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二百零二章 铁厂

扩张之路 第二百零二章 铁厂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有关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事情,严绍和厄加特他们交谈了半天多后总算有了结果。至此这笔交易也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就要等到将来再说了。

不过在英国人和美国人从都督府离开后,严绍却把厄加特留了下来。因为严绍还有一笔生意要和厄加特单独谈,那就是铁厂的事情。

在经过一番扩建后,这时向山铁厂的粗钢年产量已经达到了50多万吨。这么大的数字已经相当于汉阳铁厂的10倍,日本年粗钢产量的两倍。

50万吨的粗钢,已经可以满足一般国家的需求了。但是对严绍来说这点粗钢产量还远远不够。别的不提,单是汽车厂每年就需要消耗大量的刚才,而且现在对汽车和生产线的优化已经进入尾声,如果持续扩大生产的话,汽车的年产量达到数十上百万并非不可能,到那时铁厂的产量显然就有些不够看了。

“……所以我这次主要是想和你订购一些冶炼设备,争取在一年内将铁厂的粗钢产量提高到100万吨。”

坐在主位上,严绍对着厄加特开门见山的道。

铁厂原有的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德国订购的,现在要增加产能,设备自然是从德国买比较好。毕竟现在铁厂的员工已经熟悉了德国设备,再换一批的话,还需要重新熟悉一下。

“100万吨…”沉吟了一下,厄加特细声道。

“没错。”严绍点点头。“100万吨…”

这是一笔大生意。所以厄加特并不想放弃,不过那个1年的时限多少让他有些顾虑。“1年内的话,时间多少有些紧。能否稍微放宽一些时限,如果能再多两三个月的话,我就能十拿九稳了…”

其实1年内的话,厄加特也是有些信心的。只是就像他说的一样,时间太紧了些,万一要是发生什么意外延误了工期,暂且不提违约金什么的。对礼和洋行的信誉也是一个打击。

至于是否能在一年内将产能提升50万吨,这个厄加特到是不担心。

历史上列强的钢铁产能增幅是很大的,有时是上升。有时则是下降,就比如说1918年的德国粗钢产量为1498万吨,到了1919年后粗钢产量就降低到了784.7万吨——————诶,这个举例举的似乎有点不对。何况真要举的话也该举美国。因为1918年美国的粗钢产量是4500多万吨,而到了1919年后就降低到了3500万吨…

真正要举的话就该举1911年的,比如说1911年的美国粗钢产量是2405万吨,而到了1912年则上升到3175万吨。还有同时期的德国是1501万吨,1912年后则达到了1730万吨。前者在一年间增加了七百多万吨,后者则增加了两百多万吨。

铁厂产能的增强主要在于3点,一是基础,完全新建一个铁厂是很费功夫的。首先就是选址。然后就是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员工培训等等等等,反之。如果你已经有了基础,只是扩大产量的话,相对就简单许多了。

二是资金,和其他行业不同,铁厂的耗资是极为巨大的。许多铁厂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浪费在了筹集资金上面,剩下的一半时间才是动工、订购机器和安装设备…

三是需求,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需求才有增产的动力,反之则没有。毕竟如果铁厂不能盈利的话,那铁厂的产能越大,亏损也就越大,这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允许的。而最能提升需求的,无疑就是战争…

对严绍来说,现如今基础已经有了,那就是向山铁厂。而且在向山南山的凹山铁矿有着上亿吨的储量,足够铁厂产能达到百万吨。

至于资金?全中国,哪怕是北京那位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他的全部家当恐怕都不及严绍账户上的一点零头。

至于第三点,也就是需求吗…

严绍建铁厂就是为了满足需求,所以这个也不必多想。

汽车厂每年消耗的刚才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即将成立的兵工厂,每年的粗钢产量如果不能达到百万吨以上的话,恐怕根本无法满足严绍的需求。

“两三个月吗…”听完厄加特的话,仔细思考了一番后严绍点头道。“到也没问题…”

对严绍来说两三个月的话,到不会妨碍到正事。

至于那之前该怎么办…

老办法,外购…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叫他现在只有一个微型的兵工厂呢。

反正现在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两年多的时间,而且谁也不知道在被改变了许多事情后,历史上的萨拉热窝事件还是否会发生。如果没有发生的话,严绍便需要多想想办法了…

