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七百四十三章

扩张之路 第七百四十三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沈阳,辽宁省省会,别称盛京,奉天。沈阳有着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同时沈阳不仅仅是辽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教、军事和商贸中心,以及东北第一大城市。

沈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特大城市。因地处古沈水(今浑河)之北而得名。3万年前,沈阳地区已有人类活动。早在7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上古人类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设立方城(侯城前身)起,沈阳的建城史已2600余年。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满清国。

早在满清还存在的时候,这个城市就因为是曾经满清的发源地,而受到了许多优待,并且因为这个原因而使得其成为了东北最大的城市。

后来呢,随着大量人口开始迁入东北谋求生活,由于辽宁和吉林还有黑龙江两个省份相比,气候明显要更适合人类居住。于是大量迁入东北的百姓停留在了辽宁,而这也造就了沈阳的又一轮扩展。

后来随着山东战役的胜利,为了寻求和平。已经承认战败的日本不得不从东北退出,并且让出了当年从俄国人手里得到的全部权益——————早在国社政府成立的时候,严绍为了发展中国的工业。曾经计划了著名的【七五工程】,也就是七十五项非常重要的工业建设项目。

本来作为中国最适合发展工业的地区,东北应该获得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在这个七五项目上面,占据相当数字的名额。

可实际上,东北当所所拥有的名额其实并不突出。这一情况既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可却又在意料之中。因为当时的东北已经属于日本的势力范围。在东北,日本有着相当大的权益,尤其是在得到了驻军权。也就是在东北驻扎了一个师团的兵力之后,更是如此…

同时由于各种各样丧国辱权的条约,使得日本在东北拥有着大量的先手。

比如说抚顺,在后世素有煤都之称。当然。到了严绍那个年代的时候。抚顺这个煤都的煤已经被挖的差不多了,新的煤都已经变成了其他城市。但只要考虑到这个城市曾经拥有过这样的称号,便可以想象在这座城市的地底究竟蕴藏着多少煤炭资源。

然而作为这片土地的所有者,中国非但无法开采这里的资源,反而要看着日本人在这里肆意开采,这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都是一种耻辱,对严绍来说尤其如此。

毕竟对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丧国辱权什么的。不敢说习以为常,但其实已经差不多了。可是在严绍的那个年代,却是一个华夏人民已经站起来的年代。

好吧,究竟真没真的站起来,这个还很难说,但至少那些所谓的丧国辱权的条约,在严绍看来却真的是非常的遥远。

如今就因为这一系列的关系,严绍甚至都没办法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开办工厂,开采资源,这如何不令人愤怒。

尤其是为了避开日本人的势力,所谓的【七五工程】不得不在一些日本人还没有涉足的地方开展工程——————在这期间,也曾经发生过一些事情。比如说国社政府打算在鞍山成立钢铁工厂的时候,在得知中国政府在鞍山发现了大量铁矿资源,而且还是优质的铁矿资源,并且打算在这里创办钢铁工厂之后,日本人曾经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中国政府退出鞍山,把这块地方交给日本。

理由也很简单,就是他们早就已经在鞍山进行了很久的勘探工作,所以中国人理应对日本进行退让。

而当时对中国提出这一要求的,就是日本的冶金企业,国策会社了。

事实上在早期的时候,日本方面为了掠夺东北的资源,曾经创办过许多个会社,依仗着日本国内的助力,想方设法的从中国掠夺他们所需的资源。

这其中国策会社就是满铁方面,为了掠夺中国东北钢铁资源而专门成立的一个与冶金有关的企业。需要说明的是,这家企业也是系昭和制钢所的前身。

和许多人所想的可能不太一样,其实早在1908年的时候,满铁方面就已经开始派人非法的勘探辽宁鞍山一带的铁矿资源。等到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日本人更是勾结了于冲汉等人, 贿赂北洋政府农商部, 积极窃取矿权。1916年, 由满铁一手控制的中日合办振兴铁矿公司成立。开始时仅八个矿区,1921年又增加三矿区。满铁为了利用鞍山一带铁矿资源炼铁, 设立了由其经营的鞍山制铁所。该所远景规划为生产生铁100万吨, 钢50万吨。

