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八百四十三章

扩张之路 第八百四十三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严绍并没有在项城停留太长的时间,虽说北京那边已经留下了负责留守的人。只要不是出了什么百年一遇的天灾,亦或者是日本人脑袋抽风,突然又上门找麻烦了之类的事情,不然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关键在于,即便严绍那边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他似乎也没有理由停留在这里。何况留在这里的这段时间,他也不是轻轻松松的。

宴席上,那些围上来想要和严绍套近乎的人也就不说了,即便是宴席结束,严绍到了当地政府给严绍安排的酒店下榻的时候,同样有不知道多少人想要与严绍见上一面。

首先是地方政府的一些官员,然后就是一些当地的士绅之类的。

到最后,就连各行各业和学生代表都跑过来了,说实在的,严绍仅仅只是跑到这里来悼念一下袁世凯,顺便感慨一下已经逝去的时光,珍惜下仅有的时间,仅此而已。

他可没打算到这边来,做些什么亲民的举动。

只不过…

他也不好直接便回绝了地方上会见的请求,何况他也不忍心让那些渴望见到自己‘偶像’的学生们失望。

只是让严绍一个一个学校的去见,严绍也没有那个时间,所以严绍干脆就在自己所在的这个酒店的大堂,直接把所有的学生代表都给见了一次。

期间也有一些学生向严绍提问,能回答的。严绍基本上也都予以回答了。至于那些不能回答的,比如说涉及到机密或者说是个人**的问题,严绍便只能含糊其辞的遮掩过去。

比如说有一个看上去还在上小学的女生。便问严绍为什么要娶这么多的妻子,另外对于男女平等方面的问题有什么看法。还有那个包含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法究竟什么时候能通过,如果通过的话,严绍会如何对待自己现在的三位妻子。

还有就是作为这个国家的首脑和领袖,严绍在已经有了三个妻子的情况下,居然还和一位女性维持着**的关系,这是否有**份…

诸如此类…

说实在的。就连严绍自己也不清楚,那个看上去似乎就只是小学六年级的小女生,究竟怎么能想出这么尖锐的问题出来的。

严绍甚至很想用手撕开她那张挺漂亮的小嘴。看看究竟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别人教授给她,让她在今天这么说的。

只不过当时毕竟是在公共的场合下,严绍也不好多说些什么。更不能做一些有失体统的事情。最后也只能是向前面说的,含糊其辞吧…

当然,这件事也令严绍加深了必须要尽快离开项城的想法,不然如果再来一个类似的问题,那严绍可就有些招架不住了。

————————————————————————

万幸的是,尽管现在的小学生的思想的确有些前卫,问题也一个比一个尖锐,但是绝大部分还仅限于正常范围内。

比如说一些国内的建设问题啊。亦或者是对外的外交关系等等。

说实在的,不要说是严绍了。就连坐在严绍背后的段祺瑞等人也想不出,现在的小孩子怎么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

好在这些问题毕竟没有刚刚的那些那么尖锐,也没有刚刚的那些让严绍难以回答。所以在沉吟了一番之后,严绍到是给予了一些比较恰当的答案。

至于那些涉及到机密的吗,自然也就只能是含糊其辞了。

毕竟严绍总不能对一些小学生,就把机密给说出来,比如说现在国防军最新锐的坦克,性能究竟如何如何,发动机的马力达到多少啦,正面装甲厚度是多少,主炮口径是多少来着。

拜托,这些严绍怎么可能对那些小学生们说出口,不过对于小学生居然对这个有兴趣,严绍到是没有觉得奇怪——————因为严绍上小学的时候,对这东西其实也是非常好奇的。

尤其是在从一些地摊杂志上面,看到一些所谓的新式武器的报道之后,更是欢呼雀跃。

顺带一提,严绍看地摊文的时候,那时的fc-1战斗机,代号似乎还叫超7呢…

“不过现在的小学生还真是早熟啊,问的问题居然这么尖锐,让人觉得有些难以回答…”

等到会面结束之后,从大堂返回了一个专门用于休息的房间后,坐在沙发上,严绍忍不住揉了揉额头对着旁边的冯国璋等几个人苦笑道。

“是啊…”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冯国璋也忍不住苦笑了起来。“现在的孩子,可比我们那个时候厉害多了…”

坐在旁边,段祺瑞等人也忍不住赞同的点了点头。

尽管刚刚回答问题的并不是他们,但是他们也算是亲眼目睹了严绍的遭遇。尽管这些年,他们也在无时无刻的适应着这个国家的变化,但是很明显,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现在的小学生居然这么厉害,甚至可以提出这么尖锐的问题来。

