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分裂

扩张之路 第二百一十四章 分裂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还差几天的时间就要进入12月,气候已经开始转冷。

几个近卫团的士兵穿着纯黑色带银边的m11日常服,挺胸抬头的站在严绍的办公室外。

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服装厂将三万多套作训服生产出来。第一批换装作训服的当然是那些还在接受训练的新兵,毕竟新兵训练时穿的是雨石集团厂服这件事在皖省已经引起了不少的议论,只是因为军政府已经公布了其中的原因,所以才没有上门反对,但一直这么下去的话谁也不清楚会不会闹出什么事。

所以两万多套作训服才刚送到,付修明就下令让新兵们把原来的厂服脱掉,换上了这些灰色的作训服。

三万多套作训服制作出来后,服装厂那边自然也就不用像前些日子一样那么赶。原有的三班倒制结束,只是抽调出一部分的产能来生产作训服和日常服——————作训服,就像名字一样是作战和训练时用的服装,这种服装磨损程度通常都很高,自然需要做出一些来备用。

不过话也说回来,其实对加班结束这件事,许多工人都觉得挺可惜的。毕竟服装厂的收入都是固定的,像这么高收入的情况可是很少见。

作训服赶制出来后,后来生产的全部转入备用,等有出现磨损或者是陆军再次扩编在使用。而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日常服则是交付近卫团,对此殊荣近卫团也是深感自豪。

毕竟能第一个使用这也是一种荣誉。而且和原来的新军、巡防营和巡防队时的军装相比,这种新式的黑色军装也的确是帅出了不知多少倍,尤其是在换上了牛皮的作战靴后。

“……”严绍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接着就看到李国筠从里面走了出来,边走还边回头道。“那我就先告辞了,这件事还请都督多考虑下…”

“副都督…”看到李国筠出来了,两名士兵连忙敬礼道。

而李国筠则是笑呵呵的回礼,与此同时严绍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对着李国筠道。“慢走…”

等到李国筠的身影从眼前消失,严绍才转身回到了房间里。

也就是这个时候。伊莱诺和卡特琳娜不知何时从房间的休息室里走了出来。在看向李国筠离开的方向时,眼睛里充满了厌恶和敌意。

“……要不要把他处理掉?”

替严绍倒了杯果汁,卡特琳娜把果汁放在了严绍的面前。接着右手的大拇指在纤细的脖颈上一划。

严绍考虑了下,摇摇头道。“暂时先不要,他才刚和我谈完那件事就碰上意外,很容易让人怀疑是我做的…”

“可是如果就这么继续放任下去的话。说不定会有更多人赞同他的想法…”说着伊莱诺将白皙的双手放在了严绍的肩膀上。轻轻的揉捏着。

伊莱诺对李国筠并不在意,因为过去两人的接触很少,也就只有一些正式场合她陪着严绍出去的时候,彼此才会互相打个招呼。但是现在李国筠已经站到了一个会对严绍不利的位置上,这也让伊莱诺毫不犹豫的对其产生了敌视感,不止是她,卡特琳娜也是如此。

————————————————————

在湖北民军纷纷乘船返回武昌,湖南援军也自行撤退过长江经洞庭湖回湖南后。汉阳的命运已经可想而知。

坚守只不过一日,刚刚光复没多久的汉阳就宣告沦陷。

汉阳沦陷。黄兴悲恸万分,如果不是当时被跟在身边的田桐拉住,恐怕黄兴已经从鹦鹉洲跳进了长江里。

汉阳的陷落代表着历时41天的阳夏之战结束,这是自清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城以来武汉三镇遭遇最惨重的一次战争灾难,双方死亡人数超过5000人,其中革命军阵亡将士4200人,汉口城区被破坏得惨不忍睹,汉阳城郊弹痕累累,古琴台和晴川阁被清军重炮毁得残存无几,归元寺亦被革命军点火烧毁大部分古建筑及文物珍藏。

之后在黎元洪派人接应后,黄兴和汉阳守军总算是撤回了武昌,只是在经历过汉阳的失败后,黄兴已经对能否守住武昌没有多少信心,而这个时候北洋军则是进驻汉阳,占领龟山炮台,炮口对准蛇山头上的奥略楼。

另一方面,已经返回北京组建内阁的袁世凯则是急电冯国璋,命令他按兵不动。

阳夏保卫战的失败使得民军士气大挫,但是对许多人而言却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李国筠,作为立宪派的领袖他本来就十分看好袁世凯,阳夏保卫战的胜利使得他深信自己当初的眼光,于是在汉阳沦陷的消息刚刚传来没多久,李国筠就跑了过来,希望严绍为了安徽考虑,为了国家考虑归附袁世凯。