毕竟两次大战是后世世界格局改变的重要原因,对严绍来说这两场战争是必须要爆发的,哪怕将会有无数的人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抱着从严绍那里得来的订单,厄加特心满意足的从都督府离开了。

将铁厂的产能从50万吨提升到100万吨,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所需的机器设备也一样。而且这次礼和洋行和上次不同,不再是赔本赚吆喝,所以也能从中赚取到巨额的盈利。

“要是这样的生意每年都能来上十笔就好了…”登上严绍替他们安排的汽车,厄加特在车厢里想道。

然而半响后他就失笑的摇了摇头,显然也很清楚自己的想法究竟有多异想天开。

“开车,回办事处…”

作为礼和洋行在中国的经理,厄加特也懂得一点中文。所以听到他的话后司机很快踩下油门,把车子往办事处的方向驶去。

————————————————————

11月,在经历一个多月的时间后。整个南方都已经宣布光复、独立。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把目光注意到了湖北。在那里北洋军在冯国璋的指挥下已经攻下汉口,现在正派兵准备拿下汉阳。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有关巨额订单的消息却传了出去。

当听到整个订单的数额高达6000多万的时候,无论是北京的袁世凯,还是正在汉阳布防的黄兴、宋教仁等人都是一阵头晕目眩。

6000多万。这绝对是一个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同时也从来都不敢想的数字。6000多万,已经足够海军添置两条最新式的战列舰。或者是组建十个欧洲标准的步兵师。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的目光从湖北的战场上挪动到了安徽,这也是从一系列的免税政策后,人们第二次把注意力集中到安徽来。

消息会被传出去并不奇怪。毕竟数额这么大。经手这件事的人太多,想瞒根本就瞒不住。何况在安徽军政府里,也未必就有人想隐瞒…

出于对严绍的关注,日本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然而这个时候日本人的重心已经从探知汽车厂的秘密转移到了革命的燎原之火上,而且前不久的股票风波也对日本经济进行了重创。所以除了对这笔生意的规模表示震惊,日本人也没什么其他的办法。

毕竟上次日本人可说是损失了两千万英镑,也就是两亿多日元,而日本在大正四十四年。也就是1911年的财政收入也才6亿多日元。只是那一年,日本就损失了相当于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打击不可谓不大。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不清楚严绍就是害得他们这么惨的罪魁祸首,不然的话就算倾家荡产,恐怕他们也会拼了老命的去找严绍算账,毕竟那次结下来的仇怨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是现在他们都还在找寻着仇人的踪影。

————————————————————

虽然合同已经签订了,但还有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需要推敲,所以厄加特他们并没有直接返回上海。而是通过电报联系了一下上海方面后继续留在安庆,继续商讨细节方面的问题。

不过这些就不用严绍出面了,所以严绍只是把事情交给了财政部,自己去忙别的事情。

“设计图都已经看过了吧…”在属于自己的座驾里,严绍对坐在自己身侧的高军询问道。

“已经看过了…”点点头,高军连忙回答道。

作为集团所属施工队的队长,高军过去也曾见过严绍几次,但是距离这么近却是第一次,所以表情难免有些紧张。

注意到这点,严绍笑了笑后摇摇头。

汽车在刚修好没多久的洋灰路上疾驰,在灰色的路面上留下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大概十多分钟后,车子停在了预定中宅邸修建的位置上。

把车子稳稳的停住,司机从车子上下来后替严绍打开了车门。

“就是这了…”踩在泥土上,严绍指了指预订的位置。“既然设计图你已经看过了,我也就不对你提什么特别的要求了。”呼吸了一下从湖面传来的新鲜空气,严绍开口继续道。“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快,我给你足够的人力物力,一定要在3个月内给我弄出来…”

“3个月…”听到严绍居然要他在3个月内把宅子弄出来,高军的脸上顿时露出了难色。“都督,时间的话,是否能够再宽裕一些…”

严绍在芜湖的庄园他也曾经去过,那么大的一个庄园,想在3个月内弄出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听到他的话,严绍却摇了摇头道。“3个月,我不是说让你把整个庄园都弄出来,而是先把宅邸弄出来,达到可以主人的地步,至于宅邸外的花园、马场、网球场、游泳池什么的,可以等将来慢慢一个一个的弄…”说完严绍苦笑着道。“你是不知道啊。巡抚衙门,也就是现在的那个都督府住起来有多不方便,半夜里办公的时候就算是想洗把脸精神一下。也需要专门把下人叫来,然后从井里打水出来,所以我也没别的要求,你只要能在3个月内把宅子给我弄出来,让我可以换个地方住就可以了…”