说实在的,刚刚坐在旁边的时候,他们还真有些担心严绍答不出来,万一要是没搭上来,那可就真的要丢人现眼了。

尽管到时候丢人的似乎只是严绍一个人而已,但现在他毕竟是国社政府的总统,他丢人,就是国社政府跟着丢人…

而段祺瑞他们可以说都是国社政府的人,若是严绍丢人了,那他们也会觉得老脸通红的啊。

我按行的是,严绍应对的还算得当,除了那个有关一夫多妻的问题外,基本上都还算可以。不然事情恐怕就有些麻烦了。

“不管怎么说,还是早些离开吧。还有很多事情要我们忙呢…”说着严绍再次看了冯国璋一眼。“尤其是授衔的事情,你这个元帅不先办妥的话,下面的那些将校军官都没办法晋升。现在那些人可是着急着呢,你就别再让他们继续抱怨下去了。”

听到严绍这么会所,段祺瑞他们再次笑了起来,就连冯国璋也是苦笑了两声后点点头。

没办法,授衔的事情实在是拖延的太久了。先前还可以说是因为战争或是因为其他的缘故,所以需要推迟集体授衔。

但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袁世凯死了,冯国璋作为袁世凯曾经的下属。不愿意在袁世凯才刚刚身死的情况下,这边就高高兴兴的晋升为元帅,佩戴上元帅的军衔而继续拖延的话。即便冯国璋在国防军内的名望和资历再高恐怕也没用。

更何况冯国璋在国防军中的地位还有些尴尬,尤其是在朝鲜战争失利之后,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全无半点尊重。

这个话死后冯国璋要是再来这么一手的话。情况可就麻烦了。

因此不要说是冯国璋自己了。即便是段祺瑞等人为了他们这些原北洋系的人考虑,恐怕也会要求冯国璋尽快答应严绍的提议。

————————————————————————

“好吧。”似乎也明白现在的确不是缅怀袁世凯的时候,沉默了片刻之后,冯国璋点了点头。

“嗯。”微微颔首,严绍在沉吟了一下之后,再次开口道。“要不这样吧。”

这么说着,严绍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在房间里面绕了两圈。在所有人的目光都已经集中在了严绍的身上之后,严绍才低头看向了冯国璋。“实在不行的话。我先以政府的名义宣布为了祭奠袁公的逝世,暂缓晋升仪式三天,而后在对外透露消息说,这个是你自己亲自对我提出来的,如何?”

这么做,看上去似乎是多此一举,但是一方面,暂缓三天的话,全军上下还未必会有多大的反感。另一方面,冯国璋向严绍如此提议,也可以给世人一个重情重义的印象。至少绝对不是那种旧主才刚刚去世,这边就立刻喜笑颜开的接受新军衔的无义之人。

其实冯国璋之所以推辞,也与此有关。

毕竟老上司才刚死,他就立刻高高兴兴的接受了晋升为元帅的命令。这个样子在外人看来会是怎样?不管冯国璋究竟如何,好歹他也是一个要脸的人,不可能一点脸皮也没有,更不可能不顾虑外界的议论。

“多谢大总统!”

明白严绍这完全是在为自己好,冯国璋感激的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就想要给严绍鞠躬,然而严绍却是连忙上前抢先一步搀扶住了冯国璋。

严绍毕竟不是袁克定那个二百五,那家伙可以在这些老前辈做戏磕头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坐在那里,严绍却不能。

暂且不提眼前的这几个人,基本上都是政府内的重要成员,从某种角度上讲,仅仅只是比严绍低了一级半级而已——————当然我们都很清楚,总统和副总统的区别究竟有多大…

不过即便是这样,严绍还是需要做足样子的。尽管冯国璋也不是跪下来给严绍磕头,而仅仅只是鞠躬而已…

不管怎么说,冯国璋对严绍的感激是实实在在的,毕竟刚刚的事情,严绍的确是在为冯国璋考虑。而与此同时,一旁的段祺瑞等人也微微颔首,显然对严绍的表现十分满意…

一日之后,在确定继续留在项城,还不知道会遭遇多少难缠的小学生之后,严绍与冯国璋等人称作火车离开了项城,只留洗段祺瑞一个人在项城,帮助袁克定料理后事。

对于这个任务,段祺瑞还是比较乐意的。毕竟不管怎么说,袁世凯也可以段祺瑞的老东家。而且当年还活着的时候,对段祺瑞也算是非常不错,如今袁世凯死了,多的事情帮不了,一些身后事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对于袁克定,他却是真的不怎么喜欢。