“以都督之才能,莫说财政部长,就是内阁总理之职位也是轻而易举,若是都督答应,国筠愿做个中介,为都督与宫保穿针引线…”

李国筠是李鸿章的侄孙,李经羲的次子(原来的云贵都督,后来曾经担任过内阁总理一职,只不过当时正好赶上张勋复辟,李经羲内阁被迫总辞职,李经羲内阁也因为这个关系成为北京政府正式内阁中最短命的内阁。此后,李经羲经天津逃往上海,离开了政治舞台。)和袁世凯还是有些联系的,所以如果严绍真的愿意归附袁世凯,李国筠绝对有把握替严绍弄到财政部长的位置,而且就像他说的一样,就算是内阁总理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他和袁世凯一样都很清楚钱的重要性,只要有严绍这么一个‘财神’在手里,袁世凯根本就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若是严绍愿意拿出千万现款支持。就算是内阁总理大臣的职位袁世凯也会毫不犹豫的许诺下来。

无论是在李国筠还是袁世凯看来,严绍都是最适合财政部长这个位置的人选。

而严绍?如果不是清楚袁世凯最终会鬼迷心窍的想要称帝,或许真的会选择帮助他。但既然严绍已经知道了袁世凯的真正想法,这么做的几率也就很小了。

或许严绍想要**、想要独裁,但唯独没想过要当皇帝——————做梦的时候除外。

“我只是不明白,我已经在安徽做了这么多事,为什么那些家伙还是更倾向于袁世凯…”用手揉了揉脑门,严绍无奈苦笑道。

李国筠和其他一些立宪派人士的倾向他不是没有察觉到,他只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做了这么些事后,李国筠这帮人居然还是倾向于袁世凯,而不是为安徽做了最多实事的他。

没错。他当初宣布一系列的新政固然有收买人心的意图在里面,但他也想过让安徽人过上好日子。现在虽然不敢说两千多万安徽人都过上了好日子,但至少已经有上百万人因他而受惠,现在李国筠居然选择袁世凯而不是选择他。这多少有些让严绍气闷。

“也不奇怪…”抿嘴一笑。伊莱诺将手放在严绍的头上轻轻按摩。“毕竟在他们看来,你实在是太过年轻了些,他们不放心你也是很正常的…”

“年轻…”严绍无奈一笑。“我已经28岁了,放到现在,就算是当了爷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算年轻吗…”有些无奈,虽然对男人来说28岁尚是一个很年轻的年纪,但在这个时代28岁就做了爷爷。这绝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年轻,别忘了。那个叫袁世凯的可是50多了,和你相比可是大了二十多岁…”坐在严绍的身边,卡特琳娜不屑的道。“对了,你到底打算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继续放任那帮家伙?”

“先看看再说吧,现在安徽新定,还是不要再起波澜比较好,不过要是那帮家伙真的不识相的话…”轻拍了一下卡特琳娜的大腿,严绍的眼中闪过一丝寒意。“那事情就全都交给你处理了…”

虽然严绍并不是很喜欢用这类手段,但他也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如果李国筠识相的话,自然是什么都好,如果他想凭着自己的威望在安徽鼓动生事,严绍也绝对不会手软。

“放心吧…”轻点了下头。“我会派人好好看着那些家伙的…”

从严绍那里离开后,卡特琳娜立刻安排起了对李国筠等人的监控。

李国筠这些立宪派的人或许早就已经猜到,从自己暴露真实意图后,他们就会被那些十分神秘的特事局给监视起来,但是他们绝对想不到对他们的监控力度有多大。

在进行了一番征召后,特事局的编制已经从原来的200多人扩编到了1000多人,充沛的人力资源让卡特琳娜在对一些目标监控的时候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几乎每时每刻,李国筠这些人的住处都有不少于3个人监控,每天的行踪以及都和哪些人接触这种事,更是被全部登记在册。

自然,李国筠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在明确的表露了自己的态度后,李国筠和其他倾向于袁世凯的立宪派人士开始分别拜访地方上的士绅,和立宪派内那些更倾向于严绍的人,想要得到他们的支持。

只是这些拜访的成效甚微,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倾向于袁世凯的,而且在各地的工厂已经建的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和严绍的利益也已经捆绑起来,冒着触怒严绍,弄得自己血本无归的后果站在严绍的对立面,有这种勇气的可不多,所以最终站在李国筠那边的大多只是些名流,一些空有名望的名流…

