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七十章 冯国璋的余热

扩张之路 第六百七十章 冯国璋的余热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丹东城内,枪炮震天,到处都是枪声和爆炸声,而就是在这座位于鸭绿江畔的城市里,隶属于两个国家的军队正在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进行着殊死搏斗。

“司令,这么打真的没问题吗…”站在指挥部内,看着已经快要被打成废墟的丹东,吴志毅忍不住皱眉道。

尽管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可他毕竟在这里驻守了很长时间,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他已经居住了好几年的城市被打成废墟,吴志毅的心里实在是觉得有些难受,因此有些忍不住的道。。

侧过头去瞥了吴志毅一眼,冯国璋摇了摇头。虽然这个时候冯国璋已经六十出头,但人却依旧显得非常精神。“我知道你在担心些什么,总统在我来之前已经和我说过了,与其担心打烂了,不如担心打输了,城市打烂了,我们还可以再建,建个比原先更好的,可是如果打输了………再建的钱难道由你们出?!”

本来正在听着的吴志毅和其他几个军官一阵哑然,在尴尬了半天之后,吴志毅有些尴尬的轻咳了一下,而后开口道。“这个………卑职可出不起这笔钱…”跟在吴志毅身后的那些军官,也一个个都是尴尬异常。

严绍虽然没有亏待过下面的人,可是对‘贪腐’却查的非常严,尤其是在廉政部全力运作之后,更是把‘高薪养廉’这四个字发扬到了骨子里面。

作为拥有少将军衔的一师之长,吴志毅每个月的工资也有七八百块。加上其他的一些东西,一年下来也有上万块,薪水自然是要比寻常的百姓高出很多。甚至达到了一般士兵的百倍之多,称得上是有钱人了,寻常的奢侈品也不是消费不起,而且因为是正当收入,也不需要担心廉政部找上门来,最多也就是报社什么的抨击一下,说下面的百姓还很困苦。这些当官的却在穷享受什么的…

然而如果是想重建丹东的话,万把块的工资可就远远不够了。

更何况吴志毅这些人拿的都是死工资,最多也就是逢年过节政府发下来的一些福利。别的却是想都不敢想——————当然,这也不是说每个官员都这么廉洁,只不过不廉洁的那些除了少数侥幸没被发现外,大部分都已经被抓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那些前清官吏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会被廉政部的人找上门来,更何况是吴志毅这样新时代的军人…

‘高薪养廉’这四个字,最关键的不是高薪,而是养廉…

既然拿了高薪,就必须要廉洁,而不是说一边拿着高薪一边却又任意妄为。事实上高薪养廉看上去似乎政府的开支多了许多,可实际上私底下的损失却少了,所以还是非常划算的。自然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在给了高薪之后。要保证官员会廉洁,不然还不如不养。好在宋教仁那边做的还算给力,所以严绍也算比较省心…

————————————————————

见吴志毅似乎还是有些不理解,摇了摇头,冯国璋继续解释道。

“其实丹东打成这样,我也觉得心疼,但是我觉得总统说的对,丹东肯定是要重建的,可是重建的钱该从哪里来?我们自己拿?明明是别人打烂的东西,凭什么要让我们自己出钱修补?可如果你不把对方给打服了,人家能爽快的把钱给你掏出来?所以最要紧的还是要打赢,只要打赢了,一座城市的钱,咱们能让他们掏出两倍甚至是三倍的钱出来。反过来讲,如果打不赢,这笔钱可就给由咱们来出了,所以现在你要考虑的不是别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打赢的问题!”这么说着,冯国璋却是一副中气十足的样子。

“是!”听冯国璋说了这么久,吴志毅也算是明白过来了。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打赢,眼下丹东的确是被打烂了,可只要能打赢,那么稍后的赔款里面他们就可以漫天要价。反过来讲如果打输了,那么不赔款就已经算是不错了,又哪里能让对方掏钱帮他们重建城市呢…

所以与其心疼被打烂的城市,到不如想想怎么把对面的日本人修理一顿。

想明白了这点之后,看了眼满目疮痍的城市,尽管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心疼,但吴志毅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舒服了一些。

见吴志毅明白过来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冯国璋重新把视线转移到了战场上。

虽然已经有60岁了,但是冯国璋的精神却依旧非常不错,丝毫没有半点颓势。更让人想不到在真实的历史上,他是在1919年就已经病逝的…

也不奇怪,辛亥革命之后,尤其是袁世凯登基之后,冯国璋这些老北洋基本上就没有顺心过,尤其是冯国璋更是经常遭到心理上的打击,心力交瘁之下,活的比较短也就不难理解了。

历史上在军阀混战时期,民国的大总统也确实不好做,因为各地税收很少有正常解送中央的,而开口问中央要钱的却多如牛毛。由于政局不稳,民国政府除了袁世凯时期有两年做到了收支平衡,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靠举债度日。

冯玉祥他的回忆录里就曾记载,黎元洪作总统的时候经常抱怨:“唉,总统真不是人当的,这个月我又赔了三万多!这样计算,我每年就要赔上三十六万。长此以往,我实在不能支持了。唉,你们看,这个月,我的煤矿股票和盐票的利息,差不多都赔贴光了。东也捐款,西也募钱,叫人无法应付。每月进个十万八万,仅只捐款一项,就不够开销!”

