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四百四十六章 迈尔瓦·德克的礼物

扩张之路 第四百四十六章 迈尔瓦·德克的礼物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随着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整个欧洲就好象是陷入了宣战热潮一样,几个主要大国互相宣战,不到半个月的功夫,还没有进入战争状态的国家屈指可数。

这种情况下已经在山东集结了十五万陆军的国社政府,突然派出两个步兵师近四万人开往青岛,自然是引起了日本人及英国人的极大好奇。

和日本人那种坐山观虎斗的心理不同,这时英国人的心里还是有些复杂的。毕竟就像日本人那样,国社政府明明也可以成为英国在这场战争当中的助力,但是现在他们却只能站在旁边旁观着一场盟友与准盟友之间的战争…

只是…

他们别无选择,因为和中国相比,日本的利用价值明显要更大一些。

毕竟日本拥有着更强且更专业化的海军,还有一支曾经在数年前击败过俄国的陆军。而中国?暂且不提那个还显得十分稚嫩的海军,即便是被驻华武官评价很高的那支陆军,也一样没有受到伦敦太多的注视,毕竟和已经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的日本陆军相比,中国陆军还缺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

日本人想要借着这场战争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英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对于那些白人优越主义者来说,这个世上的有色人种强国有一个就够了,不需要再有第二个。

而对没有种族偏见的人来说,一个强盛的中国将会威胁到英国在西藏、印度以及缅甸等地的利益。同样没有出现的必要。

本来英国人到是没怎么在意中国的变化以及国社政府的出现,在他们看来那只不过是一个有色人种国家的新政权罢了,至多也就是比原来的那个北洋政府要强出一些。

不过。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到也符合英国在华利益,毕竟英国的商业输出也需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才行。

但是在那个‘七五工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英国人同样感到了较深的威胁。

掏出一亿英镑来发展国家?即便是英国也做不出这么大的手笔来,毕竟这时英国的财政收入也才一亿多英镑,但就算这样,也已经算是前清财政收入的近五倍之多。

而和日本相比。中国的潜力明显要大的多,从朱尔典等驻华人员的报告来看,这时中国的统治者也算不俗。至少不会比寻常的白人差上多少——————白人优越论者语。

如果真的让中国发展起来,英国便需要担心一下自己在西藏、印度和缅甸等地的利益了。所以让日本动手,打击一下中国的发展速度,这对英国来说也是有不少好处的。

当然。这个打击还需要适度。毕竟英国过去采用的一向都是均衡政策,也就是让两个国家确保平衡,不能让中国又或者是日本中的任何一方拥有压倒另一方的力量。

眼下让所有欧洲人担心的战争虽然已经发生,但战争毕竟才刚刚发生而已,无论是英国人、法国人又或者是德国人和俄国人对这场战争的激烈程度都有些估计不足,所以还有些闲心来管亚洲的事情。

不过在过一些时间,英国人恐怕就没有那个功夫去管亚洲的事了…

比如说…

发生在差不多一个月后的马恩河战役,第一次马恩河战役…

但不管怎么说。对中国人夺取青岛的计划英国人还是乐于见到的,毕竟青岛要塞陷落。德国人在地球的另一边也就只剩下那些太平洋上的孤岛了,而这些孤岛对英国来说毫无威胁。

而且以青岛要塞的坚固程度,就算中国人有十五万人,想要攻下来也是要吃些苦头的,无论是人员伤亡、弹药损耗亦或者是士气上。到时日本人再上场,便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来击败中国人。

虽然英国人对这场战争的发生抱有一定复杂心态,但既然已经决定选择了日本,那他们自然就只有希望日本能在这场冲突中获胜,这样日本人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协约国提供帮助。

自然,为了避免这场战争发展到离谱的程度,英国、法国和俄国也联名向日本提出交涉,要求整个战事只能发生在山东境内,而不能蔓延到其他地区,比如说东北…

就像曾经说过的,英国人固然希望中国能吃些苦头,但并不希望这两个有色人种国家之间分出胜负,对英国人来说这两个国家一直处于敌对且势均力敌的状态,才是最符合英国利益的…

但也正因为这样,在见到发生在青岛的事情时,英国人才会那么的目瞪口呆,几乎如日本人一样…

————————————————————

当两个步兵师近四万人同时向青岛要塞开进时,不要说英日等国,甚至就连那些普通的国防军官兵心里也有些紧张,因为这时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中德两国早已签订了有关归还青岛和胶州湾的密约。

几乎每个在前进途中的国防军士兵,都紧紧握住了手里的武器,想着在接下来的要塞战中该如何活下来。

也正因为这样,当前不久才刚刚抵达青岛的蔡锷和蒋百里要求部队继续前进的时候,不少普通军官都迟疑了起来,一些低级军官更是向上反映在往前的话,可就进入德军的火力范围了。