国社政府在鞍山的钢铁厂,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立,并且完成一系列的勘探工作。从某种角度上讲也需要感谢一下满铁,因为正是因为特事局从日本人手中得到了许多有关鞍山铁矿资源的情报。所以在后来的时候,进行【七五工程】这个项目时,国社政府才能如此顺利的成立鞍山钢铁厂…

当然,对于早就已经盯上了鞍山铁矿资源的日本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不可能会善罢甘休的。

后来这一要求没有得到允许之后,便提出了双方合作的这一要求。

自然。在这期间,日本也曾经无数次的对国社政府威逼利诱,而政府内一些膝盖比较软的家伙。居然还真就打算答应了。

好在严绍没有答应…

而另一方面,山东战役的爆发,也打翻了日本人的全部算盘。

首先,鞍山的铁矿资源他们是惦记不上了,那个中日合办的钢铁厂也没了可能。

————————————————————

正是由于山东战役的获胜,使得国社政府可以开始全心全意的经营东北的资源。而随着国社政府的大量投资,很快东北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期间。大量人口涌入了东北,也稳固了国社政府在东北的统治。

而东北的全面发展,也令沈阳收益匪浅。

尤其是在欧战期间。由于欧洲方面需要大量的资源,无论是钢铁方面的,亦或者是其他各种方面的。而当时的东北已经很有一些中国工业中心的意思了,大量的工业制品在这里生产。每年所能生产的钢铁等物数量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也都是欧洲方面最迫切需要的物资…

因此在欧洲战争期间,东北对欧洲大量出口各种资源。而这些也再次的刺激了东北工业的增长,等到欧洲战胜结束的时候,东北已经彻底的成为了国内最主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同时,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而在这种情况下,沈阳,这个东北最大的城市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原本那个规模虽大。但是却显得有些陈旧的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量的旧式建筑被推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动一动崭新的建筑,还有那些坑坑洼洼的道路,也都被平整的水泥路面所取代。

在欧战爆发的那些年里,沈阳政府甚至还在这些新路面的下面,修了一个又一个的地下水道。和北京还有安庆那边的完全相同,都是那种可以让汽车在里面轻易行驶的下水道…

再加上道路两旁的路灯,乃至漂亮的绿化带,还有一个个刚刚投入使用的有轨电车等等。沈阳已经成为了亚洲最耀眼的工业城市之一,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也非常有名。

而且因为是工业城市的原因,这座城市里的居民,除了一些女性之外,几乎全部都在工厂工作,这,也令这座城市的人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此时此刻,在沈阳的街道上,就有许多刚刚才下班的行人们正站在一个车站的站台前,等待着公交车的到来——————等公交,估计也是需要多工人的日常生活之一了,至少在后世绝对是如此…

与此同时,在位于沈阳城内的另一个区域内,一栋十分威严的建筑,正矗立在大地之上。

建筑的上方,属于中国的赤底黑龙旗正迎风飘扬,而在建筑的大门外,一队士兵正如雕像一般站立着,一动不动,令人不由得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雕像制成的…

同时在不远处的停车场位置上,一大批的军用车辆也整齐的停放在那里。

卡车、军用越野车,等等等等,偏偏就没有任何的,哪怕是一辆民用车辆。这在这座沈阳军区司令部的门前,显得尤为的特殊。同时这大概也是如今国防军内的一个现状,那就是很少会有军官和将领开民用的车辆。

毕竟国社政府可不提供车子,尤其不可能给军队提供那种漂亮的公车。他们要是想开的话,就只有开军车,那种并不是很舒服的,只适合在战场上使用的军车。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开轿车的话,轿车可是很贵的,这么做绝对是让廉政部找上门来的一个理由。

