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零六章 新港镇

扩张之路 第三百零六章 新港镇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江西赣军指挥部内,看着手底下的人刚刚从城中撕扯下来的一份传单,李烈钧的脸皮抖动了一下。至于其他人,在看到李烈钧的表情后更是噤若寒蝉,连话也不敢说一句。

这份传单是在今早的时候离奇出现在城内的,而且城中的大街小巷几乎到处都是。按照九江政府的说法,就算现在派人收缴这些传单,怕也没法阻止传单上的内容散布出去。

至于传单上的内容吗…

上面写的很清楚,也很简单。

就是说安徽国社军即将对九江发起进攻,希望城中百姓能够及时离开,避免被战火殃及。同时又在传单上陈述国民党的诸多罪状,希望城中守军能够不要在继续替国民党卖命,站到‘正义’这边来。

后者吗,到是没有多少人会去听,但是前者…

码头所遭到的炮击,无论是九江的守军还是一些在码头附近的百姓都曾经见到过。只要想到那种程度的炮击会发生在九江,那些百姓就会感到不寒而栗。

所以虽然许多人都有些不舍在九江的家,但是为了避免被殃及到战火之中,九江城内的百姓还是开始自觉的往城外迁移。

对此,李烈钧等人也不好阻拦,毕竟这是老百姓自发的行为,他们总不能把人都困在城内。那样的话,岂不是正好证明传单上说的都是真的了?

何况赣军的组成是江西人,其中也有许多官兵是九江出身。如果真的把人都拦在城里甚至是动手的话,还没等安徽的国社军打过来,怕是那些九江的士兵就要暴动了。所以他们也只能任由老百姓出城。

问题是,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城中守军的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湖口失守,二旅也被打残了,形势不是很好…”这么说着,苏世安轻瞥了眼李烈钧。“都督,现在是不是尽快派人安抚一下二旅的残部,这次来的国社军有一整个师。差不多一万五六千人,而眼下九江城里只有咱们一旅的建制还算完整,如果没有二旅的配合。恐怕…”

听到苏世安的话,其他人也都点了点头。

苏世安是一旅一团的团长,和二团团长杨祖时本来是驻守德安和瑞昌的,这次因为李烈钧要替国民党摇旗呐喊。整个一师都被调来了九江。苏世安也跟着被调了过来。

其实苏世安的心里还有话没说,那就是关于二师的事。

虽然只是一个团长,但是苏世安对二师的刘世均也是有些了解的,所以对他其实并不是很放心。

至于理由吗…

刘世均的老师是段祺瑞,只此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而且在李烈钧要求刘世均尽快赶来九江后,刘世均虽然已经点头答应,但是动作起来却十分缓慢,这更加深了苏世安对刘世均的顾虑。

“虽说袁世凯是不可能看着严绍坐大的。但是如果他想借着国社党的手把国民党从江西驱逐出去呢…”这就是苏世安心里最深的一层顾虑。

“说的也是…”轻点了下头,李烈钧看向了欧阳武。“现在余旅长不知所终。二旅的事情就先交给你了…”

余维谦失踪了,当时二旅的几个团长或是营长,基本上也都在几艘江轮上面。再加上在江面的时候,那些江轮一直都是水军的首要打击目标,最后能够活着回来的高级军官,等级最高的也只是一个营长而已,不要说余维谦了,就连两个团长也没能活着回来。

这种情况下李烈钧也晓得,单凭二旅自己恐怕是不行了,也只能派人去主持二旅的工作。

而在九江城中,有资格主持二旅工作的,也只有欧阳武一个人而已。

“是。”点点头,欧阳武敬礼道。“事不宜迟,恐怕用不了多久国社军就会攻过来,我这就去负责这件事…”

“好,尽快,现在单凭一旅想要坚守九江,怕是有些困难,这件事就全交给你了…”

“请放心吧…”得到了李烈钧的允许,欧阳武转身离开了指挥部。

只是在离开的时候,欧阳武的心里却产生了一些别的想法。

“二旅被打残了,现在整个九江算上保安团或是警察也只有不到六千人,而这次赶过来的国社军却有一个师,一万五六千人,在兵力上比九江的守军至少多出三倍,再加上装备上的优势,还有安徽水军可以在江上用重炮进行支援,不管怎么看,恐怕九江都守不住了…”