然而蔡锷、蒋百里还有这两个步兵师的师长及旅长对部下的回应却是。

“继续前进…”

仅此而已。

国防军对军令是很看重的,所以尽管心里忐忑,但是他们还是按照命令的继续向前开进。然后,让他们吃惊的事情发生了。

在进入德军的打击范围之后。根本就没有炮弹从他们的脑袋上落下来,就好象要塞内的德军压根就不知道他们已经来了一样。

而等到他们进入了德军阵地的机枪及其他武器杀伤范围时,阵地内的德军依然没有任何的反应。如果不是用望远镜看去。远远的可以看见阵地上还有一些德军在活动,恐怕他们还会以为那些要塞上面已经空无一人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知道呢…”

队伍里面,渐渐的响起了窃窃私语声,几乎每个人都弄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唯有蔡锷等人心知肚明,但是却什么都没有说。

等到他们就快要抵达要塞入口的时候,总算是有一支德军部队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只是不管怎么看,这支德军都不像是出来迎敌的,到更像是出来迎接的。

因为这支德军队伍只有少少的两三百人。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军官,手里更是没有武器。

要知道这时开往青岛要塞的国防军可是有近四万人,虽然在前头的只有一个步兵旅,但也有六千七百多人(包括旅直属重机枪营和旅部警卫连)。想凭着两三百人就击溃一个六千七百多人的步兵旅。除非他们个个都能开无双。

不过就在普通官兵还在那里奇怪,同时也已经做好上前擒拿这些家伙的准备时(这么好的机会,不上实在是太没天理了些)。蒋百里、蔡锷还有其他一些高级军官,却在警卫的簇拥下策马来到那队德军的面前,并且翻身下马,然后用十分亲切的态度和德国人交谈起来,这一场面显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不少本来在来之前已经做好血战一场准备的人更是连下巴都掉下来了。

话又说回来。如果连他们都骗不了的话,又怎么去骗英国人和日本人呢…

————————————————————

“许久不见了呢。迈尔瓦总督…”

翻身从马背上下来,蔡锷朝着迈尔瓦?德克扬声笑道。

在蔡锷的身边,蒋百里及其他的军官也一样朝着迈尔瓦?德克还有他身边的那些军官们点头致意。

“也没多长时间吧,蔡将军,上次我与您和蒋百里将军见面也不过是在一个多星期前而已…”朝着蒋百里点头示意了一下,迈尔瓦?德克笑着道,显然不清楚蔡锷只是在客气。

虽然中德之间已经签订了密约,但双方毕竟不可能真的等到交接了的时候才接触。所以早在战事爆发之前,蔡锷、蒋百里还有迈尔瓦?德克就已经在青岛要塞外的一处地方秘密会面了一次,并且把今天的事情全都安排妥当。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蔡锷和蒋百里才会显得这么的轻松。

“不管怎么说,我们先进去吧…”

朝里面做了个请的动作,迈尔瓦?德克笑着道。

最初的时候,对于把要塞让出去这件事迈尔瓦确实觉得很屈辱,但之后他就想明白了。如果现在把要塞交给中国人,至少他和他的部下还能有一个不错的去处,可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那他和他的部下就只能在战俘营里呆着了。

作为一名德**官,迈尔瓦可没兴趣到战俘营里去。

蒋百里和蔡锷到也不担心这些德国人会做些什么对他们不利的举动,所以很放心的便跟着他们走进了要塞内。至于他们身后的国防军官兵,则是在一些中国翻译和德**官的带领下,来到了要塞各处的炮台、防线阵地等地,负责接收工作。

当然,还有军火库。

这也是德国人和严绍达成的协议之一,那就是在交接要塞的时候,德国人将不会直接把武器交给接收部队,而是先把武器存放在军火库内,由交接的部队直接负责接收。

毕竟如果直接把武器给接收部队的话,看上去多少有些像是德国人投降了似的,而这么做的话,德国人至少还能有些颜面。

对此严绍和蔡锷他们到是无所谓,反正最要紧的就是青岛要塞的交接问题,至于这么一点细枝末节吗,就当是给德国人些面子吧。

反正现在欧洲那边的胜负还未分晓。严绍也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和德国人交恶。

————————————————————

要塞内的军官们似乎也清楚自己的未来结局如何,所以在领着各个部队接收炮台和阵地的时候,态度上显得非常客气。

另一边。迈尔瓦?德克则是领着蒋百里还有蔡锷来到了总督府内,在彼此十分客气的寒暄了一会后,迈尔瓦?德克笑着告诉两人,他要给两人一份礼物。

“礼物?”

