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二十一章 补充动员

扩张之路 第三百二十一章 补充动员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有些事情是很难忘去的,还有一些事情是想忘掉,却偏偏忘不掉。非但如此,你越是想忘掉这件事,这件事在你的脑海里也就变得越清晰,真是有些让人无可奈何——————这大概就和你想找某样东西的时候找不到,不想找的时候却很轻松就找到差不多吧?(真的差不多吗?)

自然,来到这个世界已经10年了,经历了许多事情后,严绍应该是不会被这点事情动摇的,只是大月薰的身份毕竟非同一般,弄得严绍自己也有些不知所措,何况还要考虑到富美子等因素…

不管怎么说,在往都督府去的路上,严绍满脑子都是在楼梯上的那惊鸿一瞥,甚至就连今天要办的正事都差点忘了。

幸好,在都督府里还有许多人可以提醒他,所以当车队驶入都督府的时候,外面伍千秋已经轻敲车窗提醒道。“都督,到了…”

到不是他想提醒,只不过车队已经进入都督府,严绍却依旧坐在后排上,这个样子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而在听到伍千秋的话后,严绍也从回忆当中惊醒了过来。

在朝着伍千秋点点头后,连忙推开车门从车子上走了下来,自然,这幅样子也让伍千秋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都督!”

见到严绍来了,站在都督府官邸门前的一队士兵敬礼道。

“嗯,辛苦了…”很随意的说着。严绍与伍千秋走进了都督府。

在都督府的会议室里,包括宗武在内的许多人早已到齐,只等严绍的到来。

“都督…”

“都坐吧…”示意大家先坐下。严绍找到自己的位置晃了晃脑袋,把脑海中的胡思乱想晃出去,紧接着又看向了在场的众人道。“让我们步入正题,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已经差不多了…”手中的钢笔轻轻点了点摆在会议桌上的本子,宗武正色道。“所需的人员我们这边已经备齐,随时都可以送到宿州前线去…”

“最好是尽快,前线那边的损失不小。早一天补充上去的话,情况也会好转许多…”

今天严绍要谈的事情有许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眼下的这件。也就是有关补充前线部队损失的事。

不过10天多一些的时间,就损失了两万多人,其中甚至还有四千多名战死者,这么大的损失无论对谁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何况在那一万六七千的伤员当中。还有许多是重伤员。暂且不提他们还需要躺在病床上休息,就算伤势已经愈合,怕也会有不少人彻底失去了作战能力。

这个数字如果算上已经战死的士兵,怕是有六七千的样子,如果在算上伤势并不算轻,但是至少暂时无法作战的人的话,怕是整个数字将会达到上万的程度。

严绍这边本来就只有不到八万人的兵力,一下子就少了一万多。也就是八分之一的战斗力,这样的损失对任何一支部队都是很大的。在考虑到现在战争才刚刚进行了十多天。只能算是刚刚开始,想要击败袁世凯怕是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行…

这个损失,怕就有些大的过头了。

也因此,在被损失程度震惊的同时,军政府也开始了对前线部队补充兵力的计划。不然的话在这么继续打下去,怕是前线许多部队的建制不是被打散了,就是彻底被打没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算最后能战胜袁世凯,想要复原这些部队怕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这些部队不会有什么战斗力了,这对解决完袁世凯后就需要考虑青岛日本人问题的严绍来说,同样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何况现在前线继续能打仗的兵员,如果在后方重新组建部队的话,耗时太大。就算是再怎么急切,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就如最初的国社军一样,只不过那个时候国社军的对手是周边的一些军阀还有南京民军之类的乌合之众,两个月的时间算上武器的话,对付那些乌合之众绰绰有余,甚至一个月也未尝不可,毕竟周围那些乌合之众也一样是一些只会列队的渣渣而已。

可北洋却不同,两个月的时间真的是一天都不能少了,就算如此,组成后的部队能有多少战斗力也是个未知数,说不定刚拉上去就被北洋给打垮了呢,顶多只能作为预备役使用。

所以与其这么做,到不如直接把兵员补充上去,这样战斗力果然会降低一些,但至少不比担心上去就垮的问题,何况……对面的北洋也未必就比国社军强多少。

而且至少有一点严绍很肯定,那就是北洋部署在后方的野战医院,无论从哪方面讲都绝对不如严绍在宿州成立的医院。

毕竟不管怎么说,严绍在安庆和芜湖成立的几家医院,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几家医院,无论是从环境、设备、还是医疗水平上,都是如此——————这点从他砸了多少钱就可以看的出来。

