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谋划

扩张之路 第二百四十五章 谋划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其实无论是李国筠还是梁士诒他们都弄错了一件事,没错,集团棉纺织厂等工厂那一部分每年的年盈利的确在一千多万。但是汽车厂的盈利却绝不是几千万就能形容的…

尤其是在新的装配线组装完后,汽车厂的盈利很可能会达到几亿的程度,甚至比清政府在19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的财政收入还要多出许多。

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汽车公司在采用了先进的流水装配线后,那远超其他汽车厂的产量,10条新式生产线每年70多万辆的产能,已经比全世界所有汽车厂加在一起都多了——————自然,这么大的产能单凭严绍自己是不太可能办到的,毕竟中国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如果单凭中国本身的能力,汽车厂每年能生产三万辆已经算是奇迹了。

但实际上严绍的汽车公司负责的只是组装,把从美国进口的汽车零件通过装配线组装成汽车。整个过程只需要提供人力还有独门的装配线,对工业基础的依赖并不是很大…

再加上如今安徽境内成立的零件工厂越来越多,另外还有中国远低于美国和欧洲的人工成本。整个汽车公司的盈利是巨大的,而且在包括福特在内的其他汽车公司找到绕过‘装配线’专利的路子前,这种优势依然可以维持很长时间,而美国人和欧洲人想要找到其他路径,没有几年的时间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严绍也很清楚。如果公布汽车厂的盈利,会引来多少觊觎的目光。所以这段时间来一直都对汽车厂的盈利程度秘而不宣,使得外界虽然不断猜测。却始终猜不出来个结果…

而在没有实际体验过流水装配线工作效率的情况下,他们显然也想象不到这种可以说是工业革命过程中重要标志的发明,所带来的效能提升究竟有多大…

再者说几亿这个数字也的确是太夸张了些,历史上福特的盈利也才在两三亿而已——————历史上在没有流水装配线前,福特的净收入从200万美元增长到了1914年的2500万美元,那一年正好是福特采用流水装配线的第一年。而等到1917年的时候,福特的净收入已经达到7000万美元。等到了1921年,福特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6.6%的时候,净收入过亿已经是种很含蓄的推论了。

这还是在当时福特的日工资已经从2美元涨到5美元多的基础上。而同时期的中国工人日工资,依旧在1、2角前徘徊,就算是用1911年时的汇率来计算,美国工人的日工资也差不多相当于中国工人的一百三十多倍。坚持就是悲剧啊…

————————————————————

梁士诒和李国筠他们推论的差距会这么大。一方面是认识不到流水装配线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却是净收入几亿这种推论实在是太夸张了些。

不过就在这样,对袁世凯来说,一两千万、两三千万的款子依然是比不小的诱惑。只是和原来相比,袁世凯的兴趣明显小了许多。

另一方面,本来杨士琦是很赞同袁世凯夺下安徽的,毕竟夺下安徽不但能让北洋的控制范围多出一个省,而且也能得到现在北京政府急需的现金。最重要的是,可以将由同盟会控制的江苏、湖北、江西等省份从中间切割开。

而且安徽乃是四战之地。夺下来后往哪打都可以——————反过来,要是实力不济的话,四战之地也就成了四面都挨揍。

不过在听了梁士诒的话后,杨士琦的心底反而有了点别的想法。

所以就在梁士诒询问袁世凯是否还要继续的时候,杨士琦立刻出面打断道。“宫保,既然安徽已无大用,那我到是有些想法…”

“哦?”作为自己的首席智囊,袁世凯到是很重视杨士琦的意见,因此连忙问道。“杏城有什么想法尽管提,但说无妨…”

杨士琦点了点头,在原地来回度步,整理了一下自己脑中的思路后才缓缓道。

“刚才燕荪也说了,安徽的实业里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汽车厂,但是汽车厂最核心的专利却是严绍掌握的,没有这个专利,对我们来说这个汽车厂就是个废品,虽说还有其他实业,但最多也就只能弄到两三千万的款子…”

梁士诒点了点头,表示的确如此。

而杨士琦则是继续道。“既然这样,那安徽对我们来说就不再是必得之地,我们也就可以换一个思路。李斐君所言安徽怨声载道,我们暂且不提这是否是事实,但严绍的确是得罪了不少安徽地方上的士绅,而不要忘了,盯着安徽的并不只是我们,还有其他人…”

“你是说?”

