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扩张之路 第四百四十三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大帅,那个姓吴的也太傲了吧,居然把弟兄们给贬得一文不值,就好象全天下就只有他们师能打仗似的!”

在张作霖的家里,一个40多岁,光头的中年汉子怒气冲冲的道。

跟在他的旁边,其他几个军官几乎也都是这个样子。

与此同时看着弟兄们的样子,张作霖却是苦笑着劝道。“算了,我听说这个姓吴的当初在北洋的时候就很傲,到也不是冲着我们来的,何况他又是大总统派来的,咱们忍忍吧…”

“可是那家伙也太不会说话了吧!”

“就是啊…”

听着弟兄们的抱怨,张作霖心里其实也有气。

这次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因为萨拉热窝事件的关系,政府担心日本人会借着这个机会在山东动手,在把青岛要塞弄到手的同时,顺带的把山东也弄到手。

所以政府已经在山东做好了准备,如果战争真的爆发,就先一步把青岛要塞弄到手。如果到时候日本人还是不善罢甘休的话——————那就真刀真枪的日本人干一仗,让他们也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但是,如果战事真的爆发,要知道日本在东北可是有着一个师团的正规军,另外还有许多的铁道守备部队,再加上在朝鲜的驻军,就兵力而言虽然要比国社政府在东北的驻军少上一些,可是日本人在东北的驻军大多都是精锐。而东北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少,却都是从原来的北洋军整编过来的,而在他们做北洋之前。则大多都是当地的巡防营,战斗力很弱,政府怕他们在日本人动手之后会吃亏,于是便派了一个由老北洋整编过来步兵师增援过来,使国社政府在东北的兵力达到七万多人,如果在算上到底的一些保安团一类的部队,兵力甚至能超过十万。不过日本人在东北发展多年,关系不知道有多少,不要说地方上的保安团。甚至就连在东北的三个步兵师里说不定也有不少被日本人收买了的军官存在,这也是严绍会派人来东北的关系——————而如果真的动手,日本人的主攻方向绝对会是山东,就算在东北动手。兵力也不会太多。只要不出意外这些部队绝对够用了。

至于率领这个步兵师的主帅,则是吴佩孚…

至少在严绍的记忆力,这个吴佩孚是这个时期最会打仗的将领之一,有这么一个人坐镇东北的话,基本上便可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天津——————而且在后世吴佩孚也是因为不愿意帮助日本人,所以才会被日本人给暗杀掉,所以严绍到也不必担心吴佩孚会和日本人勾结。

事实上这也是严绍一直都在担心的事情,虽说眼下整个中国都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但是就像东北是日本人和俄国人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那样。他也不清楚在原来的北洋政府里究竟有多少人和日本人有勾连…

平时的话也就算了,但真到了关键时刻,事情可就麻烦了…

至于吴佩孚这个人选,就打仗而言显然是不错的,但是严绍显然也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吴佩孚可不是一个容易和人相处的人…

能打仗不说,但得罪人的能力也一样非同小可…

至少现在才刚来东北,就已经把张作霖他们给得罪了。虽然嘴上没说,但是其实张作霖也一样对吴佩孚有着不小的意见。

————————————————————

“抱怨归抱怨,但有件事我要说清楚,这次如果真的和日本人动手,那就是国战,平时到没什么,但这个时候谁要是敢跟日本人勾勾搭搭的谁他妈的就是卖国贼,到时候被老子给抓到了,可别冤老子我不讲情面…”

眼见弟兄们抱怨了半天了,张作霖拍拍桌子大声道。

他可是很清楚,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兄弟里,有不少和日本人是有联系的,其实,又何止是他们呢…

不过虽然性子和土匪没什么两样,但是在大是大非上张作霖倒是一向看的明白,如果是在平时他到不介意和日本人称兄道弟的,但是这个时候,他却绝对不能做卖国的事情…

看着张作霖拍桌子的样子,其他几个人彼此互相看了看,清楚这次张作霖绝对是认真的,于是连忙拍着胸脯道。

“看您说的,我们弟兄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就是,这个时候做这种事,将来岂不是要被人戳脊梁骨?”

自然,在这里面也有那么一两个人目光有些闪烁,说话的时候也有些中气不足,不过这些就不是张作霖能管的了…

————————————————————

就在张作霖那里说着话的时候,在自己的营地里面,吴佩孚也在视察着下面的情况。

张作霖等人的不满他并非不知道,但那又如何呢?他本来也没把张作霖这些人放在眼里。

“一群巡防营整编出来的军队,那也能叫军队?”