尤其是在外科方面,全国最优秀的外科医生几乎有过半都集中在了安徽(一是因为工资开的高,再就是这里世界各地的医生都有,在这里任职可以直接学习到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医学技术,这对这个时代的许多医生来说甚至比金钱更加有吸引力。),许多负伤后不得不从前线撤下来的事情,只要伤势不是很严重,稍微进行一些治疗后就可以重新返回前线,而北洋那边,可就远远不如严绍这边了。

尤其是在得知了国社军的待遇后,甚至有不少北军士兵开始询问,如果替国社军打仗能给多少钱的问题——————自然。这些都是些新组建的北洋部队,老牌部队那边还是很少会有人这么问的。

————————————————————

“由于过去一年当中我们都在推行户籍制度和预备役制的关系,所以在兵员的动员问题上进行的十分顺利。就目前而言已经动员了一万五千余人,另外还有选定了下一批的名单,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动员…”神色轻松的,宗武开口道。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军政府一直都在推行着身份证、户籍和预备役制度,这也使得国社政府的动员能力至少在这时的中国。甚至是在这时的全世界都属于独一无二的。

尤其是安徽的人口本来就不算少,动员的又只是一万五千余人,不过几天的功夫已经完成了前线所需的动员。而且第一批动员的兵员。大部分都曾经进行过较为初步的训练,如列队和射击等等。

很初步,初步到甚至就连一些杂牌部队都不如,甚至连民兵都不如的地步。然而这些初步的训练。却可以让他们省却不少时间。在投入到部队当中的同时就拥有一定的作战能力。

自然,在动员的同时,肯定会有一些因为对战争的惧怕而逃了兵役。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法律不容情,至少在这件事上是绝对不能容情的,所以那些逃了兵役的人,等到这次的事情结束后自然会有他们的惩罚,不然的话有样学样。将来岂不是人人都要逃兵役?

所以尽管严绍很理解他们,但是却绝对不会手软。因为有些事情真的不能手软。

事实上作为司法部部长的颜永年,现在已经开始和公安部部长秦祯进行合作,统计逃兵役人员的名单。

不过就目前来讲,虽然有那么一些人害怕战争而逃了兵役,但是却并不影响大局。

毕竟这种动员方式的效率实在是太高了,远比抓壮丁或者是募兵制要强的多——————前者的话,怕是要一边抓一边逃,至于后者,考虑到这场战争的残酷性,真的很难说会有多少人愿意在这种时候进入部队服役,就算最后凑够了前线所需的人数,怕也很快就要再多上一块缺口了。

事实上现在北洋那边也因为部队伤亡太大的关系,开始想办法替前线的部队补充士兵。只不过现在北洋所属的部队,基本上都有需要驻扎的地方,如直隶、东北、外蒙等等等等,可以调动的部队实在是少的可怜。

而如果直接招募的话,效率又实在是太差了一些——————至于强拉壮丁什么的,袁世凯是想都没想过,毕竟现在北洋还没有落魄到那个地步,而且他也很清楚强拉来的士兵是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的,所以他采取的手段到是和严绍差不多,也是直接从民兵部队当中抽出一批人来补充道前线去,至于那些士兵愿不愿意就不是袁世凯需要去理的了…

(预备役士兵在和平时期,在有民兵组织的单位,参加民兵组织,在有预备役部队的地方编入预备役部队,服士兵预备役,参加预备役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预备役士兵的来源通常是退役的军人,符合服兵役条件而未服现役的公民是预备役士兵又一重要来源。)

事实上这次民政部动员的预备役兵,大部分都是地方上的民兵和预备役部队里的士兵。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接受过一些初步的训练,不过现在军政府也只成立了一年的时间,光是照顾那九个步兵师就已经够头疼了,根本没法抽调更多的军官去训练预备役,而且国社军内大目前为止也没有所谓的退役军人存在,所以这些民兵或预备役的战斗力都是比较渣的。

“除了兵员的问题外,还有武器弹药,目前这些预备役兵所需的武器弹药都已经从库存中取出,不日就会通过火车运抵宿州前线,所以不需要担心装备的问题…”

说到这里,宗武朝着坐在一旁的詹天佑笑了笑,如果不是他在去年年前就修好了从安庆到宿州和淮北的铁路,这次的事情怕还真有些困难。别的不提,单是一个后勤问题就足够他们头疼的了。

