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八百八十二章 华盛顿会议(十四)

事情和罗斯福所判断的差不多,那就是这次的会议对严绍来说固然很重要,但是却也没有重要到非要达成不可的地步。

尤其是当这个会议,已经从对中国有利变成对中国有害的情况下。

“根据海军方面的判断,如果想要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对英国拥有局部优势的话,国防海军的规模必须要达到接近于英国三分之二的地步才行,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让步的可能…”

在自己的家中,看着刚刚健身回来的卡特琳娜和伊莱诺两个人,严绍如此解释道。

就在不久之前,各国外交官纷纷登门拜访,可说是把严绍他们给烦透了。尤其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更是好像牛皮糖一样,到是日本人并没有登门的意思,或许是因为他们也清楚,自己就算是来了也未必能得到什么令人满意的结果,最后说不定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恶化起来的缘故吧。

不过事情也的确是如此,如果真的是日本人来了的话,严绍是绝对不可能会答应的——————当然,就算日本人没来,严绍也没打算让步,毕竟在这件事情上,严绍的确是没有退让的余地。

“可为什么非要是三分之二,而不能是一半呢?”

擦掉脖子上的汗,伊莱诺有些好奇的道。由于穿着和卡特琳娜同样的运动胸衣,所以此时此刻伊莱诺的身材显得异常的性感。

事实上这种运动风气,从某种角度上讲也可以说是卡特琳娜所掀起的。

尽管在过去。家里的人就一直都很喜欢运动。但是还并不是很狂热,不过自从卡特琳娜开始了自己的瘦身计划之后,家里的人也跟着开始行动了起来。尤其是本来就很丰满的伊莱诺。更是每天都会跑去健身一会,即便是平日的工作已经很忙碌了也还是如此。

这不能不让人感叹后世的一句话,‘对于女人来说,瘦身就是全部’…

至少在后世的时候,曾经、有某个女人就曾经这么说过。

————————————————————————————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听到伊莱诺的疑问,严绍有些无可奈何的道。“尽管在装备的性能和技术的先进性上,我们和欧美方面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在海兵的训练等方面,刚刚成立的国防海军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如果是公平对决。一比一较量的话,根据海军方面的判断,国防海军会输掉的可能性几乎高达八成左右…”

“因此为了获取局部性的优势,海军的规模必须要达到英国的三分之二。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海军有足够的时间消灭英国在亚洲地区的舰队。同时在英国本土舰队赶来时,拥有足够的实力歼灭英国本土舰队。”

这也是严绍不愿意让步的一个原因,毕竟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所提出的条件,都未免太苛刻了一些,也完全不符合严绍的条件。既然如此,那干脆不谈算了。

反正就算是拼军备竞赛的话,严绍也不觉得自己会输掉。

甚至于如果真的拼起来的话,或许最先会垮掉的反而会是英国人也说不定。毕竟现在英国的财政可不是很好看。如果继续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继续按照当时的德国造一艘。自己就造两艘的条件来,英国人根本就没有那样的财政能力——————没错,现在英国人的财政收入的确要比战前高,甚至已经达到了十亿英镑上下的地步,而在战前英国人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才一两亿英镑而已。

但是现在一艘战列舰的造价,也已经变得异常的高。

就算是对于国社政府来说,一艘超无畏舰的造价也是非常高昂的。几乎达到了五百万英镑的地步,而会如此,还是因为国社政府的人工成本比较低的缘故。

如果换成是英国人的话,一艘相同规模的战列舰,至少也需要六百多万英镑,几乎比国社政府的造价高出了一百多万英镑,这其中的差距究竟多大完全可想而知。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国社政府到是没多少优势。毕竟仅仅只是一百万英镑而已,就算是造个十艘,也不过是一千万英镑罢了。这的确是一种优势,但是却的确称不上是成本上的优势。

而且就算英国政府的财政压力在怎么大,那也是每年九亿、十亿的财政收入,总是要比国社政府的两亿多要强出太多了。

但是!