“没错。”杨士琦点点头。“同盟会…”

“安徽本来就是革命党的重点关注地区,最早有光复会的徐锡麟和秋瑾,后来还有同盟会的吴旸谷和孙毓筠。如果不是突然冒出来了个严绍的话,恐怕安徽也会和其他省份一样,成为同盟会的囊中之物,而且安徽也是四战之地,对于同盟会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安徽在同盟会的手里,那么同盟会就能通过安徽和湖北、江西等省份连成一片,如果是在别人手里…”

“而且根据从南京方面得到的消息,现在南京一共有5个军,其中第一军的指挥官柏文蔚就是安徽人。在同盟会里,柏文蔚无疑是地位最高,资历最老的一个,手里又有实力,如果不出意外,那么这个柏文蔚铁定就是现任的安徽都督,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坐视安徽被一个外省人占据…”

“南京那边也因为前段时间向安徽借款被拒。对安徽方面的感官十分不好,如果我们能从中作些努力,使两方面发生一些摩擦甚至是争斗的话。那岂不是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说到这里,杨士琦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只要能挑动两方争斗,如果是南京方面失败,那么同盟会方面必然会对安徽产生敌意,现在湖北、江苏、江西、浙江皆为同盟会所占据,只要同盟会和安徽产生了间隙,将来安徽也就再无安稳。如果是安徽方面失败。那严绍不过才28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才刚刚登上高位就被人赶下来怎么可能咽的下这口气。必然会想办法进行复仇,然而这个时候地方形势已经定的差不多了,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重新再找一个地方东山再起,所以想要复仇的话。也就只有找一个势力合作。而在中国能对付,并且愿意对付同盟会的除了我们还能有谁?”

“那严绍虽然有多少身家谁也不清楚,但相信不会低于万万之数,有了他的资助,宫保还用担心收拾不了同盟会吗…”

其实本来杨士琦还想说,之后在给严绍一个财政部长的位置。严绍那财神的名字,在中国还是叫的很响的,在不少人看来可比梁士诒名副其实的多。让他做财政部长的话相信也不会有人反对。

问题是现在梁士诒才是袁世凯的财神,当着他的面推荐严绍做财政部长。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他可不会做…

虽然杨士琦没有明说出来,但梁士诒怎么可能感觉不到,只是杨士琦说的办法他觉得也对,而且这件事情上他也不多说些什么,所以也只能站在一旁闭口不言。

————————————————————

听完杨士琦的话,袁世凯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只是过了半响后却又开口道。“那要是两败俱伤该如何?”

“如果这样当然更好…”杨士琦笑了笑。“如果是两败俱伤,双方必然会互相仇视,同盟会虽然都是些乌合之众,但毕竟势大,不是一个安徽就可以抗衡的,而严绍呢,面对同盟会的压力,也一定会想办法找个盟友的…”

杨士琦毕竟是个文人,对军事并不是很了解。

而且在他看来南京那边的民军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毕竟有20万之多,而安徽那边呢?就只有不到4万人。何况在严绍看来南京的民军固然都是乌合之众,但在北洋看来,安徽革命军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是恐怕无论是袁世凯还是杨士琦都想不到,安徽革命军的素质虽然没法和北洋军相比,但比之南京民军却强的太多了。那边龙蛇混杂,单是一个指挥调度就是大问题,而严绍这边,凭着先期抵达的各色轻重机枪,已经足够让缺乏重武器的民军血流成河…

“行…”想了想,觉得杨士琦的想法不错的袁世凯点了点头。“只是该怎么样才能他们双方争斗起来?”

“这个简单…”杨士琦笑了笑。“南京不是有个柏文蔚吗,另外听说李斐君和同盟会的人也有些联系。只要让李斐君做个中间人,联系一下柏文蔚和立宪派的中间势力,剩下的自不必说,南京方面或许不会同意柏文蔚的行动,但恐怕也未必会制止。而柏文蔚如果先期进展顺利,那么同盟会必然会后续跟进,要是失败的话,无论同盟会怎么决定,双方的关系都没法恢复到过去的状态…”

毕竟都流血了,总不可能一句道歉就糊弄过去。

而不管这双方哪边吃亏,对袁世凯来说都只有好处…

————————————————————

对于杨士琦的话,袁世凯听着挺不错的,所以稍后没多久就把北洋在北京的核心人员都叫到了铁狮子胡同里面来,商议着杨士琦提出的办法。

既然老头子自己都同意了,其他人怎么可能会不同意,何况杨士琦提出的想法也很不错,因此很快一封电报就被发往了安徽。

当时李国筠正在安庆城内活动,因为前段时间的军事行动。省城内有不少立宪派的人都对严绍产生了不满。

没错,他们承认严绍这么做是对的,因为他们也很清楚地方上的确有不少士绅和官员合起伙来欺压老百姓。问题是这些人在安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许多人要么就是朋友,要么就是亲戚,所以就算明知道严绍做的是最的,也很难不站出来反对——————这个世界上,能大义灭亲的人始终是很少的,更多的则是帮亲不帮理…

也是因为清楚这些,所以李国筠才会四处活动。就是为了等到袁世凯南下的时候,能够帮他减少一些阻力。

只是就在他在一个安庆城内有名的士绅家里做客的时候,看着家中下人送过来的电报。李国筠却微微有些愣住了。

“怎么了,斐君,是出了什么事了吗?”

