眼下这么多本来应该登门的人,突然消失不见了,谁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听到了什么对吴佩孚不利的消息?

何况吴佩孚在北京这边也有许多好友,如今他从伊拉克那边回来了,却连这些好友都没有登门来看望他。这未免也太奇怪了些——————在他看来,这样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好友们知道他快要失势的消息,所以才会选择远远的避开他…

吴佩孚可不会觉得。既然是好友便会不畏艰难之类的,相反,如果说自己落难了。那么好友突然远离自己。这在吴佩孚看来才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吴佩孚的心里才会有些嘀咕。

不过后来吴佩孚才知道,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严绍特地吩咐了其他人,不要在吴佩孚在家中休息的时候上门打扰他。

在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吴佩孚在心中感激的同时,也忍不住有些哭笑不得起来。

毕竟就因为这个,他可是在家里面担心了好一会。

没错。他的确是现如今严绍最信任的战将,其信任程度甚至比蔡锷还有蒋百里还要稍微的高上那么一丁点。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严绍也不可能会让他驻守在中东地区。毕竟那可是整个中国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别人不知道那里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吴佩孚自然是清楚的,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可能会如此尽心竭力的想办法稳定中东几个行省的局面了。但是通常这个位置也是最危险的。毕竟会有不知道多少嫉妒他的人。在严绍面前诋毁他。

而他呢,却是远在边疆,即便是明知道有人在严绍面前诋毁自己,恐怕也没有办法申辩。

别看现在很受重用和信任的样子,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打入冷宫。

到那个时候,或许因为身上的战功,吴佩孚不需要担心身家性命的问题,但是再想得到现如今的地位却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就像前面说的。尽管吴佩孚对严绍的照顾非常感激,但同时心里也忍不住哭笑不得起来。毕竟严绍的这番照顾。可是让他七上八下的。

——————————————————————————

吴佩孚的抵达,使得会议可以得到正常的召开。

事实上在吴佩孚抵达之前,严绍他们就已经在私人的会议上达成了许多共识。所以现在吴佩孚到了,也不过是让这些共识获得正式的承认而已,至于吴佩孚本人,更是丝毫没有想要否决的意思。

毕竟这些共识,早在他还在邮轮上的时候,就已经正式的通报过他了。

会议室内,背靠着柔软的沙发,看着段祺瑞在台上一本正经的宣读着不过一段时间所达成的共识,吴佩孚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根据过去几天达成的协议,目前的陆军航空兵部队,将会彻底的从陆军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并且是独立的兵种。

这个兵种尽管才刚刚诞生不久,但是却会拥有与陆军和空军同等的地位,成为国防军的三大兵种之一。

同时在这一件事达成之后,中国也将成为继英国之后,少数拥有空军的国家之一——————在这个时代,更多的还是陆航之类的,比如说日本或者是美国,就是将空军置于陆军之下。这不奇怪,毕竟只是一个新兴的兵种,能够看的出空军的潜力的人并不是很多。即便是能,是否能有这个魄力予以空军如此高的地位也是一件问题。

从这点就可以看的出来,英国人能够成为数百年来全球第一强国,并且多次击败西班牙人和法国人还有德国人,绝对是件开玩笑的事情。

或许英国本身的缺陷实在是太大了,但是凭借着许多战略上的眼光,这个全球第一强国绝非戏言。

毕竟无论是陆军所使用的坦克,亦或者说是目前海军主流的无畏舰和超无畏舰,还有就是空军这一兵种,都是英国人首创的。可以说三大兵种全都占齐了,而其他的国家却是很少有这个能力或者是机会的。

甚至就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绥靖政策…

没错,这的确是可以看的出来,英国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但却也未必不是因为英国人已经很明白,如果再次发生世界级的大站的话,那么英国本就已经摇摇欲坠的国际地位,将会当然无存,其正努力维持的殖民帝国也将彻底的坍塌…

或许正是因为清楚这点,所以英国人才会对德国人还有日本人不断的退让。

当然。最后英国人恐怕没有想到,德国人的胃口居然会这么大,恢复过去德国大部分的领土后居然还不满足。甚至就连占据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也不满足,最后将目光转移到了波兰的身上,和苏俄狼狈为奸彻底的瓜分了整个波兰。

最让他们想不到的,恐怕就是德国人强悍的武力了。

毕竟谁也没有想到,在上次世界大战当中还坚持了四年时间的法国人,还有他们所建造的号称永不沦陷的马奇诺防线,居然会如此的脆弱——————好吧。从某种角度上讲,马奇诺防线也的确没有沦陷,德国人只不过是轻轻的绕过了法国人所组建的这条防线罢了。