民国政府的收入不稳定,也难免要影响到总统的个人利益。冯国璋做地方大员的时候。对财政上的事情一向敏感,他知道大总统其实是名义上好听,一旦经济匮乏。没钱可花,到时的滋味就不好受了。因此冯国璋在入京代理大总统前特别向段祺瑞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将崇文门监督一职要到自己名下,因为崇文门监督是个肥缺,每个月可以稳定的收到二十万元商业税,可供总统府的开支。

但是,一个月区区二十万的收入固然可以解决总统府的开支。可对于很多国嘉大事来说却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冯国璋也难免像黎元洪一样,有时候就要自掏腰包了。

而如今却和历史上不同。如今的冯国璋固然仅仅只是一个陆军部长,但是至少不需要为了这么些事情而操心,在加上高薪养廉,每个月开着上千块的薪水。权虽不重。位置却高,影响力也大,政府内谁都要看给他些面子。甚至因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关系,即便是在国际上他也算是有些地位的人物,如此环境之下,冯国璋自然过的要舒心许多。本来应该在1919年12月突然病逝的他,人更是显得非常精神,看样子别说是活到60了。即便是70也没问题…

————————————————————

在指挥部内看了一会后,冯国璋点了点头。

这些年特事局毕竟没有白忙。尽管早前日本的下级军官们私下窜连的时候,因为时间等因素无法及时的把情报传递回国内。但是别的就没问题了,尤其是在宇都宫太郎决定增兵丹东,彻底把丹东夺下来以占据主动权的时候——————当时听从命令的一大帮参谋官里,就有两个是特事局安排的间谍。

而在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冯国璋也没有等闲视之。

其实在拿下外东北之后,冯国璋本来应该回北京述职的,毕竟作为陆军部长,冯国璋实在是不应该在外面待上太长的时间。如果不是蔡锷在乌拉尔,蒋百里在欧洲,手里面实在是没什么好的人选了,严绍也不可能会让冯国璋领兵。

谁知道就在冯国璋打算回京的时候,东北却又闹出了这么个事情。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冯国璋的心里却有些高兴。毕竟他自己也清楚严绍不可能会一直让他领兵在外,陆军部长的位置固然是位高权重,可也不过是为了当初为了安抚北洋派系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陆军部长是很难领兵的。

而如今呢,国内基本上已经稳定,当年所谓的北洋系似乎也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确切的说是已经被国社党给吸收的差不多了,严绍完全不必在担心他们会翻出什么浪花来。将来他恐怕再在陆军部长的位置上呆个几年,也就该退休了…

而眼下欧洲的仗已经打完了,蒋百里相信很快就会回来。中国未来可能会发生冲突的地方一共就两个,一个是乌拉尔的欧亚边境线,可能发生冲突的主要是俄国人或者是苏俄,毕竟这次严绍背后在他们狠狠的捅了一刀,可是从他们的身上至少刮下来了三分之二的领土。现在俄国人正处于内战状态,自然是没办法,但是等到他们解决完了内部问题,恐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但在乌拉尔有蔡锷在,相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另一个就是日本了,毕竟中日之间的关系可不怎么样。

不过现在位于欧洲的中国远征军已经开始陆续的往回撤,相信用不了多久蒋百里也会跟着回来。

至于南部那些可能会发生冲突的,即便发生了,也只是寻常的边境小冲突,完全可以交给当地的驻军。至于南海或是东海发生冲突——————这个给找海军,不归陆军管。

如果按照这么下去的话,估计等到冯国璋从外东北回来的时候,他以后就不用想打仗了。谁想到蒋百里还没从欧洲回来,日本人就在边境线上挑事…

真是让他喜出望外…

咳,这么说似乎有些不太好,但对一个已经是暮年,却依旧雄心未灭的老人来说,他还是很想发挥一下余热的,而日本人。明显给了他这个机会…

所以尽管表面上对日本人的偷袭冯国璋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可是私底下,冯国璋的心里对日本人未必没有那么几丝感激…

毕竟是他们。让冯国正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

————————————————————

看了一会战场上的形势,冯国璋重新把头转了回来,而后开口道。“稍后我就要去其他地方了,有什么要求你先说一下,能解决的我尽可能的替你解决…”

“有…”听到冯国璋这么说,早就想开口的吴志毅顿时有些兴奋得道。“司令,您是知道的。我们师是个丙种师,师内除了重机枪之外,剩下什么装备都没有。甚至就连炮兵都没有,只是有一些迫击炮,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后方能给我送来一些炮兵。还有一些机枪………尤其是轻机枪…”想了想后。吴志毅补充道。“另外听说现在部队正在装备冲锋枪,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师送来一些,还有就是兵力问题,您曾经提到情报上说日本人正打算增兵丹东………这些日子下来,我们师的伤亡并不算小,若是日本人增兵,我希望司令您能多派一些援兵过来…”

“这个没有问题。”听了吴志毅的条件之后,冯国璋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除了冲锋枪比较麻烦。其他的我都会给你送过来,包括你要的轻机枪。但是有一点我要先说好了,你一定要守住丹东,若是让日本人给夺走了………总统那边可是谁都没办法替你说话…”

“是!”

