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八百三十七章

扩张之路 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尽管在外界看来,严绍放弃了继承俄国在伊朗北部的权利,似乎是损失很大的样子。但至少在严绍还有其他的国社政府高层看来,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他们所要做的,就仅仅只是在伊朗的北部修一条大约有一千八百公里长的铁路,让土库曼行省与伊拉克行省,通过伊朗北部的领土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办妥了…”

看着刚刚从伦敦发回来的协议,严绍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很重视的抖了抖,然后对着面前的几个人笑着开口道。

“是啊…”顺着严绍的手看过去,一旁的段祺瑞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与此同时,徐世昌也跟着开口笑道。“我到是很想知道,等到英国人知道我们究竟在伊拉克和科索沃行省发现了什么之后,他们究竟会是什么表情…”

“反正肯定是很搞笑的那一种…”或许是因为事情忙完了,严绍的心情看上去也很好,因此到是和在场的众人开了几个玩笑。

室内的气氛,也因为这个关系而变得非常不错。

中东石油的事情,在如今绝对是一个秘密,但是在国社政府的高层当中却不是,至少知道这件事的有很多,而且在座的人几乎全部都知道。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们才会支持严绍在伊朗上的计划。

因为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是比确保在中东的几个行省的安全更加重要的了。

事实上。现如今的中东行省几乎可以说是重兵云集。为了确保这一地区的安全,严绍至少安排了一个军团的兵力,而且绝对是装备最好的一个军团。

尤其是在考虑过精良的装备。还有严格的训练以及从尸山血海当中积累出来的实战经验之后,这个军团的作战能力甚至很有可能达到同等数量的欧洲军队的两倍。

如果配合上一个优秀的指挥官,甚至有能力击溃三倍同等数量的欧洲军队——————前提是对方的装备依旧维持在现在的程度。

至于苏俄那边,即便没有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同时对抗三倍数量的苏俄红军也是没有问题的。

没办法,尽管苏俄那边的军队实战经验也算可以,但是装备实在是太差了。几乎全部都是国社政府提供的。如此,国社政府自然清楚苏俄的装备究竟如何。

除此之外,苏俄的军队也很难说有训练可言。毕竟现在的苏俄才刚刚稳固了政权。对部队的训练也只是刚刚展开,大部分的部队都没什么训练可言,另外对于现如今的一些先进装备也都没什么接触。

尤其是航空部队以及装甲兵部队,尽管苏俄也有一些航空大队和装甲兵部队。但是数量很少。另外严绍也很清楚让苏俄的力量过强的话。对于自己究竟会有些什么样的威胁,所以也在控制着对苏俄的装备输出。

至少像装甲兵的装备,或者说是其他的一些装备,基本上都控制的很严格。不然的话,这类兵器对于中国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没错,有乌拉尔山脉,基本上是不需要担心俄国人能用装甲兵部队越过这座山脉的了。

但是哈萨克平原呢?要知道那里可以说是一马平川,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可以防御的地方。真要是让苏俄有了足够强大的装甲兵团。那可就真的是压力甚大了…

事实上严绍可一点也不敢轻视苏俄的爆兵能力,尤其是在苏俄有了一定程度的工业之后。历史上德国虽然足够强了。但是最后还不是被苏俄给爆兵爆死了!

自然,这么爆兵,苏俄的压力也是足够大的。不过苏俄那些人都是脑袋简单的家伙,不会顾及这些,严绍却不能。

因为严绍想打造的国家,是一个应该属于乐土的地方。

好吧,这个世界上应该是不会有那么乌托邦的地方了,不过至少严绍很清楚自己想要建立的国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那个国家应该是一个拥有像苏俄一样的,严格的社会组织,同时又拥有一定的自由程度,仅仅只是比美国稍微差上一些的国家。

自然,在这个时代这么想,似乎多少有那么一些天方夜谭的意思。但是严绍对此却很有信心,毕竟现如今的国社政府与严绍所期望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首先,尽管现在国社政府并没有禁止过其他的政党参与政治,但是无论是谁都不能否认一点,那就是现如今的国社政府在整个中国都享有领导性的地位。

比如说目前军队当中的三大统帅,蒋百里、蔡锷和冯国璋都是国社党的党员,另外还有名声仅次于前面那三个人的吴佩孚等,尽管还很年轻,但是在国内也有着极大的声望。还有现如今内阁的绝大部分成员,基本上也都是如此。

至于其他的政治党派,尽管现在的国社政府一直宣称自己是多党派联合执政,但是实际上国社政府里面,他们也就是处于一种摆花瓶的地位。

一些很好看的,但是实际上却压根就没有什么用处的花瓶…

当然,对于自己花瓶的位置,肯定会有许多人觉得不满意的,不过满意的人到是也有那么一些。这到是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至少在表面上严绍对这些花瓶还是很尊重的。