虽说有许多年轻的军人对廉政部充满了好感,可也有很多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军人,对廉政部非常的看不顺眼,因为正是由于廉政部的关系,使得他们无法好好的享受生活——————当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捞吗?至少对旧时代遗留下来的许多官员来说就是如此,哪怕是军官们也是这样。毕竟军官也是官…

尤其是在这么一个国力强盛的时代,当官的真要捞的话。绝对不会比那些战乱年代差。毕竟都战乱了,别说是老百姓了,即便是那些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又能有几个钱。真正有钱的也就只有那些同样搜刮着百姓的吸血鬼了。不过这样的人通常都有一定的背景,绝对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目标。

反观在这么一个年代,无论是百姓还是别的,口袋都是比较鼓的那一种,恰恰是最适合他们的。

只可惜,廉政部的存在却破坏了他们的美梦。

也正因为这样,没少有人和严绍抱怨过廉政部。抱怨过宋教仁,只可惜,与对他们相比。严绍明显要更相信宋教仁一些。所以这些话非但没有影响宋教仁在严绍心里的地位,反而让严绍更加的信任宋教仁——————固然,因为诸多的功绩,宋教仁无论是在政府内部还是在民间都拥有了巨大的声望。

甚至可以说。在国社政府内部。声望最高的三个人就是蔡锷、蒋百里还有宋教仁。可实际上,严绍却一点也不担心宋教仁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一方面,三个人的声望加在一块,也远不如严绍——————大将、名臣,只要干的好了,很容易就会有巨大的声望,而如果功劳大的有些过头的话,功高震主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像是岳飞的威望,就非常的巨大。

尽管他的威望在当时肯定没后世那么大…

但是部下的威望比君主大。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君主无能的情况下。相反,如果君主并非是无能的人,那么部下的功劳越大,便越发的会体现出君主的伟大,眼下的情况就是如此…

虽说严绍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能力,但是凭借着诸多的原因,严绍的威望却始终要要领先于任何的人…

当然,这还不是严绍放心宋教仁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宋教仁得罪的人太多了。

————————————————————

的确,宋教仁在廉政部的位置上干的非常不错,甚至有许多人非常的推崇宋教仁。可是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他干的太出色了,所以才会有许多的人看他不顺眼…

即便严绍不喜欢,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完全清廉的政府——————到也不能这么说,或许将来会有把,但至少严绍有生之年肯定是看不到了。

别说是现如今严绍的有生之年,即便是在原来还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哪怕是他活到了寿终正寝的地步,恐怕也未必能看得到。

当然,如果那个时代的世界,可以进化到类似于科幻小说里面,整个世界都是人工智能所控制的地步,或许到是没问题。但只要还是人类自己控制的世界,那边绝对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更何况现如今的国社政府,还处于一个较为**的程度。尽管这么做的话,在效率等方面的确是很方便,尤其适合中国这样基础并不是很强的国家,可是另一方面,这么做也很容易产生许多贪官出来…

事实上,如果不是有一个能干的廉政部,再加上国社政府给予下面官员的薪水的确不错。在国家发展的同时,恐怕这个国家肯定也会顺应时代的,出现大量的贪官出来…

而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宋教仁自然是非常招人憎恨的,想让其他的官员支持宋教仁,这几乎可以说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别说是在现在这么一个情况,即便是将来真的结束了这种**的态度,想必宋教仁这样的人也一样不会受到欢迎,这就是为什么严绍明知道宋教仁的声望与日俱增,却始终一点也不担心的地步。

因为他根本无法对严绍造成威胁,甚至可以说,别看他现在威望高的吓人,只要没了严绍的支持,不出三天的时间,他就给在自己现在的廉政部长的位置上滚蛋…

如此一来,严绍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

沈阳军区的司令部,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因为发生在鸭绿江的冲突,整个司令部都很有些剑拔弩张的样子。尤其是在司令部的外围。那些负责警备任务的士兵们更是一个个荷枪实弹的。防范着日本人的偷袭…

