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四百六十章 机枪的威力

扩张之路 第四百六十章 机枪的威力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在前进的路上,山下心里充满了激动,对他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为帝国,为国民获取利益更荣耀的事情了。

“而且既然海军的那群蠢货已经辜负了天皇陛下的期望,那么这份荣耀就由我们陆军来获得吧,而且正好还可以将这份荣耀作为天皇陛下生日的贺礼…”虽说这时大正天皇的生日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没能在生日当天将胜利作为贺礼送上让山下有些遗憾,但只要想到他们能凭着这次机会压过海军一头,在大正天皇的面前大大的露一次脸,山下的心情越发激动起来。

其实何止是山下自己,就连其他的陆军官兵也一样如此。

眼见距离中国人的阵地已经只剩下5、600米了,山下真的很想高呼一声‘板载’然后发起冲锋,用手里的刺刀将对面的中国人一个个的挑死。但他很清楚,500米的距离,如果现在就冲锋的话很可能他还没冲到中国人的面前就已经累死了,想要冲锋的话至少也要跑进2、300米的距离才行,所以尽管心情激动,但他和他身边的人也只是慢慢的加快脚底下的步伐。

这个时候山下并没有注意到,在对面的阵地上,中国人也已经把机枪口对准了他们。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山下等人终于进入了300米的距离。

这个距离很微妙,因为这个距离已经勉强达到了步枪的有效射程——————虽然再远一些也没问题,但除非你给每个步枪都安装准镜。不然那别指望士兵们能打中目标,事实上能在这个距离用普通步枪打中目标的已经算是神枪手了。

同时这个距离的话,也勉勉强强适合步兵发起冲锋。并且在冲到目标地点的时候还有余力和敌人面对面的拼刺刀。

只不过就在山下等人打算扯着嗓子来一声‘板载’,然后就像往常那样发起冲锋时。对面居然也跟着喊了起来。

“开火!”

听着这个声音,山下心里微微有些疑惑。或许是喊的人比较多,所以这两个字山下居然听的清清楚楚。就像前面说的,300米,勉勉强强算是步枪的有效射程,尽管以步枪的威力。有效杀伤范围要长的多,但过了三百米的距离就算子弹还有威力,也别指望他还能打中敌人。

所以如果是用步枪来进行射击的话。一般都会在更近一些的距离内进行。也因此山下才会有些奇怪,因为现在这个距离的话,似乎是远了点,而如果采用机枪的话。500米的距离就已经可以了。

“果然就和情报上说的一样。全都是些乌合之众呢…”

这么想着,山下开始轻视起对面的国防军来。毕竟如果真的要动手的话,500米的距离就已经可以用机枪开火了。300米的距离虽然是步枪的有效射程内,但明显200多米的时候要更好一些,如今搁在300米这个不上不下的距离开火,实在是让山下有些轻视。

只是就在他心底下有些奇妙的时候,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开火’声,无数道火舌突然从对面的阵地上射出…

迎面而来的火光晃花了山下的眼睛。这时或许是过去严格的训练起到了作用,山下几乎本能的卧倒在地。避免了被打成马蜂窝的下场。可是和他相比,他的那些同伴们就显得有些不幸了。

几乎就在他卧倒的那一瞬间,山下周围传来了无数的惨叫声,等到山下抬起头的时候,正好看见自己前面的一个士兵被打的血肉模糊的倒在面前,千疮百孔的姿态深深的印入了山下的脑海里。与此同时,他身边那些士兵也都像秋天里的麦子一样,被一片片的扫倒,这种情形哪怕是多年之后也经常让他从恶魔中惊醒过来…

这次的攻势神尾光臣共动用了两个旅团一万多人,考虑到神尾光臣手里的兵力也只有七万多人,这场攻势不可谓不浩大。然而转眼之间这两个旅团便已经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伤亡,而且伤亡数字还在持续的扩大着。

尤其是山下,他所在的部队正好处于最前方,然而在对面的枪林弹雨下还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已经伤亡殆尽,他所在的连队像他一样完好无损的屈指可数,其他的要么就是被机枪打的血肉模糊,要么就是倒在地上不停的呻吟着…

而在他的背后,成群的日军士兵还在向前冲,然而他们前进的速度甚至还不如他们倒下的速度。

如果说先前他们已经迈进了300米这个距离,那么两分多钟后,这个距离就变成了400多米近500米,因为所有位于这个距离之间的日军已经全部被送进地狱,剩下像山下这么幸运的人所剩无几…

