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二百零四章 身份证

扩张之路 第二百零四章 身份证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也难怪顾元恺会这么说,在经过了几个小时的交谈后,严绍当即任命詹天佑为交通部的次长以及安徽铁路工程的总工程师,专门管理安徽铁路的修筑。同时严绍还拨了50万下来,充作詹天佑考察地形的先期经费。

詹天佑摇了摇头。“我看中的并不是什么官位,也不是他给开出来的高薪,我来安徽只是想为国家多修几条铁路出来而已。”

跟在詹天佑身边多年,这些话顾元恺已经快要听的耳朵起茧子了,如今一听詹天佑居然又开始了,顾元恺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是是是,为国为民、不图财力,这些我全都知道,你还是早些休息,等到明天我们还要启程到向山去呢…”

看着顾元恺不耐烦的样子,虽然已经被这个学生气了很多年,但詹天佑还是没好气的道。“既然不爱听,就赶紧回你自己的屋去…”

听詹天佑赶自己走,顾元恺嬉皮笑脸道。“既然这样,那我可就先走了啊…”

“赶紧滚吧。”

顾元恺也不生气,只是冲詹天佑摆了摆手就闪回严绍替他安排的房间去了。

等到顾元恺从面前消失后,詹天佑深深的吸了口气。

“看来我这次真的是没有来错地方呢…”说完詹天佑也抬起了自己的腿,想想刚才严绍向自己讲述的宏伟计划,詹天佑再次觉得自己没有来错。

————————————————————

从某种角度上讲詹天佑的性子还是很急的,所以第二天天才刚亮就带着顾元恺和严绍安排给他的几个卫兵启程去了向山。

另一边。把詹天佑两人从都督府里送出去后,严绍也回去和李良他们商量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

“身份证、户籍和预备役制度…”说着严绍解释了起来。“身份证也就是一种证明持有人身份的证件,同时也是一种能够增加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效工具。”

“户籍制度则是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

“至于预备役制度,也可以说是后备军事动员,将有潜在军事能力的人力物力编管,战争时迅速动员投入的制度,例如有军事技能的人力(曾从军过、有专长的人、受过训的成年男性女性...等)。”

这些都是为了将来的大规模军事战争做准备,毕竟如果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严绍需要能在短时间内动员大量兵力的能力。因此预备役的推行就成了严绍必须要做的事情,只不过预备役的推行最重要的是有基层的配合,所以严绍才会提出了身份证和户籍两种制度。

这两种制度能够让军政府对普通百姓有着较高的掌握。在真的爆发大规模冲突,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的时候,就能进行的更加迅速。

对于严绍提出来的意见,李良他们并没有反对。因为他们也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无论是预备役、户籍和身份证。都是十分现实的问题。

“不过这么做的话,恐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可以…”微微皱眉,宗武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事实上作为军政府的民政部长这件事也在他的职责之内。“而且现在军政府只是名义上控制着安徽,对许多府县并没有实质的掌控权,所以对这三项的推行,一时之间恐怕…”

“这个我也想到了…”

严绍自然也清楚这里面的问题,没错。现在军政府在名义上的确控制着整个安徽。但不提还没有光复的宿州等地,就连地方上的一些府县也只是名义上归顺军政府。

也不奇怪。毕竟现在军政府才成立了10天左右,这么点的时间根本不足以派出大量人手到地方上去。所以现在各地方上,基本上都还是由原来的那群官僚管辖着。

某些地方上的官僚甚至对军政府的命令阳奉阴违,就比如说那一系列的免税政策,有许多在地方上根本无法得到执行。这些严绍和李良他们都很清楚,只是因为现在军政府的兵力都在南北两个方向,根本抽不出来足够的力量,如果不是这样严绍早就对这些家伙下手了。

“先慢慢来,从已经被我们实质控制的几座城市下手。”说完严绍看了眼会议室墙壁上挂着的安徽地图。“不管怎么说,只要地方上的人愿意承认军政府的合法性,那他们就没有理由拒绝我们派遣过去的官员,所以对那些府县我们只要步步蚕食也就可以了。”

“那我们先从什么地方开始?”

