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平上的一丁点重量

指挥部里,蔡锷和蒋百里还在盘点着手里的兵力和各色装备。

由于是守方,所以蔡锷和蒋百里显然不可能把全部的兵力都集中到玲珑镇来,这样万一日本人从其他方向登陆,那么结果将会不堪设想。

所以除了必要的兵力之外,两人还在山东的其他一些地方也布置了不少兵力,比如说在青岛要塞就有整整一个步兵师驻守在那里,凭着青岛要塞的坚固,再加上驻守在那里的一万八千多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安全问题——————事实上在山东战事爆发之后,德国人还曾经提出过让他们穿上11式军装,帮助国防军作战的请求。

他们会做出这种请求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在日本加入协约国之后,他们也已经相当于是德国的敌人。那么让他们上战场帮助中国人打日本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在这里面德国人也有一点个人的想法,那就是如果中德两国同时在战场上作战的事情曝光了,那么即便严绍与法国的关系再好,恐怕也会陷入外交危机,弄不好的话甚至还有可能会和协约国反目成仇,并最终加入到同盟国的阵营来…

说实在的,最初的时候德国对中国部队的作战能力多少还有些轻视,但是等到山东战事爆发之后,德国却开始对国防军的作战能力刮目相看。认为这些部队虽然还无法达到欧洲一流的水准,但是凭着装备上的优势。二流还是没问题的,其中的个别部队甚至能达到准一流的程度。

如果能把中国拉入同盟国阵营来,那么无论是其北上进攻西伯利亚。亦或者是南下进攻印度或是法属印度支那和缅甸等国,对同盟国来说都是极有益处的事情。

而且这时中国以三艘无畏舰为首的舰队在战争中可以说是分毫未损,如果中国愿意把这支舰队投入到太平洋乃至是印度洋上,肆意截击协约国商船的话——————眼下协约国的无畏舰基本上都集中在欧洲,在亚洲只有一些巡洋舰…

中国舰队的训练水平虽然很差,但是凭着三艘无畏舰在作战能力上的优势,如果真的和协约国的舰只交战。无异于是虎入羊群。

为了避免与印度的联系中断,英国也肯定要抽调一些无畏舰回亚洲去,那样本来在海上的势力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德国的压力也会大大减小…

如果中国真的能攻入印度,说不定甚至能扭转整个欧洲战场的局势,毕竟印度对于英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的。

也因此,德国人不但向严绍提出了让在华德军官兵参战的请求。甚至还邀请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为此德国还很是提出了一些很有利的条件。不过总的来讲,大多都是一些慷他人之慨的,毕竟他们在亚洲实在是没什么势力可言,而亚洲的那些地方几乎都是协约国的,所以在这方面德国到是十分慷慨。

简而言之,他们就是想借此机会拖中国下水,就好象当初拖土耳其一样——————奥斯曼土耳其之所以会参战,除了对德国比较亲近外。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英国扣押了他们从英国购买的战列舰,最终导致了奥斯曼帝国全国的愤怒。这和这时英法默许日本进攻山东,导致中国举国不满有着相似的地方。

对此,尽管在国社政府内部绝大多数的人都很倾向于英法,但是由于英法在山东战事爆发时的立场,所以有不少人都开始对英法失望,转而微微对德国有了些好感。

其实德国在中国的影响力本来就很大,不然的话当初中国也不可能会按照德国的军制来成立新军,就连装备也有很多都是德制的,当然,也有日制,不过日本的装备有很多都是按照德国的样式来的,所以彼此区别也不是很大。

另外德国的描绘也很吸引人,所以一些人对此到是十分心动。

————————————————————

对于德国描绘的未来,其实就连严绍也有些心动。

但是最终他还是回绝了,因为这与他的计划有冲突。

首要的一点就是,他的目的就是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增强国力,发展工业,然后看着欧洲人在旧大陆上打的头破血流,如果能同归于尽那自然是更好了。

至于和法国之间的友谊?他固然很珍惜这段友谊,毕竟他在法国有很多朋友和熟悉的人,如塔里斯夫妇,还有当时才马赛结交的朋友。但是他更重视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如果他为了私人友谊就忘记这点的话,那他在这个位置上恐怕也坐不了太久了。

然后…

如果中国参战,或许真的能发挥出德国人所描绘的作用,严绍甚至自信能够发挥的更好。海军也就算了,但是对陆军的作战能力他还是很有自信的。何况在亚洲除了日军外,似乎也没什么国家的部队能被严绍放在眼里,那些殖民地部队?在中国也就是民兵的级别。