其实不只是欧阳武,就连其他人,包括李烈钧自己恐怕也知道这点。

只是知道归知道,该怎么做则是另一个问题…

让欧阳武投靠严绍是不可能的,虽然他和严绍那边也有联系,但是作为一个江西人,他决不能容许国社军踏入江西半步。

在历史上欧阳武就是这么做的,二次革命的时候,李烈钧反袁,并且任命欧阳武做都督,但是欧阳武对反袁这种事却没什么兴趣,甚至十分干脆的抱病不出,消极应对反袁这种事。

但是当北洋军进入江西后,他却十分愤怒,尽管当时他已经被袁世凯给收买了,但还是发电要求北军回去…

自然,当时奉命的李纯是绝对不可能会听欧阳武的话的,所以最终结果就是欧阳武和李烈钧双双离开了江西。

“看来,是应该想个出路才行了…”从指挥部里走了出去,抬头看看天色,欧阳武微微叹气道。

————————————————————

国社军出兵江西,这件事几乎受到了舆论上一面倒的抨击。

没办法,这时的中国就是这样。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舆论上都会倾向于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任何人如果动用武力,都是没法得到舆论支持的。

这也是严绍虽然想了些理由就出兵的原因。因为他清楚自己根本没法得到舆论的支持。当然,他也可以让特事局出面,弄一些事情来制造出兵的理由。

但是北洋的京畿军政执法处虽然不如特事局,可也不是吃干饭的。

而且想要弄出这类的事件来,也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准备才行。

问题是,严绍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他会想着在1914年前结束这件事。就是因为如果到了1914年,万一一战如期发生,那青岛就会面临日本的威胁。

这种事情上袁世凯肯定是靠不住的。而严绍单凭自己的力量显然也不可能会是日本的对手。何况在他身后还有那么多拖后腿的,所以如果不希望青岛会落在日本人的手里,就必须在一战前统一中国,并且在统合了全部力量后抢在日本人前面收回青岛。

自然。就算严绍真的能在日本之前就抢回青岛。日本也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因为青岛是一战前协约国就已经许诺给日本的,这点上怕是连法国也不会站在严绍这边。

但是只要能抢先夺回青岛,再加上统合了全国,至少是半个中国的力量后,严绍手里所用手的实力与筹码,至少在青岛上和日本人决战,严绍多少还是有些把握的。

这个时候的日本还不是二三十年后的日本,这时的日本工业还很薄弱。尤其是在粗钢产量上更是只有40万吨,还不如现在安徽一半的水平——————这也多亏了严绍过去砸的那么多钱。再加上汽车厂对钢铁的需求。

尤其是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与雨石集团合作的工厂开工后,目前零部件方面,国内生产的部分已经占据了全部所需的10%,剩下20%是由法国负责的,70%则是交给了美国人。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份额的数量还在逐渐的上升当中。

对此法国人是心满意足,毕竟每年一千万英镑已经足够了,而美国人的话就有些悻悻了。

但也没办法,难不成他们还有理由制止严绍在国内采购零部件?何况这个世界上能够提供这么多零件的国家也不算少。

诸多列强里面,日本可以滚一边了,法国、英国和德国都可以作为替代者。就算美国人有什么意见,严绍也可以换一家来。

至于钢铁厂,在过去钢铁厂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

但是由于国内不断出现一些零件工厂,再加上兵工厂的正式投产,还有詹天佑那边对钢轨的需求,眼下钢铁厂一年的盈利已经达到一千万银元。

————————————————————

就像上面说的,日本现在还不能和二三十后相比。

历史上日本粗钢产量第一次超过一百万是在1924年,从1923年的95.9万达到了1924年的110万。而从110万到200万,则只用了5年的时间,也就是1929年,当时日本的粗钢产量为229.4万吨。

而在通过918事变夺取了东北后,日本的粗钢产量进步惊人。

先是1933年达到了319.8万吨,之后在1935年达到了470.4万吨,1936年的552.3,等到了1938年的时候,粗钢产量已经达到了647万吨。

而同时期法国的粗钢产量则是622.1万吨,也就是说日本的粗钢产量已经比法国多出了25万吨,的确已经称得上是列强了。

但是这时日本的工业还很薄弱,海军虽然强盛,但是陆军的装备却根本没法和欧洲军队相比。再加上脆弱的经济,如果真的在山东开战的话,严绍绝对有把握能赢——————就算不能赢,以日本人的实力也不可能会像二三十年后那样在中国任意妄为。

自然,这只是陆军,而日本的优势则是海军。

但是如果说日本人在山东动手,还算是控制在一定限度,那么在其他地方动手的话。英国人或是美国人就无法坐视不理了。毕竟他们怎么也不可能允许日本人在他们和德国人血战的时候,自己却在中国扩大自己的利益。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有很大几率会局限于山东半岛。

这样一来。如果单单只是陆军上的对拼,严绍有很大的把握。

这时正处于大正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大正德谟克拉西。陆军还没有后来那么疯的…

不过话也说回来,就算最后英美的制止无效,日本人决定动用海军,甚至是进行全面战争了,严绍也是绝对不能后退一步的。

毕竟他回来就是为了改变的。如果他回来了,还是要像历史上那样的割地赔款,那他费这么大的劲回来究竟是为什么?专程回来割地赔款的?