然而不管怎么说,这毕竟代表着安徽军政府的分裂…

何况以李国筠这帮人的名望,如果能多给他们些时间,未必不能让他们做出些什么——————如果严绍愿意给他们这个时间的话…

————————————————————

武昌城内,从民军在城外驻扎的军营走过。黄兴的脸上一脸沉重。

到了这一步,他对能否守住武昌已经没有多少把握,心里也比较倾向于转移到南京去——————换句话说。他打算放弃武昌。

也不奇怪,毕竟在汉阳的时候,民军和北洋军的伤亡比实在是太大了,何况现在又刚丢了汉阳。民军士气大跌,能守住武昌的可能性真心没多少。

这时见到黄兴来了,军营里的士兵们也都站了起来向他敬礼。

虽然汉阳的失败使得黄兴在民军内的声望降低许多,但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湖北民军的总司令。所以湖北民军对他还是比较尊敬的。

一声长叹,黄兴缓步向司令部走去。

对于转移到南京的事情,眼下他真的希望能和宋教仁谈一谈。毕竟他和宋教仁都是华兴会的,当初他在华兴会担任会长,宋教仁担任的就是副会长的位置。只是前段时间,也就是对汉口发起进攻前宋教仁已经启程前往上海。就算他想谈。也没法谈…

与此同时,北京的袁世凯也开始考虑起后续的事情。

仗,不可能一直打下去,那样的话很容易把武昌的民军打垮,对袁世凯的后续计划很不利,所以他决定再次对武昌的民军传递和谈的意图。

只是这个人选的问题有些麻烦,不过袁世凯很快就挑好了这个人选。

朱尔典,也是袁世凯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来人…”想清楚了后。袁世凯对着外面扬声道。

“老爷…”听到袁世凯的声音,很快就有一个下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去。给英国公使馆发个帖子,就说我有要事要和朱尔典公使商议,请他来我家中来一趟…”

“是…”听到袁世凯的话,那个下人连忙点头道。

当袁世凯家中的下人赶到英国公使馆的时候,朱尔典正和公使馆内的其他人一起讨论着中国的局势和湖北的战事。

“眼下的局面必须要得到收拾,一个混乱的中国对大英帝国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坐在沙发上,手里端着美酒,一个穿着燕尾服的英国人对在座的人道。

听到他的话,在座的其他人也都点了点头。“没错,在上海停留的商人们已经开始抱怨,因为这场‘混乱’的关系,他们的收入减少了多少…”说完那人抬头看向朱尔典。“公使先生,如果帝国还不介入到这场混乱中的话,恐怕这场混乱还要持续很久…”

听到那人的话,朱尔典闭目沉吟了片刻,然后才缓缓开口道。“帝国的利益在于长江流域,这点毋庸置疑,只是各国如今已经和革命军达成了中立协议,所以暂时还无法做出什么动作,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一位收拾乱局的人物,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从混乱恢复到秩序中来…”

朱尔典的话才刚说完,就见外面有一个人走了过来在他的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

听完来人的话后,朱尔典苍老的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神色。

“我说的那位人物出现了…”

得到了袁世凯的邀请,朱尔典很快就乘坐着汽车赶往袁世凯在北京的住处——————作为袁世凯的密友之一,朱尔典经常到袁世凯的家中去,所以对他的住处并不陌生。

当袁世凯得知朱尔典已经来了后,立刻从宅邸中走出来迎接。

“我的老朋友…”看着身形消瘦的朱尔典,袁世凯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我有些事情想要我的老朋友帮个忙…”

“说吧…”已经猜出袁世凯目的的朱尔典微微一笑。“我很乐意替我的老朋友做出一些帮助…”

“既然这样,那我也就直言不讳了…”说着袁世凯直截了当的把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他的目的就是想要朱尔典出面,代表他向武昌民军转达停战的想法。

“停战三天吗…”听到袁世凯希望得出的帮助,朱尔典只是想了想后就点点头道。“这个没有问题,稍后我就给汉口方面发份电报,让汉口的总领事转达你的提议…”

他到不觉得武昌的民军会不同意这个要求,因为这个时候武昌民军士气正弱,驻扎在汉阳、汉口的北洋军随时都可以一鼓而下,换句话说,现在正是武昌民军最缺时间的时候。

而听到朱尔典愿意出面,带自己转达停战的提议后,袁世凯也高兴起来。

在答应了袁世凯的请求后,朱尔典很快就行动了起来。

事实上现在朱尔典也很希望能够尽快平息中国的乱局,毕竟一个混乱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商品倾销地,现在中国的乱局显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与此同时武昌城内,在和宋教仁交换过意见后,黄兴也已经决定在,放弃武昌,转往南京。而这个决定正是革命党内武汉一系和黄兴一系至此决裂的开始,并且在很长时间内双方都没有了复合的可能…

然而,如果黄兴能晚一些做出这个决定,哪怕是晚走几天,或许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然而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黄兴做出的决定。

当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接到朱尔典的电报时,黄兴已经走入了鄂军政府大楼内,准备参加今天的会议…(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