在吴佩孚看来,如果日本人真的在东北动手,这帮家伙根本就指望不上,到最后还是要看他这个师的。

不过…

“人生的际遇还真是有些不同啊,半年多前,我正在外蒙作战,本来是打算跟着队伍一块回中原,然后南下收拾现在的国社政府,谁想到还没等我从外蒙回来,袁大总统就已经败的一塌糊涂,这个政府也从姓袁的变成了姓严的,北洋政府更是变成了国社政府…”

长长的叹了口气,虽说如此,但是吴佩孚到是对眼下的情况十分满意。

历史上吴佩孚虽然会打仗,但是却不太会做人。为人亦有些过于骄傲,所以直到国社政府成立之前他都没有能出人头地。

历史上吴佩孚是在受到曹锟重用之后才出人头地的, 1912年2月。袁世凯为了达到在北京老巢就任大总统的目的,指使曹锟带兵到南京迎袁专使住处进行骚扰,最终迫使南京临时参议院通电同意袁世凯的要求,曹锟因此在官道上青云直上。随着曹锟势力的壮大,吴佩孚的官位也亦步亦趋地不断攀升。北洋政府成立的这年秋天,袁世凯将镇改为师,标改为团。曹锟继任第三师师长,吴佩孚继为炮兵团团长,驻防南苑。次年。吴佩孚积极跟随曹锟镇压‘二次革命’。曹锟因功委任为长江上游警备司令,吴佩孚升任师部副官长,驻防岳州(今湖南岳阳)。

袁世凯的心腹爱将汤芗铭以海军中将都督湖南。一日,汤芗铭在长沙举行全湘名流会议。请师长曹锟致词。但曹锟很不善于辞令,吴佩孚主动请缨。吴佩孚从汤芗铭督湘有方,受到万民敬仰说到湖南人杰地灵而湖南诸将胸有韬略,汤芗铭听得连连称赞,认为吴佩孚确是军中奇才,可惜官阶太低,会后便以湖南省督军府的名义向曹锟发来公函:“……兹借 调贵陪吴佩孚来敝省主巡警旅军政。如贵部认为必须交换条件,敝省一定酌情满足之……”曹锟想一个堂堂的都督仅见吴佩孚一面。竟然要将其借走,而且还要升为旅长。想必吴佩孚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楚材晋用,不如楚弓楚得。于是回函:“本部已提升吴佩孚为第六旅旅长,掌管兵权,如何外借?”得到曹锟的器重,吴佩孚 深怀感激,誓死追随曹锟一生,成为曹锟的心腹。

但是在这一时期,吴佩孚虽然跟着曹锟去了一趟外蒙,却因为外蒙的对手太弱,他根本就没什么发挥的机会。于是理所当然的,他也就没得到什么重用…

至于二次革命和汤芗铭什么的,更是因为严绍的关系根本就没出现。

所以直到国社政府成立的时候,吴佩孚也只是曹锟手下的一个团长而已,这对吴佩孚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但是现在…

从外蒙回到北京后,先是被严绍抽空接见了一下,接着便是被任命为一个由老北洋改编的主力师师长,可以说一下子就窜了好几级,从本来的上校团长变成了少将师长,和他原来的老上级曹锟一个等级。

如此的重用让北洋内的许多将领都很眼红,毕竟这时陆军的势力以皖系最大,北洋严重被压缩,能够维持原位的北洋将领很少,像吴佩孚这种能够连升两级的将领更是少的异常,可是对吴佩孚来说,他却是深深感激着严绍的知遇之恩…

“不管怎么说,如果倒是日本人真的来了,我就给他们一些好瞧,以此来报答大总统的知遇之恩,也让那些成天在背后嚼舌头的家伙知道大总统的眼光没有看错…”

把一个北洋一系的普通军官从团长提拔到了师长,别说北洋的人了,就算是国社政府内也有不少人眼红,毕竟这个时候全国也才33个步兵师而已,为此甚至还有一些人在背后抱怨了几句…

这些话吴佩孚也曾经听说过…

如果是别人也就算了,但是严绍对他却有知遇之恩,他自然希望能够一些战功来证明自己。

只可惜,当时的战事基本上都已经结束的差不多了,就算有些也不过是土匪作乱什么的。剿灭土匪,这个在安徽军政府刚刚成立的时候到是锻炼新兵的一种好方式,可是现在…

一个主力师去剿灭土匪,反而是一种丢人的行为…

不过现在吗…

在吴佩孚看来,日本人到是一个绝好的证明方式…

————————————————————

吴佩孚在治军方面还是比较厉害的,眼见吴佩孚从眼前走过,哪怕是在烈日之下,那些士兵依旧是一动不动的。

同样,虽然吴佩孚并没有对他们明言,但是对这次来的目的他们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在进行了一番训话之后,吴佩孚下令解散。已经被烈日晒得满头大汗的官兵们也都回各自的营帐休息。到了第二天,全师出动,在距离日本那个步兵师团不远的地方扎了下来。全师也开始在原地修筑工事,针对日本人的意图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在国社政府的命令下,张作霖的那个步兵师还有原本驻扎在吉林和黑龙江的两个步兵师也都有所行动。