见到李国筠愣住的表情,坐在一旁的好友有些奇怪。

“不。没什么…”李国筠摇了摇头。“只是出了些事情。我给先回家一趟…”

那个好友到是没多想,只是笑着点了点头,而带着这份刚刚送过来的电报,李国筠却用最快的速度返回了家中。

“让我联系同盟会的人,想办法挑起同盟会和国社党之间的争斗…”其中的深意并不是李国筠所能理解的,事实上袁世凯也不打算把这么做的目的告诉给李国筠,毕竟李国筠只是支持袁世凯的地方立宪派领袖之一,这样的人在中国至少还有二三十个。要不是安徽的情况特殊,袁世凯还真不怎么在乎李国筠。

不管怎么说。既然袁世凯的意思已经下来了,那李国筠也只有照办,而且他也对袁世凯在电报后面的许诺十分心喜…

那上面已经承诺,如果事成的话,将会任命李国筠为安徽都督——————这年月的人,除了理想外,还不都是为了升官发财这四个字,李国筠也是如此…

“不过想要联系同盟会的话,该联系谁好呢…”

毕竟总要有一个沟通的渠道才行,过了半响,李国筠的脑中浮现出了一个名字来。王竹怀,那个曾经被同盟会派出来联系他的人,当初他们两人也曾经谈过合作的事情,只是随着国社党在安徽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这种事情也就渐渐的被李国筠给淡忘了。

不过现在吗,到是利用一下这个人的最好时机。

不过李国筠也没有直接就去找王竹怀,因为他很清楚现在自己一定已经被特事局的人给盯上了。就这么跑到王竹怀的家里去,未免有些太过张扬。

“小德…”低头细思了片刻,已经回到家中的李国筠抬头叫了一声。很快就有一个看上去很机灵的年轻人跑了出来,站到了李国筠的面前。“老爷,您叫我?”

这个年轻人已经跟了李国筠三四年了,从来都没出过岔子,所以李国筠到是十分的信任他。

“嗯…”李国筠点了点头。“稍后你到这个位置去一趟,把这封信交给那里的人,剩下的什么都不要多说,也不要多问,明白吗…”

说着李国筠掏出一支钢笔,在桌上的一张白纸上写了写,大概两三分钟后把他装进一个信封里面,然后才递给了小德…

“记得,一定要交给那里的人…”

“放心吧,老爷,我不会办砸了的…”把信封放进口袋里,小德拍着胸脯道。

只是他才刚从李国筠的家中走出去,就已经往一个拐角里走,不多时,两个穿着普通,相貌也普通的人冒了出来。“有什么事吗?”

看着小德,其中的一个人轻声问道。

“这个是我们老爷让我送的一封信…”从口袋里掏出了信封,小德交给了其中的一个人。

而从小德的手里接过信后,两个人很快就翻看了起来。

虽然小德已经跟了李国筠三四年的时间,但是这年月如果不是家里困难的话,谁会把人送到别人家里当下人?

如果是往常的话小德或许还不会卖了李国筠,但这次严绍是帮着老百姓收拾那些士绅和官吏,而李国筠呢?却是帮着那些压榨老百姓的官吏、士绅和严绍做对,小德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在特事局找上门后,自然懂得应该站在那一边…

“是在这里会面啊…”看完信封里面的东西,为首的那个人点了点头,然后把信重新交给了小德。而小德也没有多说些什么,只是把信装进口袋里,然后往李国筠告诉他的位置快步跑去…

对于他来说,他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因为前段时间特事局冒出来联系他的时候,也仅仅只是让他盯着李国筠而已…

将信送到地方后,王竹怀很快就收到了李国筠要求会面的消息。

虽然不清楚李国筠究竟想要做些什么,但是王竹怀却并不打算拒绝这次会面。因为现在他也有事情需要寻求李国筠的帮助,就算李国筠不提出来,他也会主动上门的……用隐秘一些的方式…

另一方面,得到了两人即将会面的消息,汤荔也在安排着人,打算到两人即将会面的地方埋伏起来,看看他们究竟想要谈些什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