在沈阳对军区司令部进行偷袭?这并非没有可能的事情,毕竟日本人在东北始终是发展了好些年,有些直到现在国社政府也没挖掘出来的麻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哪怕可能性不大。对于军区的警备部队来说,依旧是小心一些比较好。更何况现如今在他们身后的那个建筑立面,正汇聚着大量的将校军官,这些在如今的东北可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有些人因为前线的战事而没办法回来的话,恐怕整个东北的高级将领都已经齐聚在这里了。

这个时候,万一要是出了什么问题。那可就真的是一窝端了,非但如此,在失去了整个上层之后。恐怕整个东北的部队都要乱成一锅粥,这种情况下真的是由不得他们不小心谨慎。

另一方面,在司令部内的作战会议室内,冯国璋和其他的一些将领。也都坐在长桌的四周。看着几个佩戴着少校军衔的参谋,正站在讲台前,对着墙壁上悬挂着的地区指指点点,向着在座的各级将领解释着现如今东北的实际情况还有局势…

“………就如卑职刚刚所言的一样,现如今我军与日军在鸭绿江畔的许多个战场都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显然,日本人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许多举动,因此已经放弃了原来的进攻对策,转而变成了防御政策。根据特事局从朝鲜方面出来的情报,日本人似乎是打算依托现有的有利地形。意图利用我们希望尽早结束决战的心理,模仿我们原来的作战方式消耗我们的有生力量…”

这么说着,站在讲台上的那个年轻军官看了眼下面将星云集的情况,心里有些暗暗的乍舌。毕竟现如今他已经可以算是在对着东北大部分的高级将领了,实在是由不得他不紧张,不过另一方面,他却没办法把这种紧张表现出来——————除非他想要这辈子都不晋升了,要知道现在下面坐着的有许多可都是他的顶头上司,这个时候要是表现的好了,给上司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么将来晋升之类的事情绝对是易如反掌,可是如果留下的是坏印象,那么别看他现在挺年轻的,这辈子能够晋升到上校,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他的极限了。

因此哪怕在下面那些将领们的注视下,这个年轻军官的心理再怎么紧张,也不能不强行的确保自己的心态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平静的状态。

于是在悄悄的深呼吸了一下之后,年轻军官便继续开始解释道。

“虽说目前在整个战场上,我们都与日本形成了一个对峙的态势,但实际上小规模的冲突依旧时有发生,而凭借着部队的战斗能力,还有装备上的优势,在这些冲突当中我们基本上都已经站到了上风,不过根据特事局得到的情报,日本方面似乎还有一些举措,另外日本国内似乎也正在展开新的征兵计划,打算将现有的兵力再一次扩大,这些也是不得不防的事情..”

说完,那个军官朝着下面的将领们敬礼之后,很快便从讲台上走了下来。

等到他下去之后,紧跟着上去的,却是冯国璋本人。

走到了讲台上,冯国璋横视了一眼下面站着的各个部队将领,在轻轻的咳嗽了一下,把在场众人的目光全部都想办法集中过来之后,冯国璋开口道。

“目前鸭绿江畔大致的情况,相信在座的诸位都已经稍微了解一些了,现如今就是这么一个局面。或许是日本人得到了情报,所以主动与我们脱离了接触,现如今正依托着早前修筑的一系列防御工事与我们进行对峙…”

说到这里,冯国璋停顿了一下。

对日本人知道增援的事情,无论是冯国璋还是下面在座的其他将领都不奇怪。毕竟那可是四个军的兵力,而且还是从京津地区还有山东过来的。日本人也不是瞎子,当然不可能会察觉不到这一切,那么他们做出一些反应来,似乎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现在唯一让冯国璋有些疑问的就是,日本人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方式得知的情况。

是从各地的兵力调动。亦或者是在中国政府内部有人?这两种都有可能,不过这个就不是冯国璋需要考虑的了,他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击败鸭绿江畔的日本人。至于其他的事情,特事局才是这方面的行家,对此无论是冯国璋还是其他人都不能不点头赞同和承认。

所以,早早的,冯国璋他们就已经把这件事交给特事局来办理了…

除此之外,冯国璋还很好奇的就是,日本人究竟知道多少情况。是仅仅只是知道他们增兵了。还是连部队的番号什么的都调查清楚了?

