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库伦独立

扩张之路 第二百六十三章 库伦独立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库伦,并不是现在在内蒙古的那个,而是指外蒙的乌兰巴托。

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为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驻地。“乌尔格”在此后的150年中,游移于附近一带。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

历史上到了1924年,在所谓的‘蒙古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基本上最近这两百年中国被欺负成什么样是大家都知道的,尤其是到了近代后,蒙古更是成了日本和俄国争夺的一个地区。其中外蒙古在19世纪末实际上其实已经成为了俄国的势力范围,只是在名义上还归属中国罢了。到了20世纪初,清廷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而大规模放垦蒙地和大批设置府厅州县的结果,使各盟旗不堪重负,遂引起蒙古各阶层的普遍不满和抵制。

只是当时清廷还存在,所以蒙古的一些王公还不敢站出来反叛,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武昌起义爆发。

在原本的历史上,从11年的7月份开始,不满于清朝对蒙‘新政‘ 的外蒙古部分王公上层与沙俄驻蒙使节多次秘密商谈,策划外蒙古“独立”,并得到了沙俄政府大量的军事援助。

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行将瓦解。外蒙古王公上层伺机组成了以杭达多尔济为首的“临时总理蒙古国务衙门”。不久,又从库伦附近的各旗动员了数千名蒙古兵丁,用俄国提供的武器武装起来。正式打出了“独立”的旗号。

然而这次也不知道是否是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外蒙古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在武昌起义后没多久宣布独立,而是一直到如今的3月份…

在库伦的大街上,数千已经被俄国人武装起来的兵丁,高举着俄国人赠送的武器行走在街道上。而在他们身后站着的则是‘临时总理蒙古国务衙门’的官员。

“大人,就是这里了…”

走到一处官邸的大门前后,前面的一个兵丁快步走了回来。对着为首的一名官员道。

轻轻的点了点头,杭达多尔济看向官邸。

这个原本代表着清廷在外蒙统治的办事处,如今已经大门紧闭。不过从大门的缝隙往里面看去,还是能看到有几个人正从门内偷偷的往外面看。

“去,把门敲开…”

“好的…”听到杭达多尔济的话,为首的那个兵丁十分恭顺的道。

与此同时。在官邸里面。看着外面的蒙古人已经围上来了,里面的一些人也害怕了起来,其中的几个更是转身往宅邸里跑去,在正堂里找到了原来的清政府驻库伦办事大臣,如今中华民国在库伦的负责人,三多。

这个时候前清的官吏,至少不是满人,基本上都不会遭到撤换。三多是蒙古人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再加上外蒙的情况十分特殊。所以在清室退位后。三多依然担任着中华民国在外蒙负责人的身份。

(真叫这个名字,是蒙古人,蒙古文全名“三多戈”,钟木依氏,汉姓张,字六桥,蒙古族,蒙古正白旗人,浙江杭州驻防旗人,另外这名字实在是有些喜感,还是改成张六桥吧。)

“大人,那些蒙古人来了…”

看着手底下人慌乱的样子,张六桥也叹了口气。“慌神了…”说完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服饰,张六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吧,该来的,迟早还是要来的…”

这个时候被杭达多尔济派出来的兵丁已经敲响了大门,本来里面的人是不打算开门的,但是有了张六桥的命令最后他们还是乖乖的把门打开,然后看着外面的蒙古人闯了进来。

“你们大人呢…”

在一众兵丁的簇拥下走了进来,杭达多尔济扬声问道。

“本官在这里,不知道亲王有何贵干…”

说话间,张六桥从里面走了出来。

见到张六桥后,杭达多尔济也没多说些什么,只是取出了一份文书,然后递给了张六桥。

接过文书低头一看,这个文书是专门给他写的。毫不意外的,里面写着外**立的事情,同时要求包括张六桥在内的所有民国官员,在三日之内离开库伦…

粗略的阅读一番,张六桥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后看向杭达多尔济开口道。“你知道这意味这什么吗…”

“当然…”杭达多尔济毫不示弱的道。“这意味着我们蒙古人从此不用再受满人,也不用再受汉人的欺压了!”