而且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虽说绝大部分时候,严绍都把国会当成了摆设,但这仅限于国会拖严绍后腿的时候。如果说那些家伙真的有什么好的提议的话,严绍也是绝对不会做出阻扰的,甚至还会予以极大的支持。

就如曾经有一次似的。当时山东地区遭遇了一场疫情。受灾面积极大,虽说严绍已经拼尽全力的调集各种物资到灾区,但是死亡人数还是很大。这个时候有一个从西洋留学回来的。是一个进步党的党员,正好在国会内任职,他在了解到情况之后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列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表单,上面有许多限制疫情方面极为有效的措施。

其中有一些,甚至是在这个时代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

而严绍在看过了这个文件之后,也没有丝毫迟疑。而是直接按照文件上的进行部署,甚至还将那个人任命为灾区的副总指挥,专门负责控制疫情的事情——————之所以不是总指挥。是因为那个人毕竟还不太了解当地的情况,贸然任命的话,很难说会不会造成什么混乱,那样的话对控制疫情无疑是非常不利的一件事情。

不过即便是这样。严绍的这一举动也足够令其感激了。同时也打破了许多人有关严绍压制其他党派的谣言——————当然。究竟是不是谣言,这个真的很难说。

事后严绍也丝毫没有要抹杀那个人的功绩的意思,反而大肆的帮其宣传了一番。

不只是那个人,就连其他一些党派的人,只要他们提出来的是一些利国利民的策略,严绍都会予以采纳,同时也会对那个人予以重任。

反正对于严绍来说,这些都没有什么大碍。

没错。这么做的话,的确是能给予那些人所在的政党带来一定的声望。可是那又怎么样?

别忘了,严绍才是直接任用他们的人,他们做的再好,最后获得更多荣耀的也是严绍。反过来讲,如果严绍真的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是其他政党的人,就搁置了他们的提议,甚至是做些其他什么不好的事情,真要是被人给揭露了,那对严绍来说才是最不利的——————暂且不提国内的那些人,在日本,在欧洲,在美国,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把严绍给搞下去,所以如果严绍真的这么做了的话,不出意外,很快便会被那些人抓住把柄。

眼下中国虽说已经收回了大部分的权利,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权利依然遗留在外。

比如说租界一类的,到目前为止还都只是在洽谈当中,所以国社政府对位于租界内的报社也没有太多的管辖权。

严绍也不愿意惹太多的麻烦,虽说不会损及严绍的地位,但总会带来一些影响的。

何况就像前面说的,严绍根本不必担心那些政党会产生的竞争。

严绍国社党在国内的统治非常稳定,尽管因为人太多的关系,龙蛇混杂,但是大致上讲,国社党的声望在国内还是很不错的。所以严绍丝毫不比担心,其他的政党会影响到国社党在中国的地位。

而且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

谁说,那些人,就不能成为国社党的成员了。

就比如说先前的那个国会议员,就是在山东担任副总指挥的期间,被严绍拉拢进了国社党,成为国社党中的一员。

其他的一些人,大体上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尽管严绍这么做,很有一些挖墙脚的意思,并因此而遭到过许多党派的抗议。但是最终,这些人的到来还是给国社党增色了不少。

同样,拥有如此多的人才,也是国社党能够长久兴旺下去的根本。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不愿意到国社党来的,对此严绍也并没有勉强,毕竟人各有志吗。甚至于,严绍还给予了这些人许多帮助,并让他们在国社党内担任一些比较有实权的职务。如此,更令严绍心胸宽广的名声传播出去,同时严绍及国社党的地位也因为这个缘故,而变得越发稳固了起来…

————————————————————————

不管如何,都没有人能够否认,国社党在中国的地位。

同样,国社党也如一颗参天大树一样,扎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不,确切的说是这五亿人口上面,不断从中汲取自己所需的一切养分。将那些有用的人才不断的纳入国社党内,以此确保这颗参天大树能够茁壮成长下去…

自然。在国社党如此的同时,另一个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畸形的怪物,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寻找着自己的……………养分?不!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猎物!

