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二十六章 对苏干涉战争(三)

卡特琳娜的话,不要说是其他人了,即便是宋教仁也有些心动。

记得后世有一个叫做【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的香港老电影里,里面的少林方丈曾经说过很经典的一句话,那就是一切都只是为了名和利。

眼前的这些人也是如此,寻常的文人步入政坛为的是什么?自然就是为了名和利。其中的利自然就是利益,比方说金钱或者是权利,而名呢?

即便是在古代的中国,好名的人也绝对不少。古代那些刚正不阿的名臣,图的是什么?除了家国天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名‘字。

甚至就连许多敢于和皇帝顶撞的大臣,图的不也是一个‘名‘字吗?

顺带一提,其实严绍一直都觉得名和利并没有多少区别,归根结底,都只是‘利’…

不过很明显,卡特琳娜的话很能打动眼前的周自齐等人。虽说每个国家到了危难边缘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忠贞的爱国人士,但即便是这些爱国人士也是有所求的,有的求的是高官厚禄,金钱美女,而另一些求的就是名…

抗战时有许多人在面对日军的利诱时,宁愿去死也不愿意做汉奸,他们不也时常会说一句。“怕背上汉奸的骂名”吗…

由此可见,这个名字究竟有多厉害。

眼前的周自齐乃至宋教仁等人也是如此,说他们爱国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但说他们无欲无求多少就有些………而在国社政府每个月给他们开出了很高的薪水。使得他们根本不必担心生活的情况下,这帮‘穷酸’文人所求的自然就是一个名字。

为了这个名,他们甚至干和严绍硬对硬的顶撞。严绍若是处置了他们,反而是成全了他们。

所以对这些人,用强硬的措施是不可取的,只有用另一种方式才行…

比方说,用‘名’来引诱他们…

从地图上看,整个西伯利亚的面积绝对不会比如今中国的领土面积小,甚至可能还要大上许多。若是能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把西伯利亚给吞并了。中国的领土面积将直接扩大两倍之多——————之所以说两倍,是因为通常1x1只等于1,唯有1x2。才能等于2…

若是想1和1变成2,那便只有用加法,而不是乘法…

————————————————————

尽管卡特琳娜仅仅只是简单的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无论是周自齐还是宋教仁。甚至包括段祺瑞和李良等人都有些心动。毕竟如果在他们的任期内。中国的领土面积能扩大两倍那么多,就像卡特琳娜说的一样,他们绝对能够因此而名垂史册,永世供后人敬仰,他们的家人及家族也将因此而得到无尽的荣耀…

只是…

“真的能成功吗…”尽管有些心动,但段祺瑞还是有些迟疑的问道。也难怪会如此,和其他人不同,段祺瑞并非不知兵的人。当然很清楚吞并像西伯利亚这么大的地方难度究竟有多大。

即便那里的兵力空虚,可单支持漫长的兵线以及寒冷的气候。就已经足够令任何将领绝望了…

若是一个不慎,发生了什么意外…

“是啊…”

“没错,毕竟还是太冒险了些…”听了段祺瑞的话,其他人也是如梦方醒一般,在一旁附和了起来。

虽说卡特琳娜所描绘的画饼的确很大,很吸引人,可其中的风险却足以让任何人望而却步。

“就像我刚才说的…”见众人虽然还在反对,可态度上已经有些动摇,严绍站了起来到。“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关键还是看风险有多大,能得到的回报又有多大,没错,出兵西伯利亚的确是要冒很大的风险,那么所得到的回报将能令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后代一生都受用不尽…”

“那后勤的问题怎么解决?”段祺瑞继续追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毕竟漫长的战线同样也需要漫长的后勤线。“单靠一个西伯利亚铁路是绝对不够的…”

“我也清楚。”严绍深以为然,而后解释道。“所以我们不从西伯利亚走,而是从西北方向出发…”说着严绍走到了墙壁上的地图前,意气风发的道。“从这里出兵…”说着严绍将手指指在了新疆的位置上…

看到这里,段祺瑞顿时明白了严绍的意图。

“迪兰铁路?”