这个袁世凯和国民党已经做的够多了。根本不需要他去做。

他需要做的就是,打不过也要打,何况以日本的脆弱经济,如果真的全面战争的话。怕是一年的功夫就能把日本给拖垮了…

真要是那样。事情反而比较好。

————————————————————

对于出兵江西,并且对国民党宣战这件事,安徽内部的意见也是分为两边的。

一边觉得国民党派人刺杀严绍,这已经是一种宣战行为。现在国社党出兵江西也是顺理成章的,而另一派则觉得,虽然国民党的确派人刺杀严绍,但也不过只是一部分人的自作主张,并不能认为国民党的所有成员都是如此。而且就算确认了,也应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武力。

前者的话,虽然有许多人支持,但是后者只会有更多人。

在安徽,虽然严绍的支持者很多,但是愿意支持战争的却没多少。

不过当湖口拿下的消息传回来后,不只是安徽,就连国内其他省份也是一阵哑然。

毕竟正常战役用去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而已。

只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攻下有两千多人的湖口,这不能不让人猜测国社军的实力如何。就连本来已经蠢蠢欲动的北洋军,也是踌躇起来,想要看看接下来的情况如何。

至于那些墙头草,更是做出旁观者的姿态。

也就是这个时候,国社军对九江的攻势已经准备完了。

这次国社军进攻江西主要有三个目标,湖口、九江,南昌。

只要拿下这三个地方,接下来江西也就等于是落入严绍的手里。

而九江,作为赣军主力的集结地,无疑是这次进军江西的过程中遇到的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只不过…

“如果说九江的赣军和湖口的赣军一样的话,那我们也就不需要过于谨慎了…”看着还在往炮舰上搬运弹药的士兵,古成舟笑着对萧永言道。

昨天的时候,安徽水军消耗了大量弹药,所以在昨天夜里安庆方面派出了多艘运输船替水军进行弹药上的补给。

这场南下北上之战严绍可是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粮食还是装备或者是弹药,在安徽的几座重要城市都进行了大量的储备,数量之多甚至足够国社军一年的军事行动,所以暂时到是不必担心弹药的问题。

而在听到古成舟的话后,萧永言也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如果都这么顺利的话,相信拿下九江并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我这次在湖口留下一个营的兵力,剩下的兵力是九江守军的三倍左右,应该可以轻松拿下那里,如果运气不错的话,说不定还能擒下李烈钧,让这场战争提前结束。”

也就是在两人交谈的时候,一名军官跑到甲板上来对着两人道。

“古司令,萧师长,部队已经准备好了,是否现在出发?”

“当然…”古成舟笑了笑。

站在旁边,萧永言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有了这两个人的同意,事情也就算是决定了下来。很快,本来就已经准备妥当的船队顿时动了起来,缓缓的朝着九江的方向驶去。

确切的说,是九江附近的新港镇。

按照萧永言的意思,是让船队在新港镇把三师卸下来,然后再水陆并进,想办法把九江拿下。

只要拿下九江,之后就可以坐着船通过鄱阳湖去南昌了。

鄱阳湖的入口处,最窄的位置只有5、600米,可以说整个入口处都在湖口炮台的射程之内,这也是为什么萧永言必须要把湖口炮台拿下的原因。

夺取新港镇的行动十分顺利,李烈钧也清楚以九江现在的兵力根本守不住新港镇或是周围的其他一些城镇,所以十分干脆的把全部兵力都收缩回来,这样新港镇就只有一些保安团而已。根本就不是萧永言部的对手,甚至都不需要三师开枪,在船队出现在新港镇外的江面上时,镇长已经带着一大群人在码头上迎接了。

而等到镇长及镇政府的其他官员看到江面上的十艘兵舰,以及从船只上走下来的大批国社军官兵和数十门火炮时,他们更是庆幸自己先前没有反抗。

“看来,咱们江西又要换一届政府了…”无奈的叹了口气,镇长朝着身旁的几个官绅苦笑道。

在码头的人群里面,一些记者也混在其中,不断将照相机对准从船上走下来的国社军,只是在这些记者里面,有几个的脸色始终是阴沉沉的,和身边的其他记者相比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