————————————————————

在安庆以及省内其他一些城市的火车站上。刚刚接受了动员的大量青壮年开始在亲人们的挥泪送行下登上火车。途中固然有几个送行的家人或者是被动员的士兵表示不愿,但最后还是被护送的士兵推入了列车当中。

5月2日,也就是国社军与北洋军交战的第十二天。超过一万五千名预备役士兵从安徽各个城市乘坐火车前往宿州前线,以补充前线部队的损失。

在抵达了宿州前线后,这些来自安徽各地的士兵们被编入许多刚刚被撤换下来的部队。这些部队接下来除了要进行休整,还有就是要对刚刚加入的这些新兵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

固然这些人在被编入部队之前,就已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训练,然而这些部队的军官们却有责任让他们明白,后方的训练生活与前线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而他们也将在前线的部队里领取到很可能是他们一生当中第一件同时也是唯一一件武器——————如果死在前线了,自然就是一生当中的第一件和唯一一件了…

这时的国社军成立时间太短,根本就没有退伍的士兵进入预备役。这点上北洋就要比国社军强多了,毕竟是成军多年的部队。

大量新兵的涌入固然削弱了部队的不少战斗力,但至少让这些部队拥有了再战的资格。而且战场才是最好的学校,即便是刚刚从军校里出来的新兵蛋子。只要在尸山血海当中来回滚上两圈。从前线下来后也会成为一群杀人不眨眼的老兵——————前提是他们能活到最后,新兵死亡的几率可比老兵大多了…

国社军的新兵已经有一部分补充了上来,而北洋那边的补充还‘遥遥无期’,这也让战场上的形势稍稍有些变得不利于北洋了。

不过就算这样,冯国璋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就是采取另一种战术来解决国社军的事情。

土工作业的方式…

这种作战方式并不是谁首创的,而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出现了,并且在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就已经开始用这种手段来对付俄国人。

自然。这么做的话并不能完全回避对方机枪的威力,不然索姆河、凡尔登等战役也不可能会有那么大的损失。但不管怎么说。总是会有些作用的,而且也总比每天让士兵们在漆黑的夜里,摸爬滚打剪铁丝网,最后再被对方的照明弹发现,一阵突突解决要强得多…

“从今天开始,我们改变作战方式,明白了吗…”

“明白!”看着冯国璋威严的表情,众人纷纷点头道。

与此同时在国社军的前言指挥部内,付修明也做出了如下的回答。

过去的时间里,到不是只有北洋在攻他们,付修明也曾趁着夜间的机会,组织了几次攻势。

只可惜,要么就是运气不好,要么就是剪铁丝网的时候动作太慢,结果被对方发现了。反正五次里也只有一次能成功。

且因为士兵战斗力不如北洋的关系,每次的伤亡都不会比北洋小上多少,这也是付修明急于改变战术的原因。

“只希望这次的战术能够成功…”

————————————————————

在两边指挥官的命令下,很快就有许多士兵被派了出去,在对方机枪的射程外进行掘进工作。由于国社军的手中装备了工兵锹的缘故,使用起来多少要比北洋的效率高上一些——————钢质好,用起来自然也就顺手许多。

结果只是两三天的功夫,国社军这边的效率就已经超出了北洋军一大块。不过与此同时,无论是北洋还是国社军也都发现了对面的动态。

在发现对面其实也是抱着和自己这边一样的想法时,付修明和冯国璋也是吃了一惊。最后他们也选择了一个相同的方式来干扰对手,那就是让自己这边的炮群对着对面进行掘进工作的敌军进行炮击。

在过去,由于北洋的炮兵素质要比国社军的炮兵高出许多,所以每次炮战国社军这边都没有占到便宜。

不过这一次,算是国社军这边占了上风。一是因为国社军的火炮数量比北洋多,再就是其中还有许多的105mm口径榴弹炮。

多出30mm的口径,毕竟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这次的目标也全都在射程之内,甚至不到一半的射程距离。

原本国社军的炮兵之所以没有对北洋炮兵采取措施,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距离国社军炮兵的极限距离很近,虽说在射程之内,但是以国社军炮兵的能力想在第一次射击就命中对手几乎不可能。

而等到他们在炮兵校正气球的校正重新找好位置的时候,人家早就转移阵地了…

然而这次,对方却是实实在在的在他们的射程之内,而且固定的目标,就算他们想跑也跑不掉…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口径还是有些太小了,所以起义北洋的损失也没多大,只是掘进的速度被降低许多,使得国社军这边很快就掘到了北洋坑道不远的位置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