“没错!”说着严绍继续解释道。“眼下迪兰铁路已经和俄国的中亚铁路通车,通过这条铁路我们完全可以长驱直入,然后沿着铁路直达秋明,并专攻叶卡捷琳堡,那里是欧亚大陆的分界线,只要占据那里,我们便可以沿着乌拉尔山脉组织防线,同时另外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南下阿斯塔纳(阿克莫拉),然后看情况或是在阿斯塔纳与咸海之间组织防线,或者干脆把防线推进到里海沿岸,彻底将俄国变成一个欧洲国家,封锁在乌拉尔山脉的西部…”

说着严绍的手指在地图上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位置上轻轻一划。“整个行动就好象是在用刀子切黄油一样,从西北部出发,沿着乌拉尔山脉轻轻一切,把整个俄国分成两部分,而后我们便可以在乌拉尔山脉巩固防线,一边慢慢的结果西伯利亚境内的抵抗组织…”

听着严绍在那里解释着整个战略,在座的人都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卡特琳娜的美目中也闪耀着异样的光芒。

然而在稍稍冷静之后,段祺瑞却忍不住道。“真的能这么顺利吗?”

“所以我才会一直坚持在新疆修那条迪兰铁路啊,只要有这条铁路在。我们便进可攻,退可守…”严绍朝着卡特琳娜笑了一下,露出里面雪白的牙齿。

————————————————————

尽管严绍笑的很灿烂。可是其他人听了他的话却是一惊,梁士诒更是忍不住问道。“难道您在欧战爆发之前就已经料到俄国会崩溃了吗?”

其他人也都看了过来,眼睛里充满了不敢置信的神采。

也难怪他们会这么震惊,毕竟迪兰铁路是在欧战刚刚爆发,国社政府的地位刚刚稳固的时候便开始修建的。当时由于国社政府的资金压力极大,包括梁士诒在内的诸多内阁官员都反对修建迪兰铁路,毕竟这条铁路的长度以千计算。想要修完不但需要大量的时间也需要大量的投入。

而当时的中国却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哪里都需要钱。

虽说迪兰铁路并不是不修,但是很明显还有许多项目比迪兰铁路更重要。短时间内政府也没有能力开发新疆。既然如此,与其把钱投入到短期内看不到利益的地方,到不如投入到其他地方,等到政府的财政宽裕些了再说。

这一提议。在当时的政府内部是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的。可是后来在严绍的强制推动下,最终迪兰铁路还是正式开始投入建设,当时许多人都很不解,但是听如今严绍话里的意思…

“不是我预料到了他会崩溃,而是我需要他崩溃…”看着注视着自己的众人,严绍突然笑呵呵的道。

听到严绍这么说,宋教仁等人顿时觉得浑身一寒,而接下来卡特琳娜的话。更是让他们觉得如坠冰窟。

“另外,你们觉得单靠俄共的力量。有可能那么容易推翻克伦斯基政府吗…”

很短的一句话,却让宋教仁他们明白了许多事情。

————————————————————

看着宋教仁等人沉默下来的样子,严绍在自己的心里轻轻的呼出了一口气来。他刚才并没有骗宋教仁他们,固然,因为许多原因严绍很清楚俄国会崩溃,但历史毕竟已经发生了改变,谁也不清楚最终结果究竟如何…

所以就像严绍刚才说的一样,若最终沙俄没有崩溃,严绍也会想办法让他崩溃。毕竟一个混乱的俄国,能够极大的减轻中国来自北方的压力,即便到一战结束时,严绍还没有积蓄下足够吞并西伯利亚的领土,夺回外东北乃至贝加尔湖周边的地区也是比较轻易的,所以,严绍需要俄国崩溃…

只是严绍毕竟不能和宋教仁他们说,自己其实是个穿越者什么的,所以也只能是以此作为借口。

至于刚刚的那一番话,只不过是为了让段祺瑞等人明白,他们在这之前究竟已经做了多少工作,还有就是………在这件事上严绍的决心…

即便他们全都反对,也不可能会发生改变的决心…

“没想到…”苦笑了一下,段祺瑞抬头看向了严绍,眼中第一次露出了不满。“没想到沙俄的崩溃,还有俄国的十月革命背后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幕后黑手,更没想到的是,这么大的事情我这个副总理居然都不知道…”

“别说你这个副总理了,即便是我这个总理也不清楚啊…”坐在旁边,李良也是一脸苦涩。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

比方说那已经入驻西北的七十万部队,这件事是严绍和军方甩开了政府之后做出来的。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严绍很清楚,宋教仁他们很难会同意这件事,唯有制造出即成的事实,逼他们承认。

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文官系统人多口杂的,泄露出去就麻烦了。

至于他们的抵触,这个严绍到是不担心。

历史上的希特勒也曾有过许多反对者,甚至还有一些人打算赶他下台,可是等到他成功的收复了莱茵区后,一切反对声音自然也就没有了…

严绍不是希特勒,有了希特勒的经验教训,严绍是绝对不会重蹈覆辙的。而且眼下国内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严绍都有极强的控制能力,尤其是经济,全国大半的经济都在雨石集团的控制下。根本就不必害怕——————他能在政府内一言堂,可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总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任何一个党派都会有些派系。国社党内当然也是如此。事实上在座的这些部长里面,除了宋教仁是国民党的外,其他的绝大部分都已经加入了国社党,而他们在国社党内也组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然而在这一个个的小团体里面,绝大多数时候严绍这个国社党的领袖都是站在第一位的…

不然…

严绍总不可能会让某些在党内有可能会自己造成挑战的人,站到这么高的位置上去吧?