————————————————————

“日本人的意图很简单,就是想模仿我们原来的思考方式,利用有利的地形。还有占据优势的防线工事,通过各种方式来消耗我们的兵力,除此之外,恐怕就是还没有摸清我们的底细。所以想暂时以不变应万变…”

“现在在座的诸位。有沈阳军区的,也有从北京军区还有济南军区过来的,彼此之间都不是很熟悉,有些还曾经是第一次见面,默契,肯定是没有的,但是在这里我郑重的说一遍,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是总统指定要进行的,所以我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权利能力来。想方设法的赢取这次战役的胜利,让在北京的总统能够得到我们的好消息…”

听到严绍,在座的人纷纷正色起来。

就和前面说的一样,不管下面的统帅究竟有多给力,至少当君主的足够给力,那么下面的统帅越给力,也就越能衬托出君主的伟大。什么功高震主,基本上都是不可能会出现的事情。

反过来讲,如果单纯的是部下给力,而君主却是个废物的话。那么部下干的越给力,也就越容易衬托出君主的废物。这种情况下,君主就比较喜欢做出一些功高震主之后,那些反派角色通常都很喜欢干的事情。

比如说,高官释兵权啊,亦或者是干脆就来个莫须有之类的事情…

认真的讲,严绍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很给力的君主,即便是有了这么多年的历练,和一些怪物一般的家伙相比,严绍依旧是显得有些过于平常了。

但是凭借着穿越所带来的‘长远’目光,再加上一系列的爱民政策,使得百姓都以为严绍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总总情况之下,固然,蔡锷他们得到了许多胜利,并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声望,尤其是蔡锷本人更是得到了‘病军神’这样的称号。

可是在许多人看来,这却完全是因为严绍知人善用,尤其是对一些内行人看来,更是觉得蔡锷他们的胜利,反而衬托了严绍的伟大。

比如说凡尔登战役当中,远征军凭借着大量的机枪有效的杀伤了德军,并因此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守住了凡尔登要塞,完成了远征军抵达欧洲之后的第一个辉煌胜利。

表面上看,这自然是蔡锷还有远征军们的努力得来的胜利,可是实际上呢?只要是稍微了解一些内情的人都知道,远征军,更确切的说是国防军之所以会装备这么多的机枪,完全是因为严绍的关系,正是因为严绍的极力支持,所以国防军才会有如此多的机枪,并在凡尔登创造下了这么大的战绩。

甚至在某些时候,某些内阁成员在心疼机枪的造价,提出希望能够减少一些部队机枪的装备数量,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提议之后,还被严绍给拒绝了。

再有就是西线的索姆河战役,远征军凭借着装甲部队的突出表现,再一次名震世界…

表面上看,这自然又是蔡锷指挥的战役了。可实际上很多人都清楚,坦克还有装甲车这东西,其实都是严绍发明的,更是严绍成立了装甲部队。换言之,没有严绍的话,远征军根本没可能会装备这种东西,而如果没有这些装备的话,自然也就不可能会有远征军的这一大胜…

如此一来,这场胜利的功劳,不敢说一半,毕竟前线的将士也有很大的功劳,可如果说严绍分个三分之一的功劳。绝大部分人都是认同的。

甚至就连蔡锷还有蒋百里,当初一个不过是云南省的督军,另一个地位则要更差一些。只能算是袁世凯的参谋,名声固然很大,可实际上呢?权利却没多少。

作为旧时代的人物,本来他们应该和其他旧时代的人一样,彻底的销声匿迹。可是严绍却慧眼识盈的提拔了他们,这难道不说明了严绍的伟大?

