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开始

扩张之路 第三百一十五章 开始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4月15日,随着南昌战事的终结,以及赣军残部的投诚,整个江西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敢于反对国社党的力量。

至此,这场维持了近半个月的战事彻底结束,江西也算是被纳入了国社党的统治之下。

也不奇怪,从辛亥革命江西光复至今也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而已,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烈钧根本就没有能力控制住整个江西,地方上的官绅只是明面上尊其为江西都督,实际上做的则是阳奉阴违的事情。

先如今国社党进来了,他们自然没必要为李烈钧拼命。

自然,他们也没理由为严绍卖命,而且因为当初严绍在安徽清洗不良官绅的关系,江西地方上的官绅对国社党也有很大的抵触,只可惜他们手里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抗衡严绍,所以就算见到有国社军进驻也只能默默忍受。

不过现阶段,严绍首先要对付的就是北洋与广东的陈炯明,所以暂时也不愿意和他们发生冲突。

而且也是托了这次的福,在占据了江西后,严绍身上的一个隐患也跟着被减除掉了,那就是他外省人的身份。

————————————————————

虽然严绍给安徽带来的变化很大,但是在不少安徽人的心里一直都有着一个疙瘩,那就是严绍是个外省人——————在这个乡土情结严重,且严重排外的年代。这件事可不是开玩笑的。

在这年月,能以外省人坐稳都督一职的人可没几个,剩下的要么就是如杨荩诚一样被撵走了。要么就是变成了傀儡,除了一个都督的位置外剩下什么也没有,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会被人撵出去。

严绍要不是在安徽多年,给安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怕也会变成这个样子。

现在严绍虽然在安徽做的很稳当,但是在普通百姓或士绅,甚至是军政府内一些官员的心里。他这个外省人的身份依旧是个疙瘩。而这个时候占据了江西,对于这个情况就变成了一个很好的缓解。

这是一种十分古怪的心理,如果只有自己这里是被外省人统治。而别的地方都是本省人做都督的话,那前者的心理肯定会觉得不舒服。

但是,如果这个人同时又统治另一个省份,而且他同样也不是那个省的人的话。那么对前者来说他就会有种‘并不只是我这样。别人也和我一样’的感觉,心里也就变得舒服多了。

很古怪,但也很实际。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算是稳定了严绍在安徽的统治。

虽然,现在严绍根本就用不上这点,因为只要他能击败袁世凯,被他统治的地方将会变得要多少有多少。反过来,如果他失败了。那恐怕就连安徽都督的位置都保不住,谈的再多也没用。

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

————————————————————

随着国社军占领江西。国社党统治的势力范围从安徽一省扩展到安徽和江西两个省差不多4000万人口,北洋政府对国社党的警告也变得越来越严厉。

先是任命了一个江西都督出来,紧接着又是要求国社军必须在一个星期内撤出江西,不然北洋政府将会履行中央政府的职责。

紧跟着这份电文一起出来的,还有北洋政府的动员令。

或许是因为有了善后大借款,再加上英国政府在背后支持的关系,这次袁世凯的底气十分的足,动员了八个师外加一个武卫前军共十多万人的兵力。

如此庞大的兵力,完全可以碾压除国社党在外国内任何一个势力。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次革命当中,国民党会显得那么不堪的一个原因。

不止是在质上面,就算是在国民党最引以为傲的量上,二次革命时的国民党和北洋相比也是远远不如的。

另一方面,对国社党与北洋进行冲突这件事,其他军阀则是乐于成见的。

就像杨士琦说的一样,虽然现在国社党正在痛殴国民党,但他们并不是很担心。因为国社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恩怨他们很清楚,这次严绍会出兵江西也是因为先遭到了国民党的刺杀,如果不进行一番报复反而奇怪。

不过这样并不代表他们对严绍就不警惕,确切的说,他们对任何能威胁到他们土皇帝地位的人都是警惕的。这个人既是严绍也是袁世凯,甚至还包括了远在东京的孙中山——————国民党的人遍布全国,可是架空了不少位都督。

对各省的军阀们来说,国社党与北洋之间的战事怕已经不可避免。如果说国社党被击垮,那么在国内还能阻挡北洋的势力恐怕就再也没有了。所以他们还是希望严绍不要失败的,这样他们土皇帝的位置也就可以多坐几年。

但是他们也不希望严绍获胜,对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怕就是严绍与袁世凯拼个两败俱伤,双方谁都没法对他们下手,那才是最好的。

而从江西的战事来看,就算最后袁世凯能击败严绍,怕也是惨胜…

“其实坐到我们这个位置也很不容易啊…”