——————————————————————————

不管怎么说。英国人终究还是不负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名号。

尽管曾经所执行的绥靖政策,到了如今已然成为了一场笑柄。

但至少随后凭着成功的勾搭上了美国,英国不但成为了美国在欧洲地区最重要的一个盟友,同时也成功的维系了自身的国际地位——————虽说现如今英国的国际地位已经是越来越低。而且压根就是被美国人当成是搅屎棍来使用。

不过也不奇怪。谁叫英国人也只能做一下搅屎棍的工作了呢。

除了这个工作之外,恐怕英国人也做不了别的什么了。

——————————————————————————

除了空军的独立之外,除此以外就是国防军扩充的事情。

“现如今国防军不过两百多万,这些兵力即便是在过去,依旧维持着原来领土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捉襟见肘。更何况是现在,只是因为财政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政府一直都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手段,比如说扩军之类的。但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凭着目前的交通运输能力,如果真的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单凭现在边境上所现有的部队,恐怕是很难与敌人进行交战。”

听到蒋百里的话,下面的人都点了点头。因为这是实话,并没有什么好反驳的。

这个时候的蒋百里还不是空军部长,而是总参谋部的副总参谋长,再加上蒋百里在军内一直都有军事家的称号,所以做这个解说的工作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就算是吴佩孚这么桀骜的人,也坦然承认自己在这些军事理论的知识上面的确是远远不如蒋百里。

“目前我国在边境上的主要敌人一共有四个,一个是东南亚与中南半岛连接的国土上,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军队,一个是东北方向与日本人接壤的鸭绿江方向,还有最后一个就是乌拉尔山脉和阿斯塔纳地区临近的苏俄,自然,也需要包括中东几个行省北部的苏俄和土耳其人。”

“在这其中无论是苏俄还是日本人,都是非常难缠的敌人,英国人、法国人的实力还算不错,但毕竟路程较远,无法拿出全部的实力来。”

“至于土耳其人,虽然实力也算不错,但是毕竟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暂时可以排除在外,不需要担心土耳其人的威胁…”

“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极为现实的威胁,所以我们在需要在东北、叶卡捷琳堡包、阿斯塔纳、东南方向和中东方向屯驻大量的兵力。”

“这些地区少的话,大概屯驻了差不多一个军团的兵力,多的话,则屯驻了至少一个集团军群的兵力。几个方向全部相加在一块的话,几乎已经相当于国防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三。”

“然而除了这几个方向之外,我国在许多地区同样需要屯驻相当数量的兵力,比如说外东北的海参崴军区,尽管那里极为荒凉,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敌人存在,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如果不驻扎足够的兵力,那么在遭到了敌人突袭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无法形成足够的抵抗,而考虑到目前我国未来可能发生冲突的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实力以及地理位置。”

说到这里,蒋百里没有再说下去,没办法。虽然海参崴那边实在是荒凉的可以,而且毗邻的基本上就是大海,完全不需要考虑陆上的威胁。但是陆上的威胁不需要考虑。海上的威胁总还是需要考虑一番的吧?

当年的大清还有明朝,不就是因为没有注意过来自海上的威胁,所以才会让倭寇还有列强猖獗了这么长的时间?

眼下的海军虽然很强,但是数量上毕竟还无法和英美相比,尤其是海军的主力主要是集中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和从山东到大连的北方地区,用来针对英国人及日本人。在海参崴海军舰队虽然有些,但是却没有办法和这两个地区相比。

然后。问题来了…

如果未来的哪一天,日本人或者是美国人在外东北登陆,那么在海军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国防军如果不在那里屯驻相当的陆军兵力,那么等到敌军在上述地区登陆的时候,岂不是才一登陆就可以来一个长驱直入了?

所以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在海参威至少也需要驻扎一个军团的兵力。其他几个军区的情况也都差不多。虽然不需要驻扎一个军团那么多的兵力。但是至少一个军总是要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反而麻烦。

就像前面说过的一样,虽然在叶卡捷琳堡等方向,国防军已经驻扎了相当数量的兵力。然而和他们所需要面临的威胁相比,这些兵力终究还是要差了许多。

————————————————————————

就比如说叶卡捷琳堡方向和阿斯塔纳方向,这两个地区主要面对的目标是苏俄,与之相比英国人虽然在南边同样与上述地区接壤,但是能产生的威胁却不多。

然而尽管这两年苏俄已经很少与其他国家发生矛盾。但是苏俄所拥有的兵力却依然高达五百余万。

即便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分摊到其他方向,尤其是防备欧洲列强的侵略。但就算是这样。压在叶卡捷琳堡方向的苏俄军队依然高达一百多万。