对于严绍来说,无论这次的华盛顿会议是否能成功,严绍都已经打算要公布在中东地区的发现了。而只要有了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那么国社政府便可以在财政方面,对英国拥有不对称的优势——————尽管到时候,国社政府的总体财政收入肯定还是比不上英国人,但是这部分的收入几乎可以说是白捡来的。

而英国人呢,每年却还需要承担非常庞大的债务,每年光是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除此之外还有战争结束后的一系列负担。

可想而知,在这里面国社政府的优势究竟有多大。

即便到时候中东的油田所能带来的财政收入,只有一亿英镑,那也已经足够国社政府每年建造二十艘超无畏舰的了…

何况在中东那块地区,几乎可以说是集中了整个世界相当一部分的石油资源——————这还没算上国社政府内地的新疆地区,还有东北地区,其他一些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地区和中亚地区所藏的石油资源。

除开海底石油资源,上述的这些石油资源甚至可以说已经占据了全球陆地油气资源的一多半。

凭着这些。国社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都有可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来着…

——————————————————————————

听了严绍的话,伊莱诺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严绍的意思,但是她还是有些担心的道。“那如果英国人和美国人不打算让步的话,你真的打算和他们翻脸吗?”

“没错…”严绍点了点头。“如果他们真的不让步,那我们也就只有翻脸这么一条路可以选择了…”

说到这里,严绍看向了伊莱诺。“对了,关于美国关税的事情,有眉头了吗?”

“多少有些了…”伊莱诺回答道。“根据我们从美国政府内部得到的情报,目前美国政府内部的孤立主义非常严重,同时为了能够让国内的产品得到国内市场更多的份额。美国人正打算提高目前的关税,当然,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但是似乎已经得到了美国政府许多人的赞同…”

说到这里。伊莱诺的脸上略微显得有些担忧。

尽管目前雨石集团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跨国集团。但是其实雨石集团的主要业务非常集中。比如说汽车业的销售,基本上是集中在欧美地区的,尤其是美国地区更是雨石集团的主要市场。

如果说美国政府真的打算提高关税的话,那么对于雨石集团的打击是很大的…

另一方面,听到伊莱诺的回答之后,严绍拍了拍她的肩膀。“先去联系一下美国国内那些和我们有关的政客吧,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个法案通过,就算不能搅黄了。至少也要让他延期通过,在此期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在美国国内成立一些工厂的办法来进行生产,虽说这样的话,多少会影响一些国内的就业,但至少也避免了关税的影响。”

听到严绍这么说,伊莱诺微微点头,没有多说些什么。

事实上对于这个事情,严绍还是有些印象的。他记得美国人提高关税的举动,引来了历史上极为著名的大萧条事件。而对于这件事究竟该怎么解决,目前严绍自己也不是很有办法。

当然,这件事其实严绍记错了,因为尽管大萧条的确是二十年代才开始的,但实际上却是二十年代末,也就是29年的时候。而美国政府提高关税的做法,则是在30年代才开始的。

这一法案,就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该项法案由来自犹他州的共和党人参议员里德?斯姆特,和来自俄勒冈州的共和党人众议员威尔斯?c?霍利共同发起。在此之前,赫伯特?胡佛总统已经要求国会下调关税税率,但是国会却反其道而行,提高了关税税率。尽管许多经济学家力劝胡佛总统否决该法案,但他仍然签署让其成为了法律。其中的部分原因是1928年时胡佛竞选总统时做出的他的众多竞选承诺之一——————提高农场品的进口关税以帮助受困农民。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于1930年6月17日经赫伯特?胡佛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2000多种的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当时在美国,有1028名经济学家签署了一项请愿书抵制该法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单方面的事情。比如说美国人提高自己的关税,在后世或许美国人只允许他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却绝对不会允许其他人模仿自己做一些事情。

但是在这个时代,美国人显然还没有后世那种唯我独尊的地位。

也因此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使美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

1930年,加拿大率先于16种产品上征收新关税,占美国输往加拿大商品总额的30%。之后加拿大开始寻求与英联邦的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和英国亦表示抗议,并开始发展新的贸易渠道。德国则着力于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美国的进口额从1929年的44亿美元骤降66%至1933年的15亿美元,而出口额则从54亿美元骤降61%至21亿美元。降幅均超过gdp同期50%的降幅。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斯姆特-霍利法案是导致美欧之间贸易规模从1929年的历史高位急遽衰退到1932年历史低位的催化剂——————这次衰退伴随着的是大萧条的开始。