3月22日,‘临时总理蒙古国务衙门’外交大臣杭达多尔济向中华民国驻库伦办事大臣递交文书,在库伦宣布外蒙古‘独立’,限令满汉官员三日内离开外蒙古。3月28日后,在库伦举行了‘大蒙古帝国日光皇帝’哲布尊丹巴活佛‘登极’仪式,以‘共戴’为年号,正式宣布‘大蒙古帝国’成立,并组建蒙古‘独立’政府。

消息传出后,中外为之哗然。

————————————————————

历史上由于外蒙是在武昌起义后才独立的,而那个时候南北正闹的一团乱,而外蒙的位置又比较偏僻,所以人们也就没怎么关注外**立这件事。

一直等到1912年初,科右前旗札萨克郡王乌泰派人到库伦表示响应其“独立”的同时请求援助。而哲布尊丹巴随即又封乌泰为“进攻中华民国第一路军总司令”后,事情才发生了转变。

当时乌泰联络哲里木盟的其它各旗进行策划之后。于1912年8月20日公开发布“东**立宣言”,并向洮南、开通、突泉等地发动了军事进攻。科右后旗拉什敏珠尔也随之起兵,宣布“独立”。

不过当时由于奉天都督赵尔巽征调大批军队进剿。乌泰等先后败逃库伦,到9月战事基本结束。

自然,这个是内蒙的,外蒙的话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俄解体,苏俄独立后才算搞定。

而在这个时期,也不知道是否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库伦的独立居然是在3月份,也就是在慈湖河战役告终后才发生的。

这时的中国虽然还是很混乱,但是局势多少平稳了些。所以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中国发生的最大的事情也就是刚刚在慈湖河爆发的慈湖河战役。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外**立的消息后传出来时,顿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只是除了这些外。似乎也没有别的什么了…

————————————————————

在安庆的庄园里。严绍正看着一份有关外**立的报纸。

这时的特事局规模虽然已经很大,但与之相比,中国只会更大,再加上外蒙十分偏僻,就算发生了什么也很难影响到安徽,特事局在外蒙几乎没有任何力量存在,所以有关外**立的事情,严绍也是从报纸上得知的。

“外蒙吗…”坐在椅子上。把报纸放在双腿上后,严绍用手摩擦着下巴上的胡茬。低头细细思索着。

有关外蒙的事情他记的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后来外**立了,别的知道的到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在这个时间段,他还真不知道居然有这么回事,没办法,谁叫过去他上课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认真听讲呢——————话说回来,后世的教科书有讲过1911年外**立的事吗?

对于这件事,无论是伊莱诺、卡特琳娜,还是付修明和李良他们态度到是都很一致。那就是不用管,也没法管,毕竟现在严绍的实力还很薄弱,虽然有九个师的编制,但九个师现在都是不满编的,而且除了第一师的那两个团外,剩下的要么是新兵,要么就是些‘前’乌合之众,用装备欺负欺负一般的杂牌也就算了,去外蒙的话,碰上普通的蒙古兵丁到还好说,要是俄国人也出面的话…

现如今谁不知道,外蒙敢独立,纯粹是因为有俄国人撑腰?

而且现在袁世凯才是大总统,这种事情正该由他来处理…

对此严绍自然也很清楚,而且他也很清楚,就算放着外蒙的事情不管,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俄解体后,外蒙几乎可以兵不血刃的夺回来…

问题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真的会爆发吗?

虽说协约国和同盟国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但如果没有萨拉热窝的那一枪,究竟还给多久这场仗才能爆发真的很难说。

也许5年,也许10年,也许20年?又或者干脆就不打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严绍该怎么办?

毕竟那场战争的导火索,纯粹是一个青年、一颗子弹和一个逗比的大公所引起的。而在来到这个世界后,严绍已经改变了许多事情,这件事不发生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说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也就算了,但是现在他不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严绍无论如何都不能坐视外蒙在外面‘独立’5、6年的时间…

只是该如何干预这件事呢?军事干预,严绍手底下的人到是不少,但是能派到外蒙的却没几个,别的吗…

想到这里,严绍抬起头来。

“来人…”

“老爷…”几乎是瞬间,一名下人出现在了严绍的身边。

到是没有意外,严绍轻瞥了她一眼后,淡淡的道。“去,把付部长和李部长他们给我请来…”

“我这就去办…”

————————————————————

4月1日,就在外**立的电文发出来几天后。安徽军政府发电声讨外蒙叛乱分子,同时发电要求北京政府出兵剿灭叛匪,并认为这是中央政府所应该做的事…

严绍虽然和同盟会很不对付。但是在这件事上到是挺有共同语言的,所以军政府的电文刚刚发出去,便得到了南京方面的附和…

只不过和安徽相比,南京方面除了希望袁世凯能把外蒙的事情平定外,恐怕也是希望看到袁世凯出丑的样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两方的电文发出去后,还是得到了诸方的附和。