几个小时后,冯国璋离开了这个硝烟弥漫的指挥部,前往其他方向视察——————对国社政府而言,丹东固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点,但是其他方向也一样不容忽视,尤其是那些已经渡过鸭绿江的部队…

而吴志毅则是返回了丹东,继续执行他的部属…

冯国璋到是没有对他撒谎,他所需要的东西很快就被送到。首先就是轻重机枪,冯国璋特意通过铁路把沈阳军区库存的一千多挺轻重机枪连同弹药送了过来,跟着一起过来的还有三百多支冲锋枪,以及相应数量的迫击炮等…

另外原本驻守在其他位置上的几个步兵师,也各自抽调出了一个团的兵力,调到了丹东供吴志毅指挥,这几个团的兵力相加在一块,大概有一万多人。

之所以这么做,而不是直接调一个步兵师过来,主要是担心吴志毅指挥不了。

吴志毅和他的这个师在丹东驻扎了许多年,自然是这里最适合的人选,毕竟丹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们都很清楚。问题是吴志毅他们的这个师仅仅只是一个丙种师,是国防军战斗序列当中最低端的一个——————认真的讲,如果不是丹东的对面是日本人,恐怕就连这一个师都不会留,最多也就留一个团而已,毕竟寻常的一座城市是不需要一个步兵师驻守的。

然后问题来了…

若是调来的是乙种或是甲种部队,虽说吴志毅和他们一样,全部都是少将军衔,但是三流部队指挥主力,这怎么想似乎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到不如把事情弄的简单一些,只让一些团一级的部队过来算了。

这样虽然来的是主力部队,但是军衔却要比吴志毅低上一级,指挥起来自然也就方便了许多——————国防军内最重要的就是服从命令,所以到也不必担心会有人阳奉阴违,如果真的有人敢这么做,军事法庭自然会等着他们…

不过就在援军抵达丹东没多久,日军的援军也跟着抵达了。

万幸的是这个时候援军已经抵达,还带来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如轻重机枪等。凭着早些时候吴志毅在城中构筑的一条条防线,日军虽然多次发起进攻,却每次都是无功而返,非但如此,反而付出了许多伤亡出来…

在丹东市内,凭着仅存的一些建筑和许多废墟,国防军构筑出了非常坚固的工事。再加上刚刚增援到的千多挺轻重机枪,日军几乎是碰了个头破血流,即便是在他们最擅长的白刃战上,收获的战果也不是很多。

国防军虽然在刺杀技术上不如日军,但是体能上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一系列的新装备,如【泵动式霰弹枪】和【冲锋枪】等,那些端着刺刀的日军士兵有些时候甚至还没有冲到国防军官兵的身前,就已经被上述武器给解决掉了,气的日军军官大骂对面的中国人都是懦夫,没有勇气不敢和他们拼刺刀——————不过有冲锋枪和霰弹枪的话,这年月有几个人会傻到和人去拼刺刀?就像后世一样,随着自动武器的普及,即便还有那么一些自动步枪能够带着刺刀,也不过是顺带而已,且都是匕首,基本上就是在危急关头用用,平时会拿这个拼刺刀的还真是很少…

不过即便是这样,国防军的伤亡始终不少,平均下来每天伤亡不下千人。尽管没办法和欧洲西线的战事相比,但考虑到战场仅仅只是丹东这么一个城市,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可观了,自然,与之相比,作为进攻方的日军伤亡明显要更大一些,几乎是国防军的一倍半到两倍,弄得日本人也是心中滴血…

在经历过山东战役之后,日本陆军的脑子似乎要比历史同期清醒许多,对装备的作用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轻视,同时也比较在意伤亡比。这点从日军如今的装备就可以看得出来,手榴弹已经淘汰掉了原来的马尾手雷,换成了国防军所用的木柄手雷。同时陆军内部也开始大量装备机枪,尽管数量上肯定没法和国防军比,但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改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历史上的中**队装备太差,战斗力也一样很差,日本陆军那种在欧洲只能算是‘渣’一样的装备,在远东地区可说是有着非常充分的优越感。既然没有压力,自然也就没有换装的动力…

但是现在却不同,日本所面临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现如今的山县有朋乃至前段时间刚刚病逝的桂太郎等人也清楚,片面的推崇武士道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于是换装已经成为必然。

如今的日本陆军装备或许没有国防军好,可是却已经要比历史上强出许多。严绍这次会借题发挥,也有要借此机会把日本经济拖垮的想法在里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