大衰退所带来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也可以说是致命性的。

在大衰退期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受到了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国家,尤其是德国更是因为大衰退的关系,再加上一战的耻辱而带来了希特勒,这个被称之为恶魔的男人。

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并不是被大萧条影响的很深的国家,比如说日本。

在原来的历史当中。日本的大臧省大臣高桥是清是第一个采纳凯恩斯主义的官员。第一,通过大量财政政策,包括赤字支出来刺激经济。第二。将日元贬值。高桥是清通过日本央行进行赤字开支,并将随之而来的通胀压力最小化。计量经济学研究显示这些财政刺激十分有效。

货币的贬值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日本纺织品在出口市场上取代了英国纺织品成为了第一。不得不说,在日本的近代史上的确是出现了很多极为优秀的人才,在1933年。日本已经摆脱了萧条。到1934年。高桥是清意识到经济可能出现过热的危险。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桥是清做出了一个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明智,但在另一方面也很愚蠢的错误决定——————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他削减了武器军备上的赤字开支。

日本的右翼分子究竟有多么厉害,相信谁都清楚。而很明显右翼分子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削减军备开支的决定,因此高桥是清的这个做法导致了民族主义者的强烈负面反应,特别是军队的意见强烈,并导致了‘二二六事件’的爆发。高桥是清的遇刺。这引发了日本文职官僚中的寒蝉效应。自1934年起,军队对政府的控制持续加强。政府非但没有削减赤字开支。反而进行了物价控制和配给方案,没有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而由此带来的后果,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灾难性的。

————————————————————————

其实对于大萧条,严绍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加大对基建设施的投入,来想办法拉高经济。

这在历史上也算是比较有效的,尤其是对中国来说。

毕竟像是欧洲或者是美国地区,道路一类的设施都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再怎么修也翻不出多少花样来,但是中国就不同了。即便国社政府再怎么能修铁路和公路,要知道哪怕是在后世,中国也是通过好多年才达到了十万公里铁路的标准。

而这一时期的国社政府,六年的时间显然还无法达到这一标准来着…

换句话说,国社政府还有好多铁路和公路没有修,而且这些没有修的地方,估计就算是再让国社政府修个一百年,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所以严绍完全不必担心这方面的事情,至于修路所需要的资金什么的,只要中东那边的石油挖出来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事实上严绍过去还曾经考虑过,是否要在大萧条来临之前,先退位,把位置让给继承者,让继承者来承担一下大萧条所带来的责任——————至少有一点严绍还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大萧条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全面性的,就算是中国也不太可能避开大萧条所带来的影响。

而大萧条的话,必然也会带来相当数额的失业还有其他的事情。

同时严绍也还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无论严绍的威望究竟有多高,百姓会支持他也仅仅只是在他不会令百姓的生活受损的情况下。如果说在严绍的治理下,百姓们的生活下降很多的话,很难说百姓是否还会对严绍保持忠诚。

所以如果说避开了大萧条时期的话,那么至少这方面的责任便不需要严绍去承担了。

不过…

这么做的话,未免也太取巧了一些。

何况既然严绍已经向国人承诺,要用二十年的时间,把这个国家重新打造成一个崭新的大帝国,那么他临时下岗算是怎么回事?

就算将来真的将要面临什么困难,严绍也应该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临阵退缩,让别人上去顶岗…

当然,上述的这些,都仅仅只是在大萧条有可能会到来的情况下,若是大萧条并没有到来的话,自然也就不必如此。

不过就严绍的经验来看,这类事情显然是不可避免的。而严绍所要作的,就是在大萧条来临之前,抢先制定好应该做的准备。令整个国家所遭受的冲击尽可能的减少。

而另一方面,就在严绍还在为美国政府正在打算退出的法案略显头疼的时候,眼见会议一直都陷于僵局当中,威尔逊似乎也决定作出一定的妥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