————————————————————

亲眼看见上千人被打的血肉模糊,这种场面可是很难遇见的,尤其是在这个机枪第一次被大规模运用的年代。

在透过望远镜亲眼见到这一幕后,不要说对面的神尾光臣,即便是蔡锷和蒋百里等人也有些目瞪口呆。机枪的威力很大这点他们很清楚,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也不会赞同严绍大量配置轻重机枪的做法,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居然会大道这个地步,几乎只是转眼的功夫,居然就已经让对方至少一个大队的兵力损失殆尽,而且这个损失还在持续扩大当中…

另一方面,虽说国防军的火力十分猛烈,但如果日本人就这么一直卧倒在战场上连前进一步都不敢的话,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虽说刚开始的时候日本人的确是被打懵了,但在反应过来后。日本人还是再次组织了起来。而且这次在隔着4、500米的距离便开始发起冲锋。一时之间战场上到处都是‘板载’的声音,声音之大甚至在短时间内还隐隐盖过了机枪声。

从某种角度上讲他们会这么做,和前端时间日本对乃木希典的神话也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乃木希典所指挥的最著名的一场战役便是日俄战争时的旅顺战役,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在后世这场战役被批评的一无是处,乃木希典本身也因此被称之为‘愚将’…

但是在这个时代,乃木希典却获得了很大的荣誉,并且被称作‘军神’,通过一系列拨高放大的典型军神形象的树立。使日本年轻一代以献身军国,忠于天皇为无上光荣和最好的出世之路。尤其是在明治天皇死掉的那一年,乃木希典一直为其守灵。

同年9月13日。明治天皇殡葬之日,乃木为报恩和教育世人。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心双双自杀以追随明治天皇而去。这件事被知识分子批判,认为是过时的思维方式。但在另一方面却被不少日本人大大利用。为日后的军国主义思想泛滥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素材。称其为人间模范、国之忠臣。并为其搞国葬、造神社、塑钢像,使之神格化。

也正因为这样,这时的日本对乃木希典的崇拜者极多,所以在回过神来后边立刻发起了新的冲锋。这便是有名的猪突(无脑)冲锋,只是面对着国防军密集的火力,日军非但没能前进一步,反而倒退了许多,或者应该说前面的几乎快要死绝了。只剩下后面一部分的…

————————————————————

虽说蔡锷和蒋百里一直都很重视对机枪的应用,但怎么也没想到居然能有这么大的战果。

另一边。见到己方的损失居然这么大,神尾光臣也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所以很快神尾光臣便下达了命令,打算把前面的部队撤回来,对此他的部下十分不解,不明白为什么神尾光臣要下达这样的命令,一些少壮派的军官甚至认为这个时候应该增派更多增援上去。

“只要一直发起进攻,一定能把对面的中国人击垮!”

这种论调就和日俄战争时的乃木希典一样,听的神尾光臣直皱眉。

和这些还很年轻的军官不同,神尾光臣可是曾经亲身经历过日俄战争的,当然很清楚这种正面强攻的战术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当初打日俄战争的时候虽然第一次用的是这种正面强攻的战术,但后来几乎全都改成了堑壕掘进战术,像这么打的话,除了让士兵们送死外神尾光臣看不出有任何益处。

当然,如果送人命真的能把对面的防线攻下来,神尾光臣到也不会真的就因为顾惜士兵的性命而停止攻势。可是现在他根本看不到丝毫的希望,所以在发现战术错误后,便立刻下达了撤回的命令,同时还命令炮兵部队瞄准敌方的一线阵地,掩护己方的部队撤回来——————几百米的距离,虽然也有可能会误伤到自己人,但这个时候神尾光臣也顾不得了,如果就这么背对着对手撤回来的话,神尾光臣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在撤退的过程中伤亡会有多大…

战场上,日军还在迎着国防军的机枪发起攻势,只是这种非但没有接近反而越来越远的冲锋………虽说日本陆军里面多的是热血无脑的蠢货,但也渐渐的胆寒了起来。

说到底这时的日军毕竟还不像后世那么疯狂,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们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对于这个命令有的军官显得十分恼火,但是有些军官却松了口气,毕竟对面的火力实在是太猛烈了些,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不愿没有意义的去送死。

所以很快他们便听从了神尾光臣的命令,渐渐的从战场上撤了下来,与此同时,本来已经将炮火往后面延伸的日军炮兵部队,也重新将炮弹砸在了一线阵地上,掩护着日军的撤退。

敌人撤退了,这种时候恰恰是痛打落水狗的最好时机,何况背对着自己的敌人,不放两枪也实在是有些太对不起自己了。只是这个时候日军的炮火砸了过来,让不少机枪手不得不暂时放弃心里的想法。除了一些足够坚固工事内的机枪手外。在日军的炮火下,几乎所有的机枪手都和身边的步兵一起,抱着脑袋躲在了堑壕里。万幸的是。日军装备的大多都是小口径火炮,口径超过150mm的很少,所以除非直接命中,不然很难造成什么伤亡。