但是如果真的大打出手,首先严绍肯定是没办法借机发展工业了。

毕竟在严绍的计划里,是趁着欧洲那边急需物资的情况下,对其大量出口各种物资来发展工业。如果和协约国开战了,以协约国在海上的能力,严绍可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把物资送到德国去——————这点即便是美国也做不到,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历史上美国会介入一战?不就是因为他在协约国身上投入太多,而在同盟国身上由于协约国的海上封锁而几乎没有投入,为了避免血本无归,最终只能参战帮助协约国获得胜利。

换句话说。工业肯定是不用想了。

不过如果能从其他方向弥补损失的话,似乎也不错。

问题在于德国是否能获得最终胜利?德国人很能打,这点严绍也很清楚。但是他身边的却都是些猪队友,由此可见德国人真的是一点也不懂得选择队友。

如果赢了固然皆大欢喜,可如果输了…

那问题就麻烦了…

战争结束之后,英法或许没有能力对中国进行报复,但他们却有能力支持日本,如果是那样,那严绍可就要‘呵呵’了…

而且美国的问题也不能不考虑。毕竟这场战争由于海上封锁的关系,美国只能在协约国身上投注。如果协约国失败了,他就必须面对血本无归的下场。所以只要协约国露出一点会失败的可能,恐怕美国都会急不可待的上场帮忙。

面对这个一个庞然大物…

再让严绍发展些年,严绍到是有信心和美国来上一场,但是现在吗…

还是洗洗睡吧…

除此之外弹药补给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国防军装备了大量的轻重机枪还有火炮等装备。对弹药的消耗很大。而以目前国内的生产能力,在‘七五工程’结束之前,恐怕还没法提供国防军所需的弹药…

现在蒋百里和蔡锷之所以能在山东打的这么畅快,除了严绍把全国兵工厂生产的弹药都往山东运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早就为了这场战争囤积了大量的弹药,短时间之内当然没问题,可如果时间长了…

对于严绍来说,这场战争的结束时间应该是在半年之内。最优则是3个月。如果真的把这场战争变成一场延续数年的大战,那么就算不能弹尽粮绝。凭着国内的工业能力,日子也会变得紧巴巴的,不可能像现在这么‘美国’,军队装备的大量机枪更是没法发挥火力上的优势,所以…

尽管严绍也有些不爽协约国在山东的立场,但他并没有要加入同盟国的意思,更不打算让德国人在山东帮忙。

一来是不需要,毕竟在山东已经有十五万人了,稍后严绍还会在增援一些,德国人打仗虽然厉害,但三四千人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再来就是太麻烦了,毕竟严绍还打算加入协约国然后捞上一笔呢…

————————————————————

尽管严绍没加入同盟国的意思,但这并不代表协约国就不担心这点。

尤其是在朱尔典和雷?科帕得知最近一段时间德国公使马尔赞经常往总统府跑,国社政府内部也开始出现加入同盟国阵营的讨论后,两人更是大为焦急。

而这条消息再传回伦敦和巴黎之后,也引起两个国家的恐慌。

如果说龙口湾一役,还算是剑走偏锋,而且基本上是没发再发生的话,那么在玲珑镇发生的一切,就不能不让两国改观了。

毕竟一天之内就让日本人付出了八千多人的伤亡,而己方的伤亡却少的可怜,这样的战果在经由观察团传回欧洲之后,由不得两国不对国防军的作战能力发生改观。

而且就目前山东的局势来看,指望日本人能在短时间内击败中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弄不好的话,被击败的很有可能会是日本自己。

如果是那样,情况会麻烦,会很麻烦…

眼下排除日本,协约国在亚洲的兵力都很少,俄国几乎把所有主力都调到了东线战场,英法在亚洲如印度等地也只有一些殖民地部队在。

如果中国真的加入同盟国,那么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会给协约国带来很大麻烦。尤其是那三艘无畏舰还有多艘巡洋舰及驱逐舰组成的舰队,至少在纸面上协约国在亚洲还没有能与这支舰队较量的存在…

真要是彼此双方爆发战事的话,除非英国愿意从舰队当中抽调出一部分主力舰只派到印度去,不然中国能轻易的切断印度与英国欧洲之间的联系。

而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协约国与德国公海舰队之间的兵力对比,恐怕也就没那么悬殊了——————其实英国对德国的优势本来也不是特别夸张,就像英国人自己说的。只要几颗水雷,亦或者是一些机械故障,就能轻易的把这点优势给断送掉。不然他们也不会扣押土耳其人的‘七炮塔圣物’了…