“先从芜湖和当涂吧…”仔细想了想。“毕竟我们对那两座城市的控制力最强,从那里下手的话,受到的抵触也会少上很多。”

“另外需要的人手也可以从当地挑选,你只要能在明年年初前完成就可以了…”

“好…”钢笔在本子上仔细的记录下来,宗武把本子合上点头道。“稍后我就启程去趟芜湖…”

————————————————————

在芜湖城外的一处树林里,一个10多岁的少年正用斧头将一颗手腕粗细的小树拦腰砍断。在用绳子把柴火都捆绑好后,青年背着柴火往树林外走去。

少年所住的姜家村距离林子并不是很远,大概也就10多分钟的路程。

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把柴火扔在屋边后,少年准备进屋先休息一会,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却传来了一阵密集的脚步声,没多久少年就听到有人在门外扬声喊道“姜瑜民在家吗?”

“在!”正准备上床休息一下的姜瑜民拍了拍手。连忙从屋子里跑了出去。“什么事啊。”说完就看到自己村的村长正和几个陌生人站在屋门外。“村长,您怎么来了?”

“是这样…”轻咳了两下,这个虽然已经60多岁。但是身体依旧十分健壮的老人道。“这极为是从县城来的,这次来是为了统计户籍、和身份等问题,所以全村所有14岁以上的人都需要到空地去一趟,负责拍照还有登记一些资料,刚才你不是到林子里去砍柴去了吗,这几位从县城来的人来时你正好没在,现在村子里14岁以上的人都到空地去了。就差你一个人没去,刚才我们几个听说你回来了,就赶忙跑来叫你过去…”

“去空地吗?好嘞!”拍了拍手。再拍了拍裤子,把上面的泥土啊灰尘什么的全都拍掉,姜瑜民连忙道。“我这就去…”说完姜瑜民再次看向村长。“不过村长,啥是身份证啊…”

哑然。因为村长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还是站在一旁的一个军政府官员笑了笑回答道。“就是能证明你身份的东西,上面会写上你的出生年月日、姓名和地址,将来等你到外地或者到工厂里工作的时候,就需要用这东西证明自己的身份…”

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姜瑜民的心底还是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他还是跟着村长还有那几个人往村子的空地走去。

就像村长说的一样,在空地里已经堆满了村子里的人,几乎每一个都在14岁以上。这些人正分别排成一列又一列。有的人眼前有着照相机,有的人则是站在一张桌子前。跟坐在桌子后面的人说些什么。

姜家村并不是一个大村,全村也就二十几户人家,14岁以上的更是只有30多个人,等到姜瑜民赶到的时候,人也已经登记的差不多了。这也是村长和其他几个人听说姜瑜民回来了,会着急去找他的一个重要理由。

“来来来,你到那边排队去就可以了…”指了指没剩下几个人的队列,领着他过来的一个年轻人和声道。

听了年轻人的话,姜瑜民连忙走到那个队伍里去。

这个队伍主要是负责拍照的,再加上前面也没几个人了,所以没几分钟就轮到了姜瑜民。“来,站好了,站好了啊…”示意姜瑜民站好。

闪光灯后,摄影师笑着道。“好了,小伙子你的运气不错啊,今年按照军政府的意思,所有身份证件所需的照相费用全部都由军政府承担,明年的话,你可就给到照相馆去了…”

“刚才就是照相吗?”一直都在村子里长大,什么也不懂得的姜瑜民听到刚才就是照相,顿时也觉得很新鲜。“大叔,什么时候能把照片给我啊?”

“大,大叔!”不过20出头的摄影师似乎很受打击,不过他也不觉得和一个10多岁的毛头小子争辩这个是件有意思的事,所以很快就回答道。“大概给过一段时间吧。过段时间等照片冲洗好了,我们就会带着证件和照片一起过来,然后对人进行核实发放…”说完摄像师对着姜瑜民道。“行了,你可以到另一个队列去了…”

听到摄像师的话,姜瑜民点了点头,再和他说了一声谢谢后,就跑到了一旁的队列里面去。

和摄像的队列相比,这边的队列人明显要多了许多。没办法,因为负责登记的人要询问许多问题,而有些问题明显是被询问的人自己也答不上来的,所以有的时候登记的人需要询问许多遍,尤其是现在这个正被询问的家伙,不要说自己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就连自己姓什么都不清楚,他只知道自己是许多年前从外面流浪到姜家村的,通常别人都叫他狗子什么的…

很明显,这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家伙,最后负责登记的人也只好按照他的面容进行推测,大致推测了一个年纪,然后按照他的名字给他起了一个苟姓,填上了苟云这个名字…

暂且不提欢天喜地在那里庆祝着自己有了名字的苟芸,大概十多分钟后。总算是轮到了姜瑜民。

“姓名…”用手捂嘴打了个哈欠,已经有些累了的登记员问道。

“姓姜,叫姜瑜民…”没经历过这个阵仗。而且全村子也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所以姜瑜民明显有些胆怯了起来。

不过登记员到是没发现这些,在低头记下来后头也不抬的继续道。

“性别,嗯…”抬头看了眼姜瑜民,登记员自顾自的在资料上填写起来,等填写完才继续道。“年龄,确切的说。你知道你是哪年生的吗?”