只是一两天的功夫。全国各省的电文已经向雪花一样的飞向北京。

铁狮子胡同内,看着刚刚到手的电文,袁世凯微胖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而在他旁边的一张桌子上。至少十厘米厚的电文摞了一层…

外蒙,他自然是想剿的,毕竟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总统——————虽然目前还是临时的。

不管怎么说,外蒙的事情于情于理都应该是他办。而且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外蒙距离北京的确不近。但是距离内蒙却是十分近的,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就算袁世凯真的能当上这个大总统,恐怕也是连睡觉都睡不踏实。

问题是,钱…

剿匪可是要花钱的,在地图上从北京到库伦,你就算拉一条直线也给1000多公里。跨越这么长的距离去平叛,要花多少钱可以想象。

如今的袁世凯穷的叮当响。情况不比南京方面强多少,让他去平叛。这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何况除了在外蒙的叛乱分子外,还有俄国人也参与其中,暂且不提他根本没能力派兵到外蒙,就算他真的派了,万一碰上了俄国人该怎么办?

“唉…”把电文放在了桌旁,袁世凯揉了揉脑袋。“头疼啊…”

剿,没钱剿,不剿,恐怕全国上下都要声讨他这个大总统了…

见到袁世凯现在的这个样子,站在一旁的其它几个人也都苦笑起来。如果说别的问题他们还能帮的上袁世凯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实实在在的没什么办法了,毕竟钱这东西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变出来。

梁士诒到是有本事,但想要凑齐能让北洋远征外蒙的军费也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就在众人摇头苦叹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袁世凯和其他人就看到杨士琦一脸仓促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杏城,什么事情弄的这样…”看着从外面跑不进来的杨士琦,袁世凯有些无奈的道。

这也就是他的老部下,不然的话他早就训斥起来了。

而听到袁世凯的话后,杨士琦也顾不得像往常一样道歉,而是连忙走到袁世凯的面前,将一份电文交给了他。

“宫保,这个是安徽刚刚发的电文…”

“安徽?又是那个姓严的?”袁世凯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就是严绍那封让他出面平叛的电文,使得他陷入如今的窘境,所以语气难免有些不太好。“怎么啦,又想给我老头子出难题?还是想和民党的那些人一样让我难堪?”

“不是…”杨士琦摇头道,说完又指了指电文。“这个是安徽那个严都督发的电文,他说只要宫保您愿意出兵,他愿意承担出兵的全部费用…”

“什么?”听到杨士琦的话,不止是袁世凯,就连其他人也都吃了一惊。袁世凯本人更是直接翻开了电文,仔细阅读起来…

电报上写的很清楚,严绍也晓得北京政府的困难,知道这种情况下让北京政府出兵实在是件难事,毕竟没钱吗…

本来严绍是打算自己出兵的,但是安徽革命军都是些新兵,这个时候让他们到外蒙去平叛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所以严绍决定,只要袁世凯愿意出兵,一切的后勤物资将由安徽军政府一力承担…

如果可能的话,严绍还打算派一个团的兵力过去,帮帮忙,打打下手,多磨练一下。毕竟千里长征,这样的机会可是很难得的,只是暂时还没有考虑好究竟该派哪支部队过去…

一句话…

“只要能把外蒙的事情解决了,不管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其实严绍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本来按照正常的理论,他应该是坐视这件事情的发生,或者是借着这次的事情给袁世凯上点眼药水。

反正熟知历史的他很清楚,只要俄国一垮台,收回外蒙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问题是如今和历史的变化太大了,谁知道一战什么时候会爆发,谁知道苏俄是否又真的能上台?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的话,那将来就算严绍能结束军政阶段,想要收回外蒙也要废一番力气…

所以收回外蒙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只是安徽革命军里新兵太多,在家门口来两场也就算了,到千里之外进行远征的话,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现在在中国,唯一有能力解决外蒙叛乱的,也只有袁世凯的北洋了…

由北洋出兵,严绍负责后勤,自然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当然,这么做很容易会造成资敌,不过严绍也考虑到了这点,所以打算把全部的东西都换成实物。这样至少能减少一部分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比,这种事情也就算不得什么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