而与此同时呢,在乌拉尔方向的国防军却只有一个集团军群的样子而已。并且这部分兵力,还被分布在了周边地区,还需要防备地区内的那些抵抗分子…

一个集团军群的标准配置是三个军团,可是蔡锷原来指挥的这个集团军群,所辖的军团三个,却只有两个半能用来对抗苏俄…

与苏俄的兵力比,差不多达到了三比一的地步。

如果不是国防军在武器装备上拥有优势,同时又有着乌拉尔山脉这道天线可以依靠,恐怕早就已经被苏俄给平推了~

阿斯塔纳方向也是如此,而且和叶卡捷琳堡方向相比,威胁更大,毕竟那里可没有乌拉尔山脉这么一道天然的屏障存在。

只不过因为现在苏俄还用得上国防军,再加上国防军的战斗力很强悍,之前的一些摩擦虽然很少发生。但只要发生的话,几乎都是国防军获胜,使得苏俄也敢妄动的话,还真难说谁胜谁负。

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随着苏俄工业的恢复,国防军现在虽然还在装备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很难说这种优势可以维持多久。毕竟就算苏俄已经失去了他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的领土,但是他现在直辖的领土依然是整个欧洲最大的一个,甚至要比欧洲其他国家的领土加在一块还要大。

同时他还拥有着全欧洲最多的人口,只需要恢复一下他的工业,这就会成为一个麻烦的敌人。

而对于国防军来说,想要抵御这样的麻烦,那么在乌拉尔和阿斯塔纳的方向,国防军需要至少不低于三个集团军群的兵力…

也只有这样,凭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国防军才有可能会抵御苏俄的进攻——————或者反过来,主动进攻…

尽管过去的许多战争,几乎都是国防军在被动的进行还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防军就不擅长进攻了。事实正好相反,凭着优势的空中力量,在进攻之前,国防军完全可以凭借着空军的轰炸能力,给予敌军极为惨重的打击!

而后强大并且机械化的陆军全速推进,绝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令敌人混乱起来。

自然。想要达成这个还需要再等两年,至少那个机械化兵团可是个问题。

至于如此庞大的部队,后勤是否能保障?这个就不是严绍所需要担心的了。毕竟无论是叶卡捷琳堡亦或者是阿斯塔纳军区的范围内。都不缺乏建设重工业的基础,并且两个地区都在这么做着。凭借着这些地区最近一段时间来的努力,至少满足弹药上一半的需求还是没问题的。

而剩下的一半,则完全可以通过后方的两条铁路先来进行保障。

何况为了防止铁路运输线被人给炸断,国社政府正在不断的向新疆、阿斯塔纳和乌拉尔地区囤积弹药等物资。

即便是铁路真的遭到了破坏,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上述地区也可以通过囤积的物资来获得补给。就好象是中东那边一样。那里已经快要被打造成一个独立的王国了。

当然,严绍并不担心那里的人会反叛。虽说为了确保当地人的顺服,严绍允许当地人参政。甚至是成为一些较为重要职位上的领导者。

但是在军队方面,当地人却很少染指,最多也就是由当地人组建了一个步兵旅而已。战斗力还很弱,所以就算是当地的行政官员想要自立。他也根本不可能会完成这项任务——————即便是他不打算回国了。他麾下的那些部队总不可能也如此吧,他们的家人可都还在国内呢…

————————————————————————

除了苏俄的威胁之外,日本人也是一个威胁,虽然整个朝鲜战争双方仅仅只是动用了数十万的兵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就只有这个能力,只不过是双方都不打算扩大战争的规模,将原本是局部冲突的战争演变成一场全面战争罢了。

如果真的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话,那么凭借着日本人的能力,日本人至少可以扩充出一支总兵力在二百万到三百万之间的庞大军队。

而考虑到日本人的战斗力。想要抵御这么一支军队的进攻,东北方向至少同样不能少于一百万军队。

当然。那样的话,进行征召预备役就尅了。

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装备虽然可以带来优势,但是其却不能算是决定性的。

毕竟在原来的历史当中,尽管英国人的部队装备要比日本人好的多,但是在斗志非常差的情况下,英国人可以说是狼狈而逃。

由此可见,很多时候士气之类的东西,比装备要更加重要…

“所以按照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至少需要将部队扩充到三百万左右,考虑到目前国内的财政状况比较良好,这应该是可以办得到的。”