如果说国社党是一颗参天大树的话,那么这个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怪物,一个食肉的怪物,他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着可以让自己更加强壮的猎物和食物…

而这一次它盯上的,便是英伊石油公司手中的那点东西…

英伊石油公司。确切的说,应该叫做英波石油公司,毕竟现在伊朗的名字应该是波斯才对。既然如此。那么那个伊朗的伊字,自然也应该改成波斯的波字才对。

不管怎么说,英伊石油公司的建立还是比较早的,这家公司是在1908年发现伊朗马斯吉德苏莱曼一处大型油田后成立。同时这也是首家在中东开采石油的公司。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现在这家公司的确是叫英波石油公司,但是在1935年,英波石油公司易名为英伊石油公司,它在1954年成为英国石油公司,是现代bp的前身——————也就是英国石油公司,是现代石油七姐妹当中的一个。

1901年,伦敦社会名流、百万富翁威廉?诺克斯?达西与波斯国王穆扎法尔丁?沙达成共识,他得到了伊朗大部分地区的60年石油勘探权。而沙阿则收取20000英镑、达西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及未来16%的利润——————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个威廉?诺克斯?达西可以说是占了大便宜了。毕竟伊朗土地下的石油资源,可绝对不止区区两万英镑而已。

何况…

两万英镑,只不过相当于二十万华元,至少在当时的确是如此的。二十万的话,甚至就连一艘炮艇都未必能买的下来,用这么点的钱,便干成了这么大的事情,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就吗?

同样,在许多人看来,接下来恐怕他们也只需要坐着收钱便可以了。

不过实际上吗,事情到是没有这么简单。

达西雇用了地质学家乔治?伯纳德?雷诺兹在伊朗沙漠地区进行勘探。伊朗沙漠的环境恶劣,‘天花盛行、土匪及军阀横行、水源不能饮用,温度往住高于50摄氏度’。可想而知,这种环境究竟对石油的勘探造成了多么大的不利影响。

甚至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石油勘探的话,成本会是非常高的,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在经过数年的勘探后,达西的财富日渐干涸,他只好将大部分勘探权卖给格拉斯哥财团伯麦石油公司。

事情到了这一步之后,似乎已经有些类似于严绍当时在墨西哥所遭遇的几家石油公司了。尽管如何如何,但是最终实际结果吗,就是没有找到石油,严绍当初也曾经为这个问题而感到苦恼过,因为即便你知道地下就是石油,可是如果你没办法开采出来的话,那基本上也就可以等于是没有了…

到1908年,达西与伯麦石油已投资逾500000英镑仍一无所获,于是决定放弃在伊朗勘探石油。在1908年5月初,他们向雷诺兹发电报,称他们的资金短缺,令他“停止工作、解散员工、拆除所有计算在运输费用内的东西到海岸重装并返程”。

显然,就和历史上墨西哥的许多石油商人一样,他们也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不过雷诺兹并没有马上执行这道命令,他在1908年5月26日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石油。波斯石油的批量生产在1913年阿巴丹的一所炼油厂开始,该炼油厂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英波石油公司与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展开商讨。为了换取船只的石油供应,丘吉尔向英波石油公司注资,获得英波石油公司的控股权,英国政府成为了英波石油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者。

换言之,尽管雨石集团已经取得了伊朗相当一部分的石油勘探权,但是如果想要自己独揽整个伊朗地区的石油资源的话,那么英伊石油公司便是挡在严绍面前的一个绊脚石。

这也是为什么雨石集团要从英伊石油公司手中收购的关系。不仅仅只是英伊石油公司手中的那个油井,就连他们手里的其他地区的勘探权…

“也要一并收购…”

————————————————————————

就在国社政府与英国政府,为了伊朗北部的事情而进行谈判。并最终在经过了旷日持久的谈判之后,总算是达成了意向时。雨石集团的代表,也拜访了英伊石油公司的总部。

并且表达了,希望能够从英伊石油公司的手里收购其手中所有的石油勘探权,以及目前正大量产油的那口油井。

对此,石油公司方面自然是拒绝了,当然。态度非常的委婉。因为如今雨石集团在英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即便是英伊石油公司有着很深的政府背景,也是绝对不会愿意得罪雨石集团的…

不过就在石油公司方面拒绝的时候。雨石集团却拿出了一个优厚的,几乎让石油公司方面无法拒绝的条件…

钱!

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勘探石油是为了钱。开采石油和炼制石油同样也是为了钱。可以说这一切都是为了钱,即便是后来这家公司有了丘吉尔的股份,使得整个公司有了很强的政府背景。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就是。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是比钱更加重要的了…

甚至于为了能够达成目的,伊莱诺还设计了两套方案。

一套就是从英伊石油公司的手中直接购买勘探权,还有就是那口已经被开采出来的油井。

第二套方案相对来说则要复杂一些,就是先收购英伊石油公司的股份,然后慢慢的把这家公司也给收购了——————钱不是问题,现在对于严绍来说,他什么都缺,唯独就是不缺钱。

每年雨石集团大量的利润。几乎全部都被存在了银行里面。尽管伊莱诺已经尽可能的寻找投资项目,想要把手里的这些钱全部都花出去。但是很可惜的是,尽管伊莱诺已经在这么做了,但是每年依然会有大量的资金被剩下来。