但就算这样,躲在堑壕里的国防军官兵还是有种难以忍受的感觉。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本来已经停歇了一段时间的国防炮兵再次开火,这时发起冲锋的日军能撤回来的基本上也都撤回来了。所以两伙炮兵很快就重新演变成了对轰的局面。

两边堑壕内的那些士兵,反到成了看客。

拥有装备和数量上的优势,另外天空也归己方所有。尽管训练不如对面的,但国防炮兵还是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不过日本人的炮兵训练要比国防军强的多,只要发现自己似乎是被对面的炮兵盯上了,便会立刻转移阵地。换到另一个阵地上去。所以一个多小时的炮战下来,双方炮兵的伤亡都少的可怜,不过弹药的消耗到是很大…

幸好战前严绍已经囤积了巨量的弹药,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弹药的问题,炮兵的人玩起来也是十分过瘾——————训练的时候他们可是很少能这么玩。

与之相比,在看过炮战的弹药消耗后,神尾光臣就显得有些心疼了。毕竟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一下子消耗了这么多的弹药。说他不心疼是不可能的,但是和这次付出的伤亡相比。这点弹药消耗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在第一次攻势结束两个多小时后,有关伤亡的统计报告总算是被送到了神尾光臣的手里。只是在看到报告上面的数字后,神尾光臣却是心中滴血…

这次神尾光臣统共动用了两个旅团近一万三千人,结果最后能活着回来的只剩下七千多人,而且其中至少有三人之一的人身上带伤…

在看到这个报告后,不要说神尾光臣,即便是那些一直主张用‘猪突’战术的少壮派军官也人人露出惊色。

“这怎么可能!”

毕竟正常进攻也就维持了2、30分钟的样子,六千多人的伤亡………这个数字甚至比日俄战争时还要高,也难怪他们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这个数字,真的没统计错吗…”

一名军官追问道,显然没法相信这个数字。

要知道在日俄战争的第一次总攻时,乃木希典的第三军也只战死了5000多人,另外有10000多人受伤而已。而且那场战役可是打了差不多5天的时间,这才打了多久,居然就损失了六千多人。

然而那名负责统计的军官却摇头苦笑道。“绝对没错,这个数字是我们统计过三遍之后才拿来给你们看的…”其实何止是他们,最初的时候就连这个军官也无法想象。

“可是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居然…”

就在那个军官还有些不敢相信的时候,负责统计的军官指了指外面战场的方向。“其实真正战死的人并不多,只是有很多伤员还在战场上,两者相加最后便…”

————————————————————————

这次国防军单是在第一道防线的阵地上就布置了两千多挺轻重机枪,就火力密度而言可比索姆河的德军强的多了。再加上日军前进的队形十分密集,猛然间遭到这么强火力的打击,伤亡自然是极大。

但就像那名负责统计的军官说的一样,真正战死的人并没有六千那么多,最多也只有3、4000的样子,剩下的全都是负伤的。

本来按照常理,负责冲锋的日军应该把负伤的战友带回来,问题是当时他们根本就没法把人从前线带回来。结果在两军之间的战场上,数之不尽的日军正捂着伤口哀嚎着,等待着永远也不可能到来的救援…

而且为了掩护部队的撤回,日军在调动炮兵的时候有些炮弹还落在了那些伤员的身上,结果导致许多没死在国防军枪口下的日军,最后却死在了自己人的炮弹下…

在正式展开进攻的第一天,日军共伤亡八千余人,其中有六千倒在了进攻的路上,剩下的则是被自己人从战场上带回来的伤员和在国防军炮击下出现的伤亡。

相对应的,国防军也伤亡了三百多人,不过和日军相比国防军的伤亡明显就要简单多了,基本上全都是在日军的炮击下。

虽然蔡锷和蒋百里不清楚对面日军究竟死了多少人,但战场上究竟有多少具尸体他们大致上还是清楚的。而在弄清彼此的伤亡比例后,两人对机枪的威力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与此同时尽管日军的士气还算旺盛,这次的进攻彻底上神尾光臣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单凭正面进攻的话,即便是把他手下的这七万多人全都死光了,恐怕也没办法正面突破对面中国人的防线,而且他也不打算学习乃木希典,在死伤了数万人之后才幡然醒悟…

“看来需要改变一下战术了…”

与此同时机枪的威力在日俄战争之后,也再次给了世人深刻的印象…(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