“那么之后的兵力分布形势会发生变化吗?”看着蒋百里,吴佩孚轻声问出了自己的问题。虽然接下来他很快就会成为总参谋长,但是至少现在他还是巴格达军区的司令,既然还在这个位置,那自然就需要多问些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不过…”蒋百里摇了摇头。“至少除了阿斯塔纳和叶卡捷琳堡方向之外,其他方向是不会增加兵力的,之所以会这么决定,是因为政府认为目前除了刚刚两个方向有较大的威胁之外,其他几个方向虽然也有发生战争的可能,但是可能性却不如上述这两个地区。”

“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兵力不足的缘故,毕竟就算是将兵力扩充到了三百多万,对于我国的领土还有交通和机动能力来说,依然仅仅只是一个勉强能用的数字而已…”

“那么多出来的那部分兵力,就只是增加到上述地区了?”

“当然不是。”蒋百里摇了摇头开口道。“这部分兵力主要是被用来分配到其他兵力较为薄弱的地区的。相信在座的诸位都很清楚,为了支撑那几个最有可能会发生武装冲突的地区,我们将陆军四分之三的兵力都集中在了那里,而其他的一些军区尽管也很重要,却留下了非常少的兵力,很多军区的兵力甚至只有一个军左右。”

“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是在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直接征召预备役来完成对兵力的补充,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么做尽管可以补充兵力。可是却没有办法保障战斗力,而且如果敌人真的对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登陆的话,那么这部分的兵力是否能够保障沿海的安全恐怕很难确认…”

这么说着,蒋百里看了萨镇冰一眼。敌军能够在中国沿海登陆,那么首先一点就是海军已经溃败了。虽然萨镇冰一直强调海军可以保护中国的海岸线,但是无论是谁都不敢担保海军就一定没问题。

毕竟以目前中国的野望,不要说是日本人了。就算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将来也都是中国最大的对头。

真要弄不好的话,上述三个国家一起上手和中国较量也不是没有可能。

和陆军不同,海军是一个对于兵力还有军舰性能和指挥能力依赖程度都很高的兵种——————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幸运值了。

毕竟当年的日本雪风舰,之所以会被称之为祥瑞就是因为他的幸运值实在是太高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才会有人觉得,是雪风舰吧周围其他军舰的幸运值全部给吸纳过来了。所以才会使得每次海战结束之后。雪风舰都几乎毫发无伤,而他的友军却全部都是损失惨重的模样…

也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当时的日本海军才会如此的讨厌雪风,不过在雪风舰山任职的人却是幸运的。毕竟上了雪风舰的话,小命也就是等于得到了保障。

而当初国社政府赠送给英国海军的那几艘驱逐舰中,就有着这么一艘雪风舰存在。尽管这艘雪风舰并没有立下历史上那艘那么辉煌的业绩出来,可是也一样祸害的英国人不轻。

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日德兰海战当中英国人的损失虽然较大。但是也仅仅只是略微要比德国人大上那么一些而已。可是在这次的日德兰海战当中,或许就是因为雪风舰的存在。结果导致英国海军的损失几乎要比原来的历史高出了一截来…

只能说,祥瑞就是祥瑞…

不过也这更是因为雪风舰所创下的骄人战绩,所以严绍一直觉得,过段时间是不是要再赠送英国人一艘雪风巡洋舰啊或者是重巡洋舰之类的东西出来。

既然只是一搜驱逐舰的时候,就已经发挥出了这般的威力,那么如果还能在提升一些的话,岂不是可以提升更为庞大的威力了?如果说将来有一天,严绍赠送给英国人的那艘雪风舰,把整个英国海军舰队都给克死了的话,那么…

那么,或许也就不需要在担心什么英国海军的威胁了。

——————————————————————————

在听说过了蒋百里的解释之后,恐怕没有人会否认扩大陆军规模的必要性,其实这种呼声很早就有了,只是因为军费的问题还有财政的问题,所以才会一直被忽视,不过现在有了科威特的油田,那么这个问题也就可以重新拿出来了。

从某种角度上讲,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那么从油田上的到的利润,恐怕有相当一部分都会被投入到扩军上。

毕竟这次扩军的话陆军至少也要增加个七八十万兵力,弄不好甚至有可能会增加差不多一百万的样子。目前每个国防军士兵的军饷是12元,如果这么算的话,那么等到扩军结束之后,整个国防军每年光是军人的工资问题都会高达五亿多华元。