万幸的是,雨石集团的旗下还有一个雨石银行存在。

所以这些钱,通常都会作为贷款,提供给那些需要的人和国家。

比如说法国政府,因为战争的关系,需要大笔的重建资金,便从雨石银行的手中得到了大笔的贷款。其他一些在战争当中受到过影响的国家也都是如此,甚至就连战败国也一样。

这些国家因为战败的关系,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急需大量的贷款来挽救经济等等。

当然,把钱借给这些国家,多多少少也是有些风险的,毕竟若是这些国家无法偿还债务的话,那钱就等于是砸在他们手里了。尤其是考虑到他们还是些战败国什么的,经济什么时候能恢复真的很难讲。

不过在进行贷款之前,伊莱诺便已经进行过详细的调查。

同时那些国家在进行贷款的时候,也会用国内的一些东西做抵押。通常这些东西都是一些较有价值的矿产,亦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比如说港口或者是码头的收益等等,甚至还有一个因为奥匈帝国解体而新成立的国家,用他的关税来作为抵押。

即便将来这些国家偿还不起债务,凭着这些雨石集团也不算是亏了。

————————————————————————

收购一家石油公司,而且是目前并没有任何的石油公司,这无疑是需要很多资金的事情,但是对于雨石集团来说,这却并不是一件难事。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伊莱诺才专门设计了两套方案。

自然,在这两套方案之外,还有其他的许多方案。

比如说通过各种手段,让那些英伊石油公司的股东们,遭遇经济上的危机,逼迫他们不得不将股份让出来。

另外还有就是联系伊朗的一些‘武装组织’,让他们对英伊石油公司所拥有的油井等进行一些袭击,破坏掉油井,增加英伊石油公司的生产成本,并以此来使英伊石油公司不得不将油井卖掉…

不过后面的这两个,最后在想了想后都被否决掉了。

理由也很简单,现在这个世上看雨石集团不顺眼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没一个都恨不得将这个畸形的,几乎可以影响世界的怪物用刀子肢解开!

而后面的两个方式,几乎没有一个是正常的商业竞争手段。很容易授人以权柄,所以到不如干脆用正常一些的商业竞争手段。

反正以雨石集团的财力,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资金上的问题。

直接用钱砸,总是能把那些英国人给砸趴下的!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尽管最开始的时候,英国人拒绝出售这家公司所拥有的勘探权还有那口油井,但是当雨石集团的代表掏出了一张价值两千万英镑的支票后,英国人的眼睛便再也无法移开了…

两千万英镑,大概相当于八千万美圆,或者说是两亿多华元的样子,

由于这一时期还是金本位制,所以货币还是比较坚挺的,尽管不久之前才刚刚爆发过战争,但是货币贬值的情况并不是很厉害——————仅仅只是物价升值了而已。

但即便是这样,两千万英镑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其甚至可以在英国的造船厂里订购七艘最新式的战列舰。使一个原本的海军弱国,一夜之间变成海军强国。

哪怕这个国家原来并没有多少海军基础,但是凭着七艘最新式的战列舰,便可以轻易的让他们拥有许多人都难以想象的战斗力!

需要说明的是,当初洛克菲勒一家从严绍手里收购走坦皮科的油田时,用的大概是五千万美元,外加上30%的收益。

而五千万美元大概相当于一千多万英镑的样子,不过英国人在伊朗发现的那口油井,显然是不可能与坦皮科油田的油井相提并论的。真要认真的讲,单一油井而言,那口油井甚至只值几百万英镑的样子。

自然,对此英国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不过雨石集团的代表回答的也很简单。

“我们主要是看上了那块土地下潜藏着的价值,所以愿意赌一把…”这么说着,那个代表的表情显得非常写意。

而听到他的话,英国人却是有些惊讶的道。“既然这样,你们又怎么敢肯定我们就会愿意卖掉那里的石油勘探权呢,毕竟若是我们能从那里发现石油的话,可远远比两千万英镑划算多了…”

“理由很简单啊…”雨石集团的代表微微一笑。“你们应该还记得,你们发现第一口油井究竟用了多少时间吧,到目前为止,尽管你们先前勘探出来的油井也生产了不少的石油,但是在那之后你们还发现过第二口油井吗…”

“何况这并不仅仅只是两千万英镑,而是两千万英镑的现款,只要你们同意交易,马上便可以得到这两千万英镑的现款,这其中的区别相信即便是我不说,你们应该也是懂得的吧…”

这就好像一家公司大概有一百亿的资产,但是流动资金其实只有几亿。又好像现在的英国政府一年财政收入十多亿英镑,可是大多数都是已经有安排了的,真正能够灵活运用的说不定也就几千万英镑而已…

两千万英镑,即便是对英国政府来讲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更何况是眼前这些英国人了…

这也是那个代表会一副胸有成足的模样的原因,两千万英镑拍在面前,他还真不相信眼前的这些英国人会不就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