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的那两个步兵师,更是分别分出了一个步兵旅的兵力,进入辽宁省境内,和张作霖、吴佩孚汇合在了一起,同时还将师内的骑兵团派了过去。只把一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团留在了原地——————根据国防部的预测,如果东北真的发生战事,在辽宁发生战事的几率最大。所以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辽宁,而在吉林和黑龙江的兵力则是仅仅只求自保而已。

对此日本人当然不可能毫无察觉,毕竟日本人在满蒙地区的势力可是最强的,不过眼下日本人最关注的还是山东那边——————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人可不觉得自己会在山东吃亏。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必须顾虑英法等国的态度,所以就算真的爆发战事很大几率也只会限定在山东境内,而是中国全境…

不过就算这样,驻扎在朝鲜境内的师团还是开拔到了中朝边境,免得如果真的开战了,中国人会丧心病狂的在东北围攻那一个师团…

————————————————————

除了东北方面外,山东方面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济南等城市里。出入城市的市民们一脸惊慌的看着城外修筑的那些工事。虽然暂时政府还什么也没说,但是报社方面却一直都在连篇报道着有关欧洲局势的消息…

当然。如果只是欧洲那边的消息到也不至于会让他们惊慌成这个样子,真正会让他们感到惊慌的是,报社还报道了欧洲局势与山东有关的一些消息…

比方说,如果欧洲真的爆发战争,协约国是绝对不会放过青岛要塞的,而国社政府也不可能会放下收回胶州湾的机会…

当然,只是这样的话还没什么,关键在于,国社政府很可能会在收回胶州湾的过程中与协约国爆发冲突,比如说某个叫日本的国家,而如果情况不顺的话,战火甚至有可能会烧遍山东全境…

战争的破坏,每个人都很清楚,那些山东百姓怎么也想不到好日子才刚过了没多久的功夫,居然就要重新面临兵灾了…

对某些百姓来说,胶州湾究竟属于谁并不重要,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很多甚至连自己的城市都没有离开过,胶州湾距离他们太遥远了些。但他们也很清楚如果真正爆发,他们就只有接受的能力,所以他们也只能祈求战争不要影响到自己…

也就是在这种祈求的声音到中,位于山东的十五万国防军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尤其是在靠近青岛和胶州湾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工事不知道挖了不少,洋灰水泥什么的在用时更是从来没吝啬过。

而在注意到这些后,青岛要塞的德国人也有些恐慌起来,毕竟如果战争真的爆发的话,外面那十五万人就算是用填的,也能把只有几千人的青岛要塞给填平了。

而且已经在远东呆了很久的他们也很清楚,眼前这些黄种人军队的战斗力绝对不像欧洲那边描述的那么没用。精锐或许谈不上,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经达到了欧洲二流的水准。

只是就在他们向要塞的指挥官叙述着自己的想法时,他们却奇怪的发现自己的指挥官对于这件事似乎并不是很着急,甚至还在安抚他们,告诉他们不会有任何的事情发生——————这种情况,让要塞内的不少官兵都以为自己的指挥官疯了…

————————————————————

就在陆军方面几乎全都在进行着准备的时候,在天津港内,海军的三艘无畏舰还有其他大小舰只也纷纷。

站在港口处,看着渐渐远离的那些舰只,一些对时局比较关心的人都以为这些舰只是打算南下,参与对青岛要塞的战事。

甚至就连在天津的英国、法国、美国还有日本人也都这么认为,但是很可惜的是,他们猜错了…

事实上在陆军进行着全方位的准备时,这些海军则是出海前往上海和福州,要么继续进行他们的海试,要么就是进行一些训练,简而言之,他们并不会参与这次的战争。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严绍就只有这么一点海军家底。

眼下海军才刚刚起步,他绝不可能让他们到胶州湾去和日本人来个鸡蛋碰石头,那样就算最后山东的战役获得胜利,也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这场战争几乎不会发生海面上的战斗,战事只会发生在陆地上,也就是说整场战争的主角都将会是陆军…

不过…

到也不能说是所有的海军都已经能够南下了,至少还有那么一支海军此时此刻正在从福州船政局北上青岛,准备参与即将到来的战争…

这是一支刚刚组建的部队,同时也是一支特殊的海军部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