好在因为袁世凯早早就已经下野的关系,袁克定看上去似乎也低调了许多,人也温和了一些。所以段祺瑞到也不是特别的难忍。

——————————————————————————

在称作火车回到北京的途中。严绍与冯国璋等人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停留。一方面是因为不愿意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是被项城的那些学生们给吓怕了,担心再有什么学生冒出来。提出一些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来。

好在接下来并没有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到是让严绍与段祺瑞等人松了口气。

在回到了北京之后,严绍立刻操办起来有关授衔的事情。

当然,严绍也没有忘记给远在乌拉尔的蔡锷发一封电报,让他尽快从乌拉尔军区回来,参加授衔仪式。

当然,会跟着蔡锷一块回来的。还有其他的一些乌拉尔军区的将校军官。毕竟这次要晋升的可是一大批人,而不仅仅只是蔡锷一个人而已。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严绍也不可能会面临那么庞大的压力。庞大到就连严绍也觉得有些头疼的地步。

“授衔仪式吗…”看了一眼刚刚发到手里的电报,吴佩孚微微点了点头,而后便将电报放在了桌子上。“拖了一年多的时间,总算是开始了…”

“是啊…”一旁的另外一名将领也在一旁微微颔首。脸上还略微有些高兴的道。“本来因为袁世凯死了。我还以为这事恐怕还要继续推迟呢,幸好,不然的话,说不定我们还给再等个一年半载的…”

这句话刚刚落下,指挥部里面便传来了一阵赞同的声音。

显然,对于这些人们来说,他们的确是曾经担心过这件事。

自然,听到他们那这件事开玩笑。像是吴佩孚这样的前北洋军将领,心里难免会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只是他们也清楚同僚并没有恶意,所以也不好说些什么。毕竟如果因为这件事而发作的话,很难不与同僚们产生隔阂——————与当年不同,如果说当年北洋系的将领在国防军当中还占据了一定的数量的话,那么到了现在,北洋系在国防军中所占据的数量却是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各个省份的军事院校逐渐成熟起来,并且大量提供军官到作战部队之后,即便是当年安徽跟随严绍起家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这个世上还从来都没有哪一个地方上的部队,能够完全的在部队当中确立主导地位。自然,海军例外,因为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海军都是由闽系主导的。

只不过随着后来的新政府成立,这一情况也立刻被扭转了过来。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强力的政府能够容许这种情况的发生,即便是严绍也是如此。

房间里的其他将领或许并没有注意到吴佩孚等人的表情,只是在那里说笑着,不过蔡锷却是注意到了。因此在轻咳了一声之后,蔡锷岔开话题道。“好了,我们还是先谈谈我和子玉以及其他人离开之后的事情吧,眼下我们与苏俄的关系非常复杂,尽管表面上他们似乎没什么的样子,也未必就会与我们发生冲突,可实际情况谁也不清楚,如果我和子玉离开乌拉尔返回北京的话,恐怕有相当一段时间都无法返回乌拉尔来,如果这个时候苏俄发起进攻,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的小,却也不能不进行堤防…”

“没错!”吴佩孚也忍不住点了一下头。“最近一段时间苏俄在边境上一直都是小动作不断,前段时间负责巡逻的部队还曾经发现有小股的苏军,正妄图重新返回乌拉尔山脉之内,建立起临时的据点和哨所。这说明苏俄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死心,我们必须给小心提防才对…”

“所以…”拍了一下桌子,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蔡锷严肃的道。“这次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为了讨论一下,在我与子玉离开军区的这段期间,若是发生意外,防卫工作究竟该怎么做…”

其实,一些发生了意外之后的应变措施,早在过去便已经部署了很多。只是这次与过去不同,过去蔡锷他们留在叶卡捷琳堡,即便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有他们主持,即便是外出了,通常也不会离开的太远。

但是这一次他们却是要回北京去,沿途怕是有数千公里的距离,即便是乘坐火车,想要在短时间内返回前线也是不可能的。

而在近代战争当中,有些时候不要说是断断几天了,即便是一天的时间也有可能会让战局发生极大的变化。

不只是在蔡锷这边,在其他几个比较重要的军区,基本上也都做出了一些在主要将领离开之后的应变部署。毕竟这次要离开的将领数量可不少,尤其是高级将领更是有许多,这些都是过去一直拖延着没有晋升的降临,如今恰好可以一次性全部解决。

不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有些军区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将领都要回北京去参加授衔仪式。还有一些军区,比如说沈阳军区和乌拉尔军区,授衔的将领更是达到了一半的地步,这样难怪蔡锷他们会如此的郑重其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