站在福建都督府里,看着手底下的人刚刚送过来的报纸,孙道仁常常的叹了口气。

上面大多都是舆论上希望双方保持克制,还有就是希望国社军能从江西退出去的言论。大致上都是这一类,当然,也有一些是谴责严绍随意动武的。

作为福建都督,孙道仁自然也掺和了一下。

不过至多也就是随大流,让大家保持克制,仅此而已。

也就是在孙道仁还在那里叹气的时候。外面突然走进来了一个下人。“都督,许师长来了…”低下头,那个下人有些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又来了?”听到是许崇智来了。孙道仁微微皱了皱眉。

自从江西的战事发生后,这个许崇智就一直都往他这里跑,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没办法,部队的确是掌握在他手里,可谁叫他没财政呢。

就算他能直接指挥部队,没有财政的支持,也是连动弹一下都没可能。

所以最近这些日子许崇智几乎天天都要来打扰孙道仁一番。弄得孙道仁也有些头疼。

“就说我出去了,不见…”在原地转了两下,孙道仁抬头道。

忍了这么长时间。他也觉得忍的够久了。

“是…”轻点了下头,下人没有再说些什么,而是转身从房间里离开。

几分钟后,已经在客厅等候的许崇智等人从下人口中得知了这个情况。虽说下人脸上一脸歉意。但跟着许崇智那些人的脸上依旧充满了怒色。

“师长…”手扶在腰上,其中一个军官怒气冲冲的道。

只要许崇智点头,怕他今天就要血洗这个都督府了。

不止是他,就连其他的军官也大多如此。

然而在低头想了想后,许崇智却缓缓的摇了摇头。

虽然他很想把许崇智给收拾了,但是他不能,现在国民党已经因为前些日子刺杀的事情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弄得国民党在这件事上变得很被动。

现在舆论会谴责安徽。也是因为安徽借口这件事对江西动手,实际上上对国民党动不动就用暗杀这种手段其实是很反感的。

如果他真的动手把孙道仁收拾掉了。舆论上恐怕对福建就更不利了。

“师长!”见许崇智似乎是想要忍气吞声,身旁的那些军官顿时激动起来。

然而许崇智却只是摇着头对他们道。“走吧。”说完又对那个下人道。“既然孙都督不在家,那我们改日再来…”

说着就领着部下离开了都督府,而在得知许崇智已经离开的消息后孙道仁也是松了口气。刚才他也只是因为被烦的太厉害,所以才会那么说,实际上等到下人离开后他就已经开始担心起来。

好在事情和他所料的差不多,不过…

“怕是要先做些准备才行了…”

——————————————————————

虽然北洋已经发出了警告,但实际上严绍等人对这种警告根本就是不屑一顾。所以在接到警告后安徽军政府也只是回了一个‘江西混乱,身为临省有责任协助江西局势稳定’的话,至于究竟要协助多久,这个却没说。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算是对北洋最后通牒的一个回应。

在接到回应的那一刻,在袁世凯的命令下北洋的八个师,再加上张勋的辫子军开始在河南和山东两个方向集结,而在安徽北部的宿州,除了原本驻守在宿州的国社军外,严绍又从后方抽调了两个师,使得国社军在宿州的部队达到了五个师近八万人。

虽然舆论上对这种态势一片哀叹,但实际上地方上的实力派们却都是一副围观的态势,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朱瑞、黎元洪等人。

如果不是没人组织的话,怕是都有人要为这场战事的胜负开个赌局了。

没错,北洋的确厉害,但国社军也不是吃素的,九个步兵师加起来也有十多万人。何况从江西的战事就可以看的出来,国社军的战斗力未必会比北洋弱上几分。

“你们说说吧,这场仗究竟该怎么打…”

在山东、河南与安徽的交界处,用望远镜看着对面的国社军,这次领兵的冯国璋回头看了眼自己的部下们问道。

北洋三杰里面,冯国璋无疑是最会领兵的一个,这次的战事又事关北洋的命运,会让他出马也就不奇怪了。

这次北洋共动用了八个师,外加一个张勋的辫子军。

其中最能打的,同时也是最让冯国璋重视的自然就是出身北洋老底子的第二师、第五师和第六师。

第二师的师长是王占元,五师的师长是靳云鹏。还有一个第六师,师长是李纯。

此时听到冯国璋问话,王占元第一个站出来道。

“司令。安徽那些国社军都是些新军,虽然据说是由法国人训练出来的,但是时间不过才1年,在战斗力上肯定不如咱们的北洋老底子,不过…”想了想后,王占元继续道。“从慈湖河还有九江、南昌的战事可以看的出来,国社军本事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机枪,这个更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从陆建章那里得到的消息。国社军几乎每个师都装备了几百挺机枪,这次国社军集结了五个师,怕是有三千多挺,打汉阳、汉口的时候机枪的威力咱们也是知道了。如果真的正面发起冲锋的话。暂且不提咱们能不能冲散那些国社军,自身的伤亡恐怕也不会少了…”