“这个我知道…”姜瑜民一喜,连忙回答道。“我娘说过,我是光绪二十年生的。在九月十八的时候…”

“九月十八…”点点头。“住址…”

“我就住在姜家村啊…”

“我问的是你在姜家村里的住址…”

“这样…”手指揉了揉额头,姜瑜民小声回答道。“从村口进来后,走大概50米的距离,左拐。再左拐。旁边张大娘家对面的就是我家了,嗯,就是那个比较破的屋子…”

姜瑜民的父母在许多年前因为一场疾病去世,最后只剩下了姜瑜民自己在村子里其他人的照料下长大成人。虽说没有饿死,但显然也不可能会有什么闲钱,所以姜瑜民的住处一直都很残破的…

而听到姜瑜民这么说,登记员虽然无奈,但也只能在上面如此记下来。

这也没有办法。这种小型村落也只能是这么记载。毕竟在这个时代有很多村落从村东头能直接看到村西头,根本就没有什么布局可言。和他们谈论在村子里的家庭住址更是可笑的事情。

基本上只要记住哪个村子,姓什么,家住在村东头还是村西头也就可以了。

————————————————————

在经过一番忙碌后,登记员和其他人总算是完成了对姜家村的统计。见这些从县城里来的人已经结束了统计,一直都躲在旁边的村长凑了过来道。

“事情已经办妥了吗?”

“办妥了…”点点头,为首的青年笑道,这时另一个青年则是从不远处把一辆轿车开了出来。

虽然芜湖在如今的中国也称得上是一等一的繁华之地,汽车什么的十分常见,但在这种偏僻的乡下地方,汽车什么的却是稀罕玩意。所以很快就有不少的村民上前围观,里面也包括了姜瑜民本人。

“大概在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带着已经洗出来的照片还有登记好的证件过来,完成最后的一个步骤,到那个时候希望你们能多配合一些…”

说到这里的时候青年也有些头疼,因为他们要负责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姜家村,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也需要他们去。虽然他们有车子可以开,但对他们来说这依旧是个让人头疼的工作。

与此同时,听到了青年的话,村长则是连忙回答道。“请放心,到那个时候我们一定配合…”

登记完了身份证和户籍后,青年等人很快就开着汽车从姜家村离开,然后向着地图上的另一个村落驶去。

雨石集团成立后,芜湖周围一些农村的青壮年,几乎都已经被严绍的雨石集团给吸纳了进去。不过就在这样在芜湖周围,依旧有不少的村落存在,里面也有不少正好符合年龄的青年。

这次青年和其他人的任务,就是在短时间内,把芜湖和当涂县周围的人口全部统计好。

芜湖和当涂可以说是严绍的根基之地,哪怕还是清廷的时候,严绍在这两个城市也可以说的上是说一不二,如今现在严绍已经贵为安徽省都督,算是安徽境内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有了这么一个名头,芜湖和当涂自然不会有什么犹豫的。

从安庆来的队伍抵达芜湖后,很快就受到了芜湖当地的热烈欢迎和全力配合。

有了芜湖当地的配合,有关户籍的事情也推行的比较容易。

现在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照片的事情,这个时候的照片冲洗的话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除非军政府的身份证不需要相片,不然的话无论是严绍还是其他的人,都只能用非常长的时间来等待。

而且在相片等都完成后,军政府的人还要把他们送回到应得的人手中。要是人没在的话,除非能很快回来,不然他们也只有把照片和资料拿出来,然后让当地的百姓负责帮忙…

户籍和身份证两个制度推行的十分顺利,虽然因为人数很少,推行的速度比较慢。但至少是在稳步前进着,而在这个时候,从芜湖离开的詹天佑,在抵达了当涂一段时间后,也已经开始起了勘探工作。

而且最后的勘探结果十分令人满意,因为安徽本来就不是一个地势复杂的地方,至少在地势方面绝对没有四川和云贵那边复杂。而且向山和当涂之间的距离也就十多公里,再加上那条已经存在很久的洋灰路,詹天佑自信有时间能在一个月内完成对铁路的修建。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那条洋灰路,让詹天佑的工作变得轻松了许多。

因为很多时候,詹天佑只需跟着公路走就可以,而且在他的计划里,铁路本身也是在公路一旁修筑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