听到这个词,两人有些奇怪的互相看了一眼。

不过迈尔瓦?德克这个时候却没有细说些什么,只是领着他们离开了总督府,来到了要塞的港口位置上。

在那里。正停泊着一艘看上去有些古旧的军舰。

“这个是?”

看着眼前的军舰,蔡锷和蒋百里两人有些奇怪的问。

根据特事局传达的情报,这个时候原本驻扎在青岛要塞。包括‘沙恩霍斯特’号装甲巡洋舰、‘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和‘艾姆登’号轻型巡洋舰等军舰在内的德国远东舰队已经离开了青岛要塞,现在正在大洋上到处攻击协约国的商船及一些军舰,所以他们多少有些弄不明白,为什么眼前居然还会出现这么一艘大型舰只。

同时尽管并不是海军方面的专业人士。但两人多少也能分辨的出来。这艘军舰的排水量至少也有4000多吨。

在青岛要塞内居然还有这么大一艘军舰,而且居然没被派出去。

“怪不会是坏了,或者是发生了什么故障吧…”

虽然这么想多少有些失礼,但两人这个时候的的确确是这么想的。

并不清楚两人心里的想法,指着眼前的这艘军舰,迈尔瓦?德克则是笑着道。

“这是奥匈帝国的凯瑟琳?伊丽莎白皇后号,也就是我要送给你们的礼物…”

————————————————————

在1866年时,奥地利遭到了普鲁士和新成立的意大利军队的联合进攻。奥军在陆地的战争失败了,但是在海洋的战争却以奥军的胜利告终。当时的奥地利重新占据意大利的部分领土。依然是那里的统治者。此后奥地利政府开始大规模的军事整备,扩充海军。

1890年9月25日一艘被命名为‘凯瑟林?伊丽莎白皇后号’的装甲巡洋 舰在普拉港建成下水,这是以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妻子(即巴伐利亚公主茜茜)的名字命名的。该舰的基本数据如下:排水量4030吨,燃煤锅炉装置,航 速20节,舰上官兵424名,装备8门150毫米舰炮、2门70毫米副炮、14门50毫米速射炮及1门47毫米礼炮等,根据上述数据,该舰在当时可以说是一艘十分先进的军舰,当然,在现在就很难说了。

4000多吨的排水量,在这个时代来说不能算小,但也绝对不能算大,不过总的来说也算是一股战斗力。不过这艘巡洋舰毕竟还是太古旧了一些,从1890年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20多年的岁月,20节的航速显然也没法跟得上德国远东舰队的节奏,所以这艘军舰被留在了要塞内…

本来这艘巡洋舰和要塞内的一些奥匈帝国士兵一样,都是在奥匈帝国的命令下来到青岛要塞,协助德国人防守要塞的(奥匈帝国并不清楚密约的事情),不过既然战争不会爆发,那么这艘军舰自然也就派不上用场,既然如此,到不如干脆送给中国算了。

顺带一提,和这艘巡洋舰一起送给国社政府的,还有要塞内停泊的多艘炮舰及鱼雷艇等…

如果只是那艘巡洋舰的话,明显还称不上礼物这两个字,毕竟这个时候的中国海军和过去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最重要的是…

这艘舰未免也太老了些,居然比海军的海圻舰还要老上八岁,不过如果再算上港口内的其他舰艇,礼物这个词吗,到也勉勉强强还称得上。

对于德国人的这份礼物,蔡锷和蒋百里有些言不由衷的表达了感谢。

咳,该怎么说呢,他们是陆军又不是海军,虽然收到这份礼物挺高兴的,但毕竟不可能像海军那样高兴。

与此同时,迈尔瓦?德克也满意的点了下头。

直到战争结束,他恐怕都要接受中国政府的照料,所以到也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

————————————————————

就在蒋百里和蔡锷收下迈尔瓦?德克的礼物时,各个部队也已经完成了接收工作。很快青岛要塞的上空便飘起了国社政府的赤底龙旗,而在注意到这一幕后,本来还在期待着中国血战德国的其他人顿时吃了一惊。

日本东京,山县有朋的宅邸内。

坐在铺满榻榻米的房间里,山县有朋正坐在那里神色悠然的饮着淡茶。

就在不久前,刚刚有消息传来,说中国已经派出军队开往青岛要塞,并且还携带着包括240mm重炮在内的各色技术装备。对于山县有朋来说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因为这意味着他期待已久的中德血战即将开始,而接下来他只需要等到中德两国之间打个头破血流后,在出面来个渔翁得利就可以了。

不过就在山县有朋还在那里做出一副悠然自得的姿态时,传到他耳边的这个消息却让他几乎把手中的酒杯捏碎——————如果他还有这个能力的话。

“你说什么?!”悠然自得的姿态不复存在,山县有朋满面狰狞的回首问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