直到现在,英法两国才发现中国的重要性居然这么大,甚至达到了可能会影响两大阵营平衡的地步。尽管这时的中国和协约国还有同盟国相比依旧显得很弱小,但有的时候想要一个天平倾斜,仅仅只需要一丁点的重量就可以,而中国,现在恰恰就是那一丁点力量…

————————————————————

出于对中国可能会加入同盟国的担心(他们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小。毕竟当年中国可是干出过向全世界宣战这种‘壮举’),所以伦敦及巴黎方面都要求朱尔典与雷?科帕对中国政府进行一些安抚,必要的话…

甚至可以许诺调停中日在山东的冲突。并在冲突结束之后将中国接纳如协约国。自然,在加入协约国之后中国肯定是要做出一些贡献的,但是贡献也就意味着好处。

按照赫伯特的说法,只要中国人不加入同盟国。并愿意为协约国的事业流血。那么他们完全可以给予中国人一些好处…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赫伯特他们多嘴,在把这件事向伦敦方面进行了反应之后,朱尔典和雷?科帕已经跑到严绍那里去做客。

自然,朱尔典拿出来的是说客的一套,主要是威逼利诱为主。不过未必的成分很少,更多的是利诱。虽然他不相信严绍会加入同盟国阵营,但毕竟还是怕有个万一。

而雷?科帕,则是大打友谊牌。从彼此之间以及中法两国之间的关系谈起,稍稍的在谈了些别的什么。

总的讲。就是不需要严绍做出错误的选择。

至于严绍?虽然他的确没打算加入同盟国,但是看着这两国国家心急还是很爽的,何况借着这个机会,似乎也可以向这两个国家要求些什么。所以他也没有澄清,而是把事情交给李良还有顾维钧来办,至于他自己则是跑到天津去,看看那里的驻防情况…

————————————————————

对于中国和协约国之间的那点勾当,大隈重信到不能说一点也不清楚,因为日置益已经如实的把这一切反应回了国内——————这也不能怪日本人的鼻子太灵,实在是朱尔典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要跑严绍那里一趟,除非日置益的眼睛瞎了,不然怎么也不可能会忽视这点异常情况…

但是对于这一点,大隈重信等人却没怎么在意,因为眼下他们更关心的是发生在山东的战事。

曾经说过,日本的财政很困难,尤其是在日俄战争期间欠下了英国人不少钱。使得日本虽然是战胜国,但其实基本上没捞到什么好处。

这次为了出兵山东,他们已经耗尽了国库里的最后一点日元,要是这场战争没能获胜的话…

不但整个大隈内阁全都要下台,就连日本也要震动起来。

所以眼下对他们来说最要紧的就是该如何在山东取胜,至于中国与英法之间的那点勾当。只要他们能获胜,无论他们达成了什么都没用,反过来也是如此…

“眼下如果想要对山东进行增援的话,恐怕就只能从国内着手了…”

坐在大隈重信的身侧,岡市之助脸色有些难看的道。

显然,最近一段时间从山东传回来的消息对他这个陆军大臣的打击不小。

“目前帝国在朝鲜和东北的兵力肯定是不能动的,而这两个地方已经占据了至少两个师团的兵力,所以如果想对山东进行增援,就必须从国内着手…”

“也未必…”另一名大臣摇了摇头。“一个师团恐怕不行,那一个旅团呢?在东北还有朝鲜,驻扎两个师团似乎是有些多了,如果能从这两个师团里抽调出一个旅团出来,加起来就相当于大半个师团了,另外再从国内抽调兵力,我们能增援到山东的兵力就很多了…”

“这绝对行不通。”岡市之助摇头道。“如果我们从东北还有朝鲜抽调兵力,万一中国人突然对这两个地方发起袭击怎么办?单凭这么点兵力的话,想要守住帝国在东北及朝鲜的利益是很困难的…”

另一边,听着岡市之助他们的谈论,一旁的八代六郎则是紧闭着嘴巴,丝毫没有插口的意思。

从心里讲,虽然这场战争关乎着日本的命运,但或许他更期待陆军的失败。毕竟陆军和海军可是一对冤家对头,现在海军不但失败而且损失惨重,如果陆军的表现要比海军好,那他的立场往哪摆…

会议上的争论还在继续,但不管怎么说,对山东的增援已经是肯定的事情了。虽然战争的扩大化对大隈重信来说压力很大,但他更承受不了失败…

所以他宁可多承受一些损失,也不希望帝国在山东的战事发生失败。

如果那样的话,他的政治生涯基本上可以宣告结束,就连整个帝国的利益也就…

他可不觉的,中国人会放过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

而与此同时,在东京,特事局的人也开始频繁的活动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