“若是我们不同意的话…”稍稍沉默了一下。一直都没有开口的徐世昌看向严绍。“您会听从吗?”

“不会…”严绍摇了摇头。“我刚刚已经说过了,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再想等下一次机会的话。恐怕即便我们全都入了土,也未必能等的到,所以我必须要把握住这个机会,而且过去中国历朝历代的威胁都来自于北方。这次若是能成功的话。便能彻底的扭转这一中国的宿命,我国也将会拥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那,若是英法等国反对,又该怎么办呢?”

“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深陷于欧洲的泥潭里了,欧战、苏共,解决这两个问题已经足够让他们头疼,等到他们有余力干涉的时候,我们已经牢牢的占据了整个亚洲北部。而在经历过了数年的血战后,即便是他们想干涉。也是毫无办法…”

听到严绍这么说,徐世昌默默的点了点头,而后开口道。“既然这样,那我支持…”

“菊人!”听到徐世昌说支持,段祺瑞有些不敢置信的看了他一眼。

然而面对段祺瑞吃惊的样子,徐世昌却只是摇头道。“既然反对已经无用,我们又何必做些无用之功呢,而且总统的计划并非没有成功可能,若是成功了,我们便能成为民族的功臣,不是吗…”

说着徐世昌悄悄的给了段祺瑞一个眼色,收到这个眼色,段祺瑞顿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就像徐世昌说的一样,既然已经是反对无效,那干脆就支持好了,如果能成功了,功劳薄上也有他们一份,谁叫他们是副总理了。即便是失败了,责任也是严绍的,毕竟是他一意孤行,根本赖不到他们身上——————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两个副总理能决定的。

而且若是真的失败了…

严绍肯定是不会下台的,他们也没兴趣赶严绍下台,因为即便是真的失败了,以严绍如今在国内的声望,其地位很难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动摇。

何况即便严绍下台了,凭其对国家政局及经济等的掌握性,上台的那一位也只能是个傀儡而已,严绍依旧会是总统,仅仅只是没有总统的职位。

但是即便严绍不能下台,李良却难说了。

毕竟李良本身并没有什么服人的功绩,完全是凭着严绍的支持坐稳这个位置,若是军事行动真的出了问题,严绍或许没问题,他可就不一定了,若是他下台了,那他们这两个副总理岂不是有机会了?

他们这些老北洋虽然都已经加入了国社党,但本身却已经抱团组成了一个小团体,若是他们这些小团体中的一个当上了总理,那么对他们这个团体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既然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影响,那干嘛不支持呢?

————————————————————

徐世昌的眼色使的很隐秘,周围的人都没有看见,但是卡特琳娜却看的清清楚楚,只是沉默了一下,她却并没有表示些什么。毕竟眼下最要紧的是争取这些人的支持,至于总理的位置究竟是李良来说还是徐世昌他们来做——————对她而言,或许换成是徐世昌他们反而更好一些。

李良的能力虽然在众人当中并不突出,但作为很早以前就开始追随严绍的老人,其资历却是国社党中最高的一个,当年从纽约唐人街一起回来的那些海归派大多都是他的部下,而这些人眼下几乎都身居要职,换句话说,他是有能力威胁到严绍党内地位的。

反观徐世昌和段祺瑞他们,就很难得到其他国社党员的认同了,毕竟他们都是出身自北洋一系,当年甚至还是国社党的对手,南北大战时不知道多少党人死在了战场上。

虽说现如今见到了,也可以笑脸相迎,甚至是相约出去喝酒吃饭什么的,但让他们支持这两个人却不太可能…

尽管卡特琳娜已经加入了中国国籍(双重国籍),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对中国产生了归属感,真正让她在意的就只有严绍而已,所以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她通常所考虑的都是严绍的利益,而不是这个国家的,这也是严绍会一直让她担任特事局长的原因…

既然已经知道反对没有用,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妥协。尽管还有少部分人反对,但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经过举手表决之后,众人一致通过了出兵的决议…

也就是在决议通过的时候,法国马赛的码头上,一个工人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打了一个喷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