暂且不提王占元为人的秉性如何,当初的阳夏保卫战他也是参与过的,自然清楚机枪的威力如何。当初北洋在武汉打的这么顺利,机枪的作用不敢说是决定性的,但怕也少不了多少。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王占元一直都很重视机枪这东西。

而陆建章的京畿军政执法处,虽说不如安徽的特事局。但多少也能搞到一些情报的。比如说国社军的编制,还有比较详细的火力配置。

在得知国社军每个师都有600多挺轻重机枪的时候。王占元就已经知道这场仗绝对不能正面硬碰硬的拼,不然的话,怕是对面的防线还没突破自己这边就要死光了,所以在冯国璋询问的时候他才会开口这么说。

“机枪吗…”听到王占元提到机枪,冯国璋的面色也有些难看。

作为北洋三杰中最能打的一个,同时又是亲历过汉阳、汉口战役的人,冯国璋自然也晓得机枪的厉害。何况还有慈湖河的例子在前面,所以在出发前他就一直在想着究竟该怎么对付这些机枪。

3000多挺机枪,这恐怕是冯国璋最觉得头疼的一件事。

在冯国璋看来,国社军新兵太多,实际作战能力和北洋比还是有些差距的,至少和老牌的北洋比是如此,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是那3000多挺机枪,如果没有个妥善的应对方法,就真的很麻烦了…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都在那里苦思着。

他们都很清楚,这场仗关系到北洋的地位。如果赢了,那么北洋就可以达成对中国,至少是大半个中国的实质性统治,可如果输了,那么眼下大家所拥有的一切怕是要…

所以在这件事上,众人到是都很卖命。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直站在身侧的靳云鹏才开口道。“正面突进肯定是不行的,那样伤亡太大,不过我们是否可以学习一下慈湖河时的民军,用夜袭的手段?”

同样的点子也有几个人想到了,不过他们还是齐齐的看了过来。

“夜袭。”靳云鹏确定的点了下头。“正面突破肯定是不行的,这点我们谁都清楚,那么也只有夜袭了。如果是夜间的话,就算对方的机枪手再多,也不可能如白天一样正常发挥,就算有足够的照明弹也是如此,这样我们的伤亡也能比正面突袭少上许多…”

听到靳云鹏这么说,在场的人都点了点头。

武汉的阳夏保卫战,还有慈湖河战役,这两场战役中机枪的作用在场的人都是知道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慈湖河战役后,北洋军才会从英国进购了大量的马克沁重机枪,熟练虽然没有国社军装备的多,但也有几百挺的样子。

也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加清楚机枪的威力。

虽然不知道后世的索姆河战役,协约国部队一天就伤亡了五六万人,但冯国璋他们也猜得出来在三千多挺轻重机枪面前,如果真的蠢到发起正面冲锋的话,他们的伤亡究竟会有多少——————至少绝对是他们不能承受的大…

理论上讲,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国社军自己冲上来,这样国社军在装备上的优势至少可以被抵消一半。问题是他们这次代表的是北洋政府,也即是所谓的中央军。而国社军呢?则是他们讨伐的对象。

总不可能中央军南下作战,却要等着被讨伐的对象自己主动打上来,那样也太不象话了一些。那么北洋军也就只有主动出击一途,而夜战,显然就是现阶段北洋军唯一现实一些的选择。

除了夜袭外,冯国璋也想不出什么好一些的办法来,所以在考虑了片刻后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么就这么决定了…”

听到冯国璋这么说,其他人也都松了口气。

只是在看向对面国社军阵地的时候,无论是靳云鹏还是李纯他们脸色都显得很沉重。

因为对方在装备上的优势是实实在在的,就算他们可以采用夜袭的手段,最终结果如何也是谁都不清楚的。

万一夜袭没有什么作用,怕是真的就要用人命去填了…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也意味着北洋最后通牒的时限到了。

这段期间,无论是北洋还是国社军都做了许多准备,在安徽与河南还有擅动的交界处上修筑了多道防线,而其他关注着这场战事的人们也都在摒住呼吸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这场决定中国命运战事的发生…

4月22日,在太阳升到正午的那一刻,北洋与国社军的炮声几乎同时响了起来,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也正式开始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