严绍还是有些常识的,自然很清楚3个月的时间,想把这么多东西都弄出来究竟有多不靠谱。所以他的要求也不高,只是把宅子给弄出来就可以,至于外面的那些东西。慢一些也没关系。

当然,3个月的时间想把宅子弄出来,其实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毕竟严绍不止是要把房子给弄出来。还有对房子内部的装修等等。不过在给了充足的人力和物理后。3个月,勉勉强强还是可以的…

“这样…”听到严绍要的只是宅子,高军也松了口气。

如果是连别的也都弄出来,那3个月的时间他是真的没办法,但如果只是宅子的话,他到是有些信心。

所以很快他就拍着胸脯对着严绍保证道。“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在3个月内把宅子给弄出来…”

“那就拜托你了…”

说着严绍拍了拍高军的肩膀,顿时让他有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常在严绍身边走的人。比如说李良和付修明他们都很清楚,严绍这个人的身上其实有着无数的毛病。所以在平时固然是很尊敬他,但却不会把他当成神祗来看。

然而对普通的军政府官员和下面的人来说,严绍固然不是神祗,但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却不会比神佛差多少。烧香拜佛,不知道有多少人做过这样的动作,且年复一年的重复着,然而神佛呢?却从来都没有显过灵…

其实老百姓的要求也不高,吃饱穿暖也就够了。

可是就这么点要求,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满天神佛,还是只知道收税的官府都没法满足,久而久之老百姓也就习惯了这种生活,并且以为这才是正常的。

但是严绍的出现却给他们带来了改变,军政府虽然才刚成立了不过10天的时间,但一系列的免税政策却让他们真实的看到了希望。

而且凡事都怕对比,如果光复后的省份都和严绍一样,也免除了一系列的苛捐杂税,那下面的人对严绍也不会这么感激。因为别人都这么做,严绍不这么做才是奇怪的。

但是在其他省份的都督迫于财政,恨不得再多加几个税种的情况下严绍这么做,很容易就会让底下的人感激涕零起来。

严绍起家时的班底虽然是李良那些从美国一起回来的华人,但雨石集团成立这么多年,真正的核心力量却早就已经从海外归来的华人变成了皖人,也就是安徽本地人。

这些人也不是瞎子,自然看得见严绍在安徽做的一系列事实。

再加上距离产生美,至少在那些不了解严绍的人眼里,他已经和神祗差不多了。在安徽省内专门为严绍立的长生牌位更是需要以万来计算,而且每天都在大幅增长着…

如今为自己所崇拜的人服务,别说只是三个月内把宅子建出来,就算是把整个庄园都建出来,高军都会咬牙应承下来,并且想尽办法的去达成…

————————————————————

见高军总算是答应下来,严绍心底也松了口气。

就像他说的一样,他实在是受不了在都督府里的生活了。毕竟什么也没有,生活起来实在是太不方便。而且房间的隔音效果太差,稍微有些动静外面的院落都会听的一清二楚,到了第二天,院落里的丫鬟们更是会用异样的目光去看他们。

一天两天也就算了,天天如此,就算严绍脸皮再后也受不了,何况还有两个脸皮薄的女孩子…

“好,既然你已经应承下来了,接下来需要些什么直接和我的管家联系,让他提供就可以了…”说着严绍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你先在这里和你的弟兄们研究,我先回都督府了,那边还有一个人等着我去见…”

“您先忙去吧…”听到严绍还有事要忙,正在观察着周围地形的高军连忙恭声道。“请都督放心,我和弟兄们一定尽快帮您把宅子建好…”

“那就拜托你们了…”说完严绍乘上汽车,在和高军还有其他几个施工队的人摆了摆手后,就让司机将车子启动。

等到车子从高军他们的眼中消失后,高军等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设计图上,并且开始分析起周围的地理环境。

虽然严绍已经把在芜湖的庄园拿出来做范本,但很多事情并不是照搬来就可以的,也需要因地制宜。所以尽管已经有了范本,但为了能给严绍拿出最完美的作品,高军和手底下的人还是认真的分析起来。

与此同时,正乘车返回都督府的严绍心底也升起了一丝期待,因为他接下来要见的是一个在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人。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个人甚至比孙中山更让严绍尊敬,毕竟孙中山的私德实在是有些…

这个人就是中国史上最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