再加上这多出来部分士兵所需的武器装备,还有日常所需的一切开销,可想而知,这会是多么巨大的一笔巨款。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因为有油田的关系,就算是严绍再怎么想扩军,恐怕也不会这么做的…

毕竟多出来的这部分士兵,花出去的可都是钱啊…

最后在经过了严绍等人的一系列讨论之后,扩军的数额总算是得到了确认。在会议结束之后,现有的二百多万国防军,将会被扩充到三百二十五万人的地步。

其中的三百万人为陆军,十五万万人为海军,而十万人则为空军。

全部相加,三百二十五万。

整个扩军过程当中。扩充最大的自然就是陆军了,从原有的不到二百万,扩充到了三百万整。总算是可以说勉勉强强够用了。海军也得到了略微的扩充,只是不大,这也不奇怪,毕竟在华盛顿条约已经签订的情况下,海军已经不怎么需要太多的兵力了。

事实上十五万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毕竟后世的中国海军全部兵力加在一块也不过才二十多万而已。

至于空军?

原本陆航的兵力就不是很多,如今扩充到十万多人。到是一个不小的提升。原本的陆航规模虽然也不算小了,但是毕竟是一个刚成立没多久的兵种,兵力不可能会太多。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便是后世的空军也不过才四十万人的样子,而凭着目前刚刚成立的空军,想要达到四十万人的地步,至少也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行…

甚至就算是想要把这十万人。全部从刚刚征召的新兵变成标准的空军战力。恐怕也需要相当一段的时间才行。因此十万人已经足够了,即便是将来真的发生了些什么变化,到时候在进行扩充也就够了。

————————————————————————

除了扩军的事情之外,还有就是职务调换的事情。

首先,蒋百里将会从现在的位置上调到空军部长的位置上,同时蔡锷也将会从总参谋长的位置上,被调到陆军部长的位置上。至于原本担任陆军部长的冯国璋…

有些令人吃惊,那就是冯国璋并没有被直接退役。也没有别的什么,而是成为了总参谋部的总参谋长。这多少有些令众人赶到吃惊。毕竟原本众人还以为总参谋长的位置会留给吴佩孚,毕竟许多人都清楚一点,那就是吴佩孚是严绍的心腹。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算吴佩孚再怎么有能力,恐怕也没办法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上校团长,晋升为现如今的上将吧…

至于吴佩孚本人,则是从现在的位置上被晋升为副总参谋长。

其实也不奇怪,尽管严绍很想把冯国璋给换下去,但是冯国璋虽然年纪大了,却还没有到想要退休的地方。而如果他不退休的话,国防军内也没有什么适合安排他的位置,所以没有办法,只有先让他担任这个总参谋长的职务,剩下的等之后再说。

对此吴佩孚虽然有些不满,但是却也没有怎么在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吴佩孚自己很清楚,凭着冯国璋现在的精力,就算是坐在总参谋长的位置上面,实际上整个总参谋部依然要他来掌舵。

换句话说,他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总参谋长名份的副总参谋长罢了。

既然如此,他还能有什么不满的?毕竟他所欠缺的仅仅只是一个名份而已。

——————————————————————————

会议的成果很快就被公布了出去,关于人事上的调动,尽管各国非常的感兴趣,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恐怕还是扩军的事情。

毕竟这次可不是随便轻易的扩充一些部队,而是直接扩充了差不多一百万兵力。几乎只是一瞬间,国防军就成为了在兵力上仅次于苏俄的第二大武装集团——————当然,这还需要等到扩充结束之后。

不过即便是这样,三百多万的兵力,也可以傲视绝大部分的敌人了。

何况国防军和苏俄不同,苏俄那边的五百多万部队,尽管已经全部有了步枪之类的装备。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军队,除了一些俄制步枪之外,也就只有手榴弹这样的武器而已,许多部队甚至就连军服都还没有统一,至于钢盔啊或者是装具之类的东西更是不用多想。

而与此同时呢,国防军却是已经开始考虑摩托化的问题。

至少除了东南边的一些山地步兵师外,绝大部分的国防军都已经开始了摩托化,也就是用汽车轮子来代替自己的两条腿。

自然,这么做无疑是很困难的,但是对于国防军来说,却有这么做的必要…

毕竟和原来的两条腿相比,摩托化的推进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自然,国防军到也没有放弃两条腿走路的训练,过去的五公里越野跑之类的事情依然在继续着。毕竟有很多地区,并不适合摩托化部队进行作战,这个时候恐怕就需要两条腿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