自然,上述的这些事情不敢说都是一些秘密。但也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但是那些各个媒体的无冕之王们,却是各个拥有诸多绝技。再加上严绍当时威望正高,深得民心,这类的话题也很容易受到欢迎,因此很快这些无冕之王们便想办法挖掘出了大量与此有关的新闻…

而这。也令严绍在社会上的声望日益高涨。在国防军内,甚至绝大部分人都将严绍视为是国防军的缔造者,威望甚至比蔡锷这些百战统帅还要高…

如此种种,自然令军队的这些将领们,根本不敢对严绍无礼…

——————需要说明的是,可能有很多人不清楚,甚至就连严绍也不知道。但是严绍对国防军的这些‘功劳’,其实都是特事局偷偷散步出去的。而主导这件事情的便是卡特琳娜。

————————————————————

“总统的意思很明显。”见下面的人都正色起来,冯国璋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继续开口道。“眼下这场战事已经拖延了很长时间了。我们也已经消耗了日本的大量资源和兵力,目前根据特事局的情报,英国人还有美国人已经在日本的背后提供支持,这个时候如果继续打下去的话,按照我们原来所想的,耗干日本的全部资源已经是不可能,反过来,如果在这么下去的话,对我们的坏处反而会比较大一些。毕竟日本的背后有英美,而我们却只能靠自己,所以总统希望能够给日本一个狠狠的教训,然后趁势结束这场战争,简而言之——————见好就收…”

“但,即便我们现在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可日本人的有利地形,外加上工事方面的优势也的确是令人头疼,所以我希望诸位能够各抒己见,想出一些好的办法来,解决眼下的这个难局…”

听到冯国璋这么说,下面的那些个将领们彼此互相看了看,在点点头之后,看着墙壁上悬挂的地图思索起来。

日本人在朝鲜北部的防御工事,最强的便是第一道。但是这一道在国社政府的突然袭击之下全部落入了国防军的手中,所以日本人便只能退到了第二道防线,这里的地理条件没有第一道的好,甚至就连各项工作乃至工事的建筑程度也不如第一道。

可是,在这段时间来,日本人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巩固工事,到了如今,即便是冯国璋他们也不敢轻易忽视。毕竟一个弄不好,恐怕就要有十分巨大的伤亡出现,而这对正打算被授予元帅衔的冯国璋来说,却是不能接受的。

毕竟现如今冯国璋就已经不太被其他的军中将领所承认,如果真的弄成这个样子的话,恐怕就更难得到其他人的承认了。

所以眼下冯国璋最需要的,就是一场完美无缺的大胜——————好吧,完美无缺什么的或许有些,但,略有瑕疵可以接受,但总体上必须要赢得漂亮些。

冯国璋自己的心理已经有了一份计划,这次提出来,就是想要看看还有没有更好一些的计划…

另一方面,见冯国璋在讲台上站着,一名将领在沉思了一番之后,忍不住抬头问道。“司令,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看法?”

听到那个将领这么说,其他还在思考着的将领们纷纷开了过来,想要看看冯国璋有什么主意。

授衔的事情,在座的人都已经知道了,也知道冯国璋基本上已经被定为是陆军三个元帅中的一个,和蔡锷还有蒋百里并列。

蔡锷和蒋百里,在座的众人还是很佩服的,可是冯国璋就有些…

没错,冯国璋的确被称作是中国最善战的将领,但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可是年轻人的时代。在许多人看来冯国璋之所以能得到元帅的军衔,不过是因为他对旧北洋一系的影响力,还有就是他的资历…

如今这些将领之所以全都看了过来,就是想看看冯国璋究竟有